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湛江在廣東經濟排第幾最好有GDP
2008年湛江市宏觀經濟數據
GDP
1050億元,增長10.1%
人均GDP
15300元,增長9%
第一產業專增加值
235億元,增長5.2%
第二產業增加值
500億元,增長10.3%
第三屬產業增加值
315億元,增長13.0%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
1050億元,增長11.5%
金融機構存款達
1045億元,增長12.8%
農業總產值
增長5.4%,達到380億元(全省第一)
畜牧業產值
58.45億元,增長5%
外貿進出口
32.5億美元,增長26.1%
實際利用外資
1.7億元,增長15.4%
國稅
188.73億元,增長46.8%
地稅
52.23億元,增長22.2%
但其中房價不正常居高,從而帶動了GDP
⑵ 廣東省湛江經濟排名第幾
2008年廣東省各市GDP
排名 城市 總量(億元) 增長率%
1 廣州 8200 12
2 深圳 7807 12.1
3 佛山 4300 15.4
4 東莞 3710 14
5 中山 1409 11.1
6 惠州 1280 11.5
7 江門 1277 11.03
8 茂名 1200 10.1
9 湛江 1050 10.1
10 珠海 992.1 9
11 汕頭 977 10.5
12 清遠 757 18.2
13 肇慶 720 14
14 揭陽 683 16
15 韶關 521.2 10.5
16 陽江 498 12.5
17 梅州 483 10.2
18 潮州 435 12
19 河源 368.9 11
20 汕尾 355 16.2
21 雲浮 328 12.8
湛江排名第九……
⑶ 廣東最發達的城市排名前10個的是什麼啊
廣東省各市排名
廣州市 6068
深圳市 5684
佛山市 3025
東莞市 2625
中山市 1034
惠州市 933
茂名市 930
江門市 921
湛江市 770
珠海市 750
汕頭市 741
肇慶市 526
揭陽市 488
清遠市 414
韶關市 394
陽江市 347
梅州市 347
潮州市 331
河源市 264
汕尾市 248
雲浮市 246
韶關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韶關
韶關,位於廣東省北部,與湖南省、江西省交界,毗鄰廣西,素有「三省通衢」之稱。2017年韶關人均GDP只有45262元,排名廣東省地市倒數第十名。
汕頭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汕頭
汕頭,位於廣東省東部,處於「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節點,也是我國早期四大經濟特區之一。可惜,2017年,汕頭人均GDP只有42134元,遠遠落後於同樣是經濟特區的深圳,排名廣東省地市倒數第九名。
潮州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潮州
潮州,廣東省下轄地級市,位於韓江中下游,東與福建省的詔安縣、平和縣交界,西與廣東省揭陽市的揭東區接壤,北連梅州市的豐順縣、大埔縣,南臨南海並通汕頭市。
清遠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清遠
清遠,是廣東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達到1.9萬平方公里。同時也是廣東省旅遊資源大市之一,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宜居城市等稱號。這么好的地方,人均GDP照樣低,2017年,清遠人均GDP只有39025元,排名廣東地市倒數第七名。
湛江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湛江
湛江,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氣候與海南島一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但是湛江沒有海南名氣那麼大,人們路過湛江也不在湛江停留,直奔海南島。2017年湛江人均GDP總量只有38829元,排名廣東地市倒數第六名。
揭陽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揭陽
揭陽,與汕頭,潮州齊名,也是著名的僑鄉。據統計,揭陽600多萬人口,就有300多萬華僑,可以說家家戶戶都有親人在海外打拚。不可思議的是,揭陽人均GDP2017年只有35304元,排名廣東地市倒數第五名。
雲浮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雲浮
雲浮,這個與廣西交界的五線城市,堅硬的大理石上面也搞不出什麼花樣來,雲浮這些年經濟一直比較滯後。2017年,雲浮人均GDP只有33861元,排名廣東地市倒數第四名。
河源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河源
河源,與江西省交界;很意外,河源還是四線城市。可能是河源地理位置,交通好的原因吧,河源是京九鐵路進入廣東省的第一個城市。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河源的鐵路線是廣東省最長的,可河源的人均GDP反而排名全省地市倒數第三名。
汕尾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汕尾
汕尾,人們都說廣東沿海地區經濟發達,聽到這句話,估計汕尾人都會不好意思。因為汕尾2017年人均GDP只有28169元,比貴州人均GDP還少。在廣東省地市排名排在倒數第二名。
梅州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梅州
梅州,與河源一樣,也與江西省相鄰。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也無法打破年年人均GDP排名倒數的命運。2017年,梅州人均GDP只有25817元,排名廣東地市倒數第一名。比全國倒數第一的甘肅還要少。
⑷ 為什麼湛江2019GDP才增長了一點
因為人少,所以貢獻少。GDP也就增長少。所以大家要多做多生多養。人口多了力量大了GDP自然也就增長多了。
⑸ 湛江五縣市哪個縣市經濟水平最好
問回話的,霞山區好還是市轄區好?
