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30年的中國人均gdp多少
現在才2018年,你就急著問2030年的事,根本就不可能有準確數據給你,只能靠估計。如果按中國目前發展勢頭下去,到2030年,總GDP應該超過美國,甚至可能比美日德加起來都多,但是人均GDP估計也只能進前50名。到2050年,中國大概能成為中等發達國家,人均GDP大概能進前30名,與韓國相當,要達到美國那樣的人均GDP還很遙遠,甚至不可能。主要還是人口太龐大,什麼東西一人均就嚴重拉低排名,其實大部分人能達到小康水平都很不錯了。
真不要太迷信GDP、人均GDP那些數據,那就是統計數據而已,方便些國家組織做決策而已,但對普通人沒多大影響。像某些人口很少的小國,比如諾魯,以前只要挖挖礦,人均GDP就直線上升,成為世界前幾名的富裕國家,幾乎衣食住行、讀書看病都免費,諾魯人民每天就只剩吃喝玩樂。但是又怎樣,他們的經濟方式是不可持續的,礦挖完了,他們的人均GDP就崩潰了,掉到一百多名。非洲有很多小國也是這樣。人少才是關鍵!
GDP這東西受匯率影響很大,都是換算成美元比較的。日元持續貶值,港幣升值,香港的人均GDP就變得比日本還高8名,但又如何?香港人底層窮人比例依然很大,很多人只能租床位,大把流浪漢只能睡天橋底。曾經日本的GDP達到了美國的70%,但美國強迫日本簽了廣場協議,從此日本經濟就刷刷往下掉。日本也算相當富裕的社會,但是物價很貴,人均住房面積很小,日本人很少吃肉,每天睡得很少,生活節奏快又緊張,生活壓力大,每年自殺率都是世界前幾名。
統計數據並不一定準確,你要知道數據經常會有水分,偽造數據,而且會遺漏或算錯都是常有事情。而且GDP也有好幾種演算法,不同演算法的結果,有時會差很多。像中國大陸,一般都不把路邊攤和農村、不登記的工廠企業,某些灰色行業、港澳台納入統計的,還有大量偷稅漏稅,長年不交稅,難以統計。但歐洲的國家就很怪,像義大利居然還把黃賭毒都納入統計,一下子GDP排名就刷刷上升了。希臘也曾經是發達國家,可經濟危機一來,問題就全暴露出來,之前數據造假的事全也爆出來,失業率高企,提款都艱難。所以說,執著於這些數據,真沒多大意義。世界上沒有天堂!
中國就是人口太龐大,什麼東西總量再大,一人均什麼東西都會給嚴重拉低,而且一有事,問題也會相當嚴重,哪有隻有1%的窮人,都是很恐怖的數字。縮小貧富差距,遠比提高GDP排名難得多,貧富差距一大,社會矛盾就嚴重,互相歧視。
㈡ 我聽一個網友說,2019年,中國人均GDP超過美國。 但是,我覺得不可能,我覺得要2030年,中國人均GDP才能
2030年也夠嗆,2030年中國的GDP能成為世界第一到有可能,人均GDP夠嗆。
我覺得中國要成為人均GDP要到2050年。2030年,中國的人均GDP能達到前50名。2040年,中國的人均GDP能達到前30名。到2050,中國人均GDP能成為世界第一。
㈢ 中國現代化是什麼概念
現代化是一個「集大成」的過程,它具體表現為「心靈、技巧、管理妙、環境好」的嚴整多層的集成過程。隨著現代化的發生,社會文化各個方面都隨之發生變化。核心是高度發達的工業化。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是現代化的兩種模式,它們具有共同的基礎,即工業化。
近代化也叫現代化,它們源於同一單詞「modernization」,以經濟工業化和政治民主化為主要標志.在中國,近代化也就是工業化和與工業化相伴隨著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變化,就是實現社會的轉型,即從中世紀社會轉化為近代社會.中國近代化的發展歷程及階段特徵。
整體發展階段(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後到1927年大革命失敗)
這一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文化與變革社會制度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中國近代化向前邁了一大步.
首先,在「實業救國」的浪潮下,以工業化為主體的經濟近代化有了長足的發展.它分為兩個時期:第一是甲午中日戰爭以後民族工業初步發展階段,棉紡織業的發展最為突出;第二是辛亥革命後和一戰期間民族工業的短暫春天,其中紡織業和麵粉業發展最快.
其次,政治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民族資產階級開始登上了歷史舞台:其上層維新派發動了戊戌變法,立憲派領導了立憲運動和保路運動;
其下層革命派則成立了資產階級政黨,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成為時代潮流,有力地推進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特別是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制定民主革命綱領,領導工農運動,進行國共合作,開創了中國近代化的新紀元.
