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2017兩會解讀gdp

2017兩會解讀gdp

發布時間:2020-12-10 09:24:12

❶ 如何解讀2017年兩會精神,談談自己的心得的解讀

改革仍復然是重點。要繼續全面制深化改革,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黨提高執政能力和效率,提高工作水平。反腐問題也是要加大力度的著力點因此今年的深度改革官員執政觀念等行動更加吸引人們關注。環境治理問題。在保證經濟穩步增長的同時,改善環境條件,保證人民健康,給人民良好適宜的生活環境。對於城鎮化有利於促進發展活力,擴大內需,縮小城鄉差距,促進經濟平衡發展。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也是人們的期望,不僅是對於退休養老,在社會低保、社會救助方面也許要進一步的完善。而上學、住房、看病等難問題,仍然是重點和中心。對於食品安全問題,國家仍要完善安檢制度,加強食品安全的檢驗和管理,讓百姓吃地放心。隨著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明顯存在的行業差距、區域差距、城鄉差距不可忽視。促進分配公平合理,深化分配體制改革,與效率兼顧而今年新出的熱點問題集中再就業方面,高校畢業生數量多,崗位競爭激烈,人民期待兩會能夠給就業市場提供活力和信心。

❷ 2017兩會熱點解讀 兩會是什麼意思

2017年「兩會」熱點

【熱點一】「十三五」規劃:引領新常態開拓新境界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五」是沖刺的5年。「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如何繼續推進?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如何「落地」?作為一份引領國家開創發展新境界的綱領性文件,兩會審查、討論的「十三五」規劃草案,將回答國內外關注的諸多「中國之問」。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夢」的具體體現。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中國問題的關鍵。要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創新發展步伐,不僅要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更要強調發展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在這一進程中,增加百姓獲得感至關重要。
【熱點二】供給側改革:「高頻詞」化為具體「路線圖」
自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以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為重點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式啟動。新常態下,供給側改革正從「高頻詞」化為政府、企業明晰具體的改革「路線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說,經濟轉型既要穩定消費、投資、出口的需求側「三駕馬車」,更要靠制度變革、結構優化、要素升級的供給側發動機來推動。供給側還有哪些不合理、結構性改革如何發上力等,將成代表委員討論焦點。
【熱點三】扶貧攻堅戰:吹響沖鋒號立下「軍令狀」
「小康路上,不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到2020年讓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是十八屆五中全會既定目標,也是我國對全球減貧事業的庄嚴承諾。
從層層立下「軍令狀」到22個中西部省區市考核扶貧成效,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已經吹響。精準扶貧還有哪些障礙?哪些政策需要改進完善?代表委員將帶來大量一線情況與真知灼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表示,立下「軍令狀」,關鍵看執行。要督導各級政府精準扶貧,還得運用好考核「指揮棒」,真正提高扶貧實效。
【熱點四】慈善法審議:「懷胎」十餘年有望「呱呱落地」
慈善法草案將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歷經十餘年努力,我國關於慈善事業的首部立法將走上前台。草案經過兩次審議,多處修改,此次提交審議後還將有哪些變化,將成為今年兩會一大看點。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朱征夫表示,慈善立法將對我國慈善事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開展募捐的主體需要什麼資格?「互聯網+」慈善如何開展?騙捐詐捐如何預防?稅收優惠如何實施?慈善信息如何公開?這些問題都將得到解答。
【熱點五】司法改革:為全面小康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在前兩批共18個省市司法改革試點基礎上,今年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將在全國各地推開,成為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攻堅之年。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制度、完善司法責任制、健全司法人員職業保障制度等司法改革的基礎性措施如何深入推進,引人關注。
公正司法事關人民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公平正義,事關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洪浩說,司法改革要在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上取得重要進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熱點六】民生改善: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按照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民生短板如何盡快補齊?公共服務如何完善配套?一系列民生新期待,將成為兩會熱點。中南大學行政管理系主任吳曉林說,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熱點七】創新驅動:社會經濟發展新動能
創新正被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科學獎、C919大型客機總裝下線、「悟空」衛星升空探索暗物質粒子、科技成果轉化法修訂實施、新登記企業「井噴」、創新創業平台到處落地生根、創業投資迅速增長……一系列創新標志性事件,透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正發生重大變革。
中科院院士薛其坤說,「十三五」期間科技創新將為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增添經濟發展新動能提供強大支撐,科技創新作用更加突出、任務更加緊迫。
【熱點八】綠色環保:讓執法監督「硬起來」
從中央提出綠色發展理念,到大氣污染治理寫入31個省區市政府工作報告,再到「十三五」規劃建議中強調環保,社會各界對加快建設美麗中國充滿期待。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張孝德認為,「十三五」開局,綠色發展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在各領域制定切實的具體措施和路線圖。約束性指標要更明確、考核監督要更有效,關鍵是加強執法監管。
【熱點九】拓展空間:「中國方案」潛力巨大
「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三大戰略深入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為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國際環境;亞投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已經起航,G20將吸引更多目光。中國推進更高層次的開放發展路線圖,將在今年兩會上更加明晰。此外,新一輪的東北振興也令人期待。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戰略研究室研究員邵峰認為,新形勢下,中國需要更開放的視野,在更大范圍優化配置資源,形成全方位的主動開放格局,加快實現更高層次的開放發展。
【熱點十】政府自身改革:建設廉潔政府為改革發展添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打造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成效顯著。從一批批行政審批事項取消和下放,到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政府「法無授權不可為」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同時反腐倡廉推動市場建立公平公正的秩序,提升了政府公信力,為改革發展增添動力。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徐行表示,近年來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對政府自身建設提出新要求。人們期待著進一步明確政府權力邊界,繼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消除尋租腐敗的空間,建立政策落實的責任機制和督查問責機制。