市轄區也就是霞山區到開發區中間的那塊,就是沖20中開始到氣象大學~現在的海洋大學分校。就是海濱賓館這一塊了
⑹ 湛江 在全國GDP排第幾啊
第七十四名
71、惠州市:地級市 575.06 12.0%
72、茂名市:地級市 570.12 10.1%
73、棗庄市:地級市 535.16 15.0%
74、湛江市:地級市 516.13 9.3%
75、岳陽市:地級市 492.02 14.3%
76、平頂山:地級市 491.80 15.2%
77、焦作市:地級市 488.46 16.1%
78、湖州市:地級市 487.79 11.6%
79、宜昌市:地級市 482.10 14.8%
80、廊坊市:地級市 481.00 14.3%
⑺ 湛江近年來的經濟變化
1998年底,廣東省委省政府在湛江召開現場辦公會,提出「把湛江建設成為環境優美、秩序 優良、經濟發達、文明富庶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對湛江未來發展作了明確的定向和定位。 區域性中心城市的「中心」含義是什麼呢?周鎮宏市長指出至少應包含三個層次的內容:一 是湛江要成為粵西地區的中心;二是成為環北部灣經濟圈的中心;三是應該成為西南地區進 出口貿易通道的中心。筆者以為,周市長所指出的第三個層次的「中心」含義,從城市的主 導功能來理解,它就應該是西南區域世界貿易中心城市。隨著世界經濟區域化、國際化、一體化的發展,以港口為中心的海洋運輸日益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世界上一些 區位條件好的擁有深水大港的城市都已先後成為國際性的經濟貿易中心城市。早在1996年, 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原國家體改委副主任童大林在考察湛江後曾經指出:「湛江是世界貿易 大通道」。最近在市委提出的「十五」計劃建議中,把開放和服務作為重要的指導方針,將 湛江建成區域性世貿中心城市,是堅持這一方針的客觀要求。把湛江建成區域性世貿中心, 不僅是湛江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戰略目標內涵的提升,而且是湛江實現後發式跨越發展 、追上珠三角發達地區的新機遇;不僅對加速湛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而且對深入實施西部 大開發戰略、加快大西南開發開放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建設區域性世貿中心的涵義
世界貿易是指不同國家或地區間的商品和勞務交換活動。建設區域性世貿中心城市的基本內 涵應是:面向國內、國際的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利用湛江港口和城市的比較優勢,謀求生 產要素跨區域、跨國界的配置與循環,通過參與國內外市場的分工、交換與競爭,促進城 市的現代化、國際化,成為北部灣和西南區域經濟與世界經濟融合的橋梁和紐帶。其外在標 志就是把湛江建成同國際交流與合作關系密切,具有廣泛影響力和輻射力的我國區域性的 世界貿易中心。
二、把湛江建成區域性世貿中心的客觀依據
(一)符合當今世界經濟貿易重心東移和世界經濟區域化、一體化的趨勢。近20年來,環 太平洋圈和亞太地區迅速崛起,使全球經濟貿易重心在21世紀逐漸向這一地區傾斜。中 國已成為該地區經濟貿易發展最快、潛力最大的國家。到2000年,我國進出日貿易已逾4000億美元,成為世界前10位貿易大國。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步伐加快和我國加入「世貿」 組織,中國經濟貿易與世界經濟貿易的全面接軌和融合將是大勢所趨。擁有國際貿易大港口 的湛江要順應世界經濟貿易中心的轉移,並充分利用這一機遇,實現湛江與亞太地區乃至整個世界經濟的市場接軌,客觀上要求要將湛江建設成為區域性世界貿易中心城市。
