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新疆各市人均gdp

新疆各市人均gdp

發布時間:2020-12-10 20:20:10

㈠ 新疆,南疆,北疆,等等…人均gdp排名哪裡人比較有錢

北疆經濟發達一些,gdp高。
人均gdp克拉瑪依市第一,其他有油田的地方也可排前列,如庫爾勒,鄯善等。

㈡ 2009新疆的人口有多少人民族分布是怎樣的,沙漠化地區有多少,又是怎麼分布的,他的GDP總值,人均值是多少,有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位於中國西北邊陲,面積166萬平方公里,佔中國國土總面積的六分之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陸地邊境線5600多公里,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個國家接壤,在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現在又成為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新疆,古稱西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漢中央政權設立西域都護府,新疆正式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省。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現有14個地、州、市,88個縣(市),其中33個為邊境縣(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新疆的重要組成部分,有174個團場。截止2004年底,新疆人口為1963.11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約佔60.5%。新疆共有47個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13個。各民族中,維吾爾族897.67萬人,占總人口的45.73%;漢族780.25萬人,佔39.75%;哈薩克族138.16萬人,佔7.04%;回族87.63萬人,佔4.46%;柯爾克孜族17.12萬人,佔0.87%;蒙古族16.96萬人,佔0.86%;塔吉克族4.35萬人,錫伯族4.08萬人,滿族2.41萬人,烏孜別克族1.42萬人,俄羅斯族1.13萬人,達斡爾族0.67萬人,塔塔爾族0.47萬人,其他少數民族共10.79萬人。 新疆地形特點是:山脈與盆地相間排列,盆地被高山環抱,俗喻「三山夾兩盆」。北為阿爾泰山,南為昆侖山,天山橫亘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爾盆地。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塔里木盆地位於天山與昆侖山中間,面積約53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盆地。塔克拉瑪干沙漠位於盆地中部,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里木河長約2100公里,是中國最長的內陸河。在新疆東部有吐魯番盆地,最低點-154米,是中國海拔最低的地方。新疆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年均天然降水量155毫米。區內山脈融雪形成眾多河流,綠洲分布於盆地邊緣和河流流域,綠洲總面積約佔全區面積的5%,具有典型的綠洲生態特點。 新疆具有得天獨厚的水土光熱資源。日照時間長,積溫多,晝夜溫差大,無霜期長,年太陽能輻射量僅次於西藏,對農作物生長十分有利。新疆現有耕地6038萬畝,人均佔有耕地3.12畝,為全國人均數的2.1倍。新疆是全國五大牧區之一,在三山和兩盆的周圍有大量的優良牧場,牧草地總面積7.7億畝,僅次於內蒙古、西藏,居全國第三。新疆水資源約佔全國的3%。2004年,新疆地表水年徑流量882億立方米,人均地表水佔有量5146立方米,是全國平均值的2.25倍。地下水可開采量251億立方米,冰川儲量佔全國的50%。但由於新疆地處歐亞大陸腹地,氣候乾旱,水資源受季節因素影響,時空分布極不平衡,地表水蒸發量大,致使一些地方水資源不足。 新疆礦產種類全、儲量大,開發前景廣闊。目前發現的礦產有138種,其中,9種儲量居全國首位,32種居西北地區首位。石油、天然氣、煤、金、鉻、銅、鎳、稀有金屬、鹽類礦產、建材非金屬等蘊藏豐富。新疆石油資源量208.6億噸,佔全國陸上石油資源量的30%;天然氣資源量為10.3萬億立方米,佔全國陸上天然氣資源量的34%。新疆油氣勘探開發潛力巨大,遠景十分可觀。全疆煤炭預測資源量2.19萬億噸,佔全國的40%。黃金、寶石、玉石等資源種類繁多,古今馳名。 新疆旅遊資源豐富而獨特。按照《中國旅遊資源普查規范》的資源分類,在中國旅遊資源68種基本類型中新疆至少擁有56種,居全國之冠。新疆自然景觀神奇獨特,冰峰與火洲共存,瀚海與綠洲為鄰,自然風貌粗礦,景觀組合獨特。著名的自然風景有天池、喀納斯湖、博斯騰湖、賽里木湖、巴音布魯克草原等。新疆人文旅遊資源豐富,在新疆5000多公里古絲綢之路的南、北、中三條干線上留下數以百計的古城池、古墓葬、千佛洞、古屯田遺址等人文景觀,其中,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樓蘭遺址、克孜爾千佛洞、香妃墓等蜚聲中外。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藝術和風情習俗絢麗多彩,構成了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旅遊人文景觀,深受中外遊客的喜愛。 新疆的生物資源種類繁多、品種獨特、特性優良,開發和發展的潛力較大。新疆野生動植物達4000餘種。農作物地方品種及引入品種達10000多個,不少物種品質優異。新疆地方畜禽品種具有適應性強、抗病、耐粗飼等優良特性。新疆還是多種果樹的原始起源中心和次生中心,果樹資源豐富,其中優良品種約300餘個。天然葯物如:麻黃、羅布麻、甘草、貝母、雪蓮等分布廣泛,質量上乘,具有獨特的品質和優良的特性。 今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50周年。5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經過新疆各族人民的艱苦奮斗,新疆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的輝煌成就。國民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建立了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的國民經濟體系,初步形成了以天山北坡經濟帶為依託、以鐵路和公路干線為骨架、以區域性和地區性經濟中心城市為支點、輻射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2004年新疆生產總值2200.15億元,比上年增長11.1%,比1978年增長11.5倍,年均遞增10.6%。