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09年中國各個省人均gdp排名
名次 省區 GDP(億元)人均gdp(元) 1 山東 45863 43145 2 廣東 43264 40148 3 江蘇 41738 39985 4 浙江 32633 42730 5 河北 20387 23363 6 上海 18658 85473 7 遼寧 17418 29645 8 北京 16879 77431 9 四川 16657 15708 10 河南 16234 18056 11 湖北 15451 20733 12 福建 12440 28663 13 湖南 10366 17123 14 黑龍江 9081 21463 15 山西 8465 20143 16 安徽 7906 15180 17 內蒙古 7184 32558 18 吉林 6593 23211 19 廣西 5986 17417 20 天津 5901 58972 21 江西 5723 17204 22 陝西 5306 17843 23 雲南 4960 13459 24 重慶 4338 20132 25 新疆 3705 21164 26 貴州 2843 7142 27 甘肅 2694 11327 28 海南 1821 23361 29 寧夏 979 16695 30 青海 876 18809 31 西藏 473 14567 這是2010年的大陸各個省部級行政區GDP。 另:港,澳,台三地未包括在內。
⑵ 2009年中國人均GDP是否上升
2009年經濟自由度排名 中國位列132位 2009-1-19 1月13日,《華爾街日報》和美國傳統基金會公布了2009年度「經濟自由度指數」(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經濟自由度指數旨在衡量各經濟體致力於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的程度,此次公布的排名顯示經濟保持最大自由度的經濟在提升全民富足上的表現也最出色。此外,還衡量了知識產權擁有程度、勞動力、資本和貨物是否自由流動,即,個體是否享有受政府保護但不受約束的工作、生產、消費和投資的自由。 在經濟最自由的經濟體,人均收入比列為「受壓制」一級的經濟體高出10倍以上。今年,這一指數還首次將經濟自由度與重要的社會價值(包括脫貧、人類發展、政治自由和環境保護)聯系起來,經濟自由的經濟體在各項民生指標上明顯更好。 香港和新加坡再次成為世界上經濟最自由的經濟體,澳大利亞、愛爾蘭和紐西蘭位列其後,美國下滑一個名次,降至第六位,原因是稅收和政府支出佔GDP的比重雙雙上升。中國位居第132位,得分為53.2,同比增加0.1。 經濟自由度排名前十經濟體及相關經濟體排名情況 排名 國別 得分 變化(+,-) 1 香港地區 90.0 0.3 2 新加坡 87.1 -0.2 3 澳大利亞 82.6 0.4 4 愛爾蘭 82.2 -0.3 5 紐西蘭 82.0 1.2 6 美國 80.7 -0.3 7 加拿大 80.5 0.3 8 丹麥 79.6 0.4 9 瑞士 79.4 -0.1 10 英國 79.0 -0.5 19 日本 72.8 -0.2 35 台灣地區 69.5 -0.7 40 韓國 68.1 -0.5 49 墨西哥 65.8 -0.3 105 巴西 56.7 0.5 123 印度 54.4 0.3 132 中國 532. 0.1 146 俄羅斯 50.8 1.0 經濟自由度指數中上升最明顯的仍是東歐和前蘇聯國家。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波黑、摩爾多瓦、立陶宛和羅馬尼亞的經濟自由度都比指數創立之初增幅較大,過去10年來,這些國家的人均GDP年均增長率為7.4%。 2009年度的經濟自由度排名涉及179個經濟體,主要評價指標包括商業自由度、貿易自由度、財政自由度、政府規模、貨幣自由度、投資自由度、金融自由度、知識產權、腐敗程度和勞動自由度。
⑶ 2009年東西部人均gdp差距
2009年中國各省人均GDP排名曝光:一看嚇一跳!!
一、單列直轄市(美元)
1.上海
2.北京
3.天津
4.重慶
二、各省區(美元)
1.浙江
2.江蘇
3.廣東
4.內蒙
5.山東
6.遼寧
7.福建
8.吉林
9.河北
10.湖北
11.黑龍江
12.河南
13.山西
14.陝西
15.寧夏
16.湖南
17.新疆
18.海南
19.青海
20.四川
21.安徽
22.廣西
23.江西
24.西藏
25.雲南
26.甘肅
27.貴州
( KB)
曝光 GDP 中國 排名
********************************
附轉文收入比GDP更不實?
清清水流向南方
看到一則消息,國家統計局對全國各地方GDP統計數字大為不滿。全國各地的GDP總和竟大於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GDP數。是誰在關公面前耍大力?對於這種現象,過去好象沒有見到過。看來各地官員的政績還是要看GDP。於是乎年年玩的數字游戲今年還得玩,誰知是不是玩過了!