(二)是加快大西南開發開放和發展的需要。我國啟動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旨在加快包括 大西南在內的中西部地區的開發和發展。經濟專家普遍認為,大西南的開發和發展的關鍵 在於使西南經濟與國際經濟全面接軌和融合,以此拓展國外市場,獲得信息、國外資金和 技術。湛江作為大西南最主要的出門戶,是西南地區與國際經濟接軌和海融合的橋梁和紐 帶。據有關部門預測,大西南開發至2005年,每年經湛江港進口的物資將逾3000萬噸,其 中僅石油產品達1600萬噸、鐵礦砂達850萬噸。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加入 世貿組織以及出海通道建設的完善,21世紀初大西南的進出口物資將大幅度增加。大西南 急速膨脹的進出口需求,迫切需要一個國際一流深水大港擔當出海「龍頭」,這個「龍頭
」也就是西南世貿中心。從目前北部灣諸城市的情況來看,湛江以其獨特的區位、港口優勢和較強的經濟實力能夠擔當這一角色,因此把湛江建成區域性世貿中心城市勢在必然。(三)是充分發揮湛江比較優勢,實現後發式跨越、超常規發展的客觀要求。湛江是我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它本來與珠江三角州處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存在大發展的機會。但是在改革開放一段較長時間里,湛江卻走傳統農業主導型的經濟發展道路,結果是被大辦「工業潮」的珠江三角洲遠遠地拋在後頭。實踐證明,以農業為超常規發展的啟動點,其動力不足。工業能否作為超常規發展的啟動點呢?一是湛江不具有球三角毗鄰港澳和華僑眾多的優勢,能夠大量吸引外商、外資和引進技術;二是沒有國家重點工業項目,不能形 成骨幹產業,進而形成工業群體;三是湛江的工業底子薄、基礎差。因此,如果機械地復制 發達地區的思路,只能是望其項背跟著步行。湛江具有得天獨厚的深水大港,是大西南最重 要的出海口,身負落後壓力的湛江應當充分發揮這一優勢,走一條有別於先行一步的珠江三 角洲發展的路子。把湛江建成區域性世貿中心,能夠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流、物流、資金流、 技術流、信息流的集中和靠攏,推動先進生產力的聚集和輻射,實現後發式跨越。因此,建 設區域性世貿中心城市是把湛江諸多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推動經濟超 常規發展的有著「牽一發而動全身」意義的關節點。
三、把湛江建成區域性世貿中心的可行性
1、湛江有獨具建造億噸級國際深水大港的優勢。
世界經濟發展歷史證明,成為世貿中心城市的第一位要件是擁有深水大港口。湛江港是新中 國自己建造的第一大港,是國家的樞紐港,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港域寬闊,內港岸線長達24 1公里,是目前世界第一大港荷蘭鹿特丹港的3倍,內港航道水深達負40米(目前世界10大港碼頭前沿水深僅有負23至負28米),為世界少有,可通行30萬噸級貨輪和50萬噸級油輪, 具備建造億噸級國際大港的潛力。湛江港碼頭功能齊全,裝卸設備先進,庫場充裕,一次性 堆存能力達150多萬噸,可承擔集裝箱、件雜貨、散貨、重大件、危險品、石油、流體化工 品等100多種貨類的裝卸、儲存和轉運業務以及旅客和汽車運輸,已發展成多功能的綜合性 現代化港口,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直接通航,年吞吐量1800多萬噸,在全國沿海港口 排第8位。湛江港不僅能與國際一流大港直接貨物到位,而且綜合運價比他港口要低。目前 正在建設10萬噸級航道工程、15萬噸級油碼頭和20萬噸級礦砂碼頭,預計到2003年,港口擁 有生產泊位55個,年通過能力達5000萬噸,初具國際一流大港規模。
