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廣安和宜賓相比哪個地方較繁榮。這兩個城市那個經濟較為發達
宜賓比廣安經濟總量要多
㈡ 四川廣安個有軍事項目
廣安
(四川省地級市)
編輯
聲明
本詞條已參考行政區域類詞條編輯指南進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議或想參與整理,歡迎您與網路地理組一起交流。
廣安(Guang'an),四川省轄地級市,世紀偉人鄧小平的故鄉。位於四川省東北部,東、南兩部分與重慶市墊江縣、長壽區、渝北區、合川區接壤,西部與遂寧市蓬溪縣和南充市嘉陵區、高坪區相鄰,北部與南充市蓬安縣和達州市渠縣、大竹縣毗連。廣安是四川省唯一的「川渝合作示範區」和距離重慶主城區最近的地級市,納入了重慶1小時經濟圈。[1]
1993年7月2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廣安地區,1998年7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廣安地區設立廣安市。現總轄廣安區、前鋒區、岳池縣、武勝縣和鄰水縣,代理管轄華鎣市,總面積約6344平方千米,市人民政府駐廣安區思源大道。擁有國家A級景區16個,其中1個5A級,5個4A級。國家水利風景區1處,省級濕地公園2處。鄉村旅遊每年接待遊客數百萬。鄧小平故居市及相關遺跡,寶箴塞、褒先寺、肖溪古鎮等遺址文化積淀豐厚,嘉陵江、金城山、御臨河小山峽等景色亦是遊客探古訪幽、觀光休閑的好去處。廣安不僅是鄧小平同志的故鄉,這里還孕育了「紅岩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紅色旅遊資源,成為了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遊區」和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之一,是四川紅色旅遊的龍頭和全國紅色旅遊的重要目的地。2014年,廣安成功舉辦「5.19」中國旅遊日主會場活動。
廣安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全國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等殊榮。
中文名稱
廣安
外文名稱
Guang'an City
別 名
賨州、賨城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四川省
下轄地區
廣安區、前鋒區、岳池縣、武勝縣、鄰水縣,代管華鎣市
政府駐地
廣安區廣福街道思源大道2號
電話區號
+86 0826
郵政區碼
638000
地理位置
四川盆地東北部
面 積
6344平方公里
人 口
323.16萬人(2014年常住人口)
方 言
四川話—廣安片區
氣候條件
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鄧小平故里/華鎣山/寶箴塞/神龍山巴人石頭城/天意谷等
機 場
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南充機場和達州機場
火車站
廣安站、廣安南站、岳池站、華鎣站、武勝站
車牌代碼
川X
行政代碼
511600
市樹市花
香樟樹;桂花
現任領導
市委書記:侯曉春;市長:羅增斌
高等院校
廣安職業技術學院
地區生產總值
1005.6億元人民幣(2015年)
人均生產總值
28521元人民幣(2014年)
著名特產
鹽皮蛋-醉仙牌麻辣牛肉-岳池米粉
目錄
1 建制沿革
2 行政區劃
3 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 氣候特徵
▪ 地形地貌
4 交通
▪ 綜述
▪ 公路
▪ 鐵路
▪ 航空
▪ 水路
▪ 公交
5 自然資源
▪ 生物資源
▪ 水資源
▪ 礦產資源
▪ 土地資源
6 人口
7 城市建設
▪ 模式
▪ 規劃
8 政治
9 經濟
▪ 綜述
▪ 第一產業
▪ 第二產業
▪ 第三產業
10 教育
