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溫州那個縣經濟最強排第一
溫州市經濟最強縣市第一梯隊是樂清市和瑞安市;第二梯隊是蒼南縣、平陽縣、永嘉縣;第三梯隊是文成縣和泰順縣。
(註明:洞頭縣已經該區、因此不排名)
人均GDP排名:樂清、瑞安、平陽、永嘉、蒼南、文成、泰順
❷ 溫州GDP多少
據市統計局最新統計顯示,前三季度我市國民經濟呈現持續穩健較快發展態勢,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288.2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3%,增幅繼續高於去年13%的增長水平。投資、出口和消費等三大需求拉動力繼續改善,從主要經濟指標統計結果看,實際增幅好於年度預期目標。
據市統計局分析,前三季度經濟呈現五大特點:
一、工業結構出現新變化。前三季度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822.48億元,增長21.9%,增幅高於去年同期0.1個百分點,累計增幅穩定在21%-23%的較快增長區間。其中,前三季度,我市規模以上重工業總產值1127.7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3.8 %;輕工業總產值694.79億元,增長19.1%,重工業增長超過輕工業4.7個百分點;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完成新產品產值144.18億元,增長40.6%,新產品產值率由去年同期的6.1%提高到7.9%。
二、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今年以來,由於受房地產投資調控,以及下半年固定資產投資調控等多方面的影響,我市投資受政策影響波動比較明顯。前三季度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71.9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3%,其中限額以上投資完成332.73億元,增長21.3%.
三、外向型經濟發展「亮點」突出。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外貿出口總額59.7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2.9%,延續了2004年、2005年以來在30%以上的高速增長,這是在貿易摩擦增多、人民幣升值、出口基數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實現的高速增長,實屬不易。
今年以來,我市招商引資工作成效明顯,前三季度全市新簽外資協議183個,比去年同期增加42個;新簽協議項目金額8.1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2.8%;實際使用外資3.39億美元,增長99.1%,增幅均名列全省前茅。
四、消費結構升級持續推動商品零售額增長。前三季度全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67.25億元,同比增長13.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從不同商品銷售增長率分析,電子通信產品、汽車及相關產品、健身娛樂產品、住房及裝修消費等發展型和享受型的消費結構升級產品零售額增長最快,是推動消費品零售額較快增長的主要因素。
五、經濟效益得到明顯改善。1-8月份,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利潤增幅21.0%,高出去年同期7.7個百分點,接近於全省22.9%的平均增長水平。在32個工業大類中,有17個行業利潤增幅高於去年同期水平,利潤負增長行業由去年同期的10個減少到3個。前三季度我市財政總收入178.7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4.17億元,增長15.5%,增幅分別比上半年提高3.5個和6.6個百分點。前三季度我市完成工商稅收77.60億元,增長18.5%,其中9月份增長27.2%,上升態勢良好。
我市農業經濟受到「桑美」強台風影響,前三季度實現農業總產值65.0億元,增幅比上半年有所回落。
溫州沒有排名哈哈
浙江排名第4其它地方排名看下面
下面就是2006年和2007年的排行2006年:
名次 省份 GDP(億) 增長率
01 廣東省 25969 14.1%
02 山東省 21700 15.0%
03 江蘇省 21548 15.0%
04 浙江省 15649 13.9%
05 河南省 12464.09 14.0%
06 河北省 11631.7 13.2%
07 上海市 10297.17 12.2%
08 遼寧省 9257 13.0%
09 四川省 8367.82 12.3%
10 北京市 7720.31 12.1%
11 福建省 7501.64 13.4%
12 湖北省 7497.17 12.1%
13 湖南省 7493.17 12.0%
14 黑龍江 6216.84 12.0%
15 安徽省 6141.88 12.9%
16 廣 西 4801.99 13.5%
17 內蒙古 4790.11 18.6%
18 山西省 4746.52 11.7%
19 江西省 4609.85 12.3%
20 陝西省 4382.83 12.5%
21 天津市 4337.74 14.4%
22 吉林省 4249.22 13.0%
23 雲南省 4001.86 11.9%
24 重慶市 3840.84 12.3%
25 新 疆 3063.15 11.2%
26 貴州省 2259.67 10.1%
27 甘肅省 2246.00 10.6%
28 海南省 1052.43 12.5%
29 寧 夏 706.98 12.4%
30 青海省 641.05 12.2%
2007年:
中國台灣 30088.8 132451.2 (3980美圓 17520美圓按照當前匯率7.56計算)
1 廣東 29863 32142
2 山東 25326 27148
3 江蘇 24738 32985
4 浙江 17633 35730
中國香港 15489 221996 (2050美圓 29350美圓 匯率按7.56計算)
5 河南 14234 15056
6 河北 13387 19363
7 上海 11658 65473
8 遼寧 10418 24645
9 四川 9657 11708
10 北京 8879 57431
11 湖北 8451 14733
12 福建 8440 23663
13 湖南 8366 13123
14 黑龍江 7081 18463
15 安徽 6906 11180
16 內蒙古 6140 25558
17 山西 5465 16143
18 廣西 5386 11417
19 江西 5323 12204
20 天津 5014 47972
21 陝西 4806 12843
22 吉林 4693 17211
23 雲南 4260 9459
24 重慶 3938 14011
25 新疆 3305 16164
26 貴州 2543 6742
27 甘肅 2494 9527
澳門 1201 (不詳匯率按7.56)
28 海南 1121 13361
29 寧夏 769 12695
30 青海 706 12809
31 西藏 326 11567
❸ 33個縣GDP破千億,都有哪些地區呢
這33個縣分別是:江蘇省,崑山市、江陰市、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市、宜興市、海門市、泰興市、如皋市、啟東市、丹陽市、海安市、靖江市;福建省的靖江市、福清市、石獅市、南安市;以及湖南省,長沙縣、瀏陽市、寧鄉市;還有山東省的龍口市、膠州市、榮成市;以及浙江省慈溪市、義烏市、諸暨市、海寧市、樂清市、溫嶺市、瑞安市、桐鄉市。
從33個縣中可以看出江蘇省是上榜數最多的省份。其次,便是浙江與山東。這與這幾個省份目前地方經濟的發展水平也基本吻合。今年上半年江蘇山東浙江的GDP總量位列前四。 在做許多工作時都是認認真真平平淡淡的。沒想到現在有這么大的成績,或許這與山東的人口也有關。山東總人口破1億,這些破千億的縣人口也很多,再加上現如今,山東受到其位置的影響,經濟有所發展,他面靠渤海,地理位置發達,再加上舒適的氣候。使得近年來在山東各種各樣的經濟開始逐漸滋生起來,旅遊業、服務業、重工業、都有很大的建樹。
❹ 2019年溫州永嘉中考465分的縣排名是多少
中考考個465分,現排名的話要5000開外。
❺ 溫州縣市GDP排名
2011年溫州市各縣GDP (萬元)
鹿城區 6361215
樂清市 5714921
瑞安市 5217068
龍灣區 4070898
甌海區 3161237
蒼南縣 2949205
永嘉縣 2374015
平陽縣回 2324608
文成縣 477533
泰順縣 464442
洞頭答縣 393216
❻ 溫州市各縣近幾年的GDP、財政收入、從業人口等
內容太多哦,分數太少,你自己看吧。
回到首頁可以輸入:瑞安,樂清等縣市,可以出來很多,估計你要的都有。
http://number.cnki.net/cyfd/AreaIndexInfo.aspx?areacode=xj110300&pn=%e6%b8%a9%e5%b7%9e%e5%b8%82%e5%85%a8%e5%b8%82%e8%8c%83%e5%9b%b4
❼ 溫州市各地GDP是多少
沒人做這些統計的,溫州各地的GDP只統計到縣市一級。
城鎮一級除個別強鎮有少許數據,其他是查不到的。
我只說幾個我知道的吧。
溫州最強大的柳市鎮GDP是破百億了。
塘下大概在60多億左右。
龍港和塘下差不多。
上述其他城鎮一般在20-40億之間。
還有告訴你一點,說城鎮GDP是不科學的,應該叫XX鎮的地區生產總值。
❽ 2020年中國百強縣中33個縣GDP破千億了
2020年中國百強縣中33個縣GDP破千億。
根據賽迪顧問近日發布的《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下稱「報告」),百強縣中GDP(2019年,下同)千億縣域突破33個。
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馬承恩表示,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基礎在縣域,難點在縣域,活力也在縣域。該項研究聚焦了新時代縣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新機制,全面解讀了縣域百強的區域格局和發展特徵。
據介紹,本次評價指標體系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從經濟實力、增長潛力、富裕程度、綠色發展四個方面對縣域經濟發展進行評價。
「在評選中遵循科學、系統、客觀、可操作、可對比的基本原則,建立地區生產總值>4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億元『雙門檻』,從全國(不包括港澳台)除市轄區、林區特區外的1879個縣級行政區劃中篩選出230多個縣(縣級市、旗)進入2020年賽迪百強縣候選庫。」馬承恩說。
(8)溫州2019年各個縣gdp擴展閱讀
百強縣東多西少 2%的土地創造全國1/10的GDP
研究表明,百強縣東多西少、強省強縣,平衡、充分發展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主旋律。百強縣東部地區佔68席,中部地區佔21席、西部地區佔8席,東北地區有3席。與2019年相比,東部地區席位減少3位,中部地區增加2席,西部地區增加1席位。
其中,在百強縣前10名中,江蘇省獨佔一半,並包攬前3位。江蘇、浙江、山東三省表現搶眼,分別佔25席、18席和15席。
❾ 有沒有人知道溫州各區縣的收入排行
最新資料(2007年的,因為2008年的還不能統計),數據來自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溫州市
