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延安GDp排名

延安GDp排名

發布時間:2020-12-13 10:19:18

㈠ 延安經濟怎麼樣

總體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2007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達594.03億元,

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4.6%,其增速高於全國、全省3.2和0.2個百分點,

在全省十市中與西安市並列,位居第四。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1.59億元,增長6.5%,

第二產業增加值479.93億元,增長15.4%,第三產業增加值75.21億元,增長14.5%。

三次產業的貢獻率分別為3.5%、82.7%和13.8%,分別拉動GDP增長0.6、12.0

和2.0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的比例由上年的6.8:81.0:12.1調整為7.0:80.8:12.2。

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2007年全市農業和農村工作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主線,

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推進主導產業開發,氣候條件良好,秋糧喜獲豐收,

農產品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呈現出穩步發展態勢。

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0.4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7.2%,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農業生產呈現以下特點:

1、

農作物漲勢良好,糧食作物達到了以秋補夏目的,並且完成了全年生產目標。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達318.4萬畝,較上年減少5.98萬畝,糧食總產76.07萬噸,

增長0.18%,其中秋糧71.31萬噸,比上年凈增加0.24萬噸;

蔬菜面積和產量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年末擁有蔬菜大棚7.77萬棚,

增長4.5%,蔬菜產量55.15萬噸,增長6.1%;水果產量再創歷史新高,突破140萬噸大關

達到143.31萬噸,增長16.9%,其中蘋果產量138.09萬噸,增長17.2%。

全年完成農業產值54.5億元,增長8.8%。

2、

造林面積減少,但質高價優的佔比重提高,林產品上年因災基數較小,

今年產量增、價好,林業生產整體情況比較好,全年完成造林面積31.44萬畝,

育苗面積2.52萬畝。完成林業產值2億元,下降4.6%。

3、

畜牧業生產呈現恢復性增長。生豬出欄和存欄全面增長。2007年全市出欄生豬60.40萬頭

增長8.1%,生豬存欄達61.18萬頭,增長7.1%。畜產品產量平穩增加。

全市肉類總產量6.51萬噸、牛奶產量0.42萬噸、禽蛋產量1.84萬噸,

分別增長6.8%、9.3%、10.1%。全年完成牧業產值11.56億元,增長4.1%。

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200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含長慶)完成產值892.58億元

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6.5%。

從隸屬關系看:中省工業增速明顯快於地方工業。中省工業完成產值870.1億元,增長17.6%,地方工業完成產值22.48億元,下降14%;從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完成產值870.03億元,增長16.3%,輕工業完成產值22.54億元,增長27.7%。

從行業看:石油工業仍是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主動力。

石油工業完成產值819.84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91.85%,

增長15.7%;煤炭、卷煙等其他工業增勢強勁,但由於在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中佔比重較低

對全市工業增長的拉動作用較弱,煤炭、卷煙等其他工業完成產值72.74億元,增長32.7%。

從主要產品產量看:地方統計的規模以上工業產品產量呈現「四增一減」態勢。

全年生產原油887.53萬噸,增長9.5%;加工原油934.6萬噸,增長6.5%;

煤炭1034.83萬噸,增長24.2%;卷煙31.5萬箱,增長10.5%;發電量2.94億千瓦時下降2.6%

建築業生產穩步增長。2007年全市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1.98億元,

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9.9%。資質以上建築企業完成產值28.14億元,

增長76.6%。其中建築工程25.45億元,增長73.1%,安裝工程2.31億元,

增長1.6倍,其他0.38億元,增長15.2%。

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投資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全市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15.33億元(含跨市區項目完成投資),

比上年增長36.1%。從三次產業看,全市城鎮投資用於一、二、三產業投資分別1.96億元、

190.91億元和72.8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6%、40.3%和1.1倍。

在第一產業中,林業投資1.28億元,增長37.6%。在第二產業中,

工業完成投資190.68億元,增長40.6%,其中:石油開采加工業完成投資166.21億元,

增長43.2%。在第三產業投資中,交通運輸、郵電及倉儲業完成投資21.81億元,

下降15.9%;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完成投資24.45億元,增長1.3倍。

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有所回落。2007年全市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5.22億元,