▪ 概況
▪ 高等教育
▪ 中等教育
▪ 初等教育
11 社會事業
▪ 科技
▪ 文化
▪ 體育
▪ 衛生
▪ 社保
12 旅遊
13 特產
14 友好城市
15 著名人物
16 城市榮譽
建制沿革
編輯
廣安上古屬梁州之域,殷屬雍州之地。周滅殷後,武王封其宗族姬姓於巴,立巴子國,廣安屬之。周慎靚王五年(前316),秦惠文王命張儀、司馬錯舉兵滅巴蜀,設巴郡於江州(今重慶市),廣安為巴郡轄區。
南齊建元元年(479),析墊江(今合川市)以北設漢初縣(今武勝縣)。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522),析宕渠縣置始安縣(今廣安區)。南朝梁大同三年(537),析宕渠縣東部始置鄰水縣,屬鄰州鄰山郡。西魏恭帝三年(556),鄰州並入渠州,鄰水縣屬渠州鄰山郡。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始安縣改屬渠州。開皇十八年(598),改始安縣為賨城縣(今廣安區)。隋煬帝大業元年(605),遷治所於肖溪鄉王家坪。大業三年(607),改渠州為宕渠郡,仍轄賨城縣、鄰水縣。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賨城縣復名始安縣,並析部分地
神龍山巴人石頭城
域置豐樂縣,治地恆升古城寨(今廣安區恆升鎮古城村),同屬山南西道渠州。同年,復置鄰州,轄鄰水縣。武德二年(619),鄰水縣改屬渠州。武德八年(625),廢豐樂縣,其地復入始安縣。唐武周萬歲通天二年(697),析南充縣(今南充市高坪區)、相如縣(今蓬安縣)置岳池縣,屬劍南道果州郡。唐玄宗天寶元年(742),改始安縣為渠江縣,改渠州為鄰山郡。唐肅宗乾元元年(758),更鄰山郡為渠州,始安縣、鄰水縣復屬渠州。
宋太祖開寶二年(969),宋太祖奉西川轉運使劉仁燧之請,御筆點渠江縣境秀屏山下的濃洄鎮置軍,取「廣土安輯」之意,命名廣安軍,隸屬梓州路,領渠州之渠江、合州之新明、果州之岳池三縣。廣安一名,由此始。是年,渠江縣作為廣安軍的附廓縣,治所由肖溪王家坪遷濃洄鎮東北。宋寧宗開禧三年(1207),增領和溪縣。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蒙古軍入川,廣安軍治所遷大良城(今廣安區小井鄉大良村)。宋度宗咸淳二年(1266),改廣安軍為寧西軍,領屬如舊。
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改漢初縣為武勝軍,後升為定遠州。至元十二年(1275),寧西軍入元朝。同年,治所由大良城遷回濃洄鎮。十五年(1278),廢寧西軍,並新明、和溪二縣入岳池,渠江、岳池二縣改隸順慶府(今南充市)。二十年(1283),置廣安府,府治渠江縣,領渠江、岳池二縣,隸順慶路。同年,鄰水縣並入大竹縣,改縣治為鄰水鎮。二十四年(1287),降定遠州為定遠縣,屬重慶路合州。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改廣安府為廣安州,隸順慶府,領渠江、岳池二縣,九年(1376),增領渠縣、大竹二縣。洪武十年(1377),廢渠江縣,其地並入廣安州,州領岳池、渠縣、大竹三縣。明憲宗成化元年(1465),增領鄰水縣。明思宗崇禎十七年(1644),張獻忠入川,建立大西政權。
清順治四年(1647),清軍滅大西政權,廣安州歸入清朝版圖。但州城尚為人所據,治地遷於來蘇寨。順治八年(1651),治地由來蘇寨遷竹山寨。康熙四年(1665),治地遷回濃洄鎮,領岳池、渠縣、大竹、鄰水四縣。七年(1668),廢岳池縣,其地並入廣安州,其餘三縣劃屬順慶府,州遂為不領縣的散州。八年(1669),撤定遠縣入合州。六十年(1721),復置岳池縣,隸川北道順慶府。雍正六年(1728),復置定遠縣,屬川東道重慶府。宣統三年(1911),蜀北民軍佔領州城,成立「大漢蜀北軍政府」,宣布廣安州脫離清政府,作為軍政府駐地。
