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人均GDP 怎麼算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內工具,即「人容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Ⅱ 人均GDP能夠反應人民的實際生活質量嗎
結合最終產生的城市生活質量指數以及各城市基礎經濟數據,利用SPSS統計軟體對城市生活質量與城市經濟水平(人均GDP)、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間的相關關系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城市生活質量指數與人均GDP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呈正相關關系,相關程度為中度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782和0.753;而人均GDP與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間的相關系數達到0.818,為高度相關,即城市經濟水平越高會促使其居民收入水平相對更高,這也表明在城市生活質量與經濟水平的關系中實際還包括了居民收入水平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因此,必須利用偏相關分析方法,消除居民收入水平所造成的影響,才能准確反映出城市生活質量指數與單純的城市經濟水平之間的相關關系。經過計算,在此種條件下,生活質量指數與人均GDP之間的相關系數僅為0.438,為低度相關。 分析表明,簡單的經濟水平發達並不等於生活質量好,單一的經濟指標特別是GDP指標並不能作為衡量城市價值、評定城市生活質量的最佳指標。經濟增長必須轉化為居民收入增長、政府財政收入增長等才能真正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這也是重慶、武漢等大城市經濟總量大但城市生活質量不高,而珠海、克拉瑪依等中小型城市生活質量排名較高的主要原因。
Ⅲ 人均實際gdp怎麼求 以及gdp指數怎麼的出來
1、CPI的統計范圍是居民生活消費中的八大類商品,而GDP的統計范圍是全部產品和服務,所以不能使用CPI來計算人均實際GDP。
2、現有國家統計制度中,人均GDP是人均名義GDP,人均GDP指數是人均實際GDP增長指數,所以要計算各省人均實際GDP,使用基期人均GDP與隨後的人均GDP指數連乘即可。
舉例,已知2000-2012年的人均GDP和人均GDP指數,計算以2000年價格為基期的2001-2012年人均實際GDP,做法如下:
2001年人均實際GDP=2000年人均GDP ×2001年人均GDP指數
2002年人均實際GDP=2000年人均GDP ×2001年人均GDP指數×2002年人均GDP指數
2003年人均實際GDP=2000年人均GDP ×2001年人均GDP指數×2002年人均GDP指數×2003年人均GDP指數
2004年人均實際GDP=2000年人均GDP ×2001年人均GDP指數×2002年人均GDP指數×2003年人均GDP指數×2004年人均GDP指數
……
這種演算法是政府統計官方演算法,可以參見中國統計年鑒表2-1、2-3和2-4自行驗證,早期數據可能略有調整,2000年以來的數據確是如此。
注意:人均GDP增長指數是百分數,莫忘記百分號。
Ⅳ 人均實際GDP指數怎麼算出來
你既沒有指出GDP是名義還是實際,也沒有指出平減指數佔GDP的比例,因此這問題不可能得到唯一解。只能得到一簇函數。分類討論如下:1.GDP是實際GDP,那麼人均實際GDP不變。2.GDP是名義GDP,那麼假設平減指數為a%,則人均實際GDP下降了a%。
Ⅳ 各省人均實際GDP是怎麼算得用年鑒里已經的數據。
1、CPI的統計范圍是居民生活消費中的八大類商品,而的統計范圍是全部產品和服務,所以不能使用CPI來計算人均實際GDP。
2、現有國家統計制度中,人均GDP是人均名義GDP,人均GDP指數是人均實際GDP增長指數,所以要計算各省人均實際GDP,使用基期人均GDP與隨後的人均GDP指數連乘即可。
舉例,已知2000-2012年的人均GDP和人均GDP指數,計算以2000年價格為基期的2001-2012年人均實際GDP,做法如下:
2001年人均實際GDP=2000年人均GDP ×2001年人均GDP指數
2002年人均實際GDP=2000年人均GDP ×2001年人均GDP指數×2002年人均GDP指數
2003年人均實際GDP=2000年人均GDP ×2001年人均GDP指數×2002年人均GDP指數×2003年人均GDP指數
2004年人均實際GDP=2000年人均GDP ×2001年人均GDP指數×2002年人均GDP指數×2003年人均GDP指數×2004年人均GDP指數
……
這種演算法是政府統計官方演算法,可以參見中國統計年鑒表2-1、2-3和2-4自行驗證,早期數據可能略有調整,2000年以來的數據確是如此。
注意:人均GDP增長指數是百分數,莫忘記百分號。
Ⅵ 人均實際GDP的增長是否可能比真實生活水平增加的更快
人均GDP增長肯定比真實生活水平增長更快,
