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鹽城各縣市經濟比較!
市區【亭湖、鹽都】和大豐和東台處在一個水平線上,我指的是平均。其次是建湖內,射陽,最後是濱海,阜容寧,響水。 最低工資標准,市區【亭湖、鹽都】和大豐和東台是省內的第二檔級別。 談縣城商業氛圍,建湖,東台,大豐都不錯。
『貳』 鹽城一座實力縣級市,地區生產總值940億,為什麼未來將會有大發展呢
鹽城市是江蘇省的一座地級市,位於江蘇省的中東部,地處東部沿海長江三角洲一帶。鹽城市全市面積為1.7萬平方千米,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其境內常住人口大約720萬人。鹽城市的地理位置優越,近年來的社會經濟發展較快 ,其城市 建設更是令人大開眼界,城市面貌煥然一新。鹽城市也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旅遊城市,是丹頂鶴和麋鹿的故鄉。
東台市境內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水資源,其旅遊產業也發展得欣欣向榮。東台市境內的旅遊資源豐富 ,比較知名的旅遊景點有黃海森林公園、富安繭絲綢園區、西溪景區以及泰山護國禪寺等。如果有機會的話,就來東台市遊玩吧。
『叄』 鹽城各縣人均GDP
地區 GDP(億元) 人均GDP GDP位次 人均GDP位次
鹽城市區 321.76 21168 1 1
東 台 市 194.73 16864 2 3
大 豐 市 149.45 20491 3 2
射 陽 縣 142.13 13591 4 5
建 湖 縣 118.73 14738 5 4
阜 寧 縣 100.03 9347 6 6
濱 海 縣 93.30 8469 7 8
響 水 縣 54.13 9229 8 7
『肆』 鹽城鄉鎮經濟排行
本報訊(記者姜振軍通訊員徐衛平楊濱)7月26日,鹽城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鄉鎮加快發展培植財源工作會議,分析當前鄉鎮財源建設面臨的新形勢,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強化措施,確立經濟跨越發展新目標,確保全市鄉鎮財政收入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確保今後三年實現鄉鎮財政收入再翻番、力爭五年翻兩番。
近年來,鹽城市圍繞實現「兩個率先」目標,重抓鄉鎮財政建設,鄉鎮財政收入實現了三年翻一番。面對成績,鹽城市委、市政府深刻認識到,當前全市鄉鎮正處於改革發展的重要關口,面臨著農業稅免徵、鄉鎮機構改革、鄉財縣管、鄉鎮換屆等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鄉鎮加快發展經濟培植財源的挑戰多任務重困難大,必須適時引導,大力推動。
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鹽城全市將以加快發展工業、促進全民創業、推進農業產業化、加快城鄉統籌發展為重點,大力發展鄉鎮經濟,積極培植壯大財源,全力推進鄉鎮財政建設的新突破。大力發展工業主體經濟,培植壯大支柱財源。做大做強現有規模工業企業,對鄉鎮現有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企業逐一排隊,幫助研究制定規模翻番、效益倍增發展規劃,完善縣鄉領導掛鉤服務鄉鎮重點企業制度,針對企業的個性特點幫助解決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大力發展產業集群,已經形成產業集群的鄉鎮,不斷拉長產業鏈,加快形成有區域競爭優勢的板塊經濟,其他鄉鎮圍繞現有產業基礎,放大有本地特色優勢的資源加工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促進產業集群加快形成和發展;不斷提升工業集中區建設水平,突出抓好現有縣級和重點鄉鎮工業園區的建設,不斷增強項目落戶的承載能力,鼓勵和引導大項目向現有園區集中;著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持之以恆抓好招商引資,在招商引資中要付出成本、又不能不計成本,要算大帳、又不能不算帳,避免競相壓價、惡性競爭。