中華民國元年(1912),撤「大漢蜀北軍政府」,廣安州隸川北宣尉使署。民國二年(1913),改廣安州為廣安縣。廣安縣、鄰水縣、岳池縣隸川北道。三年(1914),川北道改為嘉陵道,廣安縣、鄰水縣、岳池縣隨屬之。同年,定遠縣更名武勝縣,屬東川道。二十四年(1935),設立四川行政督察區,川政統一,廣安、鄰水兩縣屬四川省第十行政督察區。岳池縣、武勝縣屬四川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年(1949),同年12月,鄰水、武勝、廣安、岳池四縣相繼解放。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將民國時期的督察區改為專區,岳池縣、武勝縣屬川北行署區的南充專區,廣安縣、鄰水縣屬川東行署區的大竹專區。
1953年,撤銷大竹專區,廣安縣劃入南充專區,鄰水縣劃入川北行署區的達縣專區。
1968年、1970年南充專區、達縣專區相繼改為南充地區、達縣地區,各縣隸屬不變。
1978年11月10日,從廣安、岳池兩縣劃出16個鄉鎮設置華雲工農示範區,於1985年2月4日改為華鎣市。
1993年7月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廣安地區,轄南充地區的廣安縣、岳池縣、武勝縣、代管華鎣市和達縣地區的鄰水縣。
1998年7月31日,廣安撤地建市,廣安縣改為廣安市廣安區。
眺望廣安(4張)
2013年2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復同意廣安市設立前鋒區。[2]
行政區劃
編輯
廣安市轄2個市轄區、3個縣,1個縣級市,廣安市人民政府駐廣安市城南思源大道2號。[1]
廣安市行政區劃圖
類別
地名
駐地
人口(萬人)
行政區劃代碼
面積(k㎡)
區號
郵編
行政區 廣安市 廣福街道 497 511600 6344 0826 638000
廣安區
濃洄街道 93.9 511602 886
前鋒區
大佛寺街道 47.5 511603 401
638019
岳池縣
九龍鎮 119 511621 1446
638300
武勝縣 沿口鎮 85 511622 966 638400
鄰水縣
鼎屏鎮 103 511623 1919
638500
華鎣市
雙河街道 36 511681 466
638600
功能區
廣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5.5 511603 103 638019
棗山物流商貿園區 3.6 511602 92 638000
協興生態文化旅遊園區 4.5 65
行政區劃資料來源[3-6]
地理環境
編輯
位置境域
廣安地理坐標為北緯30°01′-30°52′,東經105°56′-107°19′,東西寬134.5公里,南北長93.6公里,幅員面積6344平方千米。廣安市呈扇形分布於川中丘陵與平行嶺谷兩大地形區之間,是三峽庫區發展的接力帶。廣安是四川省毗鄰重慶主城區最近的地級市,有「川東門戶」之謂。[1]
氣候特徵
廣安地處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熱量充足,雨量豐沛,空氣濕度大,日照少,霜期短,風力大。年平均氣溫16℃,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3℃,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33℃。多年大於或等於10℃以上的年積溫5600℃,無霜期306-328天。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43%的降水量集中於作物生長旺盛的夏季。多年平均徑流系數0.48,即降水量的48%匯入河川,52%為土壤吸收和植物蒸騰所消耗。終年植物繁茂,且無季節性河流。[7]
光能
廣安是全國幾個低日照、輻射低值區之一,雲量多,日照少,萬里無雲的天氣少見。多年平均日照時數在1200小時~1342小時之間。但是,日照與農事季節同步。盛夏日照最充足,9月開始下降。全年太陽輻射能為87。8千卡/cm2。4月一9月是光能、熱能和降水最多的時段,有利於大春作物的生長發育。據測定,廣安不同耕作制度的光能利用率只佔0.52%~1.4l%,光能利用潛力很大。
熱能