表面上講就是統計出了問題。但究竟是誰的統計出問題呢?從百姓們的角度看,都可能有問題。要麼是國家對全國2009年的國民收入增長有保留,要麼就是各地的國民收入增長有水分。按照我國正常的行政管理行為判斷,國家統計局是萬萬不會承認自己的統計有問題、或有保留。因為今年無論如何既要增長上8,但又不能8的太多。投入四萬億要是沒有效果,打水漂玩了,那就不是臉上無光的事;可要是立桿見影過於見長就難免涉嫌造假。於是板子當然要打到各級地方政府身上。當然是地方的統計摻假添水分。不過,疑問是,若地方統計有水分,國家的統計不也是地方一級一級報上來的嗎?按照有統計局的層級來講,縣、市、省、國家統計數字是一級一級報的。若上報的數字有水分,國家統計局以地方統計為基礎的數字也有水分嘍?照此進一步推斷,國家統計局的數似乎也難免浸水了,至少也見濕了吧?可能國家統計局會說,我這是擠過水分的。果真如此就好。於是,肯定是地方統計有問題。統計好像也有法了,虛報冒領違法沒有呢?對這一點,國家統計局好像沒有說。各地是不是需要擠了水分重報也沒有見到,信息公開也許沒有公開到這個程度?不過,對2009年GDP有不實之處似乎可成定論。
其實,百姓們對GDP並沒有多大的興趣,究竟是地方不實,還是國家統計局不實真是無關緊要。百姓們關心的是,物價的飛漲怎麼倒成了收入的增長了?這比GDP的不實那才真是讓人痛的。據國家統計局的數字,2009年,人均收入增長了9.8%以上。這非常令人奇怪。從宏觀上講,2009年由於金融危機,失業普遍增加,工資水平普遍降低,工作普遍難找,大學生們起薪點普遍下降,農民工大批返鄉。就是被稱為有穩定收入的公務員隊伍,今年也沒有漲任何工資,那來的增加收入?另一方面,物價卻是漲幅明顯。看到各地的一些材料,人們基本生活必需品肉奶蛋茶水產品米麵食用油和菜普遍都是上漲的;而人們同樣必需的水、電、氣、汽油漲風勁吹。沒有看到任何一次聽證不是漲價的。也沒有看到任何一次聽證之後結論是不漲的。至於房價更是領漲先鋒。最近,聽到一個說法,叫40歲前不買房。可以呀,非常擁護。只是不知道,要是40歲後還是買不起房,國家還是地方政府能不能負責幫助買房呢?事實是,按照現在的這個房子漲價的幅度,現在的年輕人到了40歲肯定還是買不起房。那時的房價漲到什麼程度還不知道呢。
如是之說,收入何來增長的,又增長到了10%?百姓們是真的看不明白,收入增長的不實,遠甚於GDP增長的不實。對此,不知國家統計局有什麼解釋,但願百姓們的理解有了偏差
⑷ 2009年中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GDP、財政收入、人均收入排名
2009年中國各省GDP排名
名次 省份 2009GDP 名義增長
1 廣東 37775.49 5.83%
2 山東 33621.32 8.20%
3 江蘇 33478.76 10.45%
4 浙江 22716.98 5.73%
5 河南 19724.73 7.16%
6 河北 17067.99 5.44%
7 遼寧 14696.23 9.18%
8 上海 14344.73 4.72%
9 四川 14050.78 12.35%
10 湖北 12566.05 10.91%
11 湖南 12299.85 10.25%
12 福建 11855.08 9.14%
13 北 京 11469.28 9.36%
14 安 徽 10191.48 14.85%
15 內蒙古 8967.52 15.55%
16 黑龍江 8257.24 -0.63%
17 廣 西 7903.47 10.21%
18 陝 西 7752.20 13.8%
19 吉 林 7072.25 10.09%
20 天 津 7068.56 9.52%
21 山 西 7050.38 1.62%
22 江 西 6954.12 7.32%
23 雲 南 6178.25 8.39%
24 重 慶 5693.58 11.73%
25 新 疆 4005.41 -4.70%
26 貴 州 3662.43 9.88%
27 甘 肅 3373.78 6.23%
28 海 南 1585.19 8.65%
29 寧 夏 1198.15 11.98%
30 青 海 1012.69 5.38%
31 西 藏 434.34 10.80%
2009各省財政收入排名
6省無數據
廣東 8620
山東
江蘇
浙江
上海 7761
北京
7 河北 2018.1
8 河南 1921.6
9 四川 1876.51
10 天津 1805
11 福建 1,694
12 遼寧 1591
13 安徽 1551.2
14 山西 1537.46
15 湖北 1534
16 湖南 1504.5
17 雲南 1490.7
18 陝西 1389.5
19 內蒙古 1378.1
20 重慶 1165.7
21 廣西 966.89
22 江西 928.7
23 黑龍江 885.6
24 吉林 844
25 貴州 779.58
26 甘肅 604.01
27 新疆 388.8
28 寧夏 213.6
29 海南 178.2
30 青海 166.5
31 西藏 最低約30
人均收入排名
1 上海 17831
2 北京 16553
3 浙江 15881
4 廣東 13405
5 江蘇 12412
6 天津 11806
7 福建 11799
8 山東 10546
9 重慶 9408
10湖南 9257
11內蒙古 9146
12廣西 9116
13遼寧 9065
14雲南 8686
15湖北 8665
16河南 8626
17河北 8599
18江西 8581
19安徽 8560
20吉林 8449
21海南 8391
22四川 8391
23山西 8388
24西藏 8269
25陝西 8104
26貴州 7969
27寧夏 7707
28新疆 7684
29黑龍江 7595
30甘肅 7376
31青海 7195
⑸ 2006年-2009年我國各省人均GDP排名
2006年的;
地區 生產總值(億) 常住人口(萬) 人均GDP(元)
01\上海市 10296.97 1815 56733
02\北京市 7720.30 1581 48832
03\天津市 4337.73 1075 40351
04\浙江省 15649.00 4980 31424