新疆人均生產總值11199元,比全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高約570元。產業結構得到不斷優化和調整,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由1978年的35.8:47.0:17.2調整為20.2:45.9:33.9。財政收入大幅度增長,2004年全區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48億元,比上年增長18.2%,比1978年增長19.7倍,年均增長12.9%。 新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逐年提高,目前已形成了棉花、糧食、甜菜、林果和畜牧等優勢主導產業。2004年農業增加值444.7億元,比上年增長5.1%,比1978年增長6.1倍。糧食總產量828.53萬噸,比上年增長3.4%,比1978年增長1.2倍。棉花產量175.25萬噸,佔全國棉花總產量的27.73%。現代畜牧業不斷發展,2004年末牲畜存欄頭數達5206.37萬頭(只),比上年增長3.6%,比1978年增長10.7倍。肉類總產量128.13萬噸,比上年增長11.4%,比1978年增長12.3倍。新疆特色農產品發展方興未艾,棉花、啤酒花、番茄、紅花、枸杞、哈密瓜、吐魯番葡萄、庫爾勒香梨、和田石榴等特色農產品飲譽國內外,其中啤酒花佔全國總產量的70%,枸杞佔50%以上,紅花佔60%以上。新疆已成為全國最大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醬生產基地,全國重要的畜牧業和甜菜糖生產基地。 工業經濟快速增長,技術水平明顯提高,形成了以礦產資源開發和農副產品深加工為主導力量,包括石油天然氣開采、石油化工、鋼鐵、煤炭、電力、紡織、建材、化工、醫葯、輕工、食品等門類基本齊全、具有一定規模的現代工業體系。2004年工業增加值745億元,比上年增長14.5%,比1978年增長10.3倍。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穩步提高。2004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原油產量2227.71萬噸,位居全國第3位,比上年增長5.1%,比1978年增長5.3倍;原煤產量2219.64萬噸,比上年增長15%,比1978年增長1.1倍;發電量244.1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2.7%,比1978年增長10.5倍。企業整體經營水平不斷提高,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截止2004年底,新疆上市公司已有27家,總市值405.39億元,總股本83.62億股,累計募集資金110.92億元,這些上市公司對新疆的經濟建設與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基礎設施建設取得較大成就,投資環境明顯改善。2004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60億元,比上年增長15.8%。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全社會投資累計達到7854.9億元,年均增長19.7%。先後建成了一大批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如塔里木農業灌溉和環保一期工程、烏魯瓦提水利樞紐工程,北疆鐵路、南疆鐵路及其西延工程、蘭新鐵路復線,沙漠公路,吐一烏一大高等級公路、烏一奎高速公路,南北疆光纜等。目前,新疆鐵路營業里程已達2998.5公里,鐵路運輸能力大幅度提高。公路通車里程8.65萬公里〈含兵團〉,已形成以烏魯木齊為中心,以7條國道為主骨架,東聯甘肅、青海,西出中亞、西亞各國,南通西藏,並與境內68條省道相連接,境內地市相通,縣鄉相連的公路交通運輸網。全疆現有民用機場12個,航線92條,形成了以烏魯木齊為中心、連接國內外65個大中城市和11個國外城市的空運網,通航里程已達11.18萬公里。到2004年底,固定電話普及率為26.6%,行動電話普及率為25.3%,互聯網用戶78.1萬人。 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逐步形成了沿邊、沿橋(亞歐大陸橋)和沿交通干線向國際、國內拓展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成為中國向西開放的前沿。目前已有國家批準的開放市、縣70個,開放一類口岸17個,兩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一個加工貿易區和三個邊境經濟合作區,已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2004年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56.3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2%,比1978年增長了244倍,年均增長24.6%,對外貿易主要國家和地區為哈薩克、美國、俄羅斯、歐盟等。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自1978年起,外商直接投資累計5.8億美元。自1992年起已成功舉辦13屆烏魯木齊對外經濟貿易洽談會。 旅遊業發展迅猛。2004年,新疆接待國際旅遊人數31.69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0.9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7.5%,較1978年增長1977倍,年均增長35.5%;國內旅遊人數1241.58萬人次,國內旅遊收入108.96億元,比上年增長22.9%。旅遊收入佔GDP比重達5.0%。旅遊業已成為新疆國民經濟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加快。2004年新疆私營企業發展到4.3萬戶,從業人員57.25萬人,注冊資金643.2億元;個體工商戶46.7萬戶,從業人員74.2萬人,注冊資金86.8億元。非公有制經濟創造的生產總值約佔全區的21.8%,對擴大就業、增加稅收、促進經濟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全疆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廣播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科學技術整體實力不斷增強。到2004年底,全區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44.5萬人,每10萬人口中大專以上學歷有5000多人,居全國前列。