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內地哪幾座城市能香港的經濟對比
上海與香港經濟發展比較 上海與香港在經濟等方面的差距迅速縮小。 1.從GDP和人均GDP來看,上海與香港的差距正在迅速縮小。2007年,上海的GDP(現價,下同)為12189億元人民幣,香港為15692億元人民幣,上海已達到香港的77.7%;而2000年上海GDP為香港的34.9%,1990年僅為香港的21.3%。2007年,上海人均GDP與香港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為香港的29.3%,而1990年這一比例僅為9.5%,二者的差距也在迅速縮小。從兩個城市的經濟發展速度來看,上海快於香港。10多年以來,上海的GDP增長速度一直保持兩位數,2007年達到了14.3%,遠遠超過香港的6.4%。 2.從產業結構來看,上海與香港還有很大的差距。香港由於受地域小、人多等自身條件的限制,一直將服務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體,金融業作為高端的服務業已是香港首要支柱產業。1990年,上海的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30.9%,而香港已經達到了75.4%;2006年,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了50.6%,而香港已經超過了90%。(見表1) 3.從進出口貿易來看,上海的外貿依存度遠低於香港。2007年,上海貨物進出口總額為2830億美元,相當於GDP的176.5%。其中,貨物出口總額為1439億美元。而香港2007年貨物進出口總額為7122億美元,相當於GDP的343.7%,是上海的2.5倍。其中,出口商品總額為3445億美元,是上海的2.4倍。 上海金融服務業發展與香港有較大差距。 1.2006年,上海的金融服務業增加值達到825億元,而香港為2320億元,上海僅為香港的36%;從金融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來看,2006年上海達到8.0%,而香港已經達到15.9%。(見表2) 2.上海的金融服務業從業人員規模已經超過香港,但是占總就業人數的比重仍然低於香港。2006年,上海金融服務業從業人員達到19.57萬人,香港為18.60萬人,上海已經超過香港近1萬人;而在2004年,上海的金融服務業從業人員還比香港少1萬人。但是在占總就業人數的比重方面,上海仍然低於香港,2006年上海金融服務業從業人員佔全部就業人數的2.0%,而香港為5.5%。北京和上海的比較從地理區位來看:長三角是全國最大的金融圈,上海的衣食住行都是挺好,不過人口過多,生存壓力過大。 北京處於京津唐工業區,綜合水平可謂一等一。各行各業都很繁榮發達。再者,京津唐緊挨著遼中南工業區,經濟交流密集,發展水平快,國家政策傾斜,人很多,但有用的人也很多,便於建立關系網。 綜合比較肯定是上海在經濟方面強過北京 因此,單是比較經濟勢力的話,目前排名應該是 香港 - 上海 - 北京不過有一點不得不說,看一個城市的發展,除了經濟以外,人文素質和政治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個人看法是,總體來說目前內地遠遠比不上香港。以上純熟個人看法,希望對你的了解有幫助
B. 中國四個一線城市 那個地方GDP有超過香港
2013年全年上海gdp21602.12億,北京19500.60億,廣州15420.14億,深圳14500.23,香港約為16565.53億,目前只有京滬超內過香港,2014年廣州gdp估計16587.23億,預容計可以持平或稍微超過香港,純手打望採納!
C. 未來十年有哪些城市會超越香港的GDP
2009年,北京GDP已經超過香港
2011年,上海GDP已經超過香港
2017年,廣州深圳將雙雙超越香港,香港將由第三位降到中國第五位。
如果按照2016-2017年的增速(各城市GDP)不變的情況下:
到2019年,天津重慶將雙雙超越香港,香港將由第五位降到中國第七位
到2022年,蘇州將超越香港,香港降至第八位。
到2024年,杭州將超越香港,香港降至第九位。屆時,上海為4.5萬億,北京為4.12萬億,香港為2.39萬億,是上海的53%,北京的58%。
屆時,香港僅僅是一個二線城市而已。
D. gdp排名前十的中國城市是(包括香港、澳門)
2016中國城市GDP排名
1.上海26688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2415萬)
2.北京24541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2171萬)
3.廣州(廣東1)20004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1667萬)
4.深圳(廣東2)1930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1077萬)
5.天津1780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1547萬)
6.重慶17010億元,同比增長10.7%(人口:3372萬)
7.蘇州(江蘇1)15400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1060萬)
8.武漢(湖北1)11756億元,同比增長7.8%(人口:1061萬)
9.成都(四川1)11721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萬1573)
