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孝感和荊州哪個經濟更強 請知道的朋友解答下 不甚感激 如果有數據就更好了
親愛的 qiaoxin6182
您好!
本人就是地地道道的荊州人民,
本人自我感覺荊州的經濟還不錯,
但是回不適合經答商什麼的,
如果您是要來生活的話,
這里是一個不錯的居住地。
但是您如果是要來經商 創業的話,
就最好好好考慮一下 您所要開展的事業是否在這里能夠支撐的下去。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謝謝!
2. 荊州在1949以後經濟的發展
荊州,自古以來就是經濟繁榮富裕之地,在農業文明年代始終都是中華民族最著名的經濟發展區域。但是,在新中國進入「東方風來滿眼春」的改革開放新時期,這座城市幾乎徹底地衰敗破落了,而今不僅在全國內地城市中屬於最貧窮的中等城市,就是在湖北省內也屬於貧窮落後的城市了。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惡果?我們有必要追究一下問題的歷史根源!
荊州經濟的徹底衰落,固然有很多種原因,但究其根源,歸根結底卻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在1994年荊州地區與沙市市合並的關鍵時刻,在組織幹部任用上的錯誤路線造成的。當時,荊州地區與沙市市的黨政部門的頭頭們都在絞盡腦汁、削尖腦袋想爭取成為新荊沙市的大掌櫃。但懂得城市經濟建設發展和工業改革的沙市市的頭頭們最終敗北了,荊州地區以盧孝雲為首的那一幫從鄉村走來、根本不懂得如何建設城市和怎樣進行工業發展的幹部們登上了管理新荊沙市的寶座。
他們實施了所謂的「鄉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啟用了一大批根本不懂得現代經濟社會發展、不懂得城市經濟建設、不懂得科技發展創新的鄉村幹部進入這所中等城市的管理層。這些只懂得農業生產的鄉村幹部的上台後,他們的全部精力都被用來經營自己的安樂窩、鞏固自己的既得利益和權利圈子,把一個好端端的有強大的現代工業基礎的沙市市變成了鄉村市場。於是,幾乎所有的經濟管理部門和工業管理行業都由外行來當了一把手,他們為了爭奪權利,費盡心機打壓懂經濟、懂工業、懂技術的原屬於沙市市的幹部,致使一大批懂得城市建設、工業建設的幹部因被排擠而出走外地,或者躺倒不幹了。
3. 荊州市那個縣經濟最發達
總的來說名氣洪湖排第一,公安第二。因為洪湖水浪打浪,公安是分洪區,現在石首是最響的,因為石首事件,全國知曉。相對來說六縣市中,交通是監利和公安優於其他縣市,石首和洪湖差些,松滋資源多一些。經濟以公安和石首好一點,松滋後來者緊緊其後。
以前有一說法,金松滋,銀公安,玉石首。
4. 荊州經濟曾排全國第四,如今為何淪為三線城市
相信很多驢友們都去過湖北旅遊,對於湖北,我們比較熟悉的可能是武漢和宜昌。其實湖北還有一個城市,它曾經在全國排名上緊跟在北上廣這些一線大城市之後,也可以說是整個湖北省的支柱,可是如今它的名字卻變得很不起眼,甚至淪為三線城市,這個城市就是荊州。
對於荊州這個輝煌不再的城市,也有很多網友感嘆太可惜了。它的歷史和文化太悠久,也有很多人因此希望它能像從前一樣閃耀。那你呢?你對這個城市有什麼看法呢?
5. 荊州的經濟怎麼發展
不說官方的,說實在的。經濟落後。如果你是農村出來的也許覺得還不錯,等很快適應。如果你是小鎮出來的,會覺得荊州就像個縣城。如果你是城市的,會覺得荊州實在不像個「城市」。網上太多誇荊州的了,但都是客氣的,官方的,為了吸引人的,我當初就是看到網上的評價才來這兒的。網上美好的圖片也是荊州僅有的拿得出手的景色。當然以上也只是我個人的感受。
6. 荊州經濟和哪些城市差不多
應該說荊州與省內的宜昌和襄陽這兩座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平起的,但是差距主專要在GDP上。我是湖北的屬,但我不是荊州的,我還是支持荊州!它在省內應該是排第四的。在中部來說如同湖南的岳陽、湘潭,江西的九江、上饒,河南的安陽、南陽,安徽的銅陵、安慶,山西的大同、晉城。本人認為我的觀點是經得起檢驗的,比較符合實際的,而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自由職業者,水準竟有如此之高!沒有進入政治界確實是一種遺憾。力挺荊州,加快壯腰,跨越式大發展,中部第一的湖北雄起,我們拭目以待!
7. 2020荊州GDP為什麼還要房價支撐
做工時,今早房價撐起GDP是中國的特色
8. 湖北荊州在湖北城市經濟排第幾
人口650萬GDP09年時700億,湖北排第四,次於武漢,宜昌,襄樊主要產業是機械、輕工、燃化、紡織、電子等,農業非常發達
9. 幫我將荊州地區的石首市 洪湖市 監利縣 公安縣 江陵縣這5個地方按經濟狀況排個序吧
沙市,荊州,石首,公安,松滋,洪湖,監利,江陵這是我個人的排名
PS:其回實你要看是什麼個狀況的答。如果講經濟總量的話,或是GDP的話,最高的話是(2009年),沙市,監利,荊州,公安,松滋,石首,江陵。但是講人均的話,石首最高,其餘的人口數量較為龐大
10. 2014年荊州市各縣市gdp是多少
2014 荊州市地區生產總值1480.49億元、增長9.8%。
荊州區
沙市區 279億元、增長9.9%
江陵縣 60.2億元,增長11%
公安縣 196.83億元,增長9.8%
松滋市 200.7億元,同比增長11%
石首市 136億元,增長10%
監利縣 216.3億元,增長11%
洪湖市 181億元,增長9.3%
荊州經濟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