大力實施全民創業,增強財源建設的活力和後勁。大力培植各類創業主體,深入開展「農民投資創業年」活動,鼓勵和支持鄉鎮幹部、農技農經人員走向市場,領辦創辦參辦引辦各類實體,發展壯大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經紀人隊伍,大力實施「鳳還巢」工程,動員和吸引外出人員回鄉投資興業;努力搭建全民創業平台,積極培育本地特色產業、提供政策扶持;進一步優化全民創業的服務環境。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把資源優勢變為財源優勢。不斷增加農產品加工和流通環節稅收對財政的貢獻份額,積極實施「強龍行動計劃」,培大育強現有龍頭企業;大力引進「三資」新辦農業龍頭企業,繼續開展農業招商引資活動,今年每個鄉鎮都要新辦一個以上規模龍頭企業;圍繞打造棉花、水產、生豬、林業、家禽、蔬菜「六大百億產業」的目標,加快建設具有地區特色和優勢的龍頭企業產業帶和產業集群。大力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拓寬財源建設路子。加快推進城鎮化,不斷提高城鎮建設的規模、質量和特色,城關鎮、中心鎮、國道和省道沿線鄉鎮要進一步發揮優勢,率先突破;大力培育區域性市場,進一步把現有的市場做大,有針對性地培育特色專業市場;積極發展服務業,積極培植壯大有特色和基礎的建築、運輸等行業,提升傳統服務業,發展生產服務業,培育新興服務業,不斷提高服務業對鄉鎮財政收入的貢獻份額。
『伍』 鹽城、經濟、排行
鹽城市地處江蘇東部,東臨黃海,與南通、泰州、揚州、淮安、連雲港等市相鄰,面積1.5萬平方公里,人口815萬,是江蘇面積第一,人口第二的市。下轄東台、大豐2個縣級市,建湖、射陽、阜寧、濱海、響水5個縣,鹽都、亭湖、開發區三個區。鹽城歷史淵源 鹽城,周以前為淮夷地;周時屬青州,春秋時屬吳,後屬越。戰國時屬楚。秦代屬東海郡;西漢初為射陽侯劉纏封地,漢武帝元狩四年建鹽瀆縣,這是鹽城置縣的開端;三國時屬魏,廢縣制;西晉又復縣制;東晉義熙七年改名鹽城,此為現名之始;南北朝稱鹽城郡;隋初仍為縣,屬江都郡;隋末,韋徹據鹽稱王,分為新安、安樂兩縣,唐初復置鹽城縣;寧代屬楚州;元朝屬淮安路;明代屬淮安府;清初為江南省的一部分,康熙六年劃歸江蘇省;民國初屬江蘇省第十行政督察區。1946年鹽城一度改名為葉挺市,後仍恢復原名。其它縣的設置:清朝雍正九年建阜寧縣;乾隆三十三年建東台縣;抗日戰爭中期,建台北、鹽東、阜東、建陽4縣;1966年新建響水縣。1983年撤銷實行市管縣新體制,下轄城區、郊區和響水、濱海、阜寧、射陽、建湖、大豐、東台等7縣。1987年後,東台、大豐先後建市,1996年,郊區撤銷,建鹽都縣。2003年,城區更名為亭湖區;撤銷鹽都縣,設立鹽城市鹽都區。以原鹽都縣潘黃、大縱湖、北龍港、樓王、學富、義豐、尚庄、葛武、北蔣、秦南、龍岡、郭猛、大岡13個鎮的行政區域為鹽都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潘黃鎮。亭湖區轄原鹽城市城區以及原鹽都縣的步鳳、伍佑、便倉3個鎮,區人民政府駐人民中路。2007年,江蘇省政府批復,同意將鹽城市亭湖區張庄街道辦事處劃歸鹽都區管轄. 這就是鹽城歷史變遷的輪廓。 鹽城在遠古代是陸地,後陸沉變為濱海平原。建國後,大豐西團一帶出土的古陸生物化石可以考定,鹽城至少在二、三萬年前即已成陸。阜寧縣羊寨一帶的石器、骨器的發現,表明至遲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鹽城境內就有靠漁獵為生的原始部落群活動的蹤跡。