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台灣和香港的 GDP 同比於大陸 GDP 的百分比最高是多少
1981年,香港GDP達到了最高峰,達到中國大陸的5.3%左右。之後每一年的比例都在一步一步下降,2018年香港佔比已經不足3%,只佔廣東24%,深圳首次超越香港,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第一城。
1990年,台灣GDP為1700億美元,大陸為3878億美元,台灣相當於大陸的43.8%,在2015年台灣GDP相當於大陸的4.7%。2018年台灣GDP相當於大陸的4.4%。
(1)香港2015年各市gdp排名擴展閱讀:
2015年4月15日,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406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2014年增長7.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770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60292億元,增長6.4%;第三產業增加值72605億元,增長7.9%。
2016年3月5日,李克強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7.7萬億元,增長6.9%,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
2016年4月15日,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585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803億元,同比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59510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90214億元,增長7.6%。
2017年,GDP現價總量為820754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了636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8%,比初步核算數下降0.1個百分點。
『貳』 內地哪幾座城市能香港的經濟對比
上海與香港經濟發展比較 上海與香港在經濟等方面的差距迅速縮小。 1.從GDP和人均GDP來看,上海與香港的差距正在迅速縮小。2007年,上海的GDP(現價,下同)為12189億元人民幣,香港為15692億元人民幣,上海已達到香港的77.7%;而2000年上海GDP為香港的34.9%,1990年僅為香港的21.3%。2007年,上海人均GDP與香港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為香港的29.3%,而1990年這一比例僅為9.5%,二者的差距也在迅速縮小。從兩個城市的經濟發展速度來看,上海快於香港。10多年以來,上海的GDP增長速度一直保持兩位數,2007年達到了14.3%,遠遠超過香港的6.4%。 2.從產業結構來看,上海與香港還有很大的差距。香港由於受地域小、人多等自身條件的限制,一直將服務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體,金融業作為高端的服務業已是香港首要支柱產業。1990年,上海的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30.9%,而香港已經達到了75.4%;2006年,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了50.6%,而香港已經超過了90%。(見表1) 3.從進出口貿易來看,上海的外貿依存度遠低於香港。2007年,上海貨物進出口總額為2830億美元,相當於GDP的176.5%。其中,貨物出口總額為1439億美元。而香港2007年貨物進出口總額為7122億美元,相當於GDP的343.7%,是上海的2.5倍。其中,出口商品總額為3445億美元,是上海的2.4倍。 上海金融服務業發展與香港有較大差距。 1.2006年,上海的金融服務業增加值達到825億元,而香港為2320億元,上海僅為香港的36%;從金融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來看,2006年上海達到8.0%,而香港已經達到15.9%。(見表2) 2.上海的金融服務業從業人員規模已經超過香港,但是占總就業人數的比重仍然低於香港。2006年,上海金融服務業從業人員達到19.57萬人,香港為18.60萬人,上海已經超過香港近1萬人;而在2004年,上海的金融服務業從業人員還比香港少1萬人。但是在占總就業人數的比重方面,上海仍然低於香港,2006年上海金融服務業從業人員佔全部就業人數的2.0%,而香港為5.5%。北京和上海的比較從地理區位來看:長三角是全國最大的金融圈,上海的衣食住行都是挺好,不過人口過多,生存壓力過大。 北京處於京津唐工業區,綜合水平可謂一等一。各行各業都很繁榮發達。再者,京津唐緊挨著遼中南工業區,經濟交流密集,發展水平快,國家政策傾斜,人很多,但有用的人也很多,便於建立關系網。 綜合比較肯定是上海在經濟方面強過北京 因此,單是比較經濟勢力的話,目前排名應該是 香港 - 上海 - 北京不過有一點不得不說,看一個城市的發展,除了經濟以外,人文素質和政治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個人看法是,總體來說目前內地遠遠比不上香港。以上純熟個人看法,希望對你的了解有幫助
『叄』 香港的GDP和大陸那個城市相當啊
「滬港國際城市競爭力報告」公布的結論之一是,上海於個別競爭力指標上,評分高過香港;報告亦指出,在十年內上海的人均GDP將會超越香港。
針對這一結論,段樵說,香港與上海的地理位置不同,上海的快速發展應不會威脅香港經濟的發展。他說,港滬兩地未來的最根本發展之道,除了強化本身的持續成長條件外,其實是如何去鞏固與發展城市鄰接地區的經濟關系,擴大其經濟疆域。對香港來說,那就是如何更好地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區,以求互利互惠。