再次,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有了長足發展,開始由傳統文化向近代文化轉型.主要表現為:西方文化大量湧入,「西學東漸」達到高潮,向西方學習,已從生產技術領域深入到思想文化領域.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變法,實行君主立憲;
革命派則把西方的國家學說發展為三民主義,並以其為指導發動了辛亥革命;激進派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學,興起了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五四運動後,馬克思主義開始成為新思潮的主流,為中國社會的變革提供了科學理論.
㈣ 現在中國的經濟怎麼樣
2008年初,市場普遍認為,隨著證券市場的估值回歸,將有更多的優質資產可能選擇在這一年注入上市公司。然而,受到證券市場暴跌,實體經濟資產估值大幅下跌以及未來盈利預期不明朗等因素影響,大批上市公司的資產重組計劃宣告破產。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昨日,滬深兩市共有55家上市公司的重組計劃宣告停止實施或未能獲得股東大會通過。
14項地產置入方案遇阻
數據顯示,在這55家重組遇阻的企業中,共有包括交大博通(600455)、創興置業(600193)、鑫新股份(600373)等14家上市公司的擬注入資產涉及房地產。
其中,大江股份(600695)6月20日公告稱,公司擬發行總數不超過39,000萬股的A股,置入綠庭房地產100%股權、綠庭四季花城100%股權和綠庭集團100%股權。本次擬購買的標的資產預估值為260000萬元。公司當時表示,此次交易將徹底改善大江股份的資產質量,提高地產業務和飼料業務的盈利能力。而在隨後的11月12日,公司有公告稱「自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公告以來,國際及國內經濟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房地產行業經營環境急劇惡化,公司擬購買資產未來一段時期的經營前景及盈利預期的不確定性因素大大增加,決議中止資產重組框架協議」。
鑫新股份(600373)在其10月10日發布的公告中也指出,由於當前房地產市場發生了重大變化,今後幾年內房地產行業的走勢和經濟效益難於把握,公司終止了5月15日對外公告的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協議。
與大江股份、鑫新股份一樣,幾乎所有上市公司在談及房地產資產置入方案流產的原因時都提到了對置入房地產資產未來盈利預期判斷不明這一因素。
整體上市困難重重
今年年初,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在結束了2007年的再融資熱潮之後,隨著A股估值的日趨合理,大股東向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的可能性也在不斷提升,整體上市有望在今年悄然提速。然而,市場所期待的整體上市潮並未出現,根據wind的統計顯示,2008年1月1日至今,只有8家上市公司完成了整體上市,且主要集中於今年上半年,下半年至今只有城投控股(600649)和海印股份(000861)兩家上市公司實現了整體上市。
與之相呼應的,5月份就公告披露控股股東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擬將主營業務整體上市的長江電力(600900)時至今日仍未拋出其整體上市方案。
而大同煤業(601001)的大股東注入資產步伐就更顯坎坷。公司於8月11日公告了其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2000萬股,發行價格為22.08元/股,購買同煤集團所擁有的與燕子山礦業務相關的資產、權益或負債,初步估算的定價不超過25億元。當時就有分析師認為,大同煤業的注入資產估價太高,增發方案是失敗的。不料短短兩個月後,公司又公告表示市場環境發生的重大變化導致此次重大資產重組出現重大不確定風險,不排除公司董事會或者交易對方即同煤集團撤銷、中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或者對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方案作出實質性變更的可能。
民族證券策略分析師劉佳章表示,之所以眾多重組、整體上市計劃在今年擱淺或遲遲不能出台,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市場難以接受增發價格。而2008年A股市場的大幅下挫,已經使股市的融資和資源配置功能瞬間失衡,這種失衡也直接導致了非上市資產股東減弱了入市意願。
隨著實體經濟的緩慢復甦,他預計2009年下半年A股市場將有望重新找回融資、資源配置的平衡功能,屆時一些弱周期性行業的上市公司將可能率先重啟利用股市的資本運作。
㈤ 傳聞中國在2030年GDP總值超美國.那何時人均GDP趕上去.成為發達國家
章家敦還死鴨子嘴硬,不肯承認他的「中國年必崩潰」論是胡說,只是時間推遲到2012年了。不知道聽他話損失錢的人是不是可以索賠?另一方面,中國何時超過美國成為越來越常聽到的話題,而且時間越來越提前了。《經濟學人》刊登了一個圖表,讀者可以自己填數字預測。
這是基準情況,《經濟學人》認為未來10年裡這是最可能的數字,中國將在2018年超過美國
如果美國經濟強勁,GDP增長率為4%(要是有那麼高,奧巴馬不用選就可以連任了),中國將在2020年超過美國
如果美國增長4%,而中國暴慘,只有5%,那在2023年超過美國
不過中國過去10年是10.5%,美國是1.6,數據輸入不讓輸入10.5,只好將就10.0吧,那是2017年超過,相差不多,估計是因為從現在開始本來就沒有多少時間的關系
在最不可思議的情況下,GDP增長只有5%,通脹率高達8%,人民幣貶值2%,但美國用過去10年的平均數字,也是2022年超過這對美國不是好消息啊。這中國超過美國的長勢簡直是不可阻擋的!怎麼算也就是相差5-6年的事。這對美國和周邊國家的軍力對比尤其是壞事。即使中國保持 2%GDP的話,也沒有多少國家可以跟中國搞軍備競賽。按照《經濟學人》的預測,即使中國保持2%DGP而美國保持4%以上,到2025年也將超過美國的 國防開支。但一面是吐血硬撐,另一面是大氣不喘,這一進一出就相差太大了。下面一張圖更加驚人。 紅色的是中國已經超過美國的項目,數字是超過的年份,中間數字是現在中美之比。
鋼鐵:99年超過,現在中國鋼消耗量是美國的6.6倍!