較上年下降4.2%。全年新建經濟適用房34.7萬平方米、廉租房2萬平方米。

重點建設項目進展順利。2007年全市重點建設項目71個,全年累計完成投資201.2億元

增長33.4%。全年完成了鳳凰山綠化、河道清理疏浚、排污管網配套、棉土溝搬遷等項目。

省道201宜川至延川公路路基工程、黃陵礦業公司二號井、延安東盛市場擴建、

省道303延安至吳起二級公路、市區道路西環線、原油產能建設、市區經濟適用房、

姚店工業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卷煙廠異地改造等收尾續建項目進展順利;

延長—大寧黃河大橋、黃陵礦業公司二號礦、火車站廣場、通村油路等20個項目建成投用。

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2007年全市完成公路客運量177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5%,

旅客周轉量15.52億人/公里,增長13.9%;公路貨運量1507萬噸,增長12.6%,

貨物周轉量14.98億噸/公里,增長13.2%。隨著延黃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市區大橋的竣工通車,市區街道改造完成,西延鐵路復線、青蘭高速延安段開工建設,

省市交通共建協議正式簽署,延長黃河大橋建成投用,西環線一期、延安至壺口、

雲岩至延川二級公路路基貫通,延安至吳起二級路改建、城區西過境公路達到計劃進度

人民群眾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為全市的經濟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保障。

郵電通信業快速發展。2007年全市郵政通訊業務收入達11.62億元,比上年增長13.8%。

年末固定電話用戶達46.76萬戶,增長0.1%,其中住宅用戶29.32萬戶,增長3.6%,

在住宅用戶中,城市用戶17.24萬戶,增長2.3%,農村用戶12.07萬戶,增長5.5%;

電話普及率為 22.4部/百人。行動電話用戶達到149.55萬戶,增長25.2%。

國際互聯網用戶5.3萬戶,增長23.3%。

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2007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04億元,比上年增長16.7%。

從城鄉看:城鄉市場持續升溫,差距逐步縮小。城市消費品零售額26.28億元,

增長18.15%,農村消費品零售額33.76億元,增長15.7%,城鄉差距由上年的 4.49個百分點

縮小為 2.46個百分點。從行業看:住宿和餐飲業增勢強勁。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8.33億元,

增長23.4%;其他行業零售額0.82億元,增長19.1%,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50.89億元,

增長15.7%。

㈡ 陝西的寶雞、漢中、延安那個城市的經濟比較發達

陝西省各地市2008
年經抄濟發展情襲況:

從絕對值來看,名列前三位的分別是西安(936.56億元)、榆林(404.86億元)和延安(327.83億元)

位於前三甲的分別是西安、延安、榆林,分別為76.16億元、40.39億元、37.42億元。

㈢ 延安經濟怎麼樣

2016年互聯網主要代表馬雲做客延安、為延安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動力。新型的購物方式使實體店面生存面臨困境。只要很好的搭上互聯網這個便車還是可以堅持。希望未來幾年延安發展會更好。

㈣ 陝西延安市的經濟

呵呵。.這問題有意思..

我感覺主要在於國家的好政策..放開市場...發展經濟...

什麼能讓延版安經濟這樣瘋狂..還不是權資源..你看看延安的人真正有錢的.
有幾個不和油掛點鉤...

延安的兩極分化太重了。.

我很想問你個問題..延安人真的有錢嗎。.他們有錢到那裡了。..
你知道延安有多少人...多少窮人嗎..多少富人嗎..
有多少人適宜不了延安的經濟消費。.他們也沒辦法..也要生活.
我只能說.你看到的只是延安人怎麼在全國花錢...怎麼在瘋狂的過著富人美好生活..

你沒有看到有多少人一年不買新衣服...一年不進一次城..可憐人太多了。.只是你生活的環境看不到這些..

延安太小了..所以什麼好車..貴房..還不是扎堆嗎。..

我建議你有機會看看..大城市的美麗.繁華..也看看大眾貧苦人民..
看看他們的無奈..艱苦..

