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均gdp是平均指標么
是的。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總產出(GDP總額,即社會產品和服務的產出總額)/總人口。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核算期內實現的生產總值與所屬范圍內的常住人口的比值。
一個國家常住機構單位從事生產活動所創造的增加值(國內生產總值)在初次分配過程中主要分配給這個國家的常住機構單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等形式分配給該國的非常住機構單位。
同時,國外生產單位所創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等形式分配給該國的常住機構單位。從而產生了國民生產總值概念,它等於國內生產總值加上來自國外的勞動報酬和財產收入減去支付給國外的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
2017年中國人均GDP總量為827122億元,首次登上80萬億元的門檻;人均GDP同比增長6.9%,增速較2016年提高0.2個百分點。這是自2010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首次加速。
經最終核實,2017年,人均GDP現價總量為820754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了636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8%,比初步核算數下降0.1個百分點。
2018年中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90萬億元,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國內人均生產總值900309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
Ⅱ 人均GDP是什麼意思
人均復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們了解制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Ⅲ 人均GDP是什麼概念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回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答,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Ⅳ 什麼叫人均生產總值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通常為1年)內所生產的按人口平均計算的社會最終產品和勞務的總值。
決定和影響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因素有一國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量和一國的人口增長速度。它與國民生產總值成正比,與人口數量成反比。提高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必須發展經濟和控制人口增長同時進行。
(4)人均生產總值是人均gdp嗎擴展閱讀:
計算方法
國民生產總值是西方國家使用的概念,它不僅包括物質生產部門生產的商品和勞務的價值,也包括非物質生產部門(金融、保險、社會服務和文化娛樂事業等等)和居民服務行業(理發、浴室等)提供的非生產性服務的「價值」。
連資產階級國家機關人員和家庭僕役領到的再分配收入也包括在內。計算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通用方法是「支出法」,即按社會最終使用的產品和勞務來計算,它包括四部分:
(1)售予消費者作為最後消費的商品和勞務;
馬克思對這種理論作了批判
(2)作為將來生產用的固定資本的投資儲備;
(3)售予政府的商品和勞務;
(4)售予外國人或輸出商品和勞務的純額。國民生產總值計算方法是以資產階級的庸俗經濟學中生產三要素的理論以及凡是經過市場的服務都是生產收入的理論為基礎的。
按照這種理論,勞動取得的工資、資本取得的利潤和土地得到的地租都是生產收入。這種理論和計算方法完全掩蓋了利潤、利息、地租的剝削性質,把剝削階級的收入看作是永恆的和合理的。
克思對這種理論早已作了透徹的批判。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資本主義國家反映生產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最綜合指標,在國際經濟核算和國際經濟水平對比中廣泛應用。
因為它把生產和人口兩個因素都包括在內。例如聯合國確定可以接受國際援助的最不發達國家的標準是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水平確定的。
聯合國會員國繳納會費的高低也是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水平決定的。世界銀行給各國貸款往往也參考接受貸款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水平來決定。
資本主義國家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與社會主義國家人均國民收入的差別在於:後者不包括非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務或服務的收入和固定資本折舊、間接稅,而前者則包括。
Ⅳ 人均GDP怎麼計算
GDP核算有三種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
Ⅵ 請問,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有何區別
GNP(Gross Domestic Proct)——國內生產總值(凡是在中國境內進行的都可以統計為該項)
GNP(Gross National Proct)——國民生產總值(只能統計擁有中國國籍的資產統計)
GN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國民在一定時期內新生產的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GNP是按國民原則核算的,只要是本國(或地區)居民,無論是否在本國境內(或地區內)居住,其生產和經營活動新創造的增加值都應該計算在內。比方說,我國的居民通過勞務輸出在境外所獲得的收入就應該計算在GNP中。
GD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所有常住單位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部最終成果。GDP是按國土原則核算的生產經營的最終成果。比方說,外資企業在中國境內創造的增加值就應該計算在GDP中。
GNP與GDP的關系是:GNP等於GDP加上本國投在國外的資本和勞務的收入再減去外國投在本國的資本和勞務的收入。以2001年為例,當年我國GDP為95933億元,GNP為94346億元,兩者差額為1587億元,也就是說2001年,外商來華投資和來華打工新增加的價值之和比中國人在國外投資和勞務輸出新增的價值之和多1587億元。
從1985年起,我國經國務院批准建立了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正式採用GDP對國民經濟運行結果進行核算。目前,我們採用的是聯合國1993年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的方法,並採取國家統計局統一制定方法制度,各級政府統計局分別核算其國內生產總值的分級核算方法。現在講經濟總量一般用的是GDP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