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人均國民收入和gdp是一回事嗎

人均國民收入和gdp是一回事嗎

發布時間:2020-12-07 19:53:42

1. 經濟學中的總收入是什麼,是不是就是算GDP中的國民收入

分情形
1通常所說總收入就是指總產出,也就是gdp
2而提到總需求和總供給的時候,比如三部門經濟,總需求=消費+意願投資+意願政府支出=總支出,總供給=消費+計劃儲蓄+計劃稅收-計劃轉移支付和間接稅=總收入。非均衡情況下,總需求和總供給是不等的。
一般來說,總收入就是指總產出
有幫助請選滿意答案啊,樓主

2. 人均收入,人均國民總收入,人均GDP有什麼差別

三者有概念抄性的差別!
1、人均收入:指的是在一定核算期內一個國家(地區)居民在支付個人所得稅、財產稅及其他經常性轉移支出後所餘下實際收入的人均數。

2、人均GDP(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指的是一個國家(地區)經濟在一定核算期內所有單位生產(服務)的最終產品的總量的人均數。
3、國民總收入(GNI):是指國內生產總值(GDP)加上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再減去對國外的要素支出。用公式表示為:國民總收入=國內生產總值+(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對國外的要素支出)
人均GNI就是將GNI除以年均人口所得數值。

3. 國民收入就是GDP嗎

  1. GDP是指國內生產總值,國民收入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專內物質資料生產屬部門的勞動者新創造國民收入的價值的總和,即社會總產品的價值扣除用於補償消耗掉的生產資料價值的余額。

  2. 在使用價值上,國民收入是由體現新創造價值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所構成。創造國民收入的物質生產部門,有農業、工業、建築業和作為生產過程在流通過程內繼續的運輸業、郵電業以及商業等。 它是反映整體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因此常被使用於宏觀經濟學的研究中,亦是國際投資者非常關注的國際統計項目。

  3. 反映國民收入的兩個主要統計數字是本地生產總值(GDP, 即國內生產總值) 及本地居民生產總值 (GNP, 即國民生產總值),前者計算一段特定時期本地進行的生產,而後者則計算本地居民的總體收入。

  4. 一個國家國民經濟各個生產部門在一個時期內新創造的價值的總和。就是從一個時期內的社會總產品的價值中,減去生產上消耗掉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後剩餘的部分。

4. "國民收入"是什麼概念,與GDP,GNP有什麼關系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ct)的縮寫,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它是對一國(地區)經濟在核算期內所有常住單位生產的最終產品總量的度量,常常被看成顯示一個國家(地區)經濟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生產過程中的新增加值,包括勞動者新創造的價值和固定資產的磨損價值,但不包含生產過程中作為中間投入的價值;在實物構成上,是當期生產的最終產品,包含用於消費、積累及凈出口的產品,但不包含各種被其他部門消耗的中間產品。 GDP的測算有三種方法:生產法:GDP=∑各產業部門的總產出-∑各產業部門的中間消耗:收入法:GDP=∑各產業部門勞動者報酬+∑各產業部門固定資產折舊+∑各產業部門生產稅凈額+∑各產業部門營業利潤;支出法:GDP=總消費+總投資+凈出口。

國民生產總值(英語:Gross National Proct),也稱國民生產毛額、本地居民生產總值,即一國一年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包括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英語簡稱GNP,是國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經濟學上,由於不同角度,對國民生產總值的計算方式也有多種。

產品流動法(Flow of Proct Approach)
所得收入法(Earnings or Income Approach)
部門法(Sector Approach)

從理論上說,上述3種方式最後統計得出的結果應該是一致的。現在國際上計算國民生產總值的通行方法為FPA,並將它得出的數據作為標准。

計算公式:Q1·P1+Q2·P2+……+Qn·Pn = 國民生產總值

Q代表各種勞務與最終產品(Final Procts),即不包括生產各環節中重復計算的部分。
P代表勞務與最終產品的價格。

國民收入(national income): 國民收入是指物質生產部門勞動者在一定時期所創造的價值.從社會總產值中扣除物質消耗後的剩餘部分就是國民收入,國民收入(價值形態)=社會總產值-已消耗生產資料價值或國民收入(實物形態)=社會總產品-已消耗生產資料.(http://ke..com/view/18600.htm)

國民收入要扣除物質消耗

5.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國民總收入有什麼區別

國民生產總值 是指一個國家(地區)所有常住機構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成果(簡稱GNP)。一個國家常住機構單位從事生產活動所創造的增加值(國內生產總值)在初次分配過程中主要分配給這個國家的常住機構單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等形式分配給該國的非常住機構單位。同時,國外生產單位所創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等形式分配給該國的常住機構單位。從而產生了國民生產總值概念,它等於國內生產總值加上來自國外的勞動報酬和財產收入減去支付給國外的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