05\江蘇省 21548.36 7550 28541
06\廣東省 25968.55 9304 27911
07\山東省 21846.70 9309 23468
08\遼寧省 9257.05 4271 21674
09\福建省 7501.63 3558 21084
10\內蒙古 4790.00 2392 20025
11\河北省 11613.70 6898 16836
12\黑龍江 6216.80 3823 16268
13\吉林省 4249.23 2723 15605
14\新疆區 3018.98 2050 14727
15\山西省 4746.50 3375 14064
16\河南省 12464.09 9392 13271
17\湖北省 7497.17 5693 13169
18\海南省 1052.43 836 12589
19\重慶市 3486.20 2808 12415
20\湖南省 7493.17 6342 11815
21\陝西省 4383.91 3735 11737
22\寧夏區 706.98 604 11705
23\青海省 641.05 548 11698
24\江西省 4618.80 4339 10645
25\四川省 8637.80 8169 10574
26\西藏區 290.05 281 10322
27\廣西區 4801.98 4719 10176
28\安徽省 6141.90 6110 10052
39\雲南省 4001.87 4483 9150
30\甘肅省 2275.00 2606 8730
31\貴州省 2267.43 3955 5733
2007年的;
第一層:人均40000+的
1 上海 65473
2 北京 57431
3 天津 47972
第二層 人均30000--40000的
4 浙江 35730
5 江蘇 32985
6 廣東 32142
第三層 人均20000--30000的
7 山東 27148
8 內蒙古 25558
9 遼寧 24645
10 福建 23663
第四層 人均15000--20000的
11 河北 19363
12 黑龍江 18463
13 吉林 17211
14 新疆 16164
15 山西 16143
16 河南 15056
第五層 人均10000--15000的
17 湖北 14733
18 重慶 14011
19 海南 13361
20 湖南 13123
21 陝西 12843
22 青海 12809
23 寧夏 12695
24 江西 12204
25 四川 11708
26 西藏 11567
27 安徽 11180
28 廣西 11417
第六層 人均10000以下的
2008年的
1 廣東 35696 39951
2 山東 30559 29262
3 江蘇 30024 33089
4 浙江 21107 35730
5 河北 16000 19588
6 河南 15680 15001
7 上海 13080 94920
8 遼寧 12020 24945
9 福建 11900 30255
10 湖南 11509 13773
11 四川 11025 11008
12 北京 10279 57931
13 湖北 10160 14933
14 安徽 8116 11780
15 黑龍江 7881 18763
16 內蒙古 7600 26128
17 山西 7028 16943
18 廣西 6886 12117
19 陝西 6812 13284
20 吉林 6400 18126
21 天津 6247 48272
22 江西 5923 12504
23 雲南 5500 10459
24 重慶 5098 16014
25 新疆 4200 17616
26 貴州 3025 7264
27 甘肅 2994 9827
28 海南 1121 13361
29 寧夏 1070 17540
30 青海 970 17509
31 西藏 398 13630
30 雲南 9459
31 貴州 6742
⑹ 2009年內蒙古自治區GDP總量、人均GDP和在全國排名
總量超過9700億,排在廣東、江蘇、山東、台灣、浙江、河南、河北、遼寧、上海、香港、四川、湖南、湖北、福建、北京、安徽之後列第十七位;由於總量未正式公布,也就還沒有人均的數據,但是可以估計,大約4萬,排在澳門、香港、台灣、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蘇、廣東之後列第十位。
⑺ 2009年中國人均gdp是多少
還沒出來
2009年中國各省區GDP排名2010年01月日 星期五 下午 02:29註:此數據系2010.1國家統計局提供
名次 GDP(億元) 增長(%) 常駐人口(萬人) 人均GDP(元)
1 廣 東 37775.49 5.83% 9449 39978
2 山 東 33621.32 8.20% 9367 35893
3 江 蘇 33478.76 10.45% 7625 43907
4 浙 江 22716.98 5.73% 5060 44895
5 河 南 19724.73 7.16% 9360 21073
6 河 北 17067.99 5.44% 6943 24583
7 遼 寧 14696.23 9.18% 4298 34193
8 上 海 14344.73 4.72% 1858 77205
9 四 川 14050.78 12.35% 8127 17289
10 湖 北 12566.05 10.91% 5699 22050
11 湖 南 12299.85 10.25% 6355 19355
12 福 建 11855.08 9.14% 3581 33106
13 北 京 11469.28 9.36% 1633 70234
14 安 徽 10191.48 14.85% 6118 16656
15 內蒙古 8967.52 15.55% 2405 37287
16 黑龍江 8257.24 -0.63% 3824 21593
17 廣 西 7903.47 10.21% 4768 16576
18 陝 西 7752.20 13.8% 3748 20497
19 吉 林 7072.25 10.09% 2730 25906