2、湛江獨特的區位優勢可轉化為巨大的輻射力。
19世紀末,當英國租佔香港時,法國卻看中了湛江(當時稱廣州灣)。此後,法國殖民主義 者佔領湛江近半個世紀,他們看中的,是湛江獨特的區位優勢。廣州灣時期,湛江就是我國 南方最重要的通商口岸,尤其是40年代初在沿海各港口城市相繼淪陷後,廣州灣成為我國通 往海外唯一可利用的吞吐港,對外貿易和航運業繁盛一時,每年出口物資額達100O萬美元。 廣州灣港口作為當時的世貿中心馳名中外,湛江歷史上擁有的國際影響,勢必成為重建世界 貿易中心城市潛在的有利條件。
改革開放以後,湛江的獨特區位優勢愈益凸顯。從廣東來看湛江,它是粵西的一個經濟、政 治、文化中心,又是廣東基本實現現代化沉重的一翼。但是它具有發展的潛力和後勁,也是 廣東發展新優勢的潛力所在。從全國來看湛江,它是大西南開發開放的一把「金鑰匙」, 大西南經濟與世界經濟融匯的「大泵站」,因此把湛江建成世貿中心城市,將影響中國的半 壁河山。從世界來看湛江,它是中國大陸沿海通往非洲、中東、歐洲、東南亞、大洋洲航程最短的出海口岸,處於亞太經濟圈中轉樞紐港位置,有條件成為亞太經濟圈中新的經濟生 長點和增長極。
3、湛江已成為大西南世界貿易最重要的出海口。
湛江是大西南最重要的出海通道,近年來已成為西南各省市區的共識,1999年底我市成功召 開了西南經濟區市長聯席會第13次會議,更深化了這一共識。目前,西南各省市區在湛江建 立的辦事機構和投資興辦的經濟實體已逾100家,雲、貴、川、渝四省市每年經湛江港進出 口物資分別占備省市物資進出口總額的近50%,其中貴州省達到70%以上。近年,又先後 與成都、昆明、貴陽等建立了友好城市關系,分別在湛江、成都、貴陽、昆明舉辦了高規格 的區域性大型貿洽會,簽訂經貿合作項目金額達200多億元。湛江已初具大西南商品、貿易、勞務、信息中心的雛形,成為大西南走向世界的主要門戶。
4、湛江已建成較完備的基礎設施和形成一定規模的對外開放格局。
早在50年代末,湛江港建成投產,與其配套的黎湛鐵路同時投入使用,湛江成為廣東省僅次 於廣州的海陸空交通齊全的城市。改革開放以來,湛江市的基礎設施建設進入新的高速發展 階段。三茂鐵路和南昆鐵路相繼通車,湛江同廣州、武漢、長沙、南寧、貴陽、昆明及首 都北京均有直達客運列車,這在全國地級城市中是首屈一指的。隨著湛江至海南的「粵海鐵 路大通道」開工建設,以及黎湛復線開通,以湛江為起點,向西經黎湛線、湘桂線、南昆線 、成昆線、寶成線與隴海線相接並經寶忠線、包蘭線出寧夏、內蒙古,中線經黎湛、湘桂、 湘黔、黔渝、襄渝、包神等線同第二條亞歐大陸橋相連,並出陝西、內蒙。再加上東線洛湛 鐵路即將修建,湛江已經完全具備將西南及中部地區連接起來的硬體要求。湛江港同世界上 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與香港、海口有快速、豪華直達客輪往返。湛江民航機場擴建 已經完成,波音757等大型客機可日夜起降,已相繼開通至香港、北京、上海、廣州、成都 、貴陽、重慶、武漢、長沙、深圳等18條航線,每周班機110班次。公路交通四通八達,全 市公路里程達7000公里,是全國45個公路交通樞紐之一,廣湛高速公路正在加緊興建,湛江 至南寧、湛江至重慶、湛江至昆明等高速公路建設已列入國家公路建設計劃,部分路段已動工。城區面積已擴大到60多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海濱大城市框架。湛江市被評為全國「 投資硬環境40優城市」之一,列入全國42個大城市行列。