國民收入(National Income)是反映整體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因此常被使用於宏觀經濟學的研究中,亦是國際投資者非常注視的國際統計項目。反映國民收入的兩個主要統計數字是本地生產總值(GDP, 即國內生產總值) 及本地居民生產總值 (GNP, 即國民生產總值),前者計算一段特定時期本地進行的生產,而後者則計算本地居民的總體收入。
兩個統計數字都涉及生產的概念,是指投入資金、勞力及企業精神的結果,所以純從資產價格變動而取得的利潤並不計入。另外,關於本地居民是指所有以該國家或地區為經濟利益中心的個人及機構,與其國籍及資金來源地無關,所以本地居民亦包括長期在該地區工作的外來勞工及外資分公司。`
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國民收入會經常被比較,除直接比較外,亦會計算人均的國民收入,以增加其可比性。而不同地區的國民收入通常會以本地貨幣計算,所以需要以當期的匯率先作轉換,另外亦有一些做法是以購買力平價作轉換,以避免可能匯率的扭曲。
另一方面,同一地區不同時期的國民收入亦會經常被比較,通常不會直接比較,而是會扣除價格變動後,計算出固定價格或實際國民收入,才作比較。至於未扣除價格變動的國民收入則稱為當時價格或名義國民收入。
還有,國民收入亦會被用於反映該地區居民的富足情況,但是有其限制。晶元,設計,版圖,晶元製造,工藝,製程,封裝,測試國民收入並沒有包括不在市場進行的生產,如家庭主婦的生產並沒有計入。
國民收入並沒有反映資源的投入,如長工時的投入及大量天然資源的使用並沒有計入。
國民收入只反映當期的收入,並沒有反映累積的收入。
國民收入沒有反映收入分布。

6. GDP。GNP。與人均國民收入的區別

標准答案自己網路。
GDP是在某國范圍內的創造的產值。
GNP是本國人創造的產值。
如果是封閉的經濟體,兩者應該是一致的。但是有所謂的出口型國家和離岸經濟,所以兩者的差異可以是很大的。
再有人均收入首先是收入,平均收入是必然小於人均產值的。還有就是人均收入要除以國家人口,人口多了自然平均少。

以中國為例,有很多中國人在國外打工或投資,也有很多國外的企業和個人來華生產和投資,所以GDP和GNP誰大誰小不能精確確定,感覺上還是GDP大些;中國的高GDP根本就不是中國的國民收入哈,再加上國民人數眾多的原因,所以中國的高GDP和人均全球低收入是同時存在的。

7. 國民生產總值與國民收入的區別

分析如下:

一、概念:

1、國民生產總值(簡稱GNP)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指一個國家(地區)所有常駐機構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成果。是一國所擁有的生產要素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是一個國民概念。

2、國民收入(簡稱NI)指按生產要素報酬計算的國民收入。

二、它們之間的區別可以這樣來算:

1、國民生產總值(GNP)=國內生產總值(GDP)+本國居民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本國支付給外國居民的要素收入

2、國民收入(NI)=國民生產總值(GNP)-固定資本消耗-統計誤差

(7)人均國民收入和gdp是一回事嗎擴展閱讀:

兩個統計數字都涉及生產的概念,是指投入資金、勞力及企業精神的結果,所以純從資產價格變動而取得的利潤並不計入。

另外,關於本地居民是指所有以該國家或地區為經濟利益中心的個人及機構,與其國籍及資金來源地無關,所以本地居民亦包括長期在該地區工作的外來勞工及外資分公司。`

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國民收入會經常被比較,除直接比較外,亦會計算人均的國民收入,以增加其可比性。而不同地區的國民收入通常會以本地貨幣計算,所以需要以當期的匯率先作轉換,另外亦有一些做法是以購買力平價作轉換,以避免可能匯率的扭曲。

另一方面,同一地區不同時期的國民收入亦會經常被比較,通常不會直接比較,而是會扣除價格變動後,計算出固定價格或實際國民收入,才作比較。至於未扣除價格變動的國民收入則稱為當時價格或名義國民收入。

還有,國民收入亦會被用於反映該地區居民的富足情況,但是有其限制。晶元,設計,版圖,晶元製造,工藝,製程,封裝,測試國民收入並沒有包括不在市場進行的生產,如家庭主婦的生產並沒有計入。

國民收入並沒有反映資源的投入,如長工時的投入及大量天然資源的使用並沒有計入。

國民收入只反映當期的收入,並沒有反映累積的收入。

國民收入沒有反映收入分布。

參加資料來源:網路:國民生產總值與國民收入關系

8.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國民收入3者的異同是什麼

國民生產總值 是指一個國家(地區)所有常住機構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成果(簡稱GNP)。一個國家常住機構單位從事生產活動所創造的增加值(國內生產總值)在初次分配過程中主要分配給這個國家的常住機構單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等形式分配給該國的非常住機構單位。同時,國外生產單位所創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等形式分配給該國的常住機構單位。從而產生了國民生產總值概念,它等於國內生產總值加上來自國外的勞動報酬和財產收入減去支付給國外的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