廣安南北緯度只相差0.47度,氣溫的水平差異極小,而垂直差異較大。全市多年平均氣溫17℃,年際變化不大,月際變化明顯。最冷月是1月,月平均氣溫3℃。最熱月是7月,月平均氣溫27℃,極端低溫可達-3.8℃,極端高溫可達40.5℃。一年之中,氣溫變化的總趨勢是,從1月中旬至7月下旬氣溫逐漸升高,8月上旬氣溫逐漸下降,尤以8月下旬至9月中旬降溫劇烈,有「一雨便是秋」之說。11月上旬至下旬出現第二次明顯降溫時段,由此逐漸進入冬季。
降水
廣安多年平均降水量1014毫米~1282毫米,最多年為1485毫米,最少年為836.6毫米。一年之中,各季節的降水量不同。春季為209毫米~275毫米,夏季為401毫米~405毫米,秋季為278毫米~320毫米,冬季為37毫米~58毫米,氣溫與降水趨於一致,這種雨熱同季的氣候,有利於農作物生長。
地形地貌
廣安縱貫於東南部的華鎣山脈將廣安分為兩大地貌單元。華鎣山脈以西的岳池縣、廣安區、前鋒區、武勝縣、華鎣市位於川中丘陵區,即四川「紅色丘陵」的一部分。地表起伏不大,溝壑縱橫分割。嘉陵江、渠江曲折回環,以深切基岩的增幅曲流形式南流入長江。出露地層
廣安之鄉村篇(10張)
多由侏羅紀砂岩、泥岩構成,形狀平緩。老沖溝坳谷平坦開敞,分隔成低丘與淺丘,構成丘陵地貌中彼此互不相連的壩,土質肥沃,稻田成片集中。華鎣山脈以東的鄰水縣,位於川東平行嶺谷區,華鎣山、銅鑼山、明月山以相隔8-15公里的距離呈北東向平行分布,三山之間為兩個狹長寬緩的槽谷,大洪河、御臨河由北而南貫穿谷底,經重慶市長壽、渝北注入長江。河流兩岸有水平階地分布,稻田成片。全市最高處是華鎣山主峰高登山,海拔1704.1米,最低處為御臨河谷,正常水位高程185米,相對高差1519米。盆中丘陵海拔300-500米,僅金城山標高824.6米。境內中丘、淺丘面積4091平方公里,佔全市幅員的64.49%;深丘面積270平方公里,佔4.26%;平壩面積509平方公里,佔8.02%;山地面積1477平方公里,佔23.23%。[8]
交通
編輯
綜述
廣安地處川渝結合部,是川東方向至重慶和南下東進的重要通道,也是全國「五縱七橫」交通干線上的重要節點。已經融入重慶1小時經濟圈、成都2.5小時經濟圈。隨著構建西部綜合交通樞紐戰略的實施,廣安被確定為全省3個省際交界的次級交通樞紐和12個區域性次級交通樞紐之一。[9]
廣安區位優勢
廣安市80%鄉鎮15分鍾內上國省干線公路、區(縣)10分鍾內上高速公路、30分鍾內到達市區的「半小時經濟圈」;完善城鄉基礎網路,力爭實現所有鄉鎮30分鍾到縣城的「半小時經濟圈」;著力構建以廣安中心樞紐為核心,以鄰水、武勝次級樞紐為兩翼,以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城際鐵路)為骨架,以國省干線、航空、水運為補充,以縣鄉道為基礎、鄉村公路為網路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服務體系。普通國省干線公路提升改造實現全覆蓋,路況服務水平躍居全省第五位,實現100%的鄉鎮通油路,100%的行政村通公路、87%的建制村通硬化路目標;農村公路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新改建農村公路6100公里(縣鄉道1170公里,村道4930公里),新發展農村客運片區29個,形成了城市、城際、城鄉、鎮村四級客運網路;建設安保工程 2100公里、渡改公路橋55座,整治病危橋51座。全省「李冰杯」創建連續五年在交通類考核中名列前茅。[10]
公路
望採納
㈢ 廣漢跟廣安哪個經濟好些
肯定是廣安經濟好,廣安的經濟越來越好了。
㈣ 廣安主要的經濟支柱產業是什麼呢
廣安努力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新產業,初步形成以汽車、煤電、食品、電子信息、新材專料、屬生物工程及制葯、紡織、機械、能源、建材等各具特色的支柱產業。
到去年年底,全市工業增加值預計完成100億元,是「九五」末的2.7倍,佔全市GDP比重的48%以上;全市財政收入的40%以上、利用外資的60%以上和出口創匯的80%以上來自工業;工業企業每年新創造就業崗位2萬個,從業人員20萬人。
㈤ 四川廣安市與廣西河池市哪個地方經濟勢力強一點各方面比較
廣安要建機場,建大學,修公園。還有鄧小平助力!