湛江是我國首批對外開放沿海城市,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和較高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目 前,全市已同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出口商品有30大類140多種,遠銷東南 亞、非洲、歐洲、美洲及台、港、澳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5年來,外貿出口總額年均遞 增14.7%,全市口岸進出口貨物年均增長7%,實際利用外資比上五年增長4.8倍,累計 共批准外商投資項目1399個,已開業投產的「三資」企業1161家。一批跨國公司、 大公司落戶湛江。到2000年底,全市實際利用外資14億美元,外貿進出口總額16.7億美元 ,比1978年增長16倍多。較完備的基礎設施和較高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為湛江建成區域性世貿中心城市奠定了基礎。
四、把湛江建成區域性世貿中心的若干對策建議
(一)、爭取國家批准在湛江設立出口加工區,大力發展出口加工貿易。
從世界經濟發展歷程看,發展加工貿易是任何一個後起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跨國公司對世界經濟的壟斷,加工貿易已成為當今世界貿易的主流方式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加工貿易發展迅猛,從1981年到1998年的18年間,增長了69.7倍, 1999年加工貿易進出口額在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中占至51.2%,已成為我國對外貿易 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流方式。出口加工區就是為適應加工貿易迅速發展要求而建立的一種外 貿管理模式。出口加工區是「經國家批准設立,由海關監管的特殊封閉區域」。設立出口加工區旨在對加 工貿易實施集中規范管理,為出口加工企業提供簡便、快捷的通關服務,同時享受有關優惠 政策,促進和擴大外貿出口。目前,經國務院批准,已在北京、天津、遼寧大連、山東煙台 和威海、江蘇崑山和蘇州、湖北武漢、吉林揮春、廣東廣州和深圳等地設立15個出口加工 區試點。試點實踐表明,出口加工區對推動外經貿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試點城市的對外貿易 發展迅速。
同時,設立出口加工區也有利於吸引跨國公司前來投資貿易。眾所周知,當今跨國公司日益 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而跨國公司投資的一大特點,就是在全球范圍內實行資源優化配置、 國際分工。大到一架飛機,小至一雙球鞋,跨國公司組織生產的方式可能是在A國設計、在B 國製造零配件、最後在C國組裝。今天我們要加入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之中,就必須從加工 貿易做起,先成為其跨國公司的一個「生產車間」,成為其整個國際生產線的一節鏈條、國
際銷售網路的一個環節。應該說,這是有效利用國外資金、技術、設備和市場渠道,直接參 與國際分工,加快實現經濟國際化的一條捷徑。有關專家認為,中國「入世」在即,關稅及 主動、被動配額勢必會逐漸降低或取消,發達國家部分高新技術產品中勞動密集型的關
鍵部件有向中國大規模轉移的趨勢,發展加工貿易前景廣闊。
