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內蒙古各市的經濟排名
鄂爾多斯
鄂爾多斯位於自治區的西南部,下設2個區、7個旗。境內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使得鄂爾多斯似乎一夜間暴富起來,2017年GDP總量為4716億元,排名國內第43,省內第1。境內的成吉思汗陵園、庫布齊沙漠、鄂爾多斯草原等非常出名。
2、包頭
包頭市是內蒙古的工業和製造中心城市,更是全球輕稀土產業基地,因此有「草原鋼城」的美譽。這里是自治區對外開放的重點地區,連接著我國華北和西北地區。作為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包蘭鐵路、包西鐵路等鐵路干線經過這里。境內的希拉穆仁草原、九峰山景區等較為著名。2017年GDP總量為3448億元,排名國內第64。
3、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作為內蒙古的首府,又稱為「青城」。地處歐亞大陸的深處,是我國北方重要的中心城市,又被稱為「中國乳都」,擁有國內最著名的兩大乳業巨頭。境內的五塔寺、大昭寺、蒙古風情園等景區較為有名。2017年經濟總量達到3179億元,排名國內第73。
4、通遼
通遼地處自治區與我國東北地區的交接地帶,屬於副中心城市。通遼有名的特產有蒙古族白食、菜包、草原山杏等。在旅遊資源上,扎魯特草原旅遊區、大青溝等較為著名。
5、赤峰
赤峰地處內蒙古東部,是自治區的區域中心城市,人口數量位居省內第1。全市經濟農作物耕種面積廣闊,產量逐年增加,經濟增加值穩步提升。綜合經濟實力排名省內第5。沙地風光、第四紀冰川遺跡是境內較著名的旅遊景點。
6、呼倫貝爾市
呼倫貝爾地處中俄蒙的交接地區,土地面積相當於江蘇、山東兩省的總和。境內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甚至很多國外專家稱這里是最好草原。旅遊產業是這里的一大亮點,國際遊客數量連年攀升,極大刺激當地經濟增長。
7、錫林郭勒
錫林郭勒市是國家西部大開發的前沿陣地,更是我國重要的畜產品基地。其中農畜、能源、冶金是是錫林郭勒的優勢產業,占工業比重的半壁江山,同時使得綜合經濟實力在自治區排名第7。
8、烏蘭察布市
烏蘭察布地處內蒙古的中部地帶,與河北省接壤,下設11個縣區,常住人口280萬。烏蘭察布占據戰略要地,是自治區連接東北地區、華北地區、中部地區的綜合交通樞紐。境內工業發展勢頭良好,規模以上企業達到400多家。
9、巴彥淖爾市
巴彥淖爾屬於自治區地級市,與包頭、鄂爾多斯接壤。下轄1個區、2個縣、4個旗,總人口數170萬。在經濟發展中,乳品產業、肉類產業、羊絨產業為重要支柱產業,極大拉動經濟增長,使其2017年綜合經濟實力排名第9。納林湖生態旅遊區、黃河河套文化旅遊區是境內有名的4A級景區。
10、烏海
烏海位於黃河上游地帶,是自治區新型工業城市,一直有「黃河明珠」的稱謂。烏海境內資源豐富,能源儲備量大,地方發展主要依靠建材、冶金等產業,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型經濟城市,經濟總量排名第10。
11、興安盟
興安盟地處內蒙古的東部地區,同時也屬於我國東北地區。下設2個市,1個縣,3個旗,總人口170萬左右。興安盟第一產業較為發達,農產品數量連年增長,為地方經濟起到之稱作用。這里曾是內蒙古的首府所在地,烏蘭夫辦公舊址、阿爾山等是較為出名的景點。
12、阿拉善盟
阿拉善盟地處內蒙古的最西部,位於呼包銀經濟帶上,與鄂爾多斯接壤。近些年阿拉善盟工業增加值逐步提升,其中原鹽產量大幅提高,為拉動經濟增長起到較大作用。境內有名的景點有:騰格里通湖草原、南寺、巴丹吉林沙漠等。
(1)鄂爾多斯2017gdp預估擴展閱讀
內蒙古自治區工業經濟發展取得輝煌成就
2018年12月12日,自治區政府組織召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由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李仲開作主題發布,介紹改革開放40年來內蒙古工業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
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和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推動工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工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❷ 鄂爾多斯GDP超香港
是,是內蒙古副主席對外公開的數據。 不過是把全部富人和窮人平均的,那裡的富人很多,窮人相對不對。所以就是這個數據了……
❸ 鄂爾多斯為什麼能超越香港成為中國最富的城市
內蒙古鄂爾多斯人均GDP超越香港,位居全國第一。鄂爾多斯資產過億的富豪人數超過了7000人,內百萬資產只能容算是窮人。 除了億萬富翁,鄂爾多斯資產上千萬的人,至少有10萬。要知道,鄂爾多斯市區人口只有35萬,加上各個旗縣,總人口也不過150萬。也就是說,每217個人中就有1個億萬富翁;每15個人就有1個千萬富翁。 在鄂爾多斯,財富的直接源頭是煤礦,間接源頭則是征地。按照目前每年近5億噸的煤炭開采量,鄂爾多斯每年因煤炭新增財富2250億元;鄂爾多斯從2004年開始了一輪大征地運動,巨額的補償讓一些農牧民瞬間成了千萬富豪。去年國內賣出的最貴轎車——價值3800萬元的布加迪威龍,就是被一位鄂爾多斯煤老闆買走的,但由於底盤太低,當地路況又不好,如今只能停在公司大廳里當作實力的展示品。 目前,鄂爾多斯每百戶擁有私家車30輛。在當地做小商品生意的溫州人林先生遇到過這樣一件事:去年,他請來一位鍾點工阿姨,竟然是開著豐田越野車來的!阿姨解釋說,自己出來干點活,不是為賺錢,而是呆在家裡實在太無聊了。
❹ 鄂爾多斯曾是中國內地最富的城市,現今發展得如何
現在發展很一般,早先由於煤炭經濟的發展,使其輝煌了一段時間。
❺ 鄂爾多斯市的經濟為什麼發展那麼快!是以什麼為基礎!