國內生產總值是反映一國(地區)全部生產活動最終成果的重要指標,是一個國家(地區)領土范圍內,包括本國居民、外國居民在內的常住單位在報告期內所產和提供最眾使用的產品和服務的價值。
國內生產總值,從生產角度,等於各部門(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之和;從收入角度,等於固定資產折舊、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和營業盈餘之和;從使用角度,等於總消費、總投資和凈出口之和。以上三種情況,從計算角度來看,分別可以稱為生產法(亦稱部門法)、收入法(亦稱成本法)和使用法(亦稱最終產品法)。
國內生產總值與國(地區)外凈要素收入之和,就是國民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包括本國(地區)居民在國(地區)外創造的價值但不包括外國(地區)居民在本國(地區)創造的價值,它不同於國內生產總值強調地地域概念,強調的是國民的概念。
國內生產總值減去固定資產折舊就是國內生產凈值,即國內生產凈值包括生產稅凈額、營業盈餘和勞動者報酬,上述三者基本上能反映最終的成果和服務在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的分配關系。

國民收入(National Income)是反映整體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因此常被使用於宏觀經濟學的研究中,亦是國際投資者非常注視的國際統計項目。反映國民收入的兩個主要統計數字是本地生產總值(GDP, 即國內生產總值) 及本地居民生產總值 (GNP, 即國民生產總值),前者計算一段特定時期本地進行的生產,而後者則計算本地居民的總體收入。
兩個統計數字都涉及生產的概念,是指投入資金、勞力及企業精神的結果,所以純從資產價格變動而取得的利潤並不計入。另外,關於本地居民是指所有以該國家或地區為經濟利益中心的個人及機構,與其國籍及資金來源地無關,所以本地居民亦包括長期在該地區工作的外來勞工及外資分公司。`
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國民收入會經常被比較,除直接比較外,亦會計算人均的國民收入,以增加其可比性。而不同地區的國民收入通常會以本地貨幣計算,所以需要以當期的匯率先作轉換,另外亦有一些做法是以購買力平價作轉換,以避免可能匯率的扭曲。
另一方面,同一地區不同時期的國民收入亦會經常被比較,通常不會直接比較,而是會扣除價格變動後,計算出固定價格或實際國民收入,才作比較。至於未扣除價格變動的國民收入則稱為當時價格或名義國民收入。
還有,國民收入亦會被用於反映該地區居民的富足情況,但是有其限制。晶元,設計,版圖,晶元製造,工藝,製程,封裝,測試國民收入並沒有包括不在市場進行的生產,如家庭主婦的生產並沒有計入。
國民收入並沒有反映資源的投入,如長工時的投入及大量天然資源的使用並沒有計入。
國民收入只反映當期的收入,並沒有反映累積的收入。
國民收入沒有反映收入分布。
三指標除以總人口就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國民收入

9.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有什麼聯系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指標。

人均GDP是反映按人口計算的全社會新創造的價值,從分配的角度來說,它包括國家收入(也就是各項稅收)、企業收入(也就是企業利潤以及固定資產折舊)和勞動者收入,因此人均GDP的概念要大於人均收入,也就是說,個人收入(包括城市和農村居民的收入)只是GDP中的一個構成要素。

舉例說明:

2014年,中國人均GDP排名最高的是克拉瑪依、鄂爾多斯、阿拉善三個資源型城市,人均GDP分別為22萬元、20萬元、19萬元,大大高於深圳的15.5萬元。

其中,克拉瑪依產石油,鄂爾多斯產煤炭,阿拉善產煤炭。

克拉瑪依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3萬元,鄂爾多斯不到4萬元,阿拉善不到3萬元,均低於深圳。

一個地方的GDP=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

查看等式發現,人均GDP和人均勞動者報酬,兩者並不具有一致性。因為還有「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三個變數。

人均GDP與人均收入不一致或者嚴重背離,說明經濟的循環效率低。

(9)人均國民收入和gdp是一回事嗎擴展閱讀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常被認為是衡量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的指標。

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但不適合衡量一個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狀況,因為每個城市的生產總值上繳上級或國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個城市留下的財富就不一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744127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3980元,比上年增長6.1%。

國家統計局2018年1月5日發布公告,經最終核實,201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現價總量為743585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5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與初步核算數一致。

2017年中國GDP總量為827122億元,首次登上80萬億元的門檻;GDP同比增長6.9%,增速較2016年提高0.2個百分點。這是自2010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首次加速。

10. 國民收入和GDP什麼關系

GNP=GDP+本國居民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本國支付給外國居民的要素收入
NNP=GNP-折舊
NI=NNP-企業間接稅-企業轉移支版付+政府權補助金

GDP--國內生產總值
GNP--國民生產總值
NNP--國民生產凈值
NI---國民收入

閱讀全文

與人均國民收入和gdp是一回事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