申請設立出口加工區的條件,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只能設在已經國務院批準的現有國家級經 濟技術開發區內,並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批准。根據這一條件,我市 已具備申請設立出日加工區的條件。周鎮宏市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
「爭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出口加工區計劃」,有關部門應抓緊落實,爭取盡快得到批准實施 。
(二)以區域共享型建設模式與西南經濟區聯合加快發展基礎設施。
所謂基礎設施建設模式的區域共享型是指,基礎設施建設從融資、建設到使用的全過程都是 跨行政區劃進行的,處於不同行政區劃中的各地區合資、合作建設同一基礎設施,並且共同 分享由佔有和使用同一基礎設施所帶來的收益。選擇區域共享型基礎設施建設模式的好處是 :(1)可以集小成大,迅速完成融資過程。(2)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基礎設施的使用效益 。(3)促進不同地區域市建設與城市化進程的一體化。其重要條件是不同地區的經濟具有 很強的互補性。湛江與大西南是出海口與腹地的關系,經濟有著極強的互補性,具有緊密的共同利益關系,有著很強的合作吸引力,為選擇區域共享型模式建設基礎設施奠定了基礎 ,這將有助於打破我市建設資金不足的「瓶頸」制約使基礎設施建設獲得突破性發展。目 前最有可能的是吸引西南客戶到湛江建設海運碼頭、倉儲設施、出口產品加工小區等。例如 西南各鋼廠分頭通過湛江港大量進口鐵礦,煉成生鐵和鋼坯進行軋制或外銷,如果西南各廠 能將煉鐵和軋鋼的新增能力放到湛江來,建設鐵砂碼頭和冶煉工業區,實行優勢互補,利益 共享,這樣可以大大降低生產和運輸成本,提高效益。又如根據西南地區轉日貿易不斷擴大 的趨勢,吸引西南客戶在湛江興辦商品、勞務、信息和進出口物資集散設施,這樣將加速湛 江區域性集散中心的形成。
(三)加快發展現代物流產業,使湛江成為大西南的服務中心。
現代物流作為一個在我國剛剛興起的產業,被西方稱為「21世紀的最大行業」。它是泛指產 品的原材料、成品從生產線到消費末端相關流通活動的全過程,它將運輸、倉儲、在庫管理 、裝卸、加工、整理、配送和信息等方面有機結合,形成完整的社會化服務鏈。隨著經濟全 球化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物資流通、商品生產及交易領域發生了深刻變化,生產要素愈 來愈依賴於社會化的分工協作,因此能夠有效降低產品運營成本的現代物流日益受到重視。 專家認為,開發現代物流產業,對整合社會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推動經濟發展具有重大的意 義。湛江要增強作為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經濟輻射能力和物資聚散能力,必須加快現代物流產 業的發展。要進一步加強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與建設,盡快形成配套的綜合運輸網路、完善 的倉儲配套設施、先進的信息網平台等,同時加快物流與電子商務的融合。要加快湛江港口 深水航道和大型碼頭建設,大力發展集裝箱國際水陸聯運業務,開辟更多貨運航線,同時強 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努力營造出優於周邊港口的口岸形象;充分發揮湛江大 港口的物資集散功能,建立面向大西南的大外貿、大市場、大流通,形成更多的大宗交易和 規模效應。充分利用湛江處於東部和西部地區結合部的有利條件,發揮「承東啟西、承外啟 內」的功能,聯合西南各地企業,興辦各型企業、較大經營公司、跨地區經貿集團,開展全 方位的合作,使兩地形成緊密的產業鏈。大力發展和完善市場體系,當前要著力發展轉日貿 易、商業貿易、倉儲運輸、勞務輸出、旅遊服務等行業,並爭取在不太長的時間內使上述行 業成為具有國際性競爭力和出口導向的部門,使湛江成為功能齊全、周轉迅速、進出口便利 的大西南的商品、勞務、信息和進出口物資集散和服務中心。