我說的不是讓大家都回到舊社會..而是要知道還有很多人不如我們...
認真對待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珍惜我們來之不宜的東西..

純屬個人看法....一看了之..

㈤ 延安有多少縣,各縣的經濟是個什麼情況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延安市轄1個市轄區、12個縣。

延安市面積36712平方千米,人口210萬人(2004年)。
寶塔區面積3556平方千米,人口40萬。郵政編碼716000。
延長縣面積2295平方千米,人口15萬。郵政編碼717100。縣人民政府駐七里村鎮。
延川縣面積1941平方千米,人口18萬。郵政編碼717200。縣人民政府駐延川鎮。
子長縣面積2405平方千米,人口24萬。郵政編碼717300。縣人民政府駐瓦窯堡鎮。
安塞縣面積2984平方千米,人口16萬。郵政編碼717400。縣人民政府駐真武洞鎮。
志丹縣面積3781平方千米,人口13萬。郵政編碼717500。縣人民政府駐保安鎮。
吳起縣面積3776平方千米,人口13萬。郵政編碼717600。縣人民政府駐吳旗鎮。
甘泉縣面積2288平方千米,人口 8萬。郵政編碼7161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富縣面積4185平方千米,人口15萬。郵政編碼727500。縣人民政府駐富城鎮。
洛川縣面積1886平方千米,人口20萬。郵政編碼727400。縣人民政府駐鳳棲鎮。
宜川縣面積2945平方千米,人口11萬。郵政編碼716200。縣人民政府駐丹州鎮。
黃龍縣面積2383平方千米,人口 5萬。郵政編碼715700。縣人民政府駐石堡鎮。
黃陵縣面積2288平方千米,人口12萬。郵政編碼727300。縣人民政府駐橋山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㈥ 延安市的所有縣的人口排名和面積排名

轄寶塔區、吳旗縣、志丹縣、安塞縣、子長縣、延川縣、延長縣、甘泉縣、富縣、洛川縣、黃陵縣、黃龍縣、宜川縣共一區十二縣
延安古稱延州,歷來是陝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城區處於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匯之處的位置,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有「塞上咽喉」、「軍事重鎮」之稱,被譽為「三秦鎖鑰,五路襟喉」。延安之名,始出於隋。1937年,中共中央進駐,同年設延安市,為陝甘寧邊區政府所在地。1949年,改稱縣,1972年,再設市至今,為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延安市地域遼闊,自然資源豐富。天然次生林163萬畝,木材蓄積量308萬立方米;以甘草、五加皮、槲寄生、牛蒡子、柴胡為主的中葯材近200種;有豹、狼、石雞、杜鵑等獸類、鳥類100餘種;而且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適生作物品種多,具有發展種植業、畜牧業、林果業的良好條件。除小麥、玉米、穀子、蕎麥、黃豆、綠豆、紅豆等糧食作物外,還盛產烤煙、蔬菜、花生、瓜類、薯類等經濟作物。

地處黃河中游的延安,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相傳人類始祖黃帝曾居住在這一帶,「三黃一聖」(黃帝陵廟、黃河壺口瀑布、黃土風情文化、革命聖地)享譽中外,為擴大對外開放和交流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全市有歷史文物保護景點848處,有保存完好的宋代石刻群洞18個,石窟寺14處,有建於唐代的寶塔等12處古建築,有革命舊址6處。目前可供游覽的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7處,年接待中外遊客70萬人次。近年來,大力開發旅遊業,恢復了摘星樓、烽火台、摩崖石刻等50多處景點,「天然公園」萬花山新增200畝牡丹,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萬花山「四山」森林覆蓋率達55.4%,被國家林業部批准建設國家級森林公園。
延安位於陝西省北部黃土高原中部,是中國革命的聖地。延安東臨黃河,與山西相臨,西面與甘肅接壤,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延安有非常豐富的旅遊資源,在歷史古跡方面有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保護單位--軒轅黃帝陵、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子長鍾山石窟等;在自然景觀方面有延安黃河壺口瀑布、全國最大的野生牡丹群和花木蘭故里萬花山等。
延安還是革命聖地,在中國現代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特殊位置,現存革命舊居140多處,如:中共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所在地--王稼坪;中共中央舊址鳳凰山;以及寶塔山、棗園、楊家嶺等地。

