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江蘇為何能夠成為人均gdp最高的省份
江蘇為何能夠成為人均GDP最高的省份,其實就是因為江蘇優越的地理條件,還有從古至今的經濟基礎,而且江蘇還緊跟改革開放,所以占據天時地利人和,一舉成為全國GDP最高的省份。
江蘇的富饒讓人羨慕,我相信隨著中國的強大,以後我們每個省份都會更加幸福,富強。
『貳』 江蘇省人均GDP為什麼這么高
外來人口少,鋼鐵產量全國第二,化工廠也是全國數一數二
『叄』 江蘇近五年的GDP
2004年
江蘇GDP目標定在1·5億元,超過全國總量的十分之一
全省生產總值增長10%以上;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2%;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2%左右;外貿出口增長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左右。
2005年
2005年,江蘇省經濟呈現出又快又好的發展態勢。經江蘇省統計局初步核算,2005年,江蘇GDP 18272.12億元左右,比上年增長14.5%,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19元
2005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19元,增長17.5%。其中,人均工薪收入8397元、人均經營性凈收入1029元、財產性收入240元、轉移性收入3664元,分別增長22.3%、36.8%、36.8%、19.0%。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5276元,增長11.0%。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2.1
2005年,全省物價漲幅有所回落,扭轉了去年物價漲幅偏高的局勢。全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2.1,漲幅相比上年回落2個百分點。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上漲6.9%、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以及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分別上漲2.6%、7.6%。
存款余額超過2萬億元
2005年,全省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22.68億元,增長26.4%。其中,增值稅、契稅增幅較大,分別增長16.0%、3.8%、1%。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也呈平穩較快增長態勢,分別增長21.4%、28.2%和25.3%。
12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22001.44億元,比年初增加3619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0581.27億元,比年初增加1717.9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5396.59億元,比年初增加2141.6億元。
2006年
改革開放以來,江蘇和全國一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1992年起全省GDP連續1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06年,全省實現了「十一五」發展的良好開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1548億元,比上年增長14.9%,佔全國的10.3%;人均生產總值達到3598美元。實現財政總收入3935.87億元,增長26%;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656.68億元,增長25.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6623.18億元,增長16.2%。進出口總額達2839.95億美元,增長24.6%,其中出口1604.19億美元,增長30.5%;實際外商直接投資達174.31億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4084元和5813元,分別增長14.3%和10.2%。
2007年
2007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5萬億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長14.5%左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連跨2000美元和3000美元台階,去年超過4300美元,比2002年增長9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7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480元,分別增長1倍和61.4%,城鎮登記失業率連續5年下降,去年底控制在3.3%左右。
2008年江蘇GDP超3萬億
