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1949到2018年中國gdp變化圖

1949到2018年中國gdp變化圖

發布時間:2020-12-10 21:13:04

⑴ 讀「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變化圖」,回答: (1)說一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到20世紀80年代末

(1)1952-1957,1978-1985.(2分)
(2)1952-1957的關鍵因素: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一五計劃」提前超額完成。1978-1985的關鍵因素:實行了改革開放,在農村普遍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同時城市也進行了經濟體制改革,並在沿海設立經濟特區。(3分)
(3)國家應制定正確的經濟政策(或遵循經濟發展客觀規律);調動人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堅持改革開放(或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實行對外開放)等、(3分)

⑵ 從1949開始到現在中國發展的過程

新中國的70年,我們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跡。

1、70年,我們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偉大奇跡。

中國經濟發展的偉大奇跡,植根於新中國前30年艱苦卓絕的探索,得益於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抉擇。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在不長的時間里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改革開放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全面展開,充分釋放了中國經濟的活力,創造了人類經濟發展史上罕見的中國速度。

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00309億元,經濟總量首次站上90萬億元的歷史新台階,穩居世界第二位。

2、70年,我們創造了民生改善的偉大奇跡。

我們黨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堅持讓人民群眾共享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成果。經過70年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從解決溫飽到實現總體小康,正在邁向全面小康。

1978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高達7.7億人,到2018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已下降到1660萬人。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力度之大、效果之彰,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

中國還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覆蓋人口最多的社會保障體系。

3、70年,我們創造了科技進步的偉大奇跡。

新中國70年,是創造科技進步奇跡的70年。在這70年中,我們形成了規模宏大的科技隊伍,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科技成就。

多復變函數論、陸相成油理論、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等成就,高溫超導、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納米科技等基礎科學突破,「兩彈一星」、超級雜交水稻、高性能計算機等工程技術成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支撐,也為我國成為一個有世界影響的大國奠定了重要基礎。

當前,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推動數字經濟、平台經濟、共享經濟井噴式發展。古老的中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中踏浪前行。

4、70年,我們創造了制度創新的偉大奇跡。

一部新中國成長史,就是一部輝煌的制度創新史。在基礎薄弱、人口眾多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推進現代化事業,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全新創舉,沒有現成的教科書可供學習,沒有成熟的發展模式可供模仿,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創新。

70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了制度創新的偉大探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了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權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構建起和諧的黨際關系;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把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的優勢結合起來,「一國兩制」偉大構想開辟了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的嶄新道路。

(2)1949到2018年中國gdp變化圖擴展閱讀

70載成就巨大

1994年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那一年,四川成都一所中學里,有個16歲的少年首次在微型計算機下完成了初等幾何命題的全部證明。

後來,他有了一次成果匯報的機會,他做了很多准備,卻只被問到一個簡單的問題:你一分鍾打多少字?回首當年,他說「恍然是一種啟迪」。

故事裡的少年,是全國政協委員、搜狗公司CEO王小川。王小川的經歷,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科技事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從1979年由王選主持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成功研製,到2005年王小川發明搜狗輸入法,中文信息化進程中基礎技術和應用技術的數次重大突破,夯實了實現科技強國的語言基礎。

今天,人工智慧時代到來,這一進程仍在加速。近兩年,王小川帶領他的團隊先後推出了跨語言搜索、商用的機器同傳系統、公開演示的中文唇語識別系統、AI合成主播。王小川告訴本報記者,現在,他們每天服務的中文語音請求超過5.4億次。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信息產業取得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落後到趕超的歷史性成就。」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深有感觸地說,今天,浪潮集團正為全國150多個省級、市級政府以及74萬家企業提供雲計算服務,造福3.2億群眾,連續5年政務雲市場佔有率第一;

積極發展工業互聯網,推動企業上雲,深化雲ERP發展轉型,以開源方式打造工業PaaS(平台即服務)平台,構建SaaS(軟體即服務)生態;開創政府數據從共享、開放向授權運營升級的先河,100多個省市政府數據運營工作扎實推進;智慧城市等新興業務快速發展。

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工程大學校長高嶺向記者說出了他自己的感受:「一是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1977年恢復高考,當時錄取率很低,而到了2018年,高考實際錄取率已達81.13%。

