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7年中國GDP增長了多少
中國官方18日公布,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約為82.7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6.9%。
總的來看,2017年國民經濟延續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整體形勢好於預期,決勝全面小康邁出堅實步伐。同時也要看到,經濟運行中仍存在不少困難和挑戰,提質增效任重道遠。
㈡ 2019年政府投資佔GDP支出法多少比率
19年正式投資佔gdp支出法多少比率?2019年,政府投資戰ttb相對是合理的,在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也只能這樣選擇才更有利於國民經濟的發展。
㈢ 2017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了多少
國家統計局1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631684億元,比上年增長7.2%,增速與1-11月份持平。從環比速度看,12月份比11月份增長0.53%。
第三產業中,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140005億元,比上年增長19%,增速比1-11月份回落1.1個百分點。其中,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16.4%,增速回落0.6個百分點;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21.8%,增速回落1.5個百分點;道路運輸業投資增長23.1%,增速回落1.5個百分點;鐵路運輸業投資同比下降0.1%,1-11月份為增長0.5%。
㈣ 2017年我國GDP為多少
2017年GDP為82.7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9%。
1月18日國新辦就2017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2017年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好於預期。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82712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9%,二季度增長6.9%,三季度增長6.8%,四季度增長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5468億元,比上年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334623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427032億元,增長8.0%。
下階段,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㈤ 中國2017年gdp增長為什麼下降0.2
1.政經結合及官員無風險操作國家投資是GDP增長的絕對力量中國經濟發展是由政經結合,經行政首長謀劃的,結合政治任務,以政治前程為激勵力的官場商場結合的投資型增長經濟。在執行層面,由政體轄區內的官員發令,形成了人財物層層響應的規模、復制、官商一體的項目開發型,以公共消費為切入點快速走向國際標準的裙帶關系經濟。其表現為粗放型的投入性的大消耗的低起點上的規模迅猛擴張,還沒有顧及社會效率和利潤,尚未完全認識到更沒有做到生產為消費服務。相反,生產勞動束縛人的自由,迫於生計或追求陞官發財夢而努力讀書拚命勞動,為生產而生產為學歷而讀書。國家力量是任何個人或組織不能相提並論的,政治業績與經濟收益兼得之激勵力是任何行業都無可比擬的。經濟由政府官員控制,具有政治色彩;陞官發財需要大搞項目,搞獲取回扣旱澇保收項目,搞那些規模大、價格可隨意拔高的公款公共消費項目。搞項目由政府出面銀行出資且官員無風險操作是市場經濟中絕無僅有的,加之成本、回扣和造價失控,政治業績和經濟回報必然雙雙豐收,從而大開發大投資之勢自然不可當。當陞官發財成了人生最大追求的時候,在政治前程離不開項目經濟的情況下,以社會基礎建設和公共、官商等的高消費為基本內容的GDP增長就是絕對的結果。因而說,政經結合及官員無風險操作國家投資是GDP增長的絕對力量。這是突破常規經濟律建設中國特色道路的創舉。2.復制先進的科學技術、學習市場經濟的管理方法和融入世界、引進外資是GDP增長的高平台新起點在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下,通過購買世界先進的生產線,然後模仿製造、改進工藝並學習配套的市場經濟管理方法等,所造就的現代化生產水平和規模是GDP增長的高新基礎。生物科技引入農業使糧棉畜牧林產量翻番增長,不僅解決了衣食溫飽問題降低成了生活品產出成本,而且留給發展城市和交通道路、房地產的用地大幅增多。中國開放早期就強調引進外資,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積極融入世界市場,同國際接軌。這在經貿和資金及其運作上,在經濟管理體制上形成了GDP增長軟設施。如此十幾年下來,很快就縮短了與先進國家的距離,同時通過科教興國培植民族創新能力以趕超世界水平。這是走捷徑實現經濟騰飛的英明之舉。3.農民及廉價民工等絕對多數人的勤儉節約和國家資源存量變現、高物價是GDP增長的實質所在農民和廣大低薪勞動者節衣縮食支持了大出口大加工賺外匯,從而儲蓄了勞動成果積累了資本,支持了貨幣信貸過多、外貿順差過多和公共設施建設。這樣就填充了GDP總量猛增的空虛。同時,十多億人的勤儉節約支持一、二億人的共產主義生活,必然出現古今中外絕無僅有的城市亮麗門面效應。存量變現和高物價意味著物資總量未變,以貨幣標記的GDP和財稅帳面卻平地起大廈。物資采購、項目發包中的回扣交易使價格大幅度增長,貨幣貶值;行業壟斷收入和房地產等的高物價形成充貨膨脹。此二者造成貨幣標記的GDP高增長,貨幣需求和發行量不斷增加。4.汽車住房帶動的路橋建設和造城運動所形成的公共規模消費是GDP進入高速增長的新龍頭力量衣食經濟反映在恩格爾系數上,是溫飽先行經濟。由於其規模小,佔用資金量不多,基本上屬改革開放早期目標和私營經濟活動范圍,是中國改革開放前十年GDP增長的龍頭力量。改革開放的後十年階,住行經濟由於級差大規模大投入大,可以說是豪華型經濟。房地產由國家控制,汽車則屬大企業,養車費用高昂,路橋建設涉及到地產。在這種背景下,政府大幅度介入使得官場與商場結合,大手筆項目規劃經濟推動GDP空前高漲。加之低利率房貸車貸政策形成的高超消費,吸入高收入人士和年青一代湧入高消費群,成功地刺激了內需,使GDP高增長有了著落點。
㈥ 中國2017gdp目標多少
2018-1-18日,15點,會公布相關的經濟數據!在此之前所有數據均屬於推測。目標?個人估計我國2017年GDP總量將在81萬億人民幣左右,美元計價將在12.2萬億美元左右。
㈦ 中國2017年gdp是多少
統計局的最終結果還沒有出來。按6.2%增速估算,2017年中國GDP應該在79萬億元左右。
㈧ 2017全國各地GDP年報出爐各省份排名如何
2017各地經制濟年報出爐,山東省突破7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三,趕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個省份GDP邁上新台階,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㈨ 中國2017年的GDP是多少
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82.7萬億,佔全球15%。
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2.7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5%左右,穩居世界第二位;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在30%左右,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穩定復甦的重要引擎。
2017年,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3.4%和11.3%;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6%,比第二產業高11.1個百分點。
(9)2017GDP公共投資擴展閱讀:
2017年,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好於預期,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經濟實力實現躍升。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2.7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5%左右,穩居世界第二位;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在30%左右,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穩定復甦的重要引擎。
——經濟發展更加穩健。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51萬人,連續5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和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都在5%以下,處於近年來的低位。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6%,漲幅比上年回落0.4個百分點,符合年度預期目標。
——全面開放實現新跨越。貨物貿易總額創歷史新高,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14.2%,進出口規模有望重回世界首位。全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17.8%。
㈩ 2017年,我國民營經濟佔比國內GDP是多少
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經濟獲得了快速發展。截至2017年底,我國民營企業數量達2726.3萬家,個體工商戶6579.3萬戶,注冊資本超過165萬億元,民營經濟對國家財政收入的貢獻佔比超過50%;GDP、固定資產投資和對外直接投資佔比均超過60%;技術創新和新產品佔比超過70%;吸納城鎮就業超過了80%;對新增就業貢獻的佔比超過90%。
2017年中國民間投資超過38萬億元,增長6.0%,比上年加快2.8個百分點,佔全部投資的比重達到60.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