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朝鮮面積有多大,人口多少,經濟如何資料越多越好,他們怎麼敢這么囂張
朝鮮面積為122762平方公里
朝鮮今年人口將達到2300萬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noinclude>),簡稱朝鮮(<noinclude>),位於亞洲東部朝鮮半島北端,南部與大韓民國(韓國)接壤。朝鮮半島在20世紀之前是一個統一的朝鮮族國家,1894年甲午戰爭以後逐步成為日本的半殖民地,直至20世紀初被日本完全吞並,成為當時日本帝國的一部分。二戰後南北部分別獨立建國。北部則主要與中國接壤,與俄羅斯聯邦也有陸地邊界。為與大韓民國區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人以前往往將自己的國家稱作「北朝鮮」(<noinclude>),而將韓國稱為「南朝鮮」(<noinclude>);而韓國人往往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作「北韓」(<noinclude>),將自己的國家稱作「南韓」(<noinclude>)。
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簡稱朝鮮,1949年10月6日與之建立外交關系。中華民國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作「北韓」,雙方沒有外交關系。以前中華民國不承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時,曾認為大韓民國是朝鮮半島唯一合法政權,但現在中華民國外交部國家與地區簡介中已經包括北韓。香港和澳門中文也習慣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作「-{北韓}-」。日本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作「北朝鮮」,雙方沒有外交關系。美國官方等在翻譯成中文的時候稱「北韓」,雙方也沒有外交關系。
朝鮮地理
朝鮮半島從亞洲大陸向南延伸大約1,100公里,西面有黃海和朝鮮灣,東部臨日本海(名稱有爭議,朝鮮人稱為東海),南部則有朝鮮海峽(對馬海峽)以及東中國海(朝鮮人稱為南海)。北部多為山區,東北地區多深狹的山谷,而海岸平原大部分都在西部地區。朝鮮最高峰白頭山,海拔2,744米。主要河流包括了分割朝中邊界的鴨綠江和圖們江
朝鮮經濟
朝鮮經濟是高度的計劃經濟,並是世界上最孤立的經濟體之一,國有工業生產了幾乎所有的加工品,政府大力發展重工業以及國防工業。\國家食品嚴重短缺,工業資源管理不善,並缺乏投資。工業有機器製造、化學、采礦、冶金、紡織、食品加工。礦產有煤、磷酸鹽、鐵、錳、鎢、銅、鉛、鋅。約有48%的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農業經營以大型集體農場為主。農產品有稻、玉蜀黍、蔬菜、小麥、大麥、油菜、甜菜、粟、高粱、大豆、煙草和牲畜。還有採伐業和漁業。
朝鮮經濟改革後,新義州,開城兩個接近邊境的城市發展起來,工業等也有一定起色。農業產出雖然有所增長,總體實力依然很弱。由於嚴重的肥料短缺,連續的自然災害以及較少的可耕種面積導致國家的糧食產出比國家所需要的糧食最低標准低了一百多萬噸。朝鮮農業實行承包制度,經濟改革後農民收入顯著增加。但美國的貿易制裁使朝鮮經濟雪上加霜。
朝鮮的商業幾乎全部由國家控制。商店分為便民店,國營店和外匯商店。外匯商店出售各種進口商品,包括食物、傢具、電器等。外匯商店只接受美元、歐元和人民幣三種貨幣。。朝鮮是典型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國家,實行「住房免費(改革後有些變動)」,「醫療免費」,「教育免費」,這是朝鮮人驕傲的所謂「社會主義優越性」。
穩定的國際糧食援助對滿足人民的基本食品需要十分重要。葯物供應以及農業援助之類的其他人道救援被限制實施。人口中營養不良的比例為全球最高。1994年之後由飢荒所導致的死亡不計其數