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很多學生因此受益。二是高素質人才顯著增加,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高校畢業生僅有2.1萬人;2018年則達到了820萬,2019年預計達到834萬。

三是教育在國家發展中地位和作用愈加明顯,中國高等教育從支撐、服務社會發展,逐漸處於基礎、支撐及引領地位,成為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的中堅力量。」

⑶ 回望百年中國經濟有什麼變化1840到2018

1840年經濟百廢待興,全國就剩窮B老百姓了
2018年經濟一片廢墟,計劃生育了幾年內老百姓也沒幾容個了,就剩屏風樓和鴿子籠
中間有今年真正發展了經濟,然後又被毀了,典型的栗子是就剩窮B老百姓了也能鑽研出侯氏制鹼法給世界做貢獻,為了榨取最後的利益,老百姓也不要了,所以研發個小轎車也得不明原因地投入幾百億,其中99%用來購買完全沒參與研發工程的某種小分子有機物溶液

⑷ 從1949年到2019年我國的經濟情況呈什麼趨勢用條形統計圖表示

條形統計圖抄是用一個襲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根據數量的多少畫成長短不同的直條,然後把這些直條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從條形統計圖中很容易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
我認為應該用折線統計圖,以折線的上升或下降來表示統計數量的增減變化的統計圖,叫作折線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用折線的起伏表示數據的增減變化情況。不僅可以表示數量的多少,而且可以反映數據的增減變化情況。(借鑒網路),應該用折線圖較好。
望採納,謝謝!

⑸ 中國49年後每年GDp

難測,變遷的太快,預測數據會失准。

⑹ 中國1840到1949經濟水平如和 最好有圖片

40鴉片戰爭開始,自然經濟逐漸解體。中國絲、茶生產服從於國際市場的需要,日趨商品化,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瓦解著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
19世紀60年代-90年代,洋務運動。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本國封建經濟的瓦解起到了推動作用,是近代化的開端。
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這些企業使用機器,雇傭工人。
甲午戰爭後,列強對華輸出資本,進一步瓦解中國自然經濟,清政府為擴大稅源,放寬對民間辦廠的限制。民間出現辦廠熱,甲午戰爭後3年,民族資本總額增加了1倍多,商辦企業數目和規模擴大,由沿海向內地。
19世紀末,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獎勵發展實業,1915反「二十一條」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世界大戰使歐洲列強忙於戰爭,放寬對華侵略。使1912-1919廠礦數量和資本總額都迅速增加。一戰結束後列強卷土重來,整個民族工業又迅速蕭條。
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初期,1927年國民政府開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鼓勵發展工業、農業和交通運輸業。1927-1936民族工業較快發展。1935-1936,年增長8.86%,增長速度創歷史最高記錄。
日本全面侵華時期。中國民族企業遭受空前打擊。國民政府實行戰時體制,強化對經濟控制,借機控制經濟命脈,壓榨民族企業,使官僚資本迅速膨脹,民族資本日益萎縮。
抗戰勝利後蔣大肆出賣國家主權,簽定《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美國商品大肆湧入,官僚資本也進行經濟壟斷,擠壓民族企業,民族工業陷入內外雙重絕境。苛捐雜稅,爛發紙幣,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⑺ 改革開放前中國外來gdp變化曲線圖

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實現歷史性跨越。65年來,中國人民以自己的勤勞、堅韌、智慧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令人贊嘆的「中國奇跡」。1953—2013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可比價計算增長了122倍,年均增長8.2%。1952年國內生產總值只有679億元,1978年增加到3645億元,居世界第十位。改革開放以來,GDP年均增長9.8%,增長速度和高速增長持續的時間均超過經濟起飛時期的日本和韓國。GDP連續躍上新台階,1986年超過1萬億元;1991年超過2萬億元;2001年超過10萬億元;2010年達到40萬億元,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3年達到568845億元,佔全球GDP比重達到12.3%。我國人均GDP由1952年的119元增加到2013年的41908元(約合6767美元),根據世界銀行劃分標准,已由低收入國家邁進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1953-2013年,中國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11.7%;

1953-2013年,中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8.2%;

1953-201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年均變化:3.2%;

1953-2013年,中國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9.8%。

分階段來看,改革開放前(1953-1977年):

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6.4%;

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5.9%;

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年均變化:0.5%;