繼1月中旬浙江公布2008年GDP超2萬億大關後,江蘇省人民政府日前也正式公布,去年一年江蘇省生產總值突破3萬億元。在全國4個GDP超2萬億省(市)中,蘇浙兩地佔據半壁江山。而包括上海在內的長三角蘇浙滬三地,目前在全國13個GDP超萬億省(市)中名列前茅。
據統計數字顯示,江蘇省2008年GDP超過3萬億元,增幅12.5%。去年全年江蘇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680元,比上年增長14.4%,扣除物價上漲的因素後漲幅為8.5%。農村居民純收入增長12.1%,達到7357元。
自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江蘇省GDP每年平均增長達12.6%。
『肆』 2014年江蘇省人均gdp多少美元
江蘇省省長李學勇27日上午在江蘇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表示,2014年江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1萬億元,總量摺合超過1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8萬元。
『伍』 求2006年江蘇省、浙江省各城市人均收入、人均GDP排名。
2006年江蘇各市GDP排名 城市名 06年GDP總額(億) 人均GDP(元/人) 蘇州4820.00 79406.92 無錫3360.00 56949.15 南京2780.00 42967.54 南通1780.00 22997.42 常州1560.00 44699.14 徐州1450.00 15812.43 鹽城1174.00 14711.78 揚州1101.00 24251.10 泰州1090.00 21669.98 鎮江1060.00 39552.24 淮安751.00 14332.06 連雲港 623.00 13369.10 宿遷420.00 8155.34 2006年浙江省各縣市人均GDP排名 縣市名 GDP總量 總人口 人均GDP 總量 (億元) (萬人) (元)(排名) 1 寧波市 1260.03 242.21 52022.21 2 2 杭州市 1949.41 450.24 43297.13 1 3 紹興縣 328.96 79.18 41545.84 5 4 海鹽縣 140.51 38.77 36241.94 25 5 紹興市 229.4 63.31 36234.40 15 6 海寧市 229.47 66.61 34449.78 14 7 溫州市 622.36 191.55 32490.73 3 8 嵊泗縣 26.95 8.84 30486.43 60 9 桐鄉市 215.49 71.34 30206.06 17 10 台州市 449.61 149.19 30136.74 4 11 玉環縣 136.92 46.01 29758.75 26 12 餘姚市 252.71 85.27 29636.45 10 13 嘉善縣 124.93 42.60 29326.29 30 14 平湖市 148.51 50.79 29240.01 23 15 嘉興市 248.24 88.19 28148.32 12 16 富陽市 176.71 62.86 28111.68 19 17 上虞市 200.3 72.25 27723.18 18 18 臨安市 134.36 51.42 26129.91 28 19 新昌縣 107.86 41.49 25996.63 38 20 諸暨市 276.56 107.07 25829.83 9 21 義烏市 232.3 91.27 25451.96 13 22 象山縣 122.93 48.42 25388.27 32 23 桐廬縣 95.4 37.81 25231.42 43 24 溫嶺市 291.78 116.28 25092.88 7 25 湖州市 283.13 114.55 24716.72 8 26 慈溪市 295.67 121.45 24345.00 6 27 永康市 135.08 55.71 24246.99 27 28 德清縣 105.32 43.65 24128.29 40 29 奉化市 111.03 47.16 23543.26 36 30 東陽市 171.34 75.31 22751.29 21 31 寧海縣 115.67 51.82 22321.50 34 32 樂清市 252.5 116.28 21714.83 11 33 建德市 102.52 47.31 21669.84 41 34 長興縣 129.26 61.15 8.18 29 35 舟山市 146.39 71.56 20456.96 24 36 金華市 176.21 90.07 19563.67 20 37 安吉縣 82.38 43.21 19065.03 44 38 岱山縣 37.25 19.75 18860.76 56 39 瑞安市 227.65 120.78 18848.32 16 40 麗水市 65.42 34.82 18788.05 45 41 蘭溪市 111.03 60.72 18285.57 37 42 嵊州市 122.48 67.12 18247.91 33 43 武義縣 52.22 30.12 17337.32 50 44 洞頭縣 15.9 9.64 16493.78 66 45 臨海市 150.53 94.86 15868.65 22 46 衢州市 115.61 75.04 15406.45 35 47 浦江縣 55.62 36.41 15276.02 49 48 淳安縣 56.61 38.23 14807.74 48 49 永嘉縣 105.6 72.24 14617.94 39 50 天台縣 57.28 40.73 14063.34 47 51 雲和縣 14.21 10.33 13756.05 67 52 平陽縣 101.1 74.04 