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武漢gdp2018行業貢獻度

武漢gdp2018行業貢獻度

發布時間:2020-12-16 16:14:21

Ⅰ 我國在2018年消費產生的產值對GDP的貢獻佔GDP總量的()

你好!
我國在2018年消抄費產生的產值對GDP的貢獻佔GDP總量的42.32%
國家統計局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0987億元,比上年增長9.0%,保持較快增長。
初步核算,去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90.0309萬億元,中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90萬億
380987/900309=0.4232

Ⅱ GDP貢獻值是指什麼

你說的「單位GDP污染物排放量」,這個概念好像提的很少,還很少聽說用這個指標來衡量區域和企業,目前用的多的還是單位GDP能耗、萬元GDP能耗,一個企業或一個地區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來衡量或考核節能減排工作。 如果需要這個數據,根據字面上的含義應該是污染物排放量/企業或地區的GDP,但是必須確定以哪種污染物來計算,否則沒有標准。企業污染物排放量的計算方法可以根據環境統計或污染源普查,採用物料衡算、經驗值法或系數法來計算,GDP用當年貢獻值;一個地區的污染物排放總量則可以根據環境統計或污染源普查數據來確定,GDP用統計部門提供的數據。 企業的污染物排放量一般依據以下方法計算: 一、「三廢」排放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的計算方法 「三廢」排放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的計算方法很多,除去實測法外(實測及其計算方法在此不作介紹),歸納起來主要有二種:一種是物料衡演算法;一種是經驗計算方法。 1.物料衡演算法根據物質不滅定律,在生產過程中投入的物料量等於產品重量和物料流失量的總和。即:∑G=∑G1+∑G2式中:∑G��投入物料量總和:∑G1��所得產品量總和;∑G2��物料或產品流失重量之和。 2.經驗計演算法 根據生產過程中單位產品的經驗排放系數與產品產量,求得「三廢」及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稱為經驗計演算法。採用經驗計演算法計算水和污染物的排放量時,通常又稱之為「排污系數計演算法」。排污系數是指在正常技術經濟和管理條件下生產某單位產品所產生的污染物數量的統計平均值或計算值。排污系數目前使用的有二種:一種是受控排污系數,即在正常運行的污染治理設施的情況下生產某單位產品所排放的污染物的量;另一種是非控制排污系數,即在沒有污染治理設施的情況下生產某單位產品排放的污染物的量。一般情況下,非控制排放系數大於受控制排放系數,二者之差即為污染治理設施對污染物的單位產品去除量。排污系數是在用實測、物料衡算和經驗估算三種方法所獲得的原始產污和排污系數的基礎上,採用加權法計算出來的。

Ⅲ 權威數據:我國旅遊產業對GDP的綜合貢獻有多少

國家抄信息中心旅遊規劃研究中心課題組按照旅遊衛星賬戶方法,以國家統計局、國家旅遊局正式公布的各年度統計公報、相關年度旅遊抽樣調查、統計年鑒數據為基礎,測算了我國旅遊產業對GDP直接和綜合貢獻。
(1)2013、2014兩年旅遊產業對GDP直接貢獻都超過7%,旅遊產業對GDP綜合貢獻都超過10%。(2)旅遊產業間接帶動增加值超過15000億元,對GDP增長拉動點數在1%左右,對GDP增長率貢獻超過10%。在間接帶動各產業中,對第三產業的帶動作用最大,其次是二產、一產。(3)交通運輸、住宿、旅遊購物、餐飲等四個行業對旅遊業增加值貢獻近90%。
國家旅遊局近日發布數據顯示,2015年共有41.2億人次國內或出境游,相當於全國人口一年旅遊近3次。世界旅遊業理事會(WTTC)把它放到GDP裡面一比較,中國旅遊產業對GDP綜合貢獻達到了10.1%,超過了教育、銀行、汽車產業。

Ⅳ 請問華為2018年對中國的GDP CPI有些什麼貢獻呢

再大的公司貢獻應該都是微乎其微吧

Ⅳ 中國目前對GDP貢獻最大的產業是什麼

中國抄數字經濟。

2017年,據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2017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指出,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22.6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8.9%,佔GDP比重達到30.3%;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對GDP的貢獻已達到69.9%,接近甚至超越了某些發達國家的水平。

(5)武漢gdp2018行業貢獻度擴展閱讀:

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中國重大發展戰略,被認為是帶動中國經濟發展、轉型的重要引擎,但應該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產業在數字經濟高速發展下卻仍存在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差距。中國數字經濟目前發展有產業不均衡的問題。例如,第一、第二產業數字經濟相對滯後,而第三產業發展較為超前。

安邦智庫認為,應謹慎看待中國數字經濟目前的發展現狀,在數字經濟如此高的GDP貢獻率背後,應當引導資本、技術、人才合理地分配到生產性的第一、第二產業,實現經濟增量。

Ⅵ 2014年中國gdp增幅中各行業的貢獻度各為多少

fx678財經頻道1月20日訊,來經自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63646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7.4%,二季度增長7.5%,三季度增長7.3%,四季度增長7.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8332億元,比上年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271392億元,增長7.3%;第三產業增加值306739億元,增長8.1%。從環比看,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5%。

Ⅶ GDP人均達到6.46萬元後,未來還有哪些產業將是GDP貢獻的主力軍

GDP人均達到6.46萬元後,未來還有哪些產業將是GDP貢獻的主力軍,其實是非常多的,現在有非常多的新型產業在崛起,畢竟我們的科技在不斷進步,互聯網+的行業在未來很可能成為主力軍,但是支撐的依然是金融和房地產。而且隨著我們中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養老產業也是會蓬勃發展。

金融和地產行業,雖然有回落的趨勢,但是在未來依然是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兩大主力。只是因為當前的體量已經足夠大了,已經透支了未來,雖然它們未來對GDP的貢獻佔比還會回落,但是份額依然非常大,

Ⅷ 工業都包含哪些,為什麼佔了這么多的GDP貢獻度呢

經濟結構中有三大產業,第一產業是農業,第三產業是以服務為主的產業,其餘的都回算第二產業,答第二產業包括工業和建築業,其中工業主要以製造業為主,當然還包括一些采礦業等等。我國目前仍然是以第二產業為主的經濟結構,第三產業也在逐漸發展,不能單純說是因為經濟結構不合理,我認為是與資源配置等相適應的。希望對你有用。

Ⅸ GDP是國內生產總值,政府收入的部分,也是為GDP的貢獻嗎

GDP有三種計算方法: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按收入法,GDP=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專舊+營業盈餘,其中屬勞動者報酬為勞動者收入,生產稅凈額為政府收入,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為企業收入,所以政府收入的部分屬於GDP,政府收入擴大能夠算為對GDP的貢獻。
你可能會疑惑,政府收入不是從企業來的么。但是收入法的角度是從勞動者、政府和企業三者最終分配獲得的角度來說的,當年生產出來的所有GDP最終都要分配給這三者。如果單單從生產的角度來說,那就是生產法了,即:GDP=所有產品或服務的增加值之和=所有產品或服務的總產出 - 中間投入。
此外還有支出法:GDP=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出口-進口)。
至於樓上所說的那是總產出和總收入,總產出=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出口,總收入=消費+儲蓄+政府稅收+進口,不是GDP的概念,而且其中的消費、投資與GDP中的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的概念都有差別。

閱讀全文

與武漢gdp2018行業貢獻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