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7.2%。

改革開放後至今(1978-2013):

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15.5%;

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9.8%;

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年均變化:5.1%;

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11.6%。

分五年計劃來看

一五計劃(1953-1957):名義GDP年均增速9.5%,實際年均增速9.2%,平減指數年均變化0.2%,美元GDP年均增速6.1%;

二五計劃(1958-1962):名義GDP年均增速1.5%,實際年均增速-2.0%,平減指數年均變化3.6%,美元GDP年均增速2.6%;

調整鞏固(1963-1965):名義GDP年均增速14.3%,實際年均增速15.1%,平減指數年均變化-0.7%,美元GDP年均增速14.3%;

三五計劃(1966-1970):名義GDP年均增速5.7%,實際年均增速6.9%,平減指數年均變化-1.2%,美元GDP年均增速5.7%;

四五計劃(1971-1975):名義GDP年均增速5.9%,實際年均增速5.9%,平減指數年均變化0.0%,美元GDP年均增速10.7%;

五五計劃(1976-1980):名義GDP年均增速8.6%,實際年均增速6.5%,平減指數年均變化1.9%,美元GDP年均增速14.8%;

六五計劃(1981-1985):名義GDP年均增速14.7%,實際年均增速10.7%,平減指數年均變化3.6%,美元GDP年均增速0.1%;

七五計劃(1986-1990):名義GDP年均增速15.7%,實際年均增速7.9%,平減指數年均變化7.2%,美元GDP年均增速4.9%;

八五計劃(1991-1995):名義GDP年均增速26.6%,實際年均增速12.3%,平減指數年均變化12.8%,美元GDP年均增速13.3%;

九五計劃(1996-2000):名義GDP年均增速10.3%,實際年均增速8.6%,平減指數年均變化1.5%,美元GDP年均增速10.5%;

十五計劃(2001-2005):名義GDP年均增速13.3%,實際年均增速9.8%,平減指數年均變化3.2%,美元GDP年均增速13.5%;

十一五規劃(2006-2010):

名義GDP年均增速16.8%,實際年均增速11.2%,平減指數年均變化5.0%,美元GDP年均增速21.3%;

十二五規劃(2011-2015)前三年:

名義GDP年均增速12.3%,實際年均增速8.2%,平減指數年均變化3.8%,美元GDP年均增速15.7%。

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前後

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前(1978-1992):

名義GDP年均增速15.2%,實際年均增速9.5%,平減指數年均變化5.2%,美元GDP年均增速7.1%。

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中(1993-2013):

名義GDP年均增速15.6%,實際年均增速10.0%,平減指數年均變化5.1%,美元GDP年均增速15.0%。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後

加入世貿組織前(1978-2000):

名義GDP年均增速16.1%,實際年均增速9.7%,平減指數年均變化5.8%,美元GDP年均增速8.7%。

加入世貿組織後(2001-2013):

名義GDP年均增速14.4%,實際年均增速10.0%,平減指數年均變化4.0%,美元GDP年均增速17.0%。

⑻ 急求1949-1978年中國歷年的GDP總量數據!!

1949 179.56億美元
1952 276億美元
1962 467億美元
1970 916億美元
1978 2683億美元
1979 4062.6億元
1980 3332億美元
1981 4891.6億元
1982 5323.4億元
1983 5962.7億元
1984 7208.1億元
1985 9016.0億元
1986 10275.2億元
1987 12058.6億元
1988 15042.8億元
1989 16992.3億元
1990 3638億美元
1991 21781.5億元
1992 26923.5億元
1993 35333.9億元
1994 48197.9億元
1995 6913億美元
1996 71176.6億元
1997 78973.0億元
1998 84402.3億元
1999 89677.1億元
2000 10801億美元
2001 11592億美元
2002 12371億美元
2003 14099億美元
2004 19787億美元
2005 22564億美元
2006 26448億美元
2007 33917億美元
2008 43960億美元

⑼ 急求1949-1978年中國歷年的GDP總量數據!!78年1元錢相當現在多少

我覺得這是一個特別專業的問題,建議你可以上網上專業去查一下,現在這樣的數據在網上都是能夠找得到的。

⑽ 2018年我國經濟總量過90億,是1949年到20018年的總量嗎

是一年的量,不是累計

與1949到2018年中國gdp變化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