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貴州gdp2005年在全國的排名
2005年全國各省gdp排名
單位(億元人民幣)
台灣 28544左右
廣東 21701.28
山東 18468.3
江蘇 18272.12
香港 14000-15000(2004年為12820億港元,2005年增長率8%左右)
浙江 13365
河南 10535.2
河北 10116.6
上海 9125
遼寧 7920
四川 7385.1
北京 6814.5
福建 6487
湖南 6237
湖北 6000
黑龍江 5510
安徽 5375.8
江西 4070
廣西 4063.3
山西 4000(超過)
內蒙 3822.7
陝西 3674.75
天津 3663.86
吉林 3614.92
雲南 3400(預計)
重慶 3069.1
新疆 2680(預計)
貴州 1910(預計)
甘肅 1894(預計)
澳門 900-1000(2004年為827澳門元,2005增長率為8-9%)
海南 903.6
青海 543.2
寧夏 525(預計)
西藏 250.4
人均GDP只是一個並不精確的參考數據,並不能代表人均收入排名,更不能代表一個地區本地居民的人均收入排名。因為首先各地人口都無法精確統計,按國家制定的標准以各地公布的人口總數或常住人口總數來計算,由於各地公報未全部出來,人口就按2004年底的計算,2005年的各地GDP也只是初步統計或估計,這樣得出的2005年人均GDP當然不準確,但是誤差也不會大,只是各省的數字普遍稍大一點。
人均排名 省區 人均GDP(元RMB)
01 香港 201625-216026
02 澳門 186722-207469
03 台灣 15215美元
04 上海 52378
05 北京 45652
06 天津 35791
07 浙江 28318
08 廣東 26134
09 江蘇 24584
10 山東 20118
11 遼寧 18781
12 福建 18476
13 內蒙 16032
14 河北 14858
15 黑龍江14436
16 新疆 13652
17 吉林 13347
18 山西 11994
19 海南 11049
20 河南 10842
21 青海 10085
22 湖北 9973
23 陝西 9918
24 重慶 9761
25 江西 9501
26 湖南 9312
27 西藏 9149
28 寧夏 8933
29 四川 8465
30 廣西 8311
31 安徽 8292
32 雲南 7701
33 甘肅 7232
34 貴州 4893
注1 (香港人均GDP2004年為186267港元,2005年增長率8%左右)
注2 (澳門GDP2004年為827億澳門元,2005增長率為8-9%)
注3 (台灣人均GDP為自己公布)
排的可停靠後的
Ⅱ 貴州GDP呈現什麼特點
4月,各省(自治區、直轄市)2018年一季度經濟數據相繼出爐。截至4月25日,已有20個省市區曬出一季度成績單。其中,14個省市區GDP增速跑贏全國首季6.8%的GDP增速,12個省份GDP增速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放緩。
近幾年我國不斷重視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再「唯GDP論」,政府工作報告也連續兩年將我國GDP增長目標定為6.5%左右。根據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上述不少省份也下調了2018年經濟增長目標。其中,天津從去年的8%下調到5%,河南、山東、安徽、寧夏、青海等分別下調0.5個百分點。
Ⅲ 貴州gdp排名2019
2019年貴州省各市GDP排行榜(以下數據僅供參考):
1、 貴陽市 4039.6 億元;
2、 遵義市 3483.32 億元;
3 、畢節市 1901.36億元;
4 、黔南州 1518.04 億元;
5、 黔西南州 1272.8億元;
6 、六盤水市 1265.97 億元;
7、 銅仁市 1249.16億元;
8、 黔東南州 1123.04億元;
9、 安順市 923.94 億元。
應答時間:2020-08-1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車主貸] 有車就能貸,最高50萬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Ⅳ 貴州各市2010年GDP排名
貴州省下轄各市的2010年GDP排名:
Ⅳ 2017年前三季度哪些省份的GDP增速高於全國
據報道,截止到10月25日,已有21個省市對外公布了2017前三季度本地的GDP數據,從目前21個省市GDP增速的排名來看,貴州、重慶、雲南、江西、安徽、四川、陝西、河南、福建、寧夏等在內的18個省市增幅超過了全國水平,且同比增幅均不低於7%。
除了貴州,重慶在2013年-2016年,GDP增速連續4年保持10%以上。而前三季度,貴州經濟繼續保持了高速增長,並且在GDP層面超越了天津,成為僅次於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四座一線城市的中國GDP第五城。
專家表示,支撐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有利因素在不斷積累增多,未來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還將持續發展,全年有望更好實現預期發展目標。
Ⅵ 貴州歷年GDP增長率
2010年,貴州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594億元,比上年增長12.8%,財政總收入969.7億元、一般預算收入533.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4.4%和28.2%,年均增長21.6%和24%;固定資產投資3186.3億元,比上年增長30%,年均增長24.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82.1億元,比上年增長18.8%,年均增長19.2%;「十一五」期間,貴州經濟年均增長12.6%。 貴州以支柱產業為支撐、特色優勢產業為依託、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的特色工業體系初步形成。省內主幹輸配電工程與華南電網及周邊省市區聯網,「西電東送」格局基本形成,能源工業成為全省第一支柱產業,其增加值佔全省生產總值的8.6%;全省電力裝機容量1324萬千瓦,外送能力達到400萬千瓦,五年新增裝機容量824萬千瓦,是建國以來前51年總和的1.7倍;原煤產量和發電量分別為1.06億噸和786.78億千瓦時。煙酒工業的支柱產業地位得到鞏固,磷及磷化工、鋁及鋁加工等優勢原材料工業進一步壯大,航空、航天、電子信息、醫葯製品、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獲突破性進展。
