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深圳GDP超過廣州,下一個將會超過上海嗎
我自己的看復法難度是制比較大的。
第一,兩個都是知名城市,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就目前而言是相當的,但上海的大學遠比深圳要多,而且更有底蘊,上海的人才產量是要比深圳要大的;
第二,看航運的發展程度,我自己做過貨代行業,上海港是全國最大的港口,吞吐量都代表著這座城市以及周圍城市(義烏)的一個外貿貢獻,同時處於長江流域的出口,內河運量會有相當大程度的支持;而深圳的蛇口和鹽田是比較出名的,但是航線一般是由深圳到廣州,因此這部分也會有一個對比;
第三,金融中心的確立,這個其實一目瞭然了,一個滬市,一個深市,滬市要領先發展得很多,金融產品衍生市場發展的速度就要快上許多;而深市的突破亦需要借鑒香港,結合實際,有望取得領先的;
第四,是一個城市的地位,這個就不用多說了。而且就地理位置而言,是有占據優勢的,看看高鐵,公路的對比(至首都及周邊地區);
不過,深圳近幾年對於創新,創業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這個是潛力部分,並且粵港澳灣區的建設也為深圳的發展提供支持,總的來說,能將上海定位目標,超越的話依舊要看雙方的潛力,深圳的企業能加強創新轉換到市場,人們有自主創業意識,那市場的發展潛力提得上,是能夠達到這個目標的。
B. 深圳gdp與越南哪個大
深圳多抄點 越南雖然說是一個國家襲 但是深圳人口也不少 更重要的是深圳人均GDP是中國最高的城市 超過1萬美元
2009年深圳GDP為8200億人民幣 約1200億美元
越南2009年GDP為914億美元 人均超過一千美元(人口8400多萬)別小看越南啊 中國10年前也是人均GDP剛過1Q美元 再過10年20年 越南很有可能天差地別 成為韓國2號
C. 深圳為什麼不劃直轄市深圳GDP高於天津重慶,僅次於北京上海,比廣東省會廣州的經濟也發達。
我覺得這個主要還是看政府對全國經濟的整體規劃和戰略來定的吧。
首先看直內轄的目的,無容非就是要在政、商兩面有很好的區域帶動作用,可以看目前已知的4直轄的區域劃分就知道了,而深圳雖然在經濟上有明顯優勢,但是廣東整體GDP也不算差,且又有政治影響力,另外加上一些「政治原因」(廣東省委不會輕易妥協,深圳這塊肥肉目前製造的GDP可全算廣東的)的阻礙,深圳成為直轄的可能至少目前乃至今後幾年都不可能。
其次是看當初對深圳市的定位,開個開放的牌坊城市,一些特殊的原因導致帶有這種特殊光環的城市,通常不太可能成為直轄市。
以上,個人見解。
D. 整個福建的gdp能比得上一個深圳嗎
2019年,深圳市GDP有望接近4000億美元,人均有望達到3萬美元
2018年福建省GDP3.6萬億
比得上的,但是也差不多了
E. 2018年深圳gdp24691億的數據是哪來的
已經知道的是深圳初步核算的GDP是24222億,相比24691億少了469億。
有傳當時深圳統計局要求華為公司按生產地統計把歸屬深圳地的數據從轉移公司到東莞生產後單列出來而與廣東東莞統計局就此沒有在省里協商好。該數據是網友根據相關數據推測出來的,可能列入深圳統計局初步核實數據中(以統計年鑒為依據)。
不過2018年深圳GDP應該以最終核算為根據,即要到2020年初或2019年底才能知曉該推測是否可信。
F. 2019年深圳的GDP在亞洲排行第幾
2019年深圳的在亞洲排行第五。
2019年,深圳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927.09億元,同比增長6.7%。2019年,南山區的GDP達到6103.6億元,同比增長7.6%,龍崗和福田的GDP超過4000億元,分別達到4685.7億元和4546.5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8.1%和7.2%。
寶安區的GDP為3853.5億元,同比增長6.6%。龍華區和羅湖區的GDP超過2000億元,但差距進一步縮小,分別為2510.7億元和2390.2億元,增速分別為2.5%和6.8%。
(6)2018年深圳GDP與東京GDP比較擴展閱讀:
深圳的GDP介紹如下:
光明區的GDP突破千億大關,達到1020.9億元,增長8%。鹽田、坪山和大鵬新區的GDP分別為656.4億元、760.8億元和351.4億元,深汕合作區的GDP為46.8億元,增長23.1%。
公報還顯示,截至2019年深圳市年末常住人口1343.8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1.22萬人。其中常住戶籍人口494.78萬人,增長8.8%,占常住人口比重36.8%;常住非戶籍人口849.10萬人,增長0.1%,佔比重63.2%。
G. 深圳香港GDP哪個強
2015年,深圳GDP總量超越香港,但是人均和香港還有較大差距。
2014年,深圳GDP為16001.98億元人民幣,香港GDP為17144億元人民幣。
H. 深圳全年GDP總量超過香港了嗎
2月28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網站28日發布數據顯示,2017年香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626.37億港元,按照28日港元/人民幣的中間價計算,摺合人民幣約21529.55億元。數據顯示,深圳2017年的GDP總量為22438.39億元,首次超過香港,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經濟總量第一的城市。
香港大公網報道稱,陳茂波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對香港而言,有雙市場、創新科技產業和土地資源等三大優勢。大灣區6800萬人口,生產總值14000億美元,為香港金融和高端服務業提供龐大的市場。香港可以和內地企業並船出海,開拓市場。此外,大灣區既有匯聚多家龍頭科創企業的深圳,亦有多個正向先進製造業轉型的城市,在科創產業上與香港互助互輔,可以成就一個人才、科研機構與企業匯聚的國際創科中心。大灣區也有豐富的土地資源,隨著多項交通基建落成通車,往返區內各地非常方便,若能在政策上有所突破,香港人可以更便捷地在區內營商、學習、就業和生活。
對於2018年的經濟前景,香港特區政府認為,環球經濟擴張勢頭持續,加上內部需求強勁,預計會在未來為香港經濟提供有力支持。只要外圍不出現重大突變,香港經濟繼2017年實現3.8%的增幅後,預測2018年本地生產總值將會增長3%至4%。
I. 武漢和深圳三十年後gdp對比
今年武漢GDP近12000億深圳19000多億武漢占深圳60%整左右 深圳增量1500億以上 武漢900一1000億 佔比會上升 但總量的深圳以後差更多
J. 目前上海和深圳哪個城市比較發達GDP哪個更高
上海,上來海GDP高接近兩萬億了自吧,深圳才剛過一萬一千億,不過GDP不僅僅是衡量一個城市的唯一標准,上海的面積是深圳的三個多大,所以深圳每平方公里的GD要比上海高的多,上海是中國第一大城市,被中國給予了很多很多,所以如果單純指發達的話上海更勝一籌,畢竟國家投了那麼些錢,但是相比較深圳才是一個有志青年應該去拼搏的地方,因為那裡有激情,有創新,上海貌似很排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