全區擁有縣以上獨立研究與開發機構122家;1979年以來,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6545項,其中獲國家獎勵的137項,科學技術在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全區各級各類學校共有在校生439.9萬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佔57.8%,專任教師26.5萬人。截至2004年底,全區實現「普九」的人口佔到全區人口的71.9%,青壯年文盲率已降至2%以下。全區現有普通高校28所,本專科在校學生16.3萬人,比1978年增長14.8倍。文化事業欣欣向榮,廣播人口覆蓋率達到92.9%,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92.5%。醫療衛生條件大大改善,縣、鄉、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進一步鞏固,截止2004年末,全區共有衛生機構9434個,床位7.28萬張,衛生技術人員9.58萬人。基本實現了所有縣(市)有醫院、衛生防疫站和婦幼保健機構,鄉(鎮〉有衛生院,村村有醫療點。 伴隨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04年,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03元,比上年增長4.9%,比1978年增長22.5倍;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245元,比上年增長3.1%,比1978年增長17.8倍;城鎮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和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分別由1980年的5.42和7.8平方米提高到2004年的18.82和19.1平方米。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從新疆多民族的實際出發,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符合國情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族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權力。目前,全區有5個民族自治州,6個民族自治縣,42個民族鄉。國家非常重視新疆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選拔和使用,少數民族幹部由解放初期的3000餘人發展到現在的34.8萬人,佔全區幹部總數的51.8%,一大批優秀的少數民族幹部、管理人才和各類專業技術人才活躍在政府機構以及經濟、教育、科技等各個領域。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和風俗習慣得到充分尊重,少數民族的教育、文化事業有了很大發展。目前,在新疆各類教育中均有多種少數民族語言的教學。其中,基礎教育階段採用了維吾爾、漢、哈薩克、柯爾克孜、蒙古、錫伯、俄羅斯等7種語言進行教學。新疆的報紙用維吾爾、漢、哈薩克、柯爾克孜、蒙古、錫伯6種文字出版發行,少數民族的報紙達43種,刊物達80種;新疆人民廣播電台實現了維吾爾、漢、哈薩克、柯爾克孜、蒙古5種語言播出,新疆電視台實現了維吾爾、漢、哈薩克3種語言播出。少數民族古代文學巨著《福樂智慧》、《突厥語大詞典》和少數民族歷史史詩《江格爾》、《瑪納斯》以及維吾爾族大型古典音樂套曲「十二木卡姆」等一批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遺產得到了有效保護,並得以發揚光大。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人士、宗教場所和群眾正常的宗教活動受到尊重和保護。目前,全區有清真寺23000多個,充分滿足了信教群眾的需要。高舉民族團結的偉大旗幟,大力開展以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為主線的思想教育活動。自1983年以來,已連續22年在全區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三個離不開」的思想已日益深入人心,平等、團結、互助的新型民族關系越來越鞏固,盼發展、求團結、思穩定已成為新疆各族人民共同願望、共同追求。認真貫徹中央關於維護新疆穩定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嚴厲打擊民族分裂主義骨幹分子、暴力恐怖犯罪分子和宗教極端勢力為首分子,深入開展嚴打整治斗爭,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保持了我區的社會政治大局穩定。 展望未來,新疆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難得的機遇和美好的前景。我們將抓住機遇,加快發展,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計劃2005年全區生產總值達到2400億元,增長9%;計劃到2007年,全區生產總值達到2570億元,年均增長10%;力爭到2020年生產總值達到7720億元,年均增長9.2%,實現比2000年翻兩番半的目標。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大力推進優勢資源轉化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科技興新和人才強區戰略,加大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力度,促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集中精力解決好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加快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對內對外開放,著力解決好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保持社會政治大局穩定,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新疆的長治久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榮進步。 新疆是祖國西部的一塊正在開發的寶地,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中,新疆各族人民將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在各兄弟省區市的支持下,同心同德,艱苦奮斗,勵精圖治,銳意進取,努力把新疆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

