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我國經濟gdp發轉在國際排名

我國經濟gdp發轉在國際排名

發布時間:2020-12-17 21:45:11

1. 怎麼看待中國GDP在全球排名第二

人民日報:「世界第二」僅僅意味著一個新的開端。

GDP總量的提升是一件關繫到國家地位的大事情。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總量最重要的指標,GDP的世界排名在政治、軍事、經濟、外交和文化等領域,產生的影響十分深遠。不迷信GDP,但也不能小瞧GDP。因為國家的大鍋里沒有多少油水,百姓的碗里也只能是清湯。沒有GDP的增長,不可能更好地解決就業、社保、教育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套用一句俗話,光靠GDP增長是不夠的,但沒有GDP的增長卻是萬萬不行的。

從近年來對發展的切身感受中,中國人漸漸明白:國強重要,民富更重要;GDP總量重要,人均GDP更重要。光是人均GDP,我們就和日本足足差了3.7萬多美元,更不用說其他很多涉及民生的領域了。走進日本會發現,日本人眼下的日子過得雖然有些緊巴,社會卻很穩定,因為日本有良好的福利保障。

GDP總量的提升並不必然會帶來質量的增長,一個更加完善的分配體制更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沒有公平的分配,也就很難有GDP數量和質量的持續提升。從這個意義上看,中國GDP總量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僅僅意味著一個新的開端。

(1)我國經濟gdp發轉在國際排名擴展閱讀:

中國GDP總量超越日本的消息,在國內沒有引起以往那樣的熱烈反應。中國人不再像過去那樣熱衷於GDP的增長,表明中國的發展正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民眾的注意力開始朝向更能體現社會發展水平的人均GDP。

包括日本在內的發達國家的歷史經驗表明,GDP增長到一定水平,老百姓的幸福感就會下降。原因在於,當老百姓對生活的要求開始超越溫飽,向福利、教育等更多層面擴展,人們的需求就會發生變化,民生問題因而凸顯。數據顯示,過去10年,中國的平均工資水平要比GDP的增幅更大,但不少人並沒有感覺更幸福,要求增加收入的呼聲甚至比以往更強烈。中國仍是一個人均GDP在國際排名100位以後,還有大量的貧困人口的發展中國家。

過去,日本的成功為中國的發展提供了不少可以借鑒的經驗。今天的日本正在遭遇很多發展難題,比如消費動力不足、老齡化、泡沫經濟等等。這些問題同樣是中國已經或將要面臨的挑戰,其難度甚至比日本還要大。因為日本是在已經基本建成相對比較公平的分配體制,並有了相當的經濟積累之後才面臨這些問題,而我們則是在仍有1.5億人收入低於國際貧困線,福利保障方面的積累還遠遠不夠的情況下遭遇這些挑戰。

2. 中國在世界經濟排名第幾位

目前世界上綜合國力最強的前十國家一般認為,以下是全球綜合國力排名前十的國家、NO.3:中國(不僅僅是經濟實力GDP排名),供參考:

NO.1:美國

美國擁有現今整體實力最強大的軍隊,同時其軍費也名列世界第一,約佔全世界總軍費開支的43%;陸地面積915.9萬,整體上相當富饒,另有諸多海外領地,戰略空間龐大;人口3.15億,大學普及率77%,每萬人中有科學家工程師41人,人口質量相當高;人均GDP49922美元,總量156847.5億美元(2012年)國際匯率,世界第一;在美國工業中,製造業佔了全國生產總額的四分之三,就工業基本金屬鋼鐵來說,美國產量佔世界五分之一,戰爭潛力巨大;至於美國的政治制度的相對優越性是不用解釋的。

NO.2:俄羅斯

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主體部分,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軍事大國,擁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強大的核武器庫。

俄在普京執政後,俄對聯邦主體的控制力日益加強,憑借世界最大的領土(1707.54萬平方公里,佔地球陸地面積的11.4%)與豐富的資源持續的恢復發展經濟,人均GDP已達14247美元(2012年)國際匯率,GDP總計2.02196萬億美元(2012年)國際匯率。

俄工業、科技基礎雄厚,部門全,航空航天、核工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俄的武器銷售份額佔了全球軍售的24%(美國佔世界的30%)。但俄工業結構不合理,重工業發達,輕工業發展緩慢,民用工業落後狀況尚未根本改變。

俄羅斯是教育大國,自然科學和基礎研究方面,高等教育的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航空航天、軍事工業等工程技術領域亦屬世界一流;每千人(15歲以上)中高等教育以上158人,不完全高等教育31人,中等職業教育271人,普通中等教育302人。但俄是世界上人口減少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俄人口形勢持續惡化,從1993年的1.486億減少到2012年的1.431億人),有民族193個,其中俄羅斯族佔77%。

從一定程度上講俄國的人口問題是相對容易解決的,雄厚的基礎工業、較高素質的人口與再度執政的強勢領導人足以支撐俄羅斯位列第二!