『肆』 香港2015年gdp總量是增速多少
香港統計處發布消息,2015年,香港第4季較上年同期實質上升1.9%。2015年全年本地生產總值為24025.06億港元,與2014年比較,本地生產總值實質上升2.4%。2015年末人口732.43萬,人均GDP為328854港元。
『伍』 香港在世界城市經濟實力排行榜中位列第幾北京,上海呢
6香港 19上海 46北京市
1東京-7848億美元
2紐約-4070億美元
3倫敦-2847億美元。
4洛杉磯-1960億美元
5大阪-1910億美元
6香港-1640億美元
7芝加哥-1460億美元
8多倫多-1419億美元
9墨西哥城-1250億美元
10蒙特利爾-1131億美元
~~~~~~~~800-1100億美元
11橫濱 日本
12名古屋 日本
13柏林 德國
14休斯敦 美國
15漢城 韓國
16馬德里 西班牙
17漢堡 德國
18新加坡 新加坡
19上海 中國
20巴黎 法國
21米蘭 義大利
22費城 美國
23羅馬 義大利
24悉尼 澳大利亞
25台北 中國
26溫哥華 加拿大
~~~~~600-800億美元
27漢堡市 德國
28巴西聖保羅市 巴西
29釜山市 韓國
30費城市 美國
31札幌市 日本
32福岡市 日本
33聖迭戈市 美國
34菲尼克斯市 美國
35神戶市 日本
36慕尼黑市 德國
37聖地亞哥市 智利
38哥本哈根市 丹麥
39墨爾本市 澳大利亞
40伯明翰市 英國
41維也納市 奧地利
42達拉斯市 美國
43底特律市 美國
~~~500-600億美元
44京都市 日本
45科隆市 德國
46北京市 中國
47曼徹斯特市 英國
48馬賽市 法國
49廣島市 日本
50仙台市 日本
51廣州市 中國
52川崎市 日本
53珀斯市 澳大利亞
54西雅圖市 美國
~~~~400-500億美元
55舊 金山市 美國
56波土頓市 美國
57都靈市 義大利
58奧斯陸市 挪威
59里昂市 法國
60深圳市 中國
61大邱市 韓國
62鹿特丹市 荷蘭
62長野市 日本
63圖盧茲 法國
64布里斯班市 澳大利亞
65莫斯科市 俄羅斯
66法蘭克福市 德國
67埃德蒙頓 加拿大
68高雄市 中國
69尼斯 法國
70翰內斯堡市 南非
71雅加達市 印度尼西亞
~~~400億美元以下
72不萊梅 市 德國
73斯圖加特市 德國
74開羅市 埃及
75都柏林市 愛爾蘭
76孟買市 印度
77聖彼得堡市 俄羅斯
78天津 中國
79開普敦市 南非
80熱那亞市 義大利
81姬路市 日本
82華盛頓市 美國
83仁川市 韓國
85里約熱內盧市 巴西
86里斯本市 葡萄牙
87台中市 中國
88布宜諾斯市 阿根廷
『陸』 全國各市gdp排名(含香港、澳門)
不包括,因為統計數據是根據不同的經濟體,不是根據不同的國家。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澳門分別屬於不同的經濟體,所以不納入一起統計。一、定義: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國界范圍內)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二、局限性:1、由於GDP用市場價格來評價物品與勞務,它就沒有把幾乎所有在市場之外進行的活動的價值包括進來。特別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產的物品與勞務的價值。2、GDP沒有包括環境質量。設想廢除了所有環境管制,那麼就可以不考慮他們所引起的污染而生產物品與勞務。在這種情況下,GDP會增加,但福利很可能會下降。空氣和水質量的惡化要大於更多生產所帶來的福利利益。3、GDP也沒有涉及收入與分配。人均GDP告訴我們平均每個人的情況,但平均量的背後是個人收入的巨大差異。由此可見,就大多數情況,但不是對所有情況而言,GDP是衡量經濟福利的一個好指標。4、GDP概念是源自於交換產生財富的原理。三、參考資料:1、2015年1季度我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15-04-17];2、中國GDP核算開始「國際化」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3-11-1];3、國家統計局:2015年將正式實施全國統一核算GDP .網[引用日期2015-04-17]。
『柒』 GDp排名前十的中國城市是(包括香港、澳門)
2016中國城市GDP排名
1.上海26688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2415萬)
2.北京24541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2171萬)
3.廣州(廣東1)20004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1667萬)
4.深圳(廣東2)1930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1077萬)
5.天津1780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1547萬)
6.重慶17010億元,同比增長10.7%(人口:3372萬)
7.蘇州(江蘇1)15400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1060萬)
8.武漢(湖北1)11756億元,同比增長7.8%(人口:1061萬)
9.成都(四川1)11721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萬1573)
10.杭州(浙江1)11700億元,同比增長10%(人口:889萬)
2017年上半年作的預測
『捌』 未來十年有哪些城市會超越香港的GDP
2009年,北京GDP已經超過香港
2011年,上海GDP已經超過香港
2017年,廣州深圳將雙雙超越香港,香港將由第三位降到中國第五位。
如果按照2016-2017年的增速(各城市GDP)不變的情況下:
到2019年,天津重慶將雙雙超越香港,香港將由第五位降到中國第七位
到2022年,蘇州將超越香港,香港降至第八位。
到2024年,杭州將超越香港,香港降至第九位。屆時,上海為4.5萬億,北京為4.12萬億,香港為2.39萬億,是上海的53%,北京的58%。
屆時,香港僅僅是一個二線城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