手機:01年超過,現在中國手機保有量是美國的3.3倍
啤酒:02年超過,現在中國啤酒消耗量是美國的2.1倍
出口:07年超過,現在中國出口是美國的1.3倍
製造業:10年超過,現在中國製造業是美國的1.1倍
汽車:10年超過,現在中國汽車產量是美國的1.2倍
專利:10年超過,現在中國專利批准量是美國的1.1倍預計超過:
零售:2014年超過,現在是0.7倍
進口:2014年超過,現在是0.8倍,2000年時還只有0.16倍
全球500強企業:2016年超過,現在是0.5倍(這個不大懂,是包括外資還是單獨中資?)
GDP(PPP):2016年超過,現在0.8倍
GDP(匯率):2018年超過,現在0.5倍
股市總值:2020年超過,現在0.3倍
消費者總消費:2023年超過,現在0.2倍
國防開支:2025年超過,現在0.2倍回想二戰時代,納粹德國和美國打歸大,對美元還是高度尊重的。到2020年,如果人民幣還不開放兌換,全世界都要抓狂了!還記得有人博客上用一個頭標:一群人在拍桌子狂呼。那個時代的世界經濟也會一樣:所有國家一起對中國拍桌子:Let me in!
㈥ 中國人均gdp2030年超過日本的可能性有多大
中國目前連世界平均線都沒達到呢。。有個統計,在理想狀態下,不出意外,中國能在2099年成為人均經濟世界第三
㈦ 求2020年及2030 中國人均GDP
首先,抱來歉這里沒有穿越過來的人自來回答。
其次,關於預測未來十年二十年的中國發展情況,現在各方說法不一。有的說還能保持7%-9%的增速20-30年。也有的說必將出現增速著陸,以後大概是2%-4%的低增長。甚至有人說結構性危機將會爆發,會出現經濟衰退。
所以,你的問題沒有答案,或者說任何因素(戰爭、災難、新能源、新科技突破等)都可能改變答案的結果。
不過,硬要說的話,根據十八大報告,2020年將會實現人均收入翻倍,也就是11000美元,邁入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我們稱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should9希望對你有幫助。
㈧ 十三五時期,共有多少農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5575萬。
「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五千五百七十五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十三五」時期我國脫貧攻堅取得的顯著成效給予高度評價,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再接再厲、一鼓作氣,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注入了信心和動力。
「十三五」時期,我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規模推進脫貧攻堅,從「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的庄嚴承諾,到每年就打贏脫貧攻堅戰召開座談會,針對不同階段問題部署目標任務;從牢牢兜住「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底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長遠謀劃。
(8)2030年的中國人均gdp擴展閱讀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11月29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發布。2019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發布的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10月,國家脫貧攻堅普查領導小組成立。
2020年5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發布的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0年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7月,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開展2020年脫貧攻堅督查工作。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所有貧困縣摘帽出列,至此,中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㈨ 2030年中國人口是美國的4.3倍,GDP總量佔世界28%,美國佔18%,問那時中國人均GDP是美國的百分之幾
設中國人口為X,則美國人口為X/4.3 世界GDP為Y,則中國GDP為0.28Y,美國為0.18Y。
∵ 中國人口為X,美國人口為X/4.3 中國GDP為0.28Y,美國為0.18Y。
∴中國人均GDP為0.28Y/X 美國人均GDP為0.18Y/X/4.3
中國人均GDP是美國的0.28Y/X ÷0.18Y/X/4.3
得0.3618即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