NO.3:中國

中國乃文明古帝國的唯一倖存者,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擁有著有完整的基礎工業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土面積世界第三(實際控制土地面積不如美國)。

但中國在外族征服後,民族性被扭曲,漢文化被閹割,劣幣淘汰良幣,至今未能匡復好華夏道統。中國是世界上僅存的三個社會主義國家之一,在特定的時期具有一定的辦事能力,主義的僵化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國家的發展。中國的經濟整體上仍然處於世界產業鏈的中下游,買辦集團阻礙了自主研發與產業升級,人均GDP仍然低於世界平均值,東西部發展失衡。中國整體上人口質量不佳,缺乏優生保護法,計生使得優秀的個體不能很好的為種群的進步作貢獻,老齡化日趨嚴重,人口上後繼乏力。軍事水準有待驗證。中國奠定的工業基礎使得中國還是有相當大的發展與軍事潛力的。

NO.4:日本

日本有巨大的經濟總量(5.984萬億美元,2012,世界第三),先進的軍事技術(沒有核武器,但軍事科研水平先進),較高素質的人口(學習並傳承了唐朝的部分民風,大學普及率64%,每萬人中有科學家工程師50人),科技發達(以前用機器人逐步代替產業工人,最近又研製出了殺人機器人,等到其成熟量產,缺乏創造性的人口到成累贅了)。

日本最大的問題是生存空間不足,國土縱深小,能源與市場嚴重依賴海外。

N0.5:英國

英國有較強的經濟實力(GDP總計:2.674 萬億美元,第5名),先進的科技(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強韌的軍事實力(軍事工業健全而發達,有島國的防禦優勢),遠大的國際影響力(在語言、文化、政治上對其前殖民地保留了巨大的影響力)。

不得不承認英格蘭人是近現代最具優勢的民族(源於日耳曼人),英國乃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之母國,二戰以來與美國保持著特殊關系,協助美國主宰世界並從中獲益!

英國本土狹小,持續發展力受限,有待與歐盟或諸兄弟之國整合。

NO.6:法國

法國政治體制上相對集權,經濟發達(GDP總計:2.86萬億美元,人均:46,016美元),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農業基礎穩健,工業先進,科技水平高,教育較好;軍事工業全面,軍事科研水平高,有獨立的作戰指揮能力和作戰系統,具有在遠距離地域投擲兵力的力量,擁有核武器。

法國擁有5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中西歐領土第一大國,在超級大國——美國的陰影下,有待與歐盟整合並與之爭奪利益。

N0.7:德國

德國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GDP總計:3.667萬億美元,人均:44,460 美元)、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國和第二大商品進口國;德國同時在科學技術的多個領域中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農業基礎好,交通發達,教育極好。奧地利乃德國的純正的兄弟之國,有待合並,縱然近來幾無可能。

德國以建設一支能保證其和平、自由和獨立的軍隊為目標,但其軍事科研水平和軍事裝備先進。國民軍事訓練好。

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喪師失地,僅保留有35.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為中西歐最多。其地緣政治相對復雜,有待在歐盟進行整合。

N0.8:巴西

巴西有龐大的領土面積(851萬KM2,參網路),豐富的自然資源,經濟增長速度較快(GDP總計:2.493萬億美元,拉美第一,人均:12,788美元,2011),較多的人口(1.92億)。

巴西70年代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紡織、建築等。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軍工等已跨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軍事力量並不是很強大,但發展迅速,這幾年巴西政府加大了軍購。

巴西沿海與內陸開發失衡,工業層次較低,有色種人的比例超過了白種人(混血兒的質量有待驗證)。

N0.9:印度

印度擁有龐大的軍事力量,較大的領土空間(298萬平方公里),巨大的發展潛力(人口12.1億,人均GDP:1485美元,2012)。

印度一直保持著巨額的軍事采購,計劃在未來5年內采購300億美元以上的軍事硬體和軟體,擁有核武器和航空母艦,南亞頭號軍事強國。

印度種姓、宗教矛盾尖銳,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人口的增長難以遏制,工業水準有待提高。

N0.10:義大利

義大利在歐洲具有社會、政治及軍事上的重要影響力,人口6074萬(2011年),GDP總額

計2.198萬億美元(2011年),國土面積301333平方公里.

義大利工業十分發達,生產技術較為先進,且規模龐大,歷來是歐洲乃至世界重要的鋼鐵生產國,四分之三的能源供給和主要工業原料依賴國外進口,而產品的1/3以上供出口。

義大利國土面積狹小,北南經濟發展不平衡,有待在歐盟中整合。

義大利國土面積狹小,北南經濟發展不平衡,有待在歐盟中整合。

3. 1978年中國GDP世界排名是

1978年中國GDP佔世界排名第9名,當時的國內生產總值為3645億元,人均GDP為381元,外匯儲備是1.67億美元。

同在1978年其它國家的GDP排名依次為美國、日本、蘇聯、西德、法國、英國、義大利、加拿大、中國、巴西、西班牙、印度、澳大利亞、墨西哥、韓國。

(3)我國經濟gdp發轉在國際排名擴展閱讀:

中國GDP是指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1985年之前,中國大陸對國民經濟核算源於前蘇聯與計劃經濟相配套的物質平衡表體系(MPS),1985-1992年逐步與聯合國推薦的源於市場經濟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接軌。

1992年8月,國務院發出《關於實施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方案的通知》,正式開始在中國實行SNA體系,GDP成了中國最為重要的經濟指標。1993年起,國家統計局完全擯棄MPS核算體系徹底轉向SNA,這樣中國經濟增強了與市場經濟國家經濟的可比性。

中國經濟發展主要指標GDP大致經歷幾個階段:

按本幣計算:

1956年突破1千億元,1982年突破5千億元;

1986年中國GDP過萬億元,達到10,309億元;

2001年過10萬億元,達到110,270億元;

2012年過50萬億元,達到534,123億元;

2014年,中國GDP總量達到636,139億元(初步核實數);

2015年,中國GDP總量達到676708億元(初步核實數);

2016年,中國GDP總量達到744127億元;

2017年,中國GDP總量達到82.71萬億元,同比增長6.9%。

GDP總量按美元折算:

1972年首次破千億美元;

1993年破5千億美元;

1998年破1萬億美元,達到10,253億美元;

2009年中國GDP破5萬億,達到50,597億美元;

2010年,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2位;

2014年破10萬億,達到103,588億美元(初步核實數)。

4. 過去五年,我國GDP達到39.8萬億元,年均增長11.2%,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排名在世界第100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努力縮小與發達國家在經濟上的人均差距(2分);堅持和完善分配製度和分配原則,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分);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進公平,防止收入差距懸殊(2分);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解決好農業、農村、村民問題。(2分)(若答出「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等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給分)

5. 最近10年,中國經濟總量在世界上的排名大跨步前進。 2005年底,中國GDP增加16.8%,超過義大利,成為世界

(1)中國GDP是58786億美元,日本GDP是57742億美元,GDP反映的是一國(或地區)的 經濟總量 經濟實力 。人均GDP反映的是一國(或地區)人們的 富裕程度
(2)近10年,中國GDP發展迅速的經濟原因有哪些?(列出2條)
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注重科技創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3)2010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由此有人認為: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強國,你是否同意這個觀點並簡述理由。
理由一:我國的GDP總量超過日本,但經濟效益還不高,能耗大,環境污染也較嚴重。
理由二:如果按人均GDP計算,我國的世界排名在100多位,離富裕的目標還較遠,我國還是個發展中國家。
理由三:衡量一個國家的真正實力,除GDP這一重要指標以外,還有科技創新能力、社會管理水平等指標。
(4)提高我國的經濟總量,不能靠粗放型增長,而是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有哪些特徵?
特徵: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能源消耗低和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能夠得到充分發揮。

6. 中國歷朝GDP及世界排名,看古中國有多強大

我朝歷代GDP數據統計:所佔世界GDP比重
秦朝及以前的可能太多久遠,不好考證。沒找到相關數據,不能杜撰,只能從漢朝算起。
漢朝:漢朝時佔全球財富26%的地位。和當時羅馬帝國稱霸東西,是世界東方的經濟中心。
唐朝:中國古代封建史最高峰,佔世界GDP比重:58%,看看當時其他國家水平就知道唐朝的強大,第二名東羅馬帝國佔世界GDP比重:9% 。
第三名阿拉伯帝國(大食)佔世界GDP比重:7% 。第四名古印度(天竺)佔世界GDP比重:7%。在大國林立的為數不多的古代,唐朝可謂一家獨大。
宋朝:整個宋朝佔世界的GDP的60%,這是中國佔世界GDP比例最高峰。是中國歷史最富有的朝代,一千年後的西方人說:「一千年前的中國經濟總量最高時候占當時世界的百分之六十。「一千年後的中國人震驚的說:「這怎麼可能?」西方史學家這樣評價宋朝時我國的富有,說東京一個看城門的其生活狀況,都要比西方同期任意一個君主都要強。宋朝是典型的藏富於民。
元朝:成宗大德二年金一萬九千兩,銀六萬兩,鈔三百六十萬錠。320億。
明朝:萬曆時期佔世界GDP的55%。整個明朝的GDP平均水平是45%,可是明朝末期發生災荒和戰爭使其從其迅速下滑,在明朝中後期部分江南地區已經恢復至宋朝水平。明朝也是藏富於民。
清朝:佔世界GDP在35%-10%之間,可1840年後的經濟更加大幅度衰退,被侵略後大量白銀用於賠款並外流,造成整個國力迅速跌落,從康熙乾隆嘉慶的35%最高峰跌至不足10%。

與我國經濟gdp發轉在國際排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