(四)以改革創新的手筆做好「城市推銷」這篇大文章。
「城市是前進的主要動力」(列寧語)。建設區域性世貿中心城市,必須使該城市有很高的 知名度和影響力。政府不僅要發展城市、建設城市、經營城市,還要「推銷」城市。「城 市推銷」是80年代以來西歐出現的新概念,近年來在國內越來越受到關注。所謂「城市推銷 」就是把城市當作「產品」來推銷,它是指一個城市的所有服務區位塑造的活動,目的在於 促成作為區位供給者的城市與作為區位需求者的投資者、企業、消費者(如旅遊者)、居民 或勞動者等目標群體之間的交換,進而加速生產要素聚散中心的形成。當然,城市本身是不 能流動的東西,是不能拿來交換的,可以交換的是城市擁有的好處(如投資環境、區域經濟 優勢、公共服務等)。「城市推銷」是由市場經濟的特性所決定的。市場經濟是開放、流動 的經濟,商品在流動,生產要素在流動,一個城市要流出商品,流進資本、技術、人才,很 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城市的硬軟體環境和外部知名度。
我市要做好「城市推銷」這篇大文章 ,一是要規劃、建設和經營好城市,使市民有認同感、企業有歸屬感、外來投資者消費者有 信任感,這是「城市推銷」的好「賣點」。二是要重點突破。在國際方面,應把「推銷」的 重點放在西歐,尤其是法國。因為從19世紀末以後,法國佔領湛江長達半個世紀之久,近十 幾年來,法國政府與企業界一直關注著中國的發展,尤其對湛江獨有鍾情,例如80年代與中 國南海西部石油公司聯手在湛江勘探開發海洋油氣,以後在不同場合又通過駐港總領事向我 傳遞投資意向。為此,我們應主動走出去,有針對性地加強宣傳和推銷自己,這對於通過吸 引法國投資貿易者,進而帶動歐共體與其它發達國家前來湛江投資貿易將有重要意義。在國 內方面,應把「推銷」的重點放在西南經濟區的中心城市,以此突破產生連鎖效應。三是「 推銷」手段要多管齊下,有所創新。例如實際工作與宣傳策劃並舉,造勢與樹牌並舉、 引進來和走出去並舉、有形宣傳和無形滲透並舉等
⑻ 覺得湛江最大的經濟優勢是什麼
湛江的陸地大部分由半島和島嶼組成,地勢大致是中軸高,東西來側低,南北高而中間低,起伏和緩,多為平原和台地,以北部廉江縣境內的雙峰嶂(384米)為最高點。
湛江主要島嶼有東海島、南三島、硇洲島、特呈島、調順島、東頭山島、南屏等,湛江既有熱帶土壤基本類型,也有濱海地帶土壤分布,共有赤紅壤、磚紅壤、濱海沙土、濱海鹽漬沼澤土、濱海鹽土、潮沙泥土、沼澤土、火山灰土、菜園土、水稻土等10個土類,以紅壤居多,湛江因此有「紅土地」之稱。
多數以半島和島嶼組成的湛江
成為了它獨特的風景線
每到節假日也是全國各地人民
前往的旅行聖地
吹著海風享受著愜意的生活
無疑不是每個人都嚮往的生活嗎?
湛江經濟
中央點名湛江是北部灣城市群中心城市,將被打造成廣東省副中心城市!湛江目前屬於價值窪地的根本就在知名度上,後期隨著國家對湛江的定位和政策支持力度的持續發力,未來湛江知名度大增,配套不斷完善,而配套完善的過程,就是我們房子升值的過程,優質區域最終會變得高不可攀。
國家對湛江的定位
和未來的發展都有著一定的支持
隨著未來經濟的上漲
政府的鼎力支持
湛江在未來很有可能就是明日之星
而且現在就有很多的企業發現了湛江的美好前景,在湛江發展了屬於他們的項目,奠定了湛江的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