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勞動力人口占人口60%,國內生產總值58.08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968元
統計部門預測,2005年我國抄國內生產總值將達15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1.1萬元,分別比5年前增長6萬億元和4400元;近25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高於7%的「十五」預期目標。另外排名也只有04年樓主可以參考排在第一位的是美國,GDP為116,675億美元,第二是日本,GDP為46,234億美元,第三位是德國27,144億美元,英國,法國分別排在第四位,第五位,根據經濟普查資料,中國調整後的GDP總量為19317億美元,超過義大利,位居世界第六位。排在七到十位的是西班牙,加拿大,印度。[排名國家GDP(單位:億美元)]第一位美國116,675第二位日本46,234第三位德國27,144第四位英國21,409第五位法國20,026第六位中國19,317第七位義大利16,723第八位西班牙9,914第九位加拿大9,798第十位印度6,919
② 除了人口的原因,為什麼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60名開外。
第二大經濟體指的是國民生產總值 而人均gdp在世界排名遠遠靠後
③ 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特點是什麼
我國人口老齡化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老年人口基數大。60歲以上老年人口是世界老年人口總量的1/5,是亞洲老年人口的1/2。
二是老年人口增長速度快。從1980年到1999年,在不到20年的時間里,我國人口年齡結構就基本完成了從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轉變,而英國完成這一過程大約用了80年,瑞典用了40年。
三是高齡化趨勢明顯。近年來我國80歲以上高齡老人以年均約4.7%的速度增長,明顯快於60歲以上老年人口的增長速度。目前8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1300萬,約占老年總人口的9.7%。
四是地區老齡化程度差異較大。上海的人口年齡結構早在1979年就進入了老年型,而青海、寧夏等西部省、自治區預計要到2010年左右才進入,相差約30年。
五是人口老齡化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在進入老年型社會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一般在5000至10000美元左右,而我國目前尚不足1000美元,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國家。
++++++++++++++++++++
人口老齡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壽命延長導致的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
兩個含義: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基本信息
定義
根據1956年聯合國《人口老齡化及其社會經濟後果》確定的劃分標准,世界平均年齡地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占總人口比例超過7%時,則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1982年維也納老齡問題世界大會,確定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超過10%,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嚴重老齡化。
基本數據
國家統計局2011年4月28日發布了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准時點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主要數據(見後附文),依據其趨勢好壞(民族構成、地區分布和人口的流動的好壞較難確定),可概括為:
一、趨勢向好的數據有:
1、人口增長趨緩。十年增加7390萬人,增長5.84%,年平均增長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0.07%下降0.5個百分點。數據表明,中國人口增長處於低生育水平階段。
2、總人口性別比下降。
3、老齡化加速。(注:老齡化與少子化有本質的區別;老齡化,是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和壽命延長的必然結果,是民富國強的標志;少子化,是生活壓力加大和及時行樂盛行的必然結果,將給家庭和國家帶來滅頂之災!)。
4、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上升。這次人口普查,與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為8930人,文盲率(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為4.08%,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2.64個百分點。
5、城鎮人口比重上升。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66557萬人,占總人口的49.68%,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67415萬人,佔50.32%。
二、趨勢向壞的數據有:
1、少子化(注:少子化與老齡化有本質的區別;老齡化,是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和壽命延長的必然結果,是民富國強的標志!少子化,是生活壓力加大和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下,為超少子化;15%~18%,為嚴重少子化;18%~20%,為少子化;20%~23%,為正常;23%~30%,為多子化;30%~40%,為嚴重多子化;40%以上,為超多子化。)
2、總和生育率極低。這次人口普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有家庭戶40152萬戶,家庭戶人口124461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減少0.34人。
④ 日本經濟高速發展30年(60-90)人均GDP便達到2萬美圓,中國經濟高速發展30年,人均怎麼還少得可憐
掌門說得有道理,好比一個戰鬥力1000的人聯合一群人毆了一個戰鬥力10000的人,然後兩邊都重傷版了,權進醫院躺著了,同樣倆月後出院了,你說那時候誰強?
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打下的底子不是當時中國能比的。
同樣,戰後美國對日本的扶持力度,也不是蘇聯對中國那點援助能比的。
中國當時起點就是低,哪裡的資料說中國70年代比日本強了?
還有,中國人口太多,不好管的。
試試就知道了,管10個人和管兩人的難度,能一樣么?
⑤ 當國慶60周年到來之際,就按現在的增長率50年後人均GDP能超過美國嗎
GDP超過美國有意義嗎?
按照中國現在的發展速度可以超過,可是未來美國真專的會讓你以現在的屬速度發展?想像一下,如果人均超過美國,那麼總量將是美國的四倍。經濟不能單純的用經濟數字來計算,經濟和政治是不分家的,美國和中國必將有大摩擦。
超過又如何,讓中國人都在污染中生活?美國的國土大,人均面積在那裡,中國在這方面沒法比,搞不好會出現很大的社會問題。不要太在意GDP。美國的GDP是要全球資源來養活的,通過金融手段掠奪資源。
個人覺得,中國人均GDP不會超過美國,不過經濟總量會超過美國。
⑥ 材料一:60年來,國內生產總值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長,經濟總量增加77倍,位次躍升至世界第三。人均國內生
(1)材料一說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的優越性。 材料二說明我國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提高,在世界舞台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兩則材料共同說明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①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 ②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實現社會公平; ③堅持黨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④堅持依法治國、計劃生育、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提示:答案多元化,言之成理即可給分) (3)①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②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 ③堅持改革開放;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 ④黨和政府立足國情,對形勢作出正確判斷,制定正確的政策、決策。 ⑤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之間的關系。我們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改革開放,國家綜合國力才能不斷增強。 ⑥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我國各族人民堅持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加速推進科技、經濟、社會的發展,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貢獻。 (提示:答案多元化,意思正確答出任意4點即可) |
⑦ 【請問】中國建國60年人均GDP達到日本60年代的水平了
不算 生活水準 體制 素質 環境 國力都不算
反對那些民族虛假的自豪
不如別人就要學習 並且超越 不要意淫
更不要有1點點進步就大肆吹噓
⑧ 【請問】中國建國60年人均GDP已經達到日本60年代水平
中國2008年GDP總量目前還處於統計階段,一般在1月24日左右數據會出來,今年趕上春版節,有可能權春節後統計局才公布數據。現在給只能給個預測數據。
前三季度總值為:201631億元,名義增長20%,實際增長9.9%
全年預計為30-31萬億元左右(2007年GDP現價總量為257306億元)
名義增幅預計為19%左右,實際增幅為9.5%左右。
以現在的匯率(1:6.82)2008年中國GDP約為4.3-4.4萬億美元。跟2007年的日本相當。
今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向日本轉嫁危機,導致日元大幅升值,日元2008年全年對人民幣升值達18%[日元匯率由2007年末的(100:6.4064)降到2008年末的(100:7.5650)]
日本2008年的GDP將超過5萬億美元,中國世界排名只能排名第三,2008年日本估計比中國多18%左右。08年中國沒有超過日本的可能性,
2樓的人民幣對日元的匯率已經是老黃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