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看待中國 2017 年第一季度 GDP 同比增長 6.9
1、隨著世界來經濟有所起色自,中國第一季度也增長不少。
2、但是,新常態才是中國經濟的未來,中國經濟已經不可能有以前兩位數的增速了,連7%以上的增速也很可能是曇花一現。
3、當然,某個城市發展高是可能的,但是整個中國增速不斷放緩
所以。要平靜對待一季度增速即可!
Ⅱ 2016年全國各大城市GDP值排名
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城市gdp排名-依次是:1上海、2北京、3深圳、4廣東、5重慶、6成都、7蘇州、8杭州、9南京、10天津、11青島、12鄭州、13無錫、14寧波、15武漢、16長沙、17佛山、18西安、19南通、20濟南。
此回答由康波財經提供,康波財經專注於財經熱點事件解讀、財經知識科普,奉守專業、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財經內容,用生動多樣的方式傳遞財經價值。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Ⅲ 2017上半年省會城市GDP排行榜哪家強
從上半年經濟總量看,廣州以9891.48億元居26省會城市之首,成都以6111.4億元位列第二。
隨著中國經濟從工業化時代向後工業化時代轉型,多數特大城市的產業結構正在迅速從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型。
在這一轉型進程中,作為地區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交通中心的省會城市,優勢凸顯,在近年來的區域經濟版圖中越來越耀眼。
從實際增速排名上看,上半年增速最快省會城市多居於西部。
第一名是貴陽,增速為11.6%,
第二名為西寧和昆明,為9.6%,
前三名均為西部城市,
第四名為南昌,
第五名為福州,
從第六到第十名分別是南寧、長沙、合肥、銀川、濟南。即實際增速前十名中,西部佔了一半,中部佔了3個,東部有2個。
上半年實際增速最慢的5個省會城市是呼和浩特、太原、哈爾濱、蘭州、沈陽,除了蘭州,其餘4個城市均為華北和東北城市。
發展中的國家,發展中的中國。
Ⅳ 2017年中國第一季度gdp數據什麼時候公布
是指什麼?中國GDP?省GDP?市GDP?第一季度(1~3月)4月份會公布,第二季度(4~6月)7月份會公布!
Ⅳ 2017年中國GDP增長了多少
中國官方18日公布,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約為82.7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6.9%。
總的來看,2017年國民經濟延續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整體形勢好於預期,決勝全面小康邁出堅實步伐。同時也要看到,經濟運行中仍存在不少困難和挑戰,提質增效任重道遠。
Ⅵ 一季度已經過去了,我國GDP前30名的城市,排名發生了哪些變動
從具體的城市來看,大范圍內基本保持不變,小排名上大抵是長沙、西安、南通這三個城市上升是比較突出的。以北上廣深四個超一線城市領導的成熟型都市圈有條不紊的進行復工復產,由於本身的積累並沒有變動多少;海口、沈陽等培育型受疫情影響較大和其交通區位的影響,也很少在列。而變動更大一點的是擴張型的新一線城市群,除武漢尚未公布第一季度GDP外,杭州、鄭州、成都、重慶、西安這三條線的城市均上榜,並基本都上升了1-2位。而這五個城市和現在“助力湖北”的活動幫扶的武漢對未來經濟和周圍經濟圈的輻射力量都是相當大的。
Ⅶ 2017全國各地GDP年報出爐各省份排名如何
2017各地經制濟年報出爐,山東省突破7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三,趕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個省份GDP邁上新台階,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
Ⅷ 2017年哪些城市gdp能過萬億元
中國gdp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9個「萬億戶」。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蘇州和重慶gdp首次突破萬億元,使專中國「屬萬億俱樂部」城市達到7個,此後的2013年和2014年這一數字(「萬億俱樂部」城市數量)一直未增加。同時,2013年和2014年十大gdp城市排名也沒有發生變化,依次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蘇州、重慶、成都、武漢和杭州。根據今年各城市gdp增長目標,2個「准萬億俱樂部」城市成都和武漢gdp均有望突破萬億元關口。這樣,中國將擁有9個萬億gdp城市。
Ⅸ 2017中國的GDP是多少
77-78萬億元左右。
2017年GDP為82.7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9%。
1月18日國新辦就2017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2017年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好於預期。
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82712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9%,二季度增長6.9%,三季度增長6.8%,四季度增長6.8%。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5468億元,比上年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334623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427032億元,增長8.0%。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常被認為是衡量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的指標。
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但不適合衡量一個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狀況,因為每個城市的生產總值上繳上級或國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個城市留下的財富就不一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744127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3980元,比上年增長6.1%。
國家統計局2018年1月5日發布公告,經最終核實,201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現價總量為743585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5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與初步核算數一致。
2017年中國GDP總量為827122億元,首次登上80萬億元的門檻;GDP同比增長6.9%,增速較2016年提高0.2個百分點。這是自2010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首次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