兩會全稱:
人大: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政協: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❸ 為何說2017年GDP的增長具有高含金量

報道稱,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就宏觀經濟運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回示,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6.9%,自答2011年以來首次實現年度增速回升2018年中國經濟延續穩中向好態勢是有條件、有信心的。

5年來,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事項削減44%,中央層面投資核准事項累計削減90%,中央政府定價項目縮減80%。2017年全國日均新登記企業1.66萬戶,活躍度保持在70%,經濟社會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希望2018年GDP可以創造更多的奇跡!

❹ 求關於兩會中的經濟內容的演講稿。說說兩會中的關於經濟的熱點也可以啊。。。急求!!!

今天很高興,能夠來到XX談談讓人沮喪的題目,當前經濟熱點透視,你只要談到當前經濟熱點,都是壞消息。那麼,請各位來賓想想,你面臨的最大的危機是什麼?我可以這樣告訴你,我們中國改革開放30年,基本是成功,尤其是10餘年來,我們經濟高度發展的結果孕育出了在座各位一大批企業家。可是你知道嗎?由於你所處的環境太順了,我國經濟增長太成功,因此你們這批企業家,只有個人的艱辛的奮斗歷程,全中國的政府官員,全體企業家沒有一個人經歷過馬上要發生的經濟危機。昨天晚上到現在,竟然有幾個企業家問我一句話,朗教授你看看現在還有什麼有潛力的行業我想投資的,我只想三個字我說你瘋了,你什麼也不懂。你把人生看得太簡單,你過去怎麼成功的?你過去是順著改革的潮流成功的,我告訴你在今天這刻是每位在座的企業家反思的事。我們的未來是什麼?請各位來賓看看今天提供的數據,美國股市從年初到現在,跌了?蒸發了多少億資金?8.5萬億美元是什麼概念?這就是我們中國05、06、07三年GDP的總和全部白幹了,一個國家的股市跌了這么多,它所象徵的後續是極其可怕的,那就是一個持續的大蕭條即將來臨。