由於外部世界對朝鮮經濟的各項基本統計數字了解很少,美國中央情報局網站上的World Factbook公布的數字代表了美國官方的觀點。列舉如下:
購買力平價法,朝鮮2004年GDP為400億美元,2004年GDP增長率約為1%,2004年人均gdp購買力平價法為1700美元。2002年GDP構成為農業30.2%,工業33.8%,服務業36%。全國勞動力960萬人,產業構成為農業36%,非農業64%。
農業出產稻米、玉米、馬鈴薯、大豆、豌豆、牛、豬、禽蛋等。工業以軍事工業、機器製造業、電力、化學工業、采礦(煤、鐵礦石、菱鎂礦、石墨、銅、鋅、鉛、貴金屬等)、冶金、紡織、食品加工、旅遊業為主。
2002年發電量336.2億千瓦時,電力消費312.6億千瓦時。2001年日消費石油8萬5千桶,2003年日進口石油11萬5千桶。
朝鮮出口產品為礦石、冶金產品、製成品(包括軍火)、紡織品、水產品。2003年出口12億美元,2004年主要出口對象國為中國29.9%,韓國24.1%,日本13.2%。2003年進口21億美元,主要進口產品為石油、煉焦煤、機器裝備、紡織品、穀物,主要進口對象國為中國32.9%,泰國10.7%,日本4.8%(2004 est.)。
朝鮮鐵路全長5214公里,其中電氣化鐵路3500公里。公路全長3萬1千2百公里,其中鋪面道路1997公里。機場78處。
Ⅱ 朝鮮人均gdp世界排第幾
朝鮮因為市場並不對外開放,經濟數據自然也不可能透明公開,現在又受到版國際社會的經濟制裁,談什權么人均GDP都只能是估算,毫無疑問朝鮮的對外購買力無疑是十分低下的,但是朝鮮經濟和中國改革開放之前都是屬於計劃經濟,國民生活水平並不會和人均GDP掛鉤,因為計劃經濟也稱實物經濟它的統計數據除了農業工業之外並不包括第三產業,而這些越是發達國家佔比越高,所以所謂的朝鮮人均GDP世界排第幾並沒有什麼參考性,朝鮮怎麼說也是可以生產核武的初步工業化國家,全世界才兩百多個國家地區,朝鮮排名怎麼可能是200開外,比非州54國那些殖民地經濟國家還要低。
總體說來朝鮮實行配給制,包括衣服、糧食、副食、住房等,朝鮮人都在等國家的分配,因為單靠收入根本不可能養活自己。朝鮮國家三大免費政策之一就是住房不花錢。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房子是國家統一建的,然後分配給每個公民居住。國家分配給公民的房子是無償的,只要有結婚申請就有房子。面積小的70--80平方米,大的100--200平方米。
Ⅲ 朝鮮經濟排行世界第幾
在社會主義陣營里排第一,因為就他和古巴。
Ⅳ 朝鮮跟韓國幾乎同時成立為毛,韓國人口比朝鮮多那麼多,GDP也多那麼多
這是兩國地理位置和歷史不同造成的
1、朝鮮位於朝鮮半島北部,地形多山專,適合居住的屬土地僅僅占國土面積11%。韓國面向東海、日本海,港口多。
2、在1990年之前,朝鮮和韓國經濟不相上下。因為蘇聯支持朝鮮,美國支持韓國。但是蘇聯解體以後,朝鮮無法獲得原油和援助,經濟崩潰。加之長期依賴援助,經濟體系不健全。90年以後多次爆發洪水等災害。
3、韓國實行了對外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政策,朝鮮仍然是計劃經濟
Ⅳ 朝鮮GDP在世界排名
由於古巴和朝鮮尚沒有向世界貨幣基金組織開放其經濟數據,暫無法獲取GDP進行比較。
樓上的你哪兒來的 你是金正日的誰啊? 郁悶````
Ⅵ 求朝鮮人均gdp排名和在全球國家總GDP派名
2010年,朝鮮GDP為280億美元,排在世界第90位。人均GDP為1200美元,排在世界第145位。
呵呵~祝愉快~
Ⅶ 揭秘:朝鮮的經濟水平相當於中國哪一個縣
由於這個國家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外界的壓迫,朝鮮GDP總規模約34萬億韓元,約2059億人民幣,其經內濟規模甚至比容不上中國的三線城市。
就拿緊鄰朝鮮的遼寧省來說,遼寧省的面積和朝鮮相當,但是人口卻是朝鮮人口的1.75倍,GDP是朝鮮的十倍多。其實不與遼寧省相比較,與我國的福建省晉江市的GDP水平差不多。
Ⅷ 朝鮮現在的GDP和人均GDP各是多少
呵呵。沒有人知道。
就連它政府公布的數字也不可信哦。
反正可以說朝鮮一旦少了中國的和國際援助,
它會馬上爆發災荒。
還有朝鮮的錢都用在為金太陽組建個人的軍隊上拉,百姓很慘的!