地理狀況

延安市位於陝西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介於北緯35°21′~37°31′,東經107°41′~110°31′之間。北接榆林市,南連咸陽市、銅川市、渭南市,東隔黃河與山西省臨汾市、呂梁市相望,西依子午嶺與甘肅省慶陽市為鄰。全市總面積37037平方公里,共轄1區12縣,市府駐寶塔區,196個鄉鎮,3426個行政村,總人口193.88萬,其中農業人口154.1萬,人口密度52/平方公里。屬內陸乾旱半乾旱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年均無霜期170天,年均氣溫7.7℃~10.6℃,年均日照數2300~2700小時,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延安市轄1個市轄區、12個縣。

延安市面積36712平方千米,人口210萬人
寶塔區面積3556平方千米,人口40萬。郵政編碼716000。
延長縣面積2295平方千米,人口15萬。郵政編碼717100。縣人民政府駐七里村鎮。
延川縣面積1941平方千米,人口18萬。郵政編碼717200。縣人民政府駐延川鎮。
子長縣面積2405平方千米,人口24萬。郵政編碼717300。縣人民政府駐瓦窯堡鎮。
安塞縣面積2984平方千米,人口16萬。郵政編碼717400。縣人民政府駐真武洞鎮。
志丹縣面積3781平方千米,人口13萬。郵政編碼717500。縣人民政府駐保安鎮。
吳起縣面積3776平方千米,人口13萬。郵政編碼717600。縣人民政府駐吳旗鎮。
甘泉縣面積2288平方千米,人口 8萬。郵政編碼7161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富縣面積4185平方千米,人口15萬。郵政編碼727500。縣人民政府駐富城鎮。
洛川縣面積1886平方千米,人口20萬。郵政編碼727400。縣人民政府駐鳳棲鎮。
宜川縣面積2945平方千米,人口11萬。郵政編碼716200。縣人民政府駐丹州鎮。
黃龍縣面積2383平方千米,人口 5萬。郵政編碼715700。縣人民政府駐石堡鎮。
黃陵縣面積2288平方千米,人口12萬。郵政編碼727300。縣人民政府駐橋山鎮。