而中國的股市,雖然過去有所謂的泡沫現象,但是在這里我得很遺憾地告訴各位中國股市已經跌了超過70%,這和美國1929年股市崩盤差不多,這種股市大跌是什麼意義?為什麼我在去年年底的時候,我敢預言中國股市大跌,就在今年五月份我在鳳凰衛視《鏗鏘三人行》我呼籲全國股民不要對奧運有幻想,股價一定會持續下跌,講這句話不是一個簡單的我有沒有膽識、敢不敢講的問題,我為什麼這樣講,當然你們知道我這樣講是對的,中國股價一反世界潮流,什麼叫做世界潮流呢?那就是任何奧運主辦國的國家都在奧運前大幅攀升,奧運後大幅下跌,我為了講中國股價會下跌呢,因為我已經看到了經濟危機,很多人說朗教授你的爭議性比較大,我說你們是錯的,我從來沒有,因為我講的到最後都會實現的。

請各位想想,世界經濟的次貸危機會對你造成什麼沖擊?在這刻我姑且把這個話題束之高閣,我先不告訴你,我可以告訴你更可怕的是危機沒有來之前,我國已經產生了危機,那就是從前年到去年的股市泡沫和樓市泡沫現象,這種泡沫現象,各位來賓你們以為是我們中國經濟發展更成功了嗎?你認為是我們中國老百姓更富裕了嗎?因此有更多的閑錢炒股嗎?不是吧?我在去年年初又講了一句話爭議性的話,很多學者不高興,我說股市泡沫跟樓市泡沫的本質不是經濟更好了,不是我們更富裕了,而是製造業的迴光返照,這是什麼意思?我國製造業企業家所面臨的投資環境已經開始急速惡化,因此,很多企業家把應該投資在製造業的錢不投資的,拿出來去干嗎呢?炒樓炒股了因此大量的企業資金進入股市、樓市才是樓市泡沫和股市泡沫的真正原因。

按照我的說法,下一步應該是製造業的大量倒閉,為了把我當時的觀點記錄在案,我絕對不放馬後炮,我寫了一篇文章叫做《八大危機》,出來以後,點擊率超過一個億,雖然很轟動,但是像我的人生一樣從來不得到重視,因為大家都喜歡專家、學者談一萬點、八千點,不喜歡聽我講實話,不幸的是今年的經濟按照我去年所說的八大危機一步一步發生。

就在這個時刻,廣東的媒體叫《南方人物周刊》對我做了一個專訪,尤其是我寫了八大危機之後,他們覺得不可思議,到現在我也記得,他說當全中國專家學者說股市泡沫、樓市泡沫、多膨脹是由於流動性過剩的時候,郎咸平不同意,郎咸平說應該是製造業的迴光返照,如果郎咸平是對的,那麼全國的專家、學者都是錯的。因此,政府推行的宏觀調控,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是一個落井下石的毒葯,那是10年之前。我今天我有點羞答答,不好意思告訴你們,最後證明我是全國唯一對的學者,其他的都錯了。

否則你們這么忙,干嗎聽我在這里演講呢?那麼各位想想,什麼叫做流動性過剩?我們的學者竟然認為,樓市泡沫、股市泡沫,還有通貨膨脹,就是簡單的流動性過剩,什麼是流動性過剩?那就是我們手上的錢太多,買股票,股市泡沫;買樓房,樓市泡沫;買產品,通貨膨脹,因此用一個所謂的流動性過剩的學術名詞都可以簡單解釋07年發生的一切現象。那麼,我們政府所推行的宏觀調控政策,竟然是以收迴流動性為目的。其方法是提高利率跟提高銀行利率和存款准備金率,到了年底經濟工作會議更進一步加大力度,實行宏觀調控。那麼我請各位來賓想一想,有沒有可能全中國的學者都是錯的?有沒有可能流動性過剩就是錯的?有沒有可能因為流動性過剩所推行的宏觀調控也是錯的?在這里,很不幸的告訴各位,這都是錯的。因此,我們的製造業才如此的被動。中國經濟根本就不是流動性過剩,胡說八道。由此產生的政策誤導讓我們的政府、讓我們的企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而且我們的學者特別喜歡粉飾太平、取悅領導,這種方法更是讓我們的經濟雪上加霜。

