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江蘇省各市經濟排行
2011年上半年江蘇省各市縣經濟排名 1蘇州崑山 2無錫市區 3蘇州張家港 4蘇州太倉 5無錫江陰 6蘇州常熟 7蘇州市區 8蘇州吳江 9常州市區 10南通市區 11鎮江揚中 12南京市區 13鎮江市區 14鹽城市區 15泰州市區 16鎮江丹陽 17徐州市區 18無錫宜興 19連雲港市區 20常州金壇 21南通海門 22常州溧陽 23揚州市區 24淮安盱眙 25泰州靖江 26南京溧水 27南通啟東 28南京高淳 29鎮江句容 30揚州江都 31南通通州 32鹽城大豐 33淮安金湖 34鹽城東台 35宿遷市區 37鹽城阜寧 38泰州泰興 39徐州銅山 40南通海安 41南通如東 42鹽城射陽 43泰州姜堰 44淮安市區 45揚州高郵 46揚州儀征 47連雲港贛榆 48徐州沛縣 49揚州寶應 50徐州新沂 51連雲港東海 52鹽城建湖 53泰州興化 54南通如皋 55淮安洪澤 56宿遷泗洪 57徐州邳州 58連雲港灌雲 59淮安漣水 60宿遷宿豫 61鹽城響水 62宿遷沭陽 63鹽城濱海 64徐州豐縣 65宿遷泗陽 66連雲港灌南 67徐州睢寧
Ⅱ 無錫在全國的經濟實力
無錫
面積:
4787.61平方公里人口:
637.26萬人(2010年)
人均生產總值:¥107400元 $17000元(2011年)
蘇州內
面積:8488平方公里人口:容1047萬人(2010年全國普查)地區生產總值:10,500億元(2011年)人均生產總值:100286元(2011年)
Ⅲ 無錫各區經濟實力排名是怎樣的,惠山區經濟如何
<轉>
2009年無錫各區縣GDP數據:
新區800億,增13%
惠山區385億,增11%
錫山區323億,增11.5%
濱湖區428億,增11%
崇安區283.5億,增12.1%
南長區138.1億,增12.7%
北塘區163億,增10%
宜興680億以上,增13%
江陰1710億,增12.2%
Ⅳ 無錫各個區的經濟排名
新區800億,增13%
惠山區385億,增11%
錫山區323億,增11.5%
濱湖區428億,增11%
崇安區283.5億,增12.1%
南長區138.1億,增12.7%
北塘區163億,增10%
宜興680億以上,增13%
江陰1710億,增12.2%
Ⅳ 2019年無錫市的GDP是多少
據2019年GDP數據顯示,來無錫有著高達源11852.32億元的GDP總量,排名全國大陸地區前13強。
Ⅵ 無錫市的幾個區哪個最好哪個相對差些
錫山區 是老無錫縣,私企重多,外企以台資為主,其中電動車全國著名,但近兩年不是無錫發展的重點
惠山區 這兩發展很快,也是無錫大力扶持的一個區
濱湖區 是無錫對外的窗口,環繞太湖,無錫大都數風景名勝都在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的 房價 ,已沖出雲霄
新區 工業實力最強,500強雲集,號稱中國矽谷,不過污染問題令人頭痛
南長區,崇安區, 北塘區 市區
Ⅶ 無錫各個區的經濟排名
新區800億,增13%
惠山區385億,增11%
錫山區323億,增11.5%
濱湖區428億,增11%
崇安區283.5億,增12.1%
南長區138.1億,增12.7%
北塘專區163億,增10%
宜興680億以上,增13%
江陰屬1710億,增12.2%
Ⅷ 無錫市惠山區哪個鎮經濟比較強有幾個工業園
惠山區的洛社真。錢橋真等等都不錯。。屬於自身實力強大的,比現在新區後起的一些鎮好,你去看看就知道了,比錫山區什麼的鎮高出一個檔次
Ⅸ 無錫各縣區經濟排名
江陰 宜興 崇安</FONT> 南長</FONT> 北堂 錫山 惠山 濱湖 新區
Ⅹ 無錫哪個區經濟條件最好,生活水平較高
崇安區!2004年,崇安區國內生產總值118.01億元,同比增長18.19%,其中服務業增加值97.01億元,同比增長23.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9.47億元,同比增長22.33%;固定資產投資32.08億元,同比增長25.46%;財政收入8.64億元,同比增長41.13%。
工業 2004年,全區工業產品納稅銷售收入76.13億元,同比增長9.92%;利稅2.67億元,利潤0.63億元。工業固定資產投資3.43億元。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54個,銷售收入佔全部工業的比重上升到83.46%,比上年提高8.64個百分點。
農副業2004年,全區農業總產值2781萬元,同比下降10%;農業增加值1350萬元,同比下降3.57%。
第三產業 2004年,全區第三產業增加值97.01億元,同比增長23.55%,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上升到82.2%,比上年提高3.56個百分點。崇安寺地區改造一期A塊主體封頂並開盤銷售,B塊和C塊工程完成拆遷。好藝家燈飾市場、華東商貿城、金事達裝飾材料市場等一批規模型主題市場陸續建成,保利廣場、東方巴黎、德蓮超市等一批新業態企業相繼開業,市區首條商業步行街──大成巷步行街建成開業。全年新增營業面積近30萬平方米。
民營經濟 2004年,全區新增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2000多家,總數達1.11萬家。新增銷售億元企業15家,科技型企業45家,自營出口企業10家。全區完成民營經濟增加值45.02億元,比上年增長41.57%,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上升到38.15%,比上年提高6.3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固定資產投資佔全區比重分別達到47.26%和49.85%,分別比上年提高6.59和16.29個百分點。
招商引資2004年,全區引進企業892家,其中500萬元以上企業41家,吸引區外境內注冊資金17.4億元。完成協議注冊外資3480萬美元,到位注冊外資1750萬美元,分別增長73.22%和67.3%。新批500萬美元以上項目2個,泰國正大、韓國現代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來區注冊投資。抓住CEPA正式實施的機遇,加大對港台地區的招商力度,組織開展崇安-香港CEPA經貿懇談、赴台招商等活動,建立長三角地區首家CEPA服務業中心,引進廣暢集團、戴德梁行、蔡氏集團等一批知名港台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