20 天 津 7068.56 9.52% 1115 63395
21 山 西 7050.38 1.62% 3393 20779
22 江 西 6954.12 7.32% 4368 15921
23 雲 南 6178.25 8.39% 4514 13687
24 重 慶 5693.58 11.73% 2816 20219
25 新 疆 4005.41 -4.70% 2095 19119
26 貴 州 3662.43 9.88% 3975 9214
27 甘 肅 3373.78 6.23% 2619 12882
28 海 南 1585.19 8.65% 845 18760
29 寧 夏 1198.15 11.98% 610 19642
30 青 海 1012.69 5.38% 552 18346
31 西 藏 434.34 10.80% 284 15294
⑻ 2009中國各省區人均GDP排名
中國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300670億元增長9.0%
廣東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35696億元 同比增10.1%
山東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31072億元 同比增12.1%
江蘇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萬億 同比增12.5%
浙江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21487億元 同比增10.1%
河南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8200億元 同比增長12%
河北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6188億元 同比增10.1%
上海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3698億元 同比增9.7%
遼寧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3461億元 同比增13.1%
四川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2506億元 同比增9.5%
湖北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1330億元 同比增13.4%
湖南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1156億元 同比增12.8%
福建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0863億元 同比增13%
北京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0488億元 同比增長9%
安徽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8874億元 同比增12.7%
黑龍江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8310億 同比增11.8%
內蒙古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7600億 同比增17.5%
廣西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7171億元 同比增12.8%
山西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7000億元 同比增長10%
陝西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6851億元 同比增15.6%
江西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6480億元 同比增12.6%
吉林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6424億元 同比增長16%
天津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6354億元 同比增16.5%
雲南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5700億 同比增長11%
重慶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5096億元 同比增14.3%
新疆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4203億元 同比增長11%
貴州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3350億元 同比增長10%
甘肅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3100億元 同比增10%
海南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1466億元 同比增長9.8%
寧夏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l070億元 同比增12%
青海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961億元 同比增長12.7%
西藏2008年地區生產總值392億 同比增長10.1%
⑼ 2010年中國國民人均GDP同比2009上升了幾個百分點