㈢ 中國人均GDP排名

截止到2020年8月7日,中國人均GDP排名為第72位。

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比回上年增長6.1%。人均國答內生產總值70892元,比上年增長5.7%。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3)新疆各市人均gdp擴展閱讀: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總產出(GDP總額,即社會產品和服務的產出總額)/總人口

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核算期內(通常為一年)實現的生產總值與所屬范圍內的常住人口的比值(當前流動人口成為全國或地區經濟貢獻的重要組成部分,決不能忽視,故用戶籍人口作為比較指標是不科學的)。

㈣ 2015年的新疆人均gdp在全國排多少

肯定不在前列

㈤ 求新疆以下地區2009年GDP 、人口和人均GDP

fdwff

㈥ 新疆人均GDP離全國平均水平有多遠

人均新疆不佔優勢 全國的不清楚 估計是差很多的 看自己的薪水就知道了 2009年中國各省區GDP排名2010年01月08日 星期五 下午 02:29註:此數據系2010.1國家統計局提供 名次 GDP(億元) 增長(%) 常駐人口(萬人) 人均GDP(元) 1 廣東 37775.49 5.83% 9449 39978 2 山東 33621.32 8.20% 9367 35893 3 江蘇 33478.76 10.45% 7625 43907 4 浙江 22716.98 5.73% 5060 44895 5 河南 19724.73 7.16% 9360 21073 6 河北 17067.99 5.44% 6943 24583 7 遼寧 14696.23 9.18% 4298 34193 8 上海 14344.73 4.72% 1858 77205 9 四川 14050.78 12.35% 8127 17289 10 湖北 12566.05 10.91% 5699 22050 11 湖南 12299.85 10.25% 6355 19355 12 福建 11855.08 9.14% 3581 33106 13 北京 11469.28 9.36% 1633 70234 14 安徽 10191.48 14.85% 6118 16656 15 內蒙古 8967.52 15.55% 2405 37287 16 黑龍江 8257.24 -0.63% 3824 21593 17 廣西 7903.47 10.21% 4768 16576 18 陝西 7752.20 13.8% 3748 20497 19 吉林 7072.25 10.09% 2730 25906 20 天津 7068.56 9.52% 1115 63395 21 山西 7050.38 1.62% 3393 20779 22 江西 6954.12 7.32% 4368 15921 23 雲南 6178.25 8.39% 4514 13687 24 重慶 5693.58 11.73% 2816 20219 25 新疆 4005.41 -4.70% 2095 19119 26 貴州 3662.43 9.88% 3975 9214 27 甘肅 3373.78 6.23% 2619 12882 28 海南 1585.19 8.65% 845 18760 29 寧夏 1198.15 11.98% 610 19642 30 青海 1012.69 5.38% 552 18346 31 西藏 434.34 10.80% 284 15294

閱讀全文

與新疆各市人均gdp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