爾多斯是內蒙古的首富,這得利於幾大企業和能源的優勢,最主要的是土地開發,政府爆炒地價,得利頗大,想不富都難
鄂爾多斯,物華天寶,資源富集。主要以煤炭、化工、天然氣、畜產品、建材、葯材、旅遊等資源為主。有世界級的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東勝煤田、准格爾煤田,以煤為能源的電廠在鄂爾多斯星羅棋布。據說,北京五個燈泡中,就有一個是鄂爾多斯點亮的。有世界級的整裝天然氣田—蘇里格氣田,有世界最大的羊絨製品加工基地。一句「鄂爾多斯羊絨衫溫暖全世界」的廣告語,使鄂爾多斯聞名全國,走向世界。鄂爾多斯市是正在建設的國家重要能源基地,是我國西煤東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的重要基地。乘西部大開發的東風,鄂爾多斯市的經濟迅速崛起,以煤炭、羊絨、化工、電力、天然氣、建材等為主的新興產業成為地區經濟的支柱,是自治區經濟發展最快的盟市之一,與呼市、包頭並駕齊驅,成為帶動自治區經濟發展的三個火車頭之一,也是我國中西部地區最具發展活力的城市之一。2005年1-9月份,全市GDP達316.9億元,財政收入達66.3億元。
神華集團」煤制油」直接液化工業化裝置巳正式於2004年8月底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開工。這種把煤直接液化的」煤制油」工業化裝置在世界范圍內是首次建造。神華煤直接液化項目總建設規模為年產油品500萬噸,分二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建設規模為年產油品320萬噸,由三條主生產線組成,包括煤液化、煤制氫、溶劑加氫、加氫改質、催化劑制備等14套主要生產裝置。一期工程主廠區佔地面積186公頃,廠外工程佔地177公頃,總投資245億元,建成投產後,每年用煤量970萬噸,可生產各種油品320萬噸,其中汽油50萬噸,柴油215萬噸,液化氣31萬噸,苯、混合二甲苯等24萬噸。為了有效地規避和降低風險,工程採取分步實施的方案,先建設一條生產線,裝置運轉平穩後,再建設其它生產線。2007年7月建成第一條生產線,2010年左右建成後兩條生產線。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3年煤炭產銷量超過1億噸,成為我國最大的煤炭生產經營企業。據稱,如果石油價格高於每桶22美元,煤液化技術將具有競爭力。
——經濟發展迅速。鄂爾多斯自然資源富集,主要有煤炭、化工、建材、羊絨等自然資源,是全區乃至全國正在發展的能源重化工和紡織基地。擁有各類礦藏50多種,其中煤炭探明儲量1244億噸,約佔全國的六分之一,2005年煤炭產量1.5億噸,是中國產煤第一地級市。天然氣探明儲量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其中蘇里格氣田探明儲量為7504億立方米,為國內最大的整裝氣田。此外,天然鹼、食鹽、芒硝、石膏、石灰石、高嶺土的儲量也相當可觀,且品位很高。這里是內蒙古自治區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溫暖全世界」的鄂爾多斯品牌服飾從這里走向世界,羊絨製品產量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世界的四分之一,已經成為中國絨城,世界羊絨產業中心。目前,鄂爾多斯已經構築起了能源、化工、紡織、高載能、高新材料、生物制葯、農畜林沙產品加工、建材、商貿物流、汽車製造等優勢產業。2005年,全市GDP突破550億元,人均GDP達到4600美元,全市財政收入達到93.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突破了不11000元和4600元,各項經濟指標全面進入了內蒙古自治區前三位,在中國西部145個地級市中,經濟總量進入了前15位,在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04年度地級以上百強城市中,我市綜合實力躋身第53位,東勝區位列全國百強縣第56位。鄂爾多斯已經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正在步入跨越式發展的軌道。
——發展前景美好。改革開放以來,鄂爾多斯市的開發建設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關注,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抓住國家西部大開發和國家能源發展戰略西移的機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實施資源轉換戰略,經濟發展步入了「快車道」。「戰勝自我、推進文明、實現跨越」是新時期鄂爾多斯精神,是偉大的民族精神在我們地區的時代體現,不僅是我們創業、迎接挑戰、再創輝煌的強大動力,也是全市140萬人民群眾奮力開拓、不斷前進、率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希望所在,在產業政策的確立上,鄂爾多斯提出了「綠色大市、畜牧業強市」的發展思路,工業經濟方面重點發展「大煤田、大煤電、大化工、大循環」四大產業,三產方面在內蒙古自治區「建設民族文化大區」政策的指引下,鄂爾多斯將集中發展「大旅遊、大文化、大運輸」,將2006年確立為文化建設年,把發展文化產業作為重要的產業方向,隨著全區兩個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中國?內蒙第三屆國際草原文化節和首屆鄂爾多斯國際文化節的舉辦,鄂爾多斯在世人眼中將更加矚目。勤勞勇敢的鄂爾多斯人民在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一定能夠堅定信心,勇往直前,大膽實踐,完成時代交給我們的神聖而光榮的使命,實現新的,更大的跨越,鄂爾多斯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❻ 鄂爾多斯的GDP怎麼這么高,有多少人啊
內蒙古副主席稱內