2010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於城鎮。 我國2010年全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21033元,比上年增長11.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長11.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8%。在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中,工資性收入增長10.7%,轉移性收入增長12.8%,經營凈收入增長12.1%,財產性收入增長20.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919元,增長14.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9%。其中,工資性收入增長17.9%,家庭經營純收入增長12.1%,財產性收入增長21.0%,轉移性收入增長13.8%。 【特別點評】:雖說人均收入是這個數,有可能僅僅是「理論上」的,可是具體到每一個人身上,並不一定會是這個樣子,特別是對於處在社會底層的最為廣大的人民群眾來說,他們剛剛超過了溫飽線,可以說,他們的生活處境極為堪憂! 再說,我國現今社會的基本面「國富民窮」還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轉,還要雪上加霜再加上貧富懸殊,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勞苦大眾剛剛顧及溫飽,只有「一代精英」揮灑自如,獨步天下。
⑽ 2009年中國各個城市人均GDP是多少
09年中國城市人均GDP排名: 1深圳(粵) 136071.3 2大慶(黑) 89962.56 3珠海(粵) 66550.61 4玉溪(滇) 56307.54 5東營(魯) 51178.24 6 克拉瑪依(新) 50857.54 7盤錦(遼) 46543.21 8廣州(粵) 38568.37 9廈門(閩) 38566.86 10 杭州(浙) 38246.9 11 無錫(蘇) 37959.06 12 惠州(粵) 37163.62 13 上海 (滬)36206.43 14 寧波(浙) 35446.47 15 太倉(蘇) 34813.67 16 江門(粵) 34200.3 17 崑山(蘇) 33748.03 18 佛山(粵) 33121.47 19 東莞(粵) 32278.75 20 石獅(閩) 31714.78 21 福州(閩) 31582.03 22 張家港(蘇) 31579.26 23 南海(粵) 31211.92 24 順德(粵) 30685.69 25 蘇州(蘇) 30470.19 26 大連(遼) 29706.36 27 威海(魯) 28590.86 28 江陰(蘇) 28474.97 29 溫州(浙) 28097.32 30 晉江(閩) 27427.48 31 南京(蘇) 27128.08 32 青島(魯) 26961.01 33 泉州(閩) 26513.14 34 庫爾勒(新) 26441.96 35 揚州(蘇) 25998.98 36 榮成(魯) 25770.31 37 石家莊(冀) 25476.06 38 濟南(魯) 25191.77 39 常熟(蘇) 24831.92 40 南通(蘇) 24618.85 41 北京 (京)24077.39 42 長沙(湘) 23941.84 43 海口(瓊) 23919.67 44 中山(粵) 23541.81 45 吳江(蘇) 23471.4 46 鎮江(蘇) 23404.12 47 秦皇島(冀) 23279.89 48 文登(魯) 22878.19 49 鞍山(遼) 22583.03 50 常州(蘇) 22441.04 51 濮陽(豫) 21642.85 52 長春(吉) 21335.72 53 揚中(蘇) 21026.11 54 株洲(湘) 20817.38 55 高明(粵) 20462.14 56 天津 (津)20443.24 57 紹興(浙) 20282.59 58 成都(川) 20110.93 59 三水(粵) 20023.55 60 蕭山(浙) 19957.08 61 龍口(魯) 19872.52 62 三明(閩) 19731.21 63 十堰(鄂) 19555.01 64 淄博(魯) 19525.52 65 錫林浩特(蒙) 19511.37 66 武進(蘇) 19509.82 67 沈陽(遼) 19406.97 68 馬鞍山(皖) 19232.18 69 汕頭(粵) 18980.73 70 荊門(鄂) 18918.97 71 泰州(蘇) 18850.34 72 二連浩特(蒙) 18843.75 73 東勝(蒙) 18842.32 74 上虞(浙) 18702.14 75 漳州(閩) 18582.92 76 海寧(浙) 18577.28 77 綏河(黑) 18569.39 78 煙台(魯) 18491.63 79 徐州(蘇) 18407.59 80 肇慶(粵) 18404.42 81 南昌(贛) 18387.61 82 惠陽(粵) 18267.6 83 鶴山(粵) 18263.03 84 哈爾濱(黑) 18244.04 85 岳陽(湘) 18058.47 86 九江(贛) 18058.39 87 台州(浙) 17995.3 88 餘姚(浙) 17856.01 89 義烏(浙) 17854.97 90 龍岩(閩) 17826.19 91 合肥(皖) 17770.11 92 唐山(冀) 17767.45 93 湘潭(湘) 17705.86 94 烏魯木齊(新) 17654.71 95 格爾木(青) 17622 96 寶雞(陝) 17555.8 97 餘杭(浙) 17386.35 98 晉城(晉) 17239.27 99 蕪湖(皖) 17237.18 100 桐鄉(浙) 172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