13654.78 42 53 三門縣 41.88 31.54 13278.38 54 54 江山市 61.64 47.32 13026.20 46 55 遂昌縣 26.12 20.71 12612.26 61 56 仙居縣 44.61 36.76 12135.47 51 57 常山縣 31.02 26.55 11683.62 57 58 縉雲縣 42.23 36.23 11656.09 52 59 青田縣 41.74 36.11 11559.12 55 60 磐安縣 20.16 17.58 11467.58 62 61 龍游縣 42.14 36.82 11444.87 53 62 龍泉市 27.24 25.04 10878.59 59 63 開化縣 29.51 27.16 10865.24 58 64 蒼南縣 123.02 116.76 10536.14 31 65 松陽縣 19.74 19.73 10005.07 63 66 景寧縣 13.31 15.30 8699.35 69 67 慶元縣 13.31 17.94 7419.18 68 68 文成縣 19.59 26.49 7395.24 64 69 泰順縣 17.75 27.98 6343.82 65
『陸』 2016年,江蘇GDP超過韓國了沒趕上廣東了沒
GDP都沒超,比較人均GDP有意思嗎?先拼GDP總額,GDP超過後再來比較人均GDP。
『柒』 2009年蘇州和揚州的GDP,GDP增長率,在江蘇省排名;人均GDP,人均GDP增長率,在江蘇省排名;投資總額,消
南通仗著自己的縣級市比較多、人口較多,GDP總量大一點就很囂張,連人家常州都不放在眼裡了,一比較人均GDP他就傻眼了,根本不如揚州,更別說常州跟鎮江了。
口說無憑是沒用的,所以,附帶如下證據:
2011年江蘇13大市人均GDP
按各市官方給出預計數據 常住人口按六普數據 折算美元按2011年平均匯率6.4588計
(泰州、連雲港兩座預計數據未出城市名次暫按2010年排名)
1.無錫 人均16771美元(GDP預計6900億,常住人口637萬,人均108320元)
2.蘇州 人均15542美元(GDP預計10500億,常住人口1046萬,人均100382元)
3.常州 人均12143美元(GDP預計3600億,常住人口459萬,人均78431元)
4.南京 人均11883美元(GDP預計6140億,常住人口800萬,人均76750元)
5.鎮江 人均11450美元(GDP預計2300億,常住人口311萬,人均73955元)
6.揚州 人均9130美元(GDP預計2630億,常住人口446萬,人均58969元)
7.南通 人均8720美元(GDP預計4100億,常住人口728萬,人均56319元)
8.泰州
9.徐州 人均6496美元(GDP預計3600億,常住人口858萬,人均41958元)
10.鹽城 人均5886美元(GDP預計2760億,常住人口726萬,人均38017元)
11.淮安 人均5380美元(GDP預計1668億,常住人口480萬,人均34750元)
12.連雲港
13.宿遷 人均4294美元(GDP預計1309億,常住人口472萬,人均27733元)
『捌』 28個普通地市人均GDP超過10萬,它們主要分布在哪
近日,根據相關媒體報道,2019年我國已經有70個地級市人均GDP要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同時有28個地級市人均GDP已經超過了10萬元人民幣。那麼這28個地級市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少部分分布在中西部地區。
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些城市中也有一些中西部的能源大市。這些城市都是依賴能源產業的資源型城市。這里自然資源豐富,經濟比較發到,所以現在居民的人均GDP很高。但是這些地方也要有長遠的發打算。畢竟只依靠資源能源的發展是不可持續的發展。資源總有用完的一天,所以要在可持續發展下面下功夫,要在永續發展上下功夫,這也是給很多地方一個啟示。
『玖』 你知道江蘇省的GDP和哪個發達國家相當嗎
中國GDP按照現在的演算法是第二,而按照平均購買力計算則可能為第一;人均GDP為$4,283,排名回95位(2010年,IMF),是第一盧答森堡的4.1%,第二;當前聯合國採用人類發展指數(HDI,Humandevelopmentindex)來劃分發達和發展中國家,中國的人類發展指數為0.663,排在89為(2010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第一挪威為0.938,第11日本為0.884。通過以上分析,中國最少在總體經濟水平上比發達國家落後20年,人均水平不到美國80年代的1/6,可以說屬於較低的水平,是實質上的貧窮國家。所以說,接受援助是可以理解的。另外,援助不僅僅是看經濟大發展水平,還要看國家內各個地區的發展不均衡,醫療衛生狀況,教育水平,援助性質的投資開發項目等等,所以接受援助是很正常的。除此以外,我們不可否認經濟援助帶有的政治意義;至於日本對中國的援助是否帶有對中國侵略戰爭的歉意,我個人認為這是沒有帶有的。因為這是援助而不是賠款,而且援助是許多國家的共同行為。
『拾』 人均儲蓄超過廣東和江蘇的第一民富省是哪個省份
這些年來中國經濟發展迅速,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衣食無憂已經不再是一個夢想,人們的手頭上的儲蓄也都多了起來,而在中國的各個省份中,經濟發展水平也不一樣,中國GDP最高的省份是廣東,但是廣東的經濟發展也不均衡,雖然有廣州和深圳兩座一線城市,也有許多經濟不發達的城市,因此說到中國最富有的省份,很多人都不認為是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