Ⅸ 朝鮮和韓國經濟實力對比
韓國有人口4856萬。面積9960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487人每平方公里。
朝鮮有人口約2400萬。面積12276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196人每平方公里。
從韓國的人口密度對比中,可以看到,朝鮮人均土地面積是韓國的2倍多。朝鮮處於優勢。兩國氣候類似。
人均土地面積大了,可能,就人均礦產資源多,從概率上看,應該如此。但是,朝鮮半島的資源分布,竟如此不均。資源大部分都分布在朝鮮境內。
朝鮮主要礦產資源儲量占整個半島儲量的80%~90%,享有「有用礦物標本室」的稱譽。具有經濟開發價值的礦產蘊藏區約占國土面積的80%,已探明礦物有300多種,其中有經濟開發價值的礦物達200多種。最主要礦產資源有金、銀、銅、鎢、鉬、鉛、鋁、鎂、鋅、鐵礦;石灰石、雲母、石棉、重晶石、螢石、石墨和菱鎂礦,以及煤炭等。朝鮮自古以來就有「產金國」之稱,而且金常與銀、銅等礦共生。菱鎂礦和石墨儲量均居世界前列,尤其是大約為49萬噸的菱鎂礦儲量在世界占最大比重,佔全球儲量的40%~50%。
另一個地方的內容,鐵礦石以茂山鐵礦為首的20多個礦山進行生產。其中茂山鐵礦埋藏量約10億噸,是年生產能力達800多萬噸的朝鮮最大的鐵礦山,也是世界性的露天礦山。特別是菱鎂礦的埋藏量在全世界處於第一位,在前十位的礦物還有鎢,鉬,石墨,重晶石,螢石等7種。應該是世界前十位。
看了上面的內容,我們會很吃驚,原來朝鮮相對韓國礦產資源如此豐富。幾乎每種礦物的儲藏量都比韓國多,有些是遠遠的多。韓國人口總量是朝鮮的二倍,朝鮮人均礦產資源,就更比韓國多了。一般是,朝鮮人均比韓國人均礦產資源多10倍以上,有些會更多一些。一個小小的朝鮮,竟然還有佔世界前列的礦產資源,前十名的就好幾個,還有第一名的,可見世界礦產資源分布是多麼不均。擁有資源確實是好現象,因為有利於自己經濟的發展。從礦產資源上看,朝鮮相對於韓國很有優勢,應該經濟發展的更快一些。
朝鮮半島沒有石油,這對於韓國與朝鮮都很平等。從能源上看,朝鮮擁有幾乎足夠用的燃料煤。朝鮮煤炭的探明儲量為147.4億噸,其中無煙煤儲量117.4億噸,褐煤儲量30億噸,現有技術條件下的可開采儲量約為79億噸,主要缺乏煉焦煤。而韓國是哪種煤都缺乏。
朝鮮擁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其河流發電能量估計約在1000萬千瓦以上。韓國大概就沒有這么多水能了。畢竟朝鮮多山,且國家面積大,在氣候相似時,水能一般要多一些。由於朝鮮人口總量少,那麼,朝鮮人均的水力資源,就比韓國更多了,應該至少多一倍吧!這看來也是朝鮮相對於韓國,一個不小的優勢。
淡水資源,也是朝鮮人均比韓國大。不過,淡水一般都是過剩的資源。因此,人均多一些淡水資源,也不見得能沾多大光。
朝鮮的森林面積在2005年大概有930萬公頃,韓國森林面積在2005年有640萬公頃。朝鮮森林面積比韓國的多290萬公頃。朝鮮人均森林面積幾乎是韓國的3倍。森林也是一種有價值的資源,在土地資源中,僅次於耕地的價值。這應該也是朝鮮相對於韓國的一個小優勢。