㈥ 廣安主要的經濟支柱產業是什麼呢
廣安來努力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加快培自育新產業,初步形成以汽車、煤電、食品、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及制葯、紡織、機械、能源、建材等各具特色的支柱產業。
到去年年底,全市工業增加值預計完成100億元,是「九五」末的2.7倍,佔全市GDP比重的48%以上;全市財政收入的40%以上、利用外資的60%以上和出口創匯的80%以上來自工業;工業企業每年新創造就業崗位2萬個,從業人員20萬人。
㈦ 四川省廣安市經濟開發區屬於哪個區
廣安經濟開發區代管前鋒區的戶安鎮,奎閣街道,新橋鄉。
㈧ 廣安的物價怎麼那麼高。廣安的消費大於沿海地區。這樣是不是就帶動了廣安經濟
物價不高啊,你要去了廣州,你就知道了,廣安物價雖然和相同的城市相比看起來高,但是還沒有沿海地帶那麼誇張,「廣安的消費大於沿海地區」完全是不可能的,我是廣安人,現在正在廣州玩
㈨ 2.廣安位於四川省五大經濟區域中的哪一個該區域有哪些優勢產業
長安位於四川五省大經濟地域的那個幼兒園實驗應該是?中心部位。
㈩ 廣安的經濟
廣安市農業物產豐富,盛產稻穀、玉米、高粱、小麥、柑桔、蠶繭、生豬等農副產品,廣安松針茶葉、岳池黃龍貢米、武勝良種生豬、鄰水優質臍橙、華鎣綠色山珍聲名遠播,素有"金廣安(玉米),銀岳池(大米),紅武勝(高粱)"的美譽,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瘦肉型生豬基地和絲綢之鄉。廣安作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資源富饒,適宜農、林、牧、副、漁業綜合開發。
2014年,全市完成農業總產值265.3億元,同比增長4.2%。
廣安糧食播種面積34萬公頃,糧食總產量185.7萬噸,比2013年減少0.8萬噸,下降0.5%。其中,水稻產量100.4萬噸,下降1.7%;玉米產量29.3萬噸?,下降0.4%;小麥產量14.4萬噸,下降0.8%。油料種植面積6.4萬公頃,產量為13.4萬噸,增長2.3%。蔬菜(含菜用瓜)種植面積為6.7萬公頃,產量241.0萬噸,增長2.4%。
2014年,肉類總產量35.8萬噸,增長2.1%;禽蛋產量6.8萬噸,增長1.3%;牛奶產量2843噸,增長0.7%;蠶繭產量3260噸,增長0.8%。全年生豬出欄425.8萬頭,增長2.0%;牛出欄4.7萬頭,增長4.2%;羊出欄35.7萬只,增長3.4%;家禽出欄2887.5萬只,增長2.0%;兔出欄506.8萬只,增長3.3%。
2013年,新建漁業基地10個,新增水產養殖基地面積106公頃。2014年全市水產品產量為6.1萬噸。
廣安森林總面積為25.4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38.9%。2014年共完成營造林面積2.1萬公頃,其中人工造林0.9萬公頃、封山育林0.1萬公頃、森林撫育0.5萬公頃、低產低效林改造0.7萬公頃。
2014年,廣安市新增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戶,農民合作組織162個,申報認證綠色農產品14個,有機農產品6個。全市現代農業產業基地達到11.7萬公頃,其中優質糧油基地3.3萬公頃,優質柑桔基地3.7萬公頃,優質蔬菜基地3.8萬公頃。新建農村戶用沼氣池8080口,推廣沼液綜合利用2.7萬公頃。全市病小型險水庫除險加固116座,啟動實施中小河流治理項目10個,渠系配套防滲150公里,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5667公頃。農業機械總動力186萬千瓦,增長10.7%。 工業
廣安有工業集中區6個,廣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各區市縣工業集中區,其中廣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於1995年7月,1996年1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06年1月經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和建設部審核保留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現規劃面積103平方公里,下轄新橋工業園區、奎閣工業園區和臨港工業園區。
2014年全市全部工業增加值375.4億元,增長9.4%,對經濟貢獻率為49.7%,拉動經濟增長4.2個百分點。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戶數為517戶。實現工業總產值1330.4億元,增長16.2%,其中,輕工業551.5億元,增長10.0%,重工業778.9億元,增長21.0%;煤炭、電力、建材、裝備製造和農產品加工五大支柱產業完成總產值851.9億元,增長16.1%。