㈦ 延安市分幾個區,每個區的經濟如何

延安只有一個區寶塔區,其他都是縣城,外加一個正在修建的新區

㈧ 陝西省延安是經濟社會發展狀況

延安市堅持「依託資源、面向市場、擇優開發、重點突破」的工作思路,大力開發特色主導產業,國民經濟保持了較快發展速度,城鄉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顯著提高。2000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預計達到96.2億元;糧食總產66.6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1444元;財政總收入18.02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8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5億元。全市生產總值713.27億元,增長15.7%,增幅高於上年同期1.1個百分點,高於全省0.1個百分點、全國6.7個百分點,在全省十市中居第四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2.15億元,增長7.1%,拉動總體經濟增長0.5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0%。第二產業增加值575.61億元,增長17.0%,拉動總體經濟增長13.5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85.6%。第三產業增加值85.51億元,增長12.7%,拉動總體經濟增長1.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1.4%。三次產業的結構為7.3:80.7:12。人均生產總值達33332元,摺合4831美元,較上年凈增4657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5.1%,人均生產總值在全省十市中位居第一位。 ——群眾溫飽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主導產業開發初具規模。「七五」以來,大力推廣了地膜覆蓋、大壟溝種植、適時早播等旱作農業技術,糧食產量先後跨越了6億公斤、7億公斤、8億公斤和9億公斤四個台階,2000年在遭受乾旱等多種自然災害的情況下,農村人均生產糧食仍穩定在500公斤左右,群眾的溫飽問題基本得到解決。煙、果、羊、薯四大主導產業開發初具規模。2000年,全市烤煙產量1.95萬噸,蘋果總產43.68萬噸,羊子存欄91.64萬只,薯類總產74.19萬噸,以主導產業為主的多種經營收入佔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70%以上。止1999年,全市8個國定貧困縣全部實現越線目標,扶貧攻堅取得階段性勝利。 ——山川秀美工程全面啟動,水土流失治理步伐進一步加快。引進外資治理的延河流域、杏子河流域等取得顯著成效,受到國內外專家的廣泛關注和一致贊譽。山川秀美工程建設全面啟動,全市廣大幹部群眾治理水土流失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到2000年底,全市累計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9萬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65.1%,農民人均基本農田達到2.4畝,農業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的趨勢得到有效遏制。 ——初步形成以能源開發為主體的工業布局,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2000年,全市獨立核算國有工業和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完成產值96.9億元(現價),增長4.9%。石油、煤炭、卷煙、電力四大骨幹產業繼續發揮了支撐經濟全局的作用。全市原油產量246萬噸,原油加工量306萬噸;規模以上企業原煤產量148.52萬噸;卷煙產量14.49萬箱;發電量3.39億千瓦時。市編31戶國有工業企業全年實現稅金1.8億元,利潤4.19億元,保持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財稅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城鄉市場日趨活躍。2000年全市財政總收入達到18.02億元,增長26.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89億元,比上年增長23.1%;金融機構年末各項存款余額97.6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60.5億元;各項貸款余額84.9億元。全市商業網點1.43萬個,其中個體1.4萬個,集貿市場195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9.5億元,城鄉市場繁榮活躍。 ——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投資環境明顯改善。延安機場經過擴建,可以起降大、中型飛機,延安——西安、延安——北京航線保持暢通。西延鐵路於1992年8月全線開通營運,神延鐵路年內將建成通車。銅川至黃陵高速公路基本竣工,延安至安塞高速公路正在加緊建設,城鄉電網改造基本完成,延安郵區中心即將投入使用。1996年底,全市農村基本實現了「村村通路、村村通電、村村具備通程式控制電話條件」的「三通」目標。 ——對外經濟技術協作力度加大,初步形成了全方位開放的格局。先後與山東省濰坊市,江蘇省連雲港市、鹽城市、無錫市、福建省福州市,上海寶山區,北京石景山區,深圳龍崗區等市區締結了友好關系,與上海市盧灣區達成了建立友好市區意向。引進聯合國糧食計劃署和世行資金實施了杏子河、延河流域綜合治理,取得顯著效果。世行貸款延河流域治理二期項目、德援造林項目、比利時援助的農村人畜飲水項目,聯合國扶貧項目和日元農業綜合開發、城鎮供水等項目正在組織實施。與德國埃爾富特市正式締結友好城市關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合作開始啟動。 ——社會事業穩步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2000年,全市擁有各級各類學校4918所,在校學生51.65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23%。196個鄉鎮全部完成了「普九」任務,7個縣完成了「普九」任務,全市提前兩年完成了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任務。初級衛生保健網路逐步健全,長期危害群眾健康的克山病、地甲病、大骨節、氟中毒等地方病基本得到控制,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48‰。城鄉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200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83元,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8.13平方米;農民人均純收入1444元,農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12.46平方米。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82億元,電話總數達15.38萬戶,電話普及率8.2部/百人。廣播、電視覆蓋率分別達到88.7%和91.2%。 黨中央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為延安在新世紀的更大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延安人民將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堅定不移地實施「面向市場、發揮優勢、調整結構、突顯特色」的發展戰略,緊緊圍繞富民強市和縮小差距兩大任務和山川秀美工程建設、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城市化建設和實施科教興延戰略等工作重點,加快特色經濟開發步伐,進一步增強綜合經濟實力,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建設一個富裕、民主、文明、開放的新延安。