遠在西周初年,魯侯伯禽令奄民南遷,途中有部分奄民留在鹽城一帶定居,他們可以說是鹽城早期的開拓者。 鹽城歷史上鹽、漁、農業較為發達,尤以產淮鹽著名。先秦時期開始零星煮鹽,從西漢至清代中葉,淮鹽一直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財源之一。在唐代,鹽城還是我國主要出活海口之一,據新、舊《唐書》記載,高麗僧人封大聖、新羅國王了金士信、日本國使者粟田真人、小野石根以及阿倍仲麻呂,都是經鹽城登陸轉赴長安或出海的。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為了恢復沿海經濟,從蘇州、松江等地大規模移民來鹽屯墾,鹽城人口大增。鹽城的手工業也頗為發達,明清時期的建湖周氏冶鐵、李氏花炮,東台曹氏木雕、唐氏羽扇以及濱海的泥彩塑,大豐的西團發綉和東台安豐的木芙蓉織品等,在江淮之間是負有盛名的。 在中國革命現代史上,鹽城是革命老根據地之一,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1926年春,鹽城建立了黨的組織。1932年間,胡喬木同志在鹽城加入地下黨,辦報宣傳革命。1940年10月,東進北上的新四軍與南下的八路軍在白駒獅子口會師,成立了華中總指揮部。皖南事變後,新四軍在鹽城重建軍部,陳毅為代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從此鹽城成了蘇北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的心臟。華中局黨校、抗大五分校、魯藝華中分院,在鹽城為黨培養了大批抗日幹部。劉少奇、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留下了戰斗足跡。1947年10月底鹽城獲得解放,1948年上半年全鹽阜區回到了人民懷抱,又成為解放戰爭的大後方,為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的勝利,為解放全中國作出了貢獻。 文化的發達是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鹽城也是「人文薈萃」之地。在鹽阜大地上,哺育過文雄海內的「建安七子」之一陳琳;南北朝產生過名醫徐道度,清代有治水專家馮道立;明清出現過詩人吳嘉紀]陳玉澍、書法家宋曹、畫家萬嵐以及評書的開創者柳敬亭等。建湖的「百戲」在唐代即享有盛譽,慶豐十八團是我國雜技三個半發源地之一
『陸』 鹽城市各區經濟排名
鹽城市各區經濟排名依次是東台、大豐、射陽、建湖、阜寧、濱海、響水。
『柒』 誰知道2010年鹽城各縣的GDP啊
地區 GDP(億元) 人均GDP GDP位次 人均GDP位次
鹽城市區 321.76 21168 1 1
東 台 市 194.73 16864 2 3
大 豐 市 149.45 20491 3 2
射 陽 縣 142.13 13591 4 5
建 湖 縣 118.73 14738 5 4
阜 寧 縣 100.03 9347 6 6
濱 海 縣 93.30 8469 7 8
響 水 縣 54.13 9229 8 7
『捌』 鹽城哪個縣經濟最發達啊
大豐gtp才四百多億,東台2012已經六百多億你說呢?大豐港口和鹽城機場是虧損大戶一年一百多億,當然今年鹽城機場已經走上正規開始收益了為鹽城鼓掌!
『玖』 江蘇省鹽城市哪個縣區經濟最好濱海縣的經濟怎麼樣
鹽城的縣區經濟大致分為3類,第一類縣區:東台和大豐,早已達小康了,第二類縣區:建湖和射陽,第三類縣區:濱海、阜寧、響水,當然這個裡面沒包括鹽城的亭湖區、鹽都區、城南新區和開發區
『拾』 鹽城兩縣為什麼榮登2019中國百強縣排行榜
2019年鹽城阜寧縣全縣考了25名一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