2014年全市食用植物油15.2萬噸,增長2.7%;礦山專用設備14.1萬台,增長5.2%;大米39.5萬噸,增長10.6%;蠶絲5286.4噸,增長27.6%;小麥粉28.5萬噸,增長6.3%;精練銅20359噸,增長140.2%;瓷質磚5268.4萬平方米,增長47.8%;鮮、冷藏肉10.3萬噸,增長3.0%;發電量108.0億千瓦時,增長2.0%;家用洗衣機61.5萬台,下降14.3%;飲料酒12.1萬千升,下降7.6%;水泥1175.9萬噸,下降0.2%;液化天然氣15.0萬噸。
2013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64.1億元,增長11.3%。實現利潤65.4億元,下降10.9%;利稅總額為94.7億元,下降1.6%。產銷率為98.5%。
2014年全市產業園區新拓展面積56.6平方公里,累計拓展面積171.7平方公里,新入駐企業58戶,其中投資億元以上企業42戶,累計入駐企業達705戶。完成基礎設施投入85.9億元,增長31.9%,新建標准廠房199萬平方米,新建道路93公里,鋪設管網205公里,新建污水處理廠2座,新建220千伏變電站2座,110千伏變電站2座,建成供水廠2座、供氣站1座。鄰水經開區、武勝經開區創建為全省生產性服務業功能示範區,四川得豐電氣成功創建為全省生產性服務業功能企業。
建築業
2014年全市建築業增加值為107.4億元,增長16.5%,對經濟的貢獻率為18.6%,拉動GDP增長1.9個百分點。四級以上資質等級建築企業納入統計共105戶(不包括勞務分包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331.6億元,增長23.5%。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640.9萬平方米,增長19.4%;房屋建築竣工面積848.6萬平方米,增長15.1%。 國內貿易
廣安市區核心商圈有廣寧路商圈、會展中心商圈、廣安國際商業中心商圈、恆大中天國際廣場商圈、龍馬廣場商圈和北街商圈。
2014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30.4億元,增長13.1%,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業、住宿業和餐飲業零售額分別為47.1億元、233.3億元、5.0億元和45.0億元,增速分別為12.0%、13.3%、15.0%和13.1%。其中,城鎮、鄉村零售額分別為253.4億元、77.0億元,分別增長13.0%、13.4%。限上商貿單位實現零售額178.9億元,增長15.0%。
旅遊業
2014年成功舉辦「5.19」中國旅遊日主會場系列活動,編制完成華鎣山旅遊產業園區總規,遊客中心、紅色文化影視城等項目建成營運,協興歷史文化街區、翰林旅遊小鎮等項目加快建設,武勝白坪-飛龍、華鎣高興-陽和等6條鄉村旅遊帶成功打造,寶箴塞、華鎣山天意谷、神龍山巴人石頭城等4個旅遊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華鎣市成功創建四川旅遊強縣,武勝縣成功創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全年實現旅遊收入194.6億元,增長43.8%,接待旅遊人數2768.2萬人次,增長38.6%。
郵電業
2014年郵電業務總量為16.8億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2.6億元;電信業務總量14.2億元。年末固定電話用戶31.4萬戶,下降4.7%;行動電話用戶233.4萬戶,增長11.5%;寬頻用戶29.6萬戶,增長30.8%。
金融業
2014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265.2億元,比年初增加151.2億元,增長13.6%;住戶存款902.5億元,比年初增加106.3億元,增長13.4%。金融機構貸款余額515.0億元,比年初凈增90.3億元,增長21.3%。
2014年全市現有駐市保險機構21家,其中,財險公司10家,壽險公司11家。全年共收保費32.5億元。其中,財險收入保費7.5億元,壽險收入保費25.0億元,全年各項賠款給付11.7億元。
對外經濟
2014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5家、增資擴能項目1個,實際利用外資4194萬美元,增長2.2%;外貿進出口總額11.1億美元,增長12.0%,其中出口10.8億美元,增長9.6%;岳池縣成功創建國家級外派勞務公共服務平台,新獲省廳批准境外投資企業1家,四川省華鎣市南方送變電有限公司獲批對外勞務經營資格,實現廣安市對外勞務經營資格「零」的突破。全年引進項目950個、到位資金815.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