第一點:因為基本生活用品在CPI中的比重太低,而回這些對普通人答的生活卻影響最大。目前中國收入差距越拉越大,10%的人佔有90%的財富,特別是經融杠桿與房地產的結合,使窮人失去了財富增值的機會。
第二點:GDP也有水份,而且GDP的增加並不等於收入的增加,因為錢在流動過程中並不一定會產生價值,比如:庫存會增加GDP,但並不會增加生活物質。
Ⅶ 人均實際GDP與人均福利同方向變動嗎
人均實際的GDP與人均福利同方向變動,這個是沒有關系的。
Ⅷ 人均GDP各階段剖析
GDP(GrossDomesticProct),就一個國家而言,被稱國內生產總值。它是對一國產量的標准測量指標,表示該國居民在一特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商品和服務的貨幣價值總和。在國民經濟核算中,通常使用GDP總量、GDP增長率和人均GDP三個重要指標。這三個指標分別具有不同的功效。 GDP總量,衡量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規模。它的主要功效是:1、用於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實力。2、用於國際間和地區間進行比較。3、用於制定一國(或地區)經濟發展戰略。4、用於經濟分析和經濟管理。GDP指標為經濟學家分析經濟運行狀況、政府調控管理經濟提供了廣泛的用途。 GDP增長率,衡量的是經濟增長速度。其主要功效是: 1、是宏觀經濟的重要調控目標。 宏觀經濟調控的通用目標是: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充分就業和國際收支平衡。 2、是經濟周期性波動的重要測度指標。經濟增長速度圍繞潛在的生產能力出現一定程度的上下波動,是經濟運行的一種必然的不可完全避免的現象。 3、是橫向、縱向比較的重要參照指標。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今日與過去相比較,一國與他國、一地區與他地區相比較,除了比較GDP總量外,更重要的是比較GDP增長率1978—2002年間我國GDP年均增長9.4%,國際地位快速提升。 在橫向比較中,1996—2002年間我國GDP增長分別高於世界、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增長速度的4.5個、5.0個和3.3個百分點。 人均GDP,衡量的是一個國家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同時也是劃分經濟發展階段的重要指標。世界銀行按人均GDP水平(實際購買力平價),將各國分為低收入、下中等收入、上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四個等級。2000年,人均GDP1980美元為低收入組,4600美元為下中等收入組,9120美元為上中等收入組,27770美元為高收入組。中國當時為3920美元,低於下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數,僅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7400美元)的53%。 從作為劃分經濟發展階段的重要指標看,國際上通常把一國的發展水平按人均GDP分為幾個階段:300—400美元以下是貧困階段;400—500美元是擺脫貧困的階段;800—1000美元是開始走向富裕階段,我國稱小康階段;3000—6000美元是比較富裕階段,我國稱全面小康階段。如英國社會學家英格爾斯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了9項現代化量化指標,其中第一項就是人均GDP(或GNP)在3000美元以上。我國研究機構提出的基本實現現代化主要評價指標體系,共分3類12項,其中第一項為人均GDP9000美元。可見,人均GDP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對GDP要用歷史的觀點看待,在人們對GDP普遍質疑時,仍然要看到,GDP是美好的,其「功」不可沒。
Ⅸ 知道了人均GDP,和人均GDP指數,怎麼求人均實際GDP 求高人指點
原理:現有國家統計制度中,人均GDP是人均名義GDP,人均GDP增長指數是人均實際GDP增長指數,所以使用基期人均GDP與隨後的人均GDP增長指數連乘即可
舉例:已知2000-2012年的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長指數,計算以2000年價格為基期的2001-2012年人均實際GDP
2001年人均實際GDP=2000年人均GDP ×2001年人均GDP增長指數
2002年人均實際GDP=2000年人均GDP ×2001年人均GDP增長指數×2002年人均GDP增長指數
2003年人均實際GDP=2000年人均GDP ×2001年人均GDP增長指數×2002年人均GDP增長指數×2003年人均GDP增長指數
2004年人均實際GDP=2000年人均GDP ×2001年人均GDP增長指數×2002年人均GDP增長指數×2003年人均GDP增長指數×2004年人均GDP增長指數
……
注意:人均GDP增長指數是百分數,通常大於100%,一定不要誤用成增長率
對的,就是這個東西
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