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6淄博的人均gdp
據目前的水平看,從地理位置及潛力看,估計可能性不會很大,至少15年很難!
Ⅱ 十三五時期是指什麼時候
「十三五」時期是指2016-2020年,是全面落實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推進期,是經濟增長模式轉換的攻堅期,是落實全面科學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這一時期,我國將全面深化十八屆三中全會各項改革、十八屆四中全會依法治國的重大方略;繼續深化對外經濟開放,更廣泛地參與國際治理;繼續鞏固和深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把經濟增長建立在綠色增長、創新增長、包容式增長的軌道上;不斷優化收入分配格局,推動產業結構、需求結構的不斷優化,把經濟發展建立在協調發展、公平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發展道路上。
十三五時期目標要求: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改善發展平衡,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2020年,城鄉居民的GDP和人均收入將翻一番,行業將在明年走向。在中高端,消費顯著增加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登記人口的城市化率也在加快。
農業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
按照現行的中國標准,農村貧困人口擺脫了貧困,貧困縣都為了解決地區整體貧困而脫帽。人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的整體質量有所提高。該體系的各個方面都變得更加成熟和更加千篇一律,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Ⅲ 2016年第一季度gdp將在哪一天公布
2015年第一季度才剛出來,4月15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1406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做一下參考吧
Ⅳ 2016年的中國城市人均GDP和世界各國人均GDP數據出爐了嗎
國家最新統計人均GDP是:7575美元《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披露,2014年全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億元人民幣。當年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為萬人。按照「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1美元兌6.1428元人民幣」的標准換算可知,2014年,中國人均GDP已上升至7575美元。
Ⅳ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有什麼聯系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指標。
人均GDP是反映按人口計算的全社會新創造的價值,從分配的角度來說,它包括國家收入(也就是各項稅收)、企業收入(也就是企業利潤以及固定資產折舊)和勞動者收入,因此人均GDP的概念要大於人均收入,也就是說,個人收入(包括城市和農村居民的收入)只是GDP中的一個構成要素。
舉例說明:
2014年,中國人均GDP排名最高的是克拉瑪依、鄂爾多斯、阿拉善三個資源型城市,人均GDP分別為22萬元、20萬元、19萬元,大大高於深圳的15.5萬元。
其中,克拉瑪依產石油,鄂爾多斯產煤炭,阿拉善產煤炭。
克拉瑪依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3萬元,鄂爾多斯不到4萬元,阿拉善不到3萬元,均低於深圳。
一個地方的GDP=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
查看等式發現,人均GDP和人均勞動者報酬,兩者並不具有一致性。因為還有「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三個變數。
人均GDP與人均收入不一致或者嚴重背離,說明經濟的循環效率低。
(5)2016世界人均gdp排名擴展閱讀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常被認為是衡量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的指標。
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但不適合衡量一個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狀況,因為每個城市的生產總值上繳上級或國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個城市留下的財富就不一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744127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3980元,比上年增長6.1%。
國家統計局2018年1月5日發布公告,經最終核實,201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現價總量為743585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5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與初步核算數一致。
2017年中國GDP總量為827122億元,首次登上80萬億元的門檻;GDP同比增長6.9%,增速較2016年提高0.2個百分點。這是自2010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首次加速。