在朝鮮國土面積中,農業用地約為20%,其中耕地只佔16%(1997年總耕地面積約為185萬公頃),因此,可以估計出2005年的朝鮮的人均耕地。耕地2775萬畝,人口2400萬,人均耕地1.16畝。韓國2005年有耕地2925萬畝耕地,人口4865萬人。人口密度490人每平方公里。人均耕地,0.6畝。朝鮮人均耕地面積幾乎是韓國的2倍。考慮到朝鮮的氣候冷一些,朝鮮耕地就是打八折,打折以後,朝鮮人均擁有的耕地照樣也比韓國的多。這應該也是一個優勢。耕地資源是土地資源中最有價值的資源。
前幾十年來,這兩個國家的人口增長都很快。短短幾十年內人口就翻番。現在韓國人口,由於生活富裕,生育率已經很低了。朝鮮的生育率依然比較高,但是死亡率也很高。
如果從上面的各個資源對比中,可以看出,朝鮮要佔優勢,如果一個國家的資源,真的能決定自己的人口數量的話,那麼,朝鮮相對於韓國,人口的壓力應該更小。如果韓國沒有人口壓力,那麼朝鮮就更應該沒有人口的壓力了。韓國現在確實是沒有人口壓力,因為,韓國在大力鼓勵自己國民生育,如果有人口壓力就不會這樣做了。既然這樣,那麼朝鮮就更不會有人口壓力了。比朝鮮人口密度更小的大陸也不會有人口壓力了。但是,朝鮮的現狀是那麼的不理想,人民經常飢餓。按照大陸的人口理論,就是朝鮮人口太多了,資源太少了,需要減少人口。看來,朝鮮如果想解決自己的飢餓問題,似乎只有學習大陸,通過計劃生育減少自己人口這一條路了。大陸現在應該積極的伸出援助之手,把自己的計劃生育經驗輸送給朝鮮。或者把計生系統的人員或者專家,輸送給朝鮮,來解決朝鮮的飢餓問題。如果朝鮮只有很少的人,就不會有飢餓現象了。並且,朝鮮還可以實現自己的可持續發展。一舉兩得。
以下是經濟文化及實力數字比較:
經濟方面:朝鮮的人均一個月的工資摺合人民幣40塊錢
韓國人均一個月的薪水摺合人民幣8555元
兩國人民的工資懸殊是200多倍!
韓國2010年GDP是1200多億美元。
朝鮮2010年GDP只是韓國的6%~12% 。
兩個國家的經濟實力懸殊是10倍還要多!
Ⅹ 朝鮮國內生產總值多少
朝鮮是計劃經濟,不能計算GDP,只計算工農產值。就是說,第三產業不算。
美國的第三產業佔了GDP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我們的第三產業也佔了GDP的一半以上。
但是在朝鮮,這些商業、金融、服務、旅遊之類的第三產業,由於不能產生社會財富,就是不計算在工農產值當中的。他們的工農產值不到500億美元。
(10)朝鮮人口gdp排名2015擴展閱讀:
GDP=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
第一項為勞動者報酬。是指勞動者因從事生產活動所獲得全部報酬。包括勞動者獲得的各種形式的工資、獎金和津貼,既包括貨幣形式的,也包括實物形式的,還包括勞動者所享受的公費醫療和醫葯衛生費、上下班交通補貼和單位支付的社會保險費等。
第二項為生產稅凈額,指生產稅減生產補貼後的余額。生產稅指政府對生產單位生產、銷售和從事經營活動,以及因從事生產活動使用某些生產要素(如固定資產、土地、勞動力)所徵收的各種稅、附加費和規劃費。
第三項為固定資產折舊,是指一定時期內為彌補固定資產損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資產折舊率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它反映了固定資產在當期生產中的轉移價值。
第四項為營業盈餘,是指常駐單位創造的增加值扣除勞動報酬、生產稅凈額和固定資產折舊後的余額。它相當於企業的營業利潤加上生產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