A. 二戰德國為什麼不和美國聯手知乎
首先要明白世界秩序和二戰爆發的本質,當年世界秩序是有英法美主導,盡管美國奉行孤立政策,但是從當時國際秩序中,也就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中,樓主也應該知道,美國是與英國一樣是處於頂端的國家。當時英國是世界大哥盡管衰敗了,但是依然主導國際秩序,並且英法美在全球各地都有殖民地等大量勢力范圍。
處於國際秩序頂端的英法美三個列強,這些國家在全球擁有巨大的經濟利益,包括大量的殖民地。而德國、日本、義大利隨著國力崛起,對於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必然會拓展實力范圍,本來世界的勢力范圍都已經固定好了,大都被英國、法國、美國獲得,因此德國、日本、義大利的擴張必然會侵害英美法的利益。另外英國等西方充當世界領袖,維護世界秩序,而德國、義大利、日本不經國際秩序頂端國家的允許,採用武力拓展勢力范圍,本身就是挑戰英法美的領導地位,損害他們的在世界的影響力。
明白這一點就知道,德國由於在英美法當年制定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裡面,是西方列強(英法)被壓制和遏制的國家,是處於低端位置的。所以德國武力崛起,其本質必然就是要掀翻英法美主導國際秩序或是重新洗牌,建立符合的德國利益的秩序。所以德國不可能與美國聯手的,同樣美國也不會與德國聯手,因為他們的國家利益是完全沖突的。
B. 二戰蘇德vs英美知乎
如果蘇德結盟,那至少立於不敗之地。
德國的科技加上蘇聯的人力,資源簡直是完美配合內。
英美容兩國倒是拿蘇德兩國沒轍了,畢竟要登陸歐洲大陸靠陸軍去擊敗德蘇兩國是不可想像的事情。雙方應該會以和平的形勢暫時休戰,但德國的核技術加上蘇聯的原材料支持,到不了1945年就能先研製出原子彈,加上德國傑出的火箭技術,遠程洲際彈道導彈也能很快研製出來,到時候如果英美這方面沒進展,那隻能選擇簽訂不利於他們的停戰條約了。
C. 日本 二戰為什麼那麼厲害 知乎
日本陸軍當時也只能在亞洲裝老大
海軍在中途島之後就完了,而且中途島一戰日本優秀的飛行員死了一大半,之後的就都是新手
D. 奕空雨在知乎上寫的現在中國回到二戰能吊打全世界嗎
變空域在知乎上寫的 現在中國回到二戰能吊打全世界嗎 這個能能不能的是兩回事兒啊
E. 二戰時期日本軍部是什麼樣的存在 知乎
1192年,武士集團首領源賴朝被大權旁落的天皇「任命」為「征夷大將軍」,建立鐮倉版幕府為標志,武士階級掌握了從權地方到中央的國家各級政權。鐮倉幕府是日本第一個武家當政的政權,從此,專事征戰殺伐的武士階級成為統治階級達676年。武士階級也開始作為一支強力的政治力量出現在日本政壇。使得日本發展成為軍國主義國家。
而軍國主義國家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軍隊統帥權獨立,保障軍事發展不受軍外勢力左右,軍部則可輕易制約軍外勢力,因而更加飛揚跋扈。
日本建立了軍人極權主義統治體制,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法西斯」。使得日本軍部的地位高於內閣, 軍方「政治勢力化」。陸海軍大臣施行武官專職制,因而政府便無權插手軍部領導問題了。陸海軍大臣可以直接跳過內閣,直接面奏天皇。即所謂的「大本營奏權」。 所以, 軍部無論在實踐上還是制度上法律上都完全地獨立在政府和議會之外了,成為牽制議會和政府的勢力了。日本軍部可以說就是日本的代言機構了。
而明治維新是日本天皇為推翻幕府的統治而發動的倒幕運動,倒幕派的最終成功,使得日本基本統一,日本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天皇的威望很大,所以改革後天皇反而還有實權
F. 為什麼二戰前的日本能迅速強大 知乎
明治維新
2.甲午抄戰爭,2億3千萬兩襲白銀.
3.日俄戰爭,日本付出巨大犧牲,苦戰後,獲得遠東的重大勝利,竟然打敗了強大的沙俄,令世界震驚.
4.成功崛起,成為亞洲為數不多的拜託殖民地地位的國家,且是強國.
另一個國家是泰國,但是泰國是弱國.
5.後發國家有優勢,又有中國給他提供棉花和生鐵,資本積累迅速.
6.一戰時,站隊站對了.加入了協約國一方,戰時,經過苦戰,拿下了中國青島.
7.謹慎選擇盟國,與英國在遠東結成同盟,相互支持,收益極大.
8.1931年九一八事變,竟然輕易佔領東北,獲得了夢寐以求的新大陸.1932年一二八事變,加強了在上海的軍事存在,抗日的十九路軍被"流放".
9.尤其重視現代工業和商業.日本現在90%的大企業,發端於那個時候.為了扶持工商業,Z F甚至贈送企業給資本家.
10.日本的民族特性:守紀律,集體主義,殘忍,忍耐...
G. 為什麼二戰英國打不贏德國 知乎
樓上抄說的對,打英國是和時間賽跑,但是蘇聯都蠢蠢欲動了,要是還泡在英國這個事情上,蘇聯裝備升級完了,直接就碾壓過來了。 德國一戰後有很長一段時間和蘇聯有軍事合作,而且很緊密,是知道蘇聯的實力的。實際上,希特勒一直認為蘇聯才是他唯一的對手,原因很簡單,在歐洲戰場,通過蘇德互補侵犯條約以及拿波蘭去喂蘇聯,來確保蘇聯按兵不動,而自己開始單挑英法。這就說明歐洲戰場,除了蘇聯他認為誰都不是他的對手。 而打蘇聯的話, 一開始寄希望於國民黨,後來寄希望於日本,把蘇聯拖入雙線作戰來解決,也就是說打蘇聯他是謀求盟友幫助的。 也許你可以說歐洲戰場他還靠義大利,但是實際上,義大利只關心去北非去收獲,基本上在歐洲就是一直給希特勒添亂的份。
H. 二戰為什麼有這么多人參軍 知乎
有一個學科叫做軍事動員學
實際上在一戰後期,德國的魯登道夫提出了總體戰概念,強版調將整個社會權運作納入軍事軌道,最大限度地動員人力物力
這為二戰打下了基礎
二戰時期,大家都是想盡一切辦法壓榨人力資源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蘇聯,在1941-1942年,蘇聯動員了大約800萬人加入軍隊,加上原先的,大約有1200萬左右的部隊
之後,在42-44年又動員了大約1000萬人,按照當時的規定,是強制兵役,相關社會勞動由婦女和兒童承擔
實際上在盟軍開辟第二戰場前,蘇聯的人力資源已經接近枯竭
之後,隨著大反攻,蘇聯更是把相關人員一股腦地拉入軍隊,確保了人員的重組
其他幾個國家大致走的也是這個路子
I. 大學畢業迷茫怎麼辦 就業還是二戰 知乎
那要抄看你學習的專業深造的話是否能給你帶來實質性的作用了,個人認為一般應用型專業適合盡早的就業,然後考取一些專業技能證書比較好,研究型專業適合再深造,因為做學術研究要求比較高,沒有深厚的功底很難做好的。
J. 二戰德國有可能贏嗎知乎
二戰要想打贏需要的條件太多,而有些條件幾乎不能實現,所以幾乎大概是打不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