Ⅵ 長三角一體化是什麼
長三角一體化包含三省一市,實際上一體化不一定要從這么大空間來講,可以從區域內部進行規劃,若干個都市圈裡的一體化就是長三角一體化,所以更加需要在長三角內部推動都市圈規劃。
創新生態和產業生態也是都市圈發展的重要推動,中國大部分地方沒有形成創新生態和產業生態,長三角是例外。一個都市圈的創新生態、產業體系、產業鏈和營商環境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奔走於1小時通勤圈的廣大從業者,他們是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有生力量。
(6)2016世界人均gdp排名擴展閱讀:
在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中,堅持主流價值引領,築牢精神支柱,建設精神家園,從更高層面、更大范圍豐富和充實群眾的精神世界,是必不可少的人文基礎和精神支撐。長期的歷史積淀和豐富的現實淬煉,形成了江南文化勤勉、機敏、敦行、堅韌、崇文、重商、開放、進取、精緻、雅逸等文化基因和開放求新、明達致遠、精進圖強的區域精神。
江南的優秀文化基因和區域精神,必將會以其人文光輝照亮江南地區繼續前行的方向和路徑,對江南地區在新時代的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起到激發精神動力、引領發展方向的作用。
Ⅶ 2016年中國人均GDP是多少排名世界第幾
2016年國內人均GDP8865.999美元,以人民幣計55412.5元,排名世界第69位。
Ⅷ 2016年中國人均GDP預測多少人民幣
到2020年中國人均GDP將會達到1.2-1.5萬美元。作為金磚國家之一的中國近幾年飛速發展。在金磚國家中,中國增長率最高,年均保持在10%以上。預計到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有可能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一。發展勢頭迅猛的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等金磚國家已成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中國社科院7日發布《新興經濟體藍皮書》預測,到2015年金磚四國經濟總量佔世界份額將達到22%,而四國GDP增量將佔世界增量的三分之一。其中,中國和印度發展更為迅速,預計到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將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一,印度則可能躍至世界前五。近十多年來,金磚國家發展迅速,追趕發達國家的勢頭相當明顯,表現為經濟增長速度較快,經濟規模世界排位提升,對發達國家趕超效果明顯;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提高、國際經濟影響力提升等。21世紀頭十年,中國經濟增長超過10%、印度超過7%、俄羅斯超過6%,金磚國家整體平均增長率超過8%,遠高於發達國家2.6%的平均增長率及4.1%左右的全球平均增長率。此外,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出現巨大反差。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發達國家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從1990年的88.6%下降到2000年的76.6%、2008年的20.8%和2010年的約30%。而金磚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1990年的-0.6%上升到2010年的60%多,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即超過30%,居世界第一。在近十多年裡,除新加入的南非外,金磚國家相繼進入了萬億美元大經濟體俱樂部。由於經濟增長較快,金磚五國作為一個整體,其經濟總量佔全球經濟的比重從2001年的17.71%上升到2009年的24.22%,五國經濟佔美國經濟的比重也有所上升,顯示金磚國家與美國經濟總量的差距在縮小。在金磚五國中,中國發展潛質最大,發展速度最快,最有希望和最快趕超美國。其次為印度、俄羅斯和巴西,南非次之。2001年以來,中國先後超越義大利、法國、英國、德國、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根據IMF數據,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份額從1978年的1.8%(全球第10位)上升到2007年的6%和2010年的約9%(第2位)。中國經濟總量相當於美國經濟的比重,從1978年的6.5%、2001年的11.5%提高到2007年的23.7%和2010年的約40%。如果按照中國年均7%~8%的經濟增速和人民幣年均升值5%的速度,美國則按照過去十年的平均增速(即1.7%),再考慮到美元在未來將出現的長期貶值趨勢。根據這些假設條件測算,中國名義GDP可在2015年內達到美國經濟80%左右的規模,人均GDP將接近1萬美元的水平,中國將替換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而到2020年則可能超越美國,成全球最大經濟體。根據很多預測顯示,當前中印差距較大,如印度高技術出口商品只佔總出口的5%,只相當於中國的1/6。因此,印度不大可能在今後10年或20年內變得與中國勢均力敵,但到2020年可能躍至世界前五,在中國超越美國後,印度也將在2040年前接近或超過美國,中印美世界經濟新三強將會形成。而俄羅斯、巴西、南非等則難以在可預見的未來創造超越美國的奇跡。
Ⅸ 中國2016年人均gdp是多少美元
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為744127億元,人均GDP5.4萬元人民幣,約合8865.999美元,單長廁短丿的搽痊敞花排名世界第6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