10.杭州(浙江1)11700億元,同比增長10%(人口:889萬)
2017年上半年作的預測
E. 香港在世界城市經濟實力排行榜中位列第幾北京,上海呢
6香港 19上海 46北京市
1東京-7848億美元
2紐約-4070億美元
3倫敦-2847億美元。
4洛杉磯-1960億美元
5大阪-1910億美元
6香港-1640億美元
7芝加哥-1460億美元
8多倫多-1419億美元
9墨西哥城-1250億美元
10蒙特利爾-1131億美元
~~~~~~~~800-1100億美元
11橫濱 日本
12名古屋 日本
13柏林 德國
14休斯敦 美國
15漢城 韓國
16馬德里 西班牙
17漢堡 德國
18新加坡 新加坡
19上海 中國
20巴黎 法國
21米蘭 義大利
22費城 美國
23羅馬 義大利
24悉尼 澳大利亞
25台北 中國
26溫哥華 加拿大
~~~~~600-800億美元
27漢堡市 德國
28巴西聖保羅市 巴西
29釜山市 韓國
30費城市 美國
31札幌市 日本
32福岡市 日本
33聖迭戈市 美國
34菲尼克斯市 美國
35神戶市 日本
36慕尼黑市 德國
37聖地亞哥市 智利
38哥本哈根市 丹麥
39墨爾本市 澳大利亞
40伯明翰市 英國
41維也納市 奧地利
42達拉斯市 美國
43底特律市 美國
~~~500-600億美元
44京都市 日本
45科隆市 德國
46北京市 中國
47曼徹斯特市 英國
48馬賽市 法國
49廣島市 日本
50仙台市 日本
51廣州市 中國
52川崎市 日本
53珀斯市 澳大利亞
54西雅圖市 美國
~~~~400-500億美元
55舊 金山市 美國
56波土頓市 美國
57都靈市 義大利
58奧斯陸市 挪威
59里昂市 法國
60深圳市 中國
61大邱市 韓國
62鹿特丹市 荷蘭
62長野市 日本
63圖盧茲 法國
64布里斯班市 澳大利亞
65莫斯科市 俄羅斯
66法蘭克福市 德國
67埃德蒙頓 加拿大
68高雄市 中國
69尼斯 法國
70翰內斯堡市 南非
71雅加達市 印度尼西亞
~~~400億美元以下
72不萊梅 市 德國
73斯圖加特市 德國
74開羅市 埃及
75都柏林市 愛爾蘭
76孟買市 印度
77聖彼得堡市 俄羅斯
78天津 中國
79開普敦市 南非
80熱那亞市 義大利
81姬路市 日本
82華盛頓市 美國
83仁川市 韓國
85里約熱內盧市 巴西
86里斯本市 葡萄牙
87台中市 中國
88布宜諾斯市 阿根廷
F. 香港的經濟地位在世界排名第幾
香港經濟世界排名第四位。世界各大城市經濟排名具體如下:
1、紐約--全面領先
作為此次排名第一的紐約,其"產業支撐"和"綜合環境"在所有參評的45個城市中位於第一位,綜合得分87.2。紐約的"金融市場"和"服務水平"也排在第二高位。僅有"成長發展"相對薄弱,位列中國三個城市之後,排名第四。
紐約的全面發展是紐約超越倫敦、在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中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
國際上可與紐約抗衡的競爭對手目前只有倫敦。在成長發展、產業支撐和創新產出方面,紐約的表現優於倫敦;而在市場和服務水平方面則略遜於倫敦。
2、倫敦--老牌勁旅
倫敦歐洲排名第一,從綜合指數得分上看,85.7分的高分與紐約僅有1.5分的差距,兩個城市幾乎難分伯仲。
倫敦在金融市場和服務水平兩個要素上排第1位,綜合環境排名第2位,產業支撐排名第3位,成長發展排名第6位。
作為老牌的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在跨國銀行拆借、國外股票交易、國際債券發行與二次買賣、外幣匯兌、海上保險與航空保險等眾多國際金融市場都擁有重要地位。
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作為金融行業重要指標,直接影響國際貨幣市場定價。並且全球各地又在Libor的基礎上衍生出了包括Nibor(紐約)、Sibor(新加坡)、Hibor(香港)、Shibor(上海)等同類產品。
3、東京--領軍亞洲
東京在"金融市場"、"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三方面的排名全都是第3,這也決定了東京在全球金融中心的"三甲"地位。依靠日本發達的工業產業,東京的"產業支撐"排在第二位,僅次於紐約,唯一拉東京後腿的是"成長發展",排在該項的第5位。
作為亞洲區的頭號種子,東京在亞洲金融中心排名第一,超過香港、新加坡和上海。除了創新方面落後於上海、香港,其他各項排名中,東京全都是亞洲區的領軍者。
4、香港--承東啟西
地理位置是香港無與倫比的優勢。在這樣一個全球市場中,歐洲大陸和美洲大陸之間需要有一個接駁點來連接,香港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成為首選。
在發展指數報告中,香港在5個評價要素方面發展均衡,皆名列前茅,尤其是成長發展方面表現突出,排名第2,僅次於上海。
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並且排名靠前與香港政府的不斷推動密切相關。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此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就曾表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中國內地良好的經濟發展前景做基礎,香港定位於和紐約、倫敦的競爭。
5、巴黎--服務至上
雖然在法國出現了金融界史上最大的違規交易案,雖然有"魔鬼交易員"之稱的法國興業銀行前期貨交易員熱羅姆·凱維埃以一己之力就給銀行帶來了幾十億歐元的損失,但是浪漫之都巴黎還是以它的金融服務贏得了選票。