Ⅶ 貴州省2015~2020近五年的gdp增長和排名
貴州省2015到2020年,近五年的GDP增長和排名增長是一直在增長,排名進了前。100。
Ⅷ 20省公布前三季度GDP增速貴州超重慶暫居首位是真的嗎
10月25日,已有20個省份公布了前三季度GDP總量和增速。在這20個省份中,有14個省份增速較上半年略有放緩,4個省份與上半年持平,而上海和新疆的增速則較上半年有所上升。此前增速領跑全國的西藏、重慶和貴州三個省份中,重慶和貴州在前三季度依然保持10%以上的增長,穩定位列全國三甲。不過與之前排名不同的是,重慶增速被貴州以0.1個百分點的優勢反超。
黔渝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
在已公布數據的省份中,上海和新疆前三季度生產總值分別同比增長7.0%和7.5%,不僅高於全國平均增速,而且在部分省份下半年增速略有放緩的背景下,仍然實現了加速增長,增速分別比上半年提高0.1和0.3個百分點。以上海為例,2016年全年經濟增長6.8%,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同比增速分別是6.8%和6.9%,前三季度增速則站上了7.0%。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對記者表示,上海新興業態發展不錯,比如互聯網+、共享經濟等,特別是信息服務業,對經濟增速貢獻比較大。而且現在許多新興的領域發展勢頭良好,東部地區經濟轉型升級起步早,結構調整進展穩中有進。
上海市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9.0%。從行業來看,上海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增長11.6%,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3.7%,金融業增加值增長11.0%,這三個行業增速均大幅高於工業和房地產等行業增加值。
另外,經濟增速的排頭兵仍然集中在西部和西南地區。今年上半年增速前三名分別是西藏、重慶和貴州。目前已公布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的重慶和貴州分別增長10.0%和10.1%,雖然分別比上半年增速放緩0.5和0.3個百分點,但是兩位數的增長也足以鎖定全國前三的地位。
「重慶在電子、數碼類產品發展很好,金融服務業和製造業基礎不錯,加之承接了一些東部轉移到西部的產業,這些轉移的產業發展也不錯。而貴州的貴安新區發展不錯,在眾多經濟新區發展的狀況也排在前列,其次貴州大數據發達,它的大健康,大醫療發展很好。」牛犁對記者說。
張燕也認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長江經濟帶戰略的實施推進,東西部地區的經貿交流合作增加,加之產業轉移和新經濟發展的因素,東西部的經濟差距將逐漸減小。
Ⅸ 貴州省十年來的GDP增長情況
這是貴州省2000年至2009年的GDP增長情況
年份 GDP(億元) 增長率
2009 3893.5 11.2%
2008 3333.4 10.2%
2007 2710.3 13.7%
2006 2267.4 11.5%
2005 1942.0 11.5%
2004 1591.9 11.4%
2003 1344.3 10.1%
2002 1180.0 9.1%
2001 1082.2 8.8%
2000 993.3 8.7%
Ⅹ 貴州從「窮鄉僻壤」到GDP增速排名全國首位是怎麼做到的
自古以來,貴州從不是那個「得天獨厚」的老天寵兒。但在新時期,貴州迎來了千百年不遇的重大機遇。
繼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前三季度經濟數據之後,截至目前,已有27個省份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GDP成績單,其中22個省份GDP增速超出「國家線」,貴州反超重慶,與西藏同居榜首。
十八大以來,經過易地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等多種精準扶貧方式靈活、有針對性應用後,貴州五年內減少農村貧困人口700多萬人。
再次,經濟結構調整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插上了翅膀。貴州近幾年工業在取得跨越式發展的同時,時刻注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貴州將大數據產業當作產業發展新的突破點之一,成功舉辦2017年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簽約項目360個,總投資534億元。全國首個大數據國家工程實驗室、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貴安新區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貴安超算中心相繼成立。煤電煙酒等傳統行業亦緊抓供給側改革契機,引入大數據激發企業潛力。
最後,發展理念的轉變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拓寬了大道。對內,建立自己特色的「生態型」發展模式,能源工業轉型升級,酒類等傳統動能加速發力,旅遊業持續「井噴」。對外,提出臨江、臨邊、臨海的開放理念,加強對內對外開放和區域經濟合作,主動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珠江—西江經濟帶。
自古以來,貴州從不是那個「得天獨厚」的老天寵兒。但在新時期,貴州迎來了千百年不遇的重大機遇。2012年以來,中央對貴州省支持力度空前加大。批准設立貴安新區、貴陽綜合保稅區、貴安綜合保稅區、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示範區,將生態文明貴陽會議上升為國家級國際性論壇。
貴州終於從「蠻煙嶺樹斜陽路」,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清新繁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