實現生產總值2157億元,比上年增長14.3%;財政總收入293.3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57億元,分別增長21.6%和21.9%;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37億元,增長14.2%;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6.5億元,增長16.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2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591元,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分別增長8.4%和9.4%。
樂清市
實現生產總值360.9億元,同比增長14.7%;財政總收入46.17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1.63億元,分別增長22.7%和22.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36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438元,分別增長11.2%和12%
瑞安市
實現生產總值327億元,比上年增長14%;財政總收入40.03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1.16億元,分別增長22.8%和2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73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9439元,分別增長11.5%和13.6%。
溫州市鹿城區
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62.6億元,同比增長14.4%;實現財政總收入28.5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4.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4%和27.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55元,同比增長12.5%;農民人均純收入10203元,同比增長13.5%。
溫州市甌海區
實現生產總值192.85億元,同比增長14.8%;工業總產值530.56億元,增長22.7%;財政總收入22.12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78億元,分別增長24.3%、24.7%;外貿出口總額9.49億美元,增長15.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86億元,增長17.7%。
溫州市龍灣區
本級實現生產總值182.73億元,比上年增長15.5%;完成財政總收入24.3億元,比上年增長21.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突破10億元,達到10.05億元,比上年增長23.4%;
蒼南縣
完成全縣生產總值177.84億元,同比增長12.7%;財政總收入16.89億元,同比增長32.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突破10億元大關,達到10.01億元,同比增長37.6%,兩項增幅均列全市第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1.26億元,同比增長21.3%;外貿出口總額2.43億美元,同比增長36.5%.
永嘉縣
實現生產總值154.49億元,同比增長13.6%;財政總收入18.38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2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7%和23.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4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140元,同比分別增長9.2%和17.7%。
洞頭
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42億元,同比增長17.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1112元(摺合2776美元),增長16.5%。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31億元,增長22.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77億元,增長16.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81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114元,分別增長15.0%和13.4%,增幅均為近五年來最高。
收入高低很難說的,除市區外
收入高的有樂清的柳市,
像永嘉縣,這么靠後,但是永嘉的甌北鎮收入卻是很高的。
瑞安的塘下鎮、新塍鎮也是經濟很發達的地方。
收入低的就更難說了,
主要是交通影響,像泰順山區、文成山區、洞頭以及永嘉的山區都是相對比較落後的地方。
❿ 2019年縣級GDp那個縣級市最強,是19年的,不是18年的
2019年縣級GDP嗯,太極山西省晉中市嗯,西安或者是19年的,對不是18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