㈨ 延安市各縣經濟排行

吳旗 志丹 安塞 黃陵 洛川富縣甘泉 延川 延長 黃龍

㈩ 延安主要什麼經濟發展的好

命老區延安經濟發展的「核動力」
——百萬噸乙烯項目推動延安工業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李忠強 記者宋偉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革命老區延安因石油工業的迅猛發展實現了第一次經濟崛起。石油工業也因此成為拉動延安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光陰似箭,二十多年過去了,延安又一次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100萬噸乙烯項目落戶延安,為延安經濟的發展安裝了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新的「核動力」。
2006年4月由陝西省政府主持楊舒化工新區開工典禮儀式隆重舉行;今年5月13日,陝西省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延安簽訂了建設100萬噸乙烯項目的合作協議,標志著100萬噸乙烯項目進入了實質性的實施階段,同時宣告延安工業經濟結構進入優化開放的戰略性調整期。
一、乙烯工業——推動中國十一五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
根據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我國制定並發布了乙烯工業確立的發展規模是基地化、大型化、園區化;指導思想是優化產業布局,適度加快發展,實施擴能降耗,提高競爭能力,統籌兼顧區域發展,擴大原料來源,加快技術創新和裝備國產化,推動產業升級;發展目標是依託千萬噸級煉油基地,2006年啟動了四川、天津、撫順、鎮海四大乙烯工程,神華包頭煤制烯烴和中國化工沈陽重油制烯烴新技術產業化工程,拉開了我國十一五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的序幕。
二、「核動力」將產生巨大帶動作用,讓延安經濟和社會實現科學發展
有關專家對100萬噸乙烯工程落戶延安的廣闊前景作出這樣的判斷:
延安經濟社會經過「十五」時期突飛猛進的發展,非常需要有更高層次和級別的帶動產業,優化產業結構和經濟布局。建設100萬噸乙烯項目正是延安經濟發展到較高階段的必由之路——走能源化工興市之路。
100萬噸乙烯工程建設可以完全改變我市石油工業單一燃料型局面,使石油工業產業和產品結構更趨合理,在我市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作用更加顯著,將極大地提高我市國民經濟的運行質量和效益。延安的石油工業確實為延安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但是單一的燃料型局面,不能完全利用石油資源價值,深藏在其中的巨大潛力,並沒有得到充分的釋放。因此,石油工業急需轉型為化學工業,才能更好地增加其高附加值。100萬噸乙烯項目恰是解決石油工業升級的最佳項目。
100萬噸乙烯工程建設對我市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帶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和巨大的商機。
追求「綠色」GDP,已成為延安經濟科學發展的一大特色和亮點,經濟總量正從追求速度、規模向追求質量、效益轉變。據統計,2006年延安生產總值453億元,比上年增長16%,增速高於全國、全省5.5和3.5個百分點;財政總收入148億元,人均財力全省第一;地方財政收入60.37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延安的「綠色」GDP就是經濟與生態,人與自然,城市與農村和諧發展。建設石油能源化工基地,是延安經濟跨越發展的著力點和主攻方向,是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和財政收入快速增長的堅強後盾。但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延安人始終不忘環境生態的保護。
近年來,延安先後投資幾十億元實施環境生態保護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了保護延安群眾用水的安全,2006年,在延河上游一次性關閉油井上百口。如今,在延安看到的是綠化、管理一流的油區,林立的井架和綠樹鮮花相輝映,呈現的是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美麗圖畫。
在石油工業健康快速發展的同時,延安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戰略,努力開創城市、農村、工業、農業和諧發展的新局面。
退耕還林,恢復植被也放在了重要位置來抓。到2006年,延安市共退耕還林草845萬畝,居全國第一,林草覆蓋率達42.9%,水土流失治理面積8995平方公里。全市有28萬戶,120萬群眾直接受益。去年,延安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25元,連續四年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與此同時,延安還加大了對以果、蔬、畜為主的農業主導產業的投入和開發,以蘋果為主的綠色產業已形成氣候,延安蘋果這個世界上唯一達到優質蘋果7項綠色指標的品牌,已享譽天下。草畜產業和棚栽產業正迅速在全市發展起來,成為今天延安農民的朝陽產業。延安生產的優質新鮮蔬菜,源源不斷銷往全國各地,成為延安農業走向全國的新品牌。

閱讀全文

與延安GDp排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