作為世界重要金融市場之一的巴黎,其優勢在於人才智力資本、政府服務水平和城市生活環境對金融產業的服務水平。其服務排名第4,金融市場、綜合環境排名第5,產業支撐排名第6,而成長發展成為巴黎金融中心的短板,僅列第9位。
法國巴黎銀行行長米歇爾·皮貝魯此前就曾在上海表示:鼓勵金融服務類產業發展,調動其積極性,是世界級金融中心建立所必須的。此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也是保障國際金融中心長期發展的基礎。
6、新加坡--均衡發展
新加坡的優勢在於產業支撐較強,各方面發展平衡,不存在明顯短板。位列此次十大金融城市第6位。
從五項指標來看,新加坡的單項排名全部在5-8名之間。產業支撐排名最靠前,位居第5。服務水平排名第6,成長發展和綜合環境雙雙排在6位。
立足、服務於整個東南亞地區是新加坡獲得較強產業支撐的基礎。建立亞洲美元市場、在亞洲最早設立金融期貨市場等,新加坡一直走在隊伍的前列。
7、法蘭克福--歐洲心臟
歐洲統一使用歐元之後,歐洲中央銀行就設在法蘭克福,其前身是設在法蘭克福的歐洲貨幣局。如此得天獨厚的"心臟"位置決定了法蘭克福在金融中心中的地位。
這座位於歐洲心臟的大都市,其優勢在於其發達的金融市場,在此次排名中,法蘭克福的金融市場排名居第6位。目前共有300多家德國和外國的銀行、金融機構駐扎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是世界著名交易所之一,僅次於紐約和東京的交易所。
8、上海--成長先鋒
上海的優勢在於成長發展潛力大,在所有45個參評城市中排名第一位。在五大新興經濟體城市(上海、聖保羅、莫斯科、約翰內斯堡、孟買)之中,受訪者對上海構建全球金融中心的信心程度最高。
正在舉辦的世博會,有利於提高科技創新力,更有利於促進上海金融市場的活躍程度。從各種構建國際金融中心的子要素分析,上海目前都處於積極發展的地位,並具有強大的待開發潛力。
然而,上海在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方面也存在短板。根據IFCDIndex顯示,上海在金融市場和產業支撐方面排名均為第7位,但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的得分均在50分以下,遠低於其他入圍城市。
9、華盛頓--美洲老二
華盛頓不但是美國的政治中心,在金融城市環境上也有突出表現,在美洲地區的金融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二。
其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方面表現較好,分別排第8和第10,成長發展排名第12,產業支撐排名第12。
10、悉尼--環境優越
悉尼的優勢在於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而在金融市場、成長發展和產業支撐方面均遜於東京、香港、新加坡和上海。
但作為大洋洲為數不多的金融中心,悉尼在南半球以及亞太地區,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G. 全國各市gdp排名(含香港、澳門)
不包括,因為統計數據是根據不同的經濟體,不是根據不同的國家。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澳門分別屬於不同的經濟體,所以不納入一起統計。一、定義: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國界范圍內)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二、局限性:1、由於GDP用市場價格來評價物品與勞務,它就沒有把幾乎所有在市場之外進行的活動的價值包括進來。特別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產的物品與勞務的價值。2、GDP沒有包括環境質量。設想廢除了所有環境管制,那麼就可以不考慮他們所引起的污染而生產物品與勞務。在這種情況下,GDP會增加,但福利很可能會下降。空氣和水質量的惡化要大於更多生產所帶來的福利利益。3、GDP也沒有涉及收入與分配。人均GDP告訴我們平均每個人的情況,但平均量的背後是個人收入的巨大差異。由此可見,就大多數情況,但不是對所有情況而言,GDP是衡量經濟福利的一個好指標。4、GDP概念是源自於交換產生財富的原理。三、參考資料:1、2015年1季度我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15-04-17];2、中國GDP核算開始「國際化」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3-11-1];3、國家統計局:2015年將正式實施全國統一核算GDP .網[引用日期2015-04-17]。
H. 香港的GDP和大陸那個城市相當啊
「滬港國際城市競爭力報告」公布的結論之一是,上海於個別競爭力指標上,評分高過香港;報告亦指出,在十年內上海的人均GDP將會超越香港。
針對這一結論,段樵說,香港與上海的地理位置不同,上海的快速發展應不會威脅香港經濟的發展。他說,港滬兩地未來的最根本發展之道,除了強化本身的持續成長條件外,其實是如何去鞏固與發展城市鄰接地區的經濟關系,擴大其經濟疆域。對香港來說,那就是如何更好地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區,以求互利互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