今天我針對這一切的前提,跟各位從國內一直談到國外,讓各位清清楚楚知道我國經濟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會產生泡沫現象,其實泡沫現象只是一個表面現象,真正的原因是我們整個經濟發展出現了重大危機。請各位想想,我們每年10%的經濟增長是怎麼來的?很多股民這么問我,朗教授你看我們經濟增長這么成功,每年10%,我們的股票市場沒有反映我們的經濟增長的樂觀現象嘛,我說你是錯的,中國的股票市場是真真實實反映著我國經濟的本質問題,你每年看到的10%的經濟增長本身都是有問題的。什麼問題呢?那就是我們整個經濟增長的模式是錯的。我們是以什麼方式拉動經濟增長啊?我們是鋼筋、水泥所拉動的,也就是說你們到各地區看,各地政府搞的綠化也好,橋梁也好,這些東西拉動了中國的經濟增長。那麼這些部分是多少?這些部門佔了經濟總量的30%左右,也就是說和地方政府推動GDP工程有關的部門拉動了經濟增長。那麼這些部門是中國經濟真正過熱的部門。

那麼其他的民營製造業呢?基本上過冷。這些部門只佔了30%左右的部門是哪些部門呢?以去年為例,包括地產、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大型國企,其他的融資銀行和證券公司等等,這些部門你知道去年的增長率是多少呢?就以去年為例,超過30%。30%的總量,它的成本率超過百分之三十幾。一平攤下來,中國全國的經濟增長應該是10%左右,理解了嗎?我們的民營經濟對國家的貢獻是非常小的。

因為我們這么多年把大量的資源投入在基礎建設,基礎建設也就是GDP工程建設推動了10幾年來的經濟發展。那麼這個推動表面上看起來我國取得了光榮的GDP,實際上我們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我給你舉個例子,什麼叫做代價,這種發展模式使得我國GDP的組成非常的畸形、非常扭曲。我們拿我們的GDP和歐美、日本等國比較,那些國家,他們是以消費需求為主要拉動的,也就是說當我想喝礦泉水的時候你生產礦泉水,當我想彈鋼琴的時候你生產鋼琴,我想打手機的時候,你生產手機,很正常。因此他們的70%都是消費。我們剛好相反,我們的消費只有35%,只有別人的一半,我們的GDP是什麼東西呢?都是你們在外面看到的鋼筋水泥,佔到50%以上,歐美各國20%不到。

各位了不了解這種經濟會造成什麼樣的可怕的結果?那就是,由於我們國內的消費太少,因此,造成了大量的產能過剩,我們製造太多的消費不了,而且我們產能過剩是怎麼造成的呢?我們犧牲了我們的環境,破壞了我們資源,剝削了我們的勞工,因此,產能大幅擴張,而且產能大幅擴張到什麼地步?到了我們老百姓消費不了的地步,大量產品製造出來,我們只有30%的消費,因此能是出口創匯,把過剩產能生產出來的產品賣給外國,美其名曰是出口創匯,其實是埋下了定時炸彈,就在08年爆炸了,是什麼因的炸彈呢?你想想,我們只消費的30%,而我們這么多的產能,這么多產品不得不出口給別的國家消費,不但破壞了環境剝削了勞工,同時我們賺了大把的美元外匯,06年破的1萬億,07年破的1.5萬億,08年破了1.8萬億,現在正在破1.9萬億,講問以後就是1.9萬億了。外匯大量積累的結果使得我們這種被動以出口創匯為主導的畸形經濟付上的沉重的代價,人民幣不斷升值,不斷升值的結果,回過頭來打擊到這些以出口為主導的民營經濟。

❺ 地方兩會為什麼降低gdp

中國不以GDP論英雄,各地「兩會」的市政府工作報告紛紛主動調降2014年的地區國民經濟生產總值增幅。全國20個省份已召開地方人代會和政協會議,多數位於中西部的省份相比去年皆下調經濟增長目標。專家指出,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

地方為何調降GDP增速?調結構、促轉型當然是重要考慮,而這都與改革密切相關。談到改革,社會各方都充滿期待,認為能給經濟發展帶來長期紅利。但華泰證券研究員徐彪指出,改革的短期陣痛效應也不可忽視。

比如,2014年我國在淘汰落後產能以及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方面,將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淘汰落後產能,勢必影響製造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嚴控地方融資平台,基建投資將有明顯回落。投資長期占我國GDP的50%左右,如果投資增速下行,對經濟的影響可想而知。
對於中國改革的長期紅利和短期陣痛,外資機構已經產生了比較大的分歧。偏向紅利的一方認為2014年中國的GDP增速能達到8.6%,偏向陣痛的一方認為2014年中國的GDP增速只有7%。
當然,全面深化改革和短期經濟增長並不完全相悖。有些改革措施既能調結構,又有助於穩增長,典型者如上海自貿區的推出。有關統計顯示,上海自貿區成立後的第一個季度,新增各類企業逾3000戶,注冊資本總量近750億元。正是因為有自貿區等因素的支撐,在上海區縣中經濟總量最大的浦東,將今年的GDP增長目標定為10%,比去年提高0.5個百分點左右。
從目前情況看,兼顧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的改革選項還有不少,如繼續簡政放權、加快稅制改革等。當然,如果改革和增長發生沖突,改革還是第一位的,這可能是多數地方政府調降GDP增速的重要原因之一。

❻ 如何理解中國 2017 年第二季度 GDP 增速為 6.9

據報道,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今日發布了《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2017年中期)——反彈、分化與周期轉換中的中國宏觀經濟》報告,報告預測2017年全年GDP增速為6.7%,CPI為2%,預計M2增長率為11%。

在此過程中,需要防止競爭式監管放大監管要求,需要更多的協調。同時,要加強貨幣政策對市場利率的關注,加快推進將市場利率設為基準利率。

❼ 2017年中國全國兩會起止時間 兩會關注的熱點解讀有哪些

2017年兩會時間: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分別於2017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

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國務院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積極回應了社會關切,對百姓關心的住房、醫療、養老、教育和就業等問題作出了務實的工作安排。2017年政府圍繞民生改善工作的十大「關鍵詞」:

關鍵詞:收入

居民收入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今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居民收入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深化收入分配製度配套改革。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強農惠農政策,拓展農民就業增收渠道。

關鍵詞:住房

因城施策去庫存 堅持住房的居住屬性

目前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仍然較多,要支持居民自住和進城人員購房需求。堅持住房的居住屬性,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加強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今年再完成棚戶區住房改造600萬套,繼續發展公租房,讓廣大人民群眾在住有所居中創造新生活。

關鍵詞:交通

今年完成鐵路建設投資8000億元公路 水運投資1.8萬億元

引導資金更多投向補短板、調結構、促創新、惠民生的領域。今年要完成鐵路建設投資800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元,再開工15項重大水利工程,繼續加強軌道交通、民用航空、電信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

關鍵詞:環保

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力度 重點地區PM2.5濃度明顯下降

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別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下降;強化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別下降2%;推進生態保護和建設,啟動森林質量提升、長江經濟帶重大生態修復、第二批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工程試點,完成退耕還林還草1200萬畝以上。

關鍵詞:就業

2017年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 更加重視就業導向

今年就業壓力加大,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2017年城鎮新增就業目標1100萬人以上,城鎮新增就業預期目標比去年多100萬人,突出了更加重視就業的導向。今年高校畢業生795萬人,再創歷史新高,要實施好就業促進、創業引領、基層成長等計劃,促進多渠道就業創業。持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關鍵詞:教育

辦好公平優質教育 制定實施《中國教育現代化2030》

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生「兩免一補」政策,加快實現城鎮義務教育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持續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不斷縮小城鄉、區域、校際辦學差距。制定實施《中國教育現代化2030》,要發展人民滿意的教育,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國家現代化,使更多孩子成就夢想、更多家庭實現希望。

關鍵詞:醫療

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取消葯品加成

深化醫療、醫保、醫葯聯動改革。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部取消葯品加成,協調推進醫療價格、人事薪酬、葯品流通、醫保支付方式等改革。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同步提高個人繳費標准,擴大用葯保障范圍。在全國推進醫保信息聯網,實現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完善大病保險制度,提高保障水平。

關鍵詞:養老

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穩步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確保按時足額發放。穩步提高優撫、社會救助標准,實施好臨時救助制度。

關鍵詞:扶貧脫貧

中央專項扶貧資金增長30%以上 今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

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今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完成易地扶貧搬遷340萬人。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長30%以上。加強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革命老區開發,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勞務輸出、教育和健康扶貧,實施貧困村整體提升工程,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

關鍵詞:數字經濟

年內全部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 推動「互聯網+」深入發展

在互聯網時代,各領域發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網路。今年網路提速降費要邁出更大步伐,年內全部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大幅降低中小企業互聯網專線接入資費,降低國際長途電話費,推動「互聯網+」深入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加快成長,讓企業廣泛受益、群眾普遍受惠。

❽ 中國公報表示2017我國GDP增速為多少

比2019年增長6.9%.

全年國內生產總值[2]827122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5468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334623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427032億元,增長8.0%。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9%,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0.5%,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1.6%。

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8.8%,資本形成總額貢獻率為32.1%,貨物和服務凈出口貢獻率為9.1%。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9660元,比上年增長6.3%。全年國民總收入[3]825016億元,比上年增長7.0%。

(8)2017兩會解讀gdp擴展閱讀

2017中國人均GDP超8800美元 2022年望進入高收入國家

世界銀行的高收入國家標准為人均國民收入1.2萬美元左右。2017年中國人均國民收入在8790美元左右,和人均GDP接近。如果此後幾年人均GDP和收入維持2017年增速,則大約在2022年,中國將進入到高收入國家行列。

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是2011年以來經濟增速首次回升。國家統計局黨組成員、總經濟師盛來運認為,2017年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邁上新台階。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新動能成長實現新突破,生態環保力度加大。2018年,我國經濟有條件有能力延續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❾ 中國2017年的GDP是多少

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82.7萬億,佔全球15%。

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2.7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5%左右,穩居世界第二位;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在30%左右,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穩定復甦的重要引擎。

2017年,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3.4%和11.3%;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6%,比第二產業高11.1個百分點。

(9)2017兩會解讀gdp擴展閱讀:

2017年,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好於預期,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經濟實力實現躍升。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2.7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5%左右,穩居世界第二位;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在30%左右,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穩定復甦的重要引擎。

——經濟發展更加穩健。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51萬人,連續5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和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都在5%以下,處於近年來的低位。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6%,漲幅比上年回落0.4個百分點,符合年度預期目標。

——全面開放實現新跨越。貨物貿易總額創歷史新高,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14.2%,進出口規模有望重回世界首位。全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17.8%。

❿ 今年兩會確定的GDP和CPI到現在目標的運行情況如何

十二五CPI,GDP,各種指數預期目標:經濟GDP增長8%、物價CPI漲幅4%、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版財政赤字權9000億元、廣義貨幣增長16%等。
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接近40萬億,2011年預計達到44萬億。2010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近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4.7%,全年貿易順差減少6.4%。十二五期間國家繼續在擴大出口的同時,盡量減少貿易順差,2011年我國外貿的不確定因素比2010年要少一些,進出口增速將保持在10%至20%。

閱讀全文

與2017兩會解讀gdp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