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濟源憑什麼成為河南惟一一個省轄縣級市
濟源成為河南省唯一一個省轄縣級市有多個原因:
1、政治因素
1988年6月,濟源撤縣建市,實行計劃單列,以原濟源縣的行政區域為縣級濟源市的行政區域,仍歸焦作代管。
1997年經國務院批准不再由焦作市代管,由河南省政府直轄(副地級市)。2005年升格為省轄市(按正地級市所有行政管理機構配置)。
2、歷史原因
濟源曾為夏朝之都城,春秋戰國時期為軹邑,為韓都,自隋朝設縣,距今已有1396年的歷史。保留有大大小小、種類繁多的文物遺存、遺跡250餘處。濟源是愚公移山故事的發源地。
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濟瀆廟、奉仙觀、大明寺、延慶寺舍利塔、陽台宮、軹國故城)、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12處,濟源市文物保護單位93處。
3、地理位置
因濟水發源地而得名。位於河南省黃河以北,北隔太行山與山西晉城相接,西距中條山與山西運城交界,南臨黃河與河南洛陽接壤,東與焦作毗鄰。
4、經濟發達
濟源經濟發展迅猛,現擁有濟源鋼鐵,豫光金鉛等三家上市公司。濟源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現已形成能源、化工、冶金等工業生產體系。手工藝品天壇硯為我國4大名硯之一。
2017年,濟源市復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2018年11月,入選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2018年12月,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
(1)龍口2017年全國gdp城市排名擴展閱讀:
1983年起開始推行的「地級行政區劃改革」,「省轄市」全部改為「地級市」;與「省轄市」對應的有「地轄市」——即直屬地區管轄的「市」;「地轄市」自1983年開始改稱「縣級市」。
「省轄市」的行政區劃(行政分區)為市轄區,包括城市服務功能的郊區,「省轄市」屬於真正意義的城市。官方對「省轄市」既作為行政區劃,同時也作為城市看待。
盡管「省轄市」行政地位不低於地區,但官方統計上將「省轄市」和「地轄市」作為「市」單列,並未作為地級行政區統計。「地級市」實行「市管市」和「市管縣」,其行政區涵蓋各種形式的縣級行政區。
「省轄市」改「地級市」以後,成為四級行政區劃制度的省、自治區主要行政分區形式,並作為地級行政區納入官方統計。
隨「地級行政區劃改革」的深入,到1986年,「地級市」達到166個,佔325個地級行政區的51.1%,取代「地區」和「盟」成為「地級行政區」的主要區劃類型。只有少部分的縣級市升級為了省轄市。
截至2012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共有地級市285個、縣級市369個,所有地級市均為省轄市,只有極個別的縣級市是省轄市,河南省只有一個縣級市濟源是省轄市。
㈡ 龍口的GDP為什麼高
龍口市素有「萊子古國金黃縣」的美譽。境內煤炭儲量26億噸,年版產原煤600多萬噸,是國內唯權一的濱海煤炭基地、山東省首個國家煤炭儲備基地,配送能力可保障膠東半島半數以上的用煤。沿海大陸架下蘊藏著數十億噸石油資源和220多億立方米天然氣,每年為半島地區提供4億立方米的清潔能源。境內黃金、花崗岩等礦產儲量豐富,海參等海珍品和「龍口粉絲」、威龍干紅等均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在交通方面,龍口市擁有國家首批一類開放口岸——龍口港,現有萬噸級以上泊位16個。2011年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了6000萬噸,中非雜貨班輪、鋁礬土、石油焦、朝鮮煤炭四個貨種的市場佔有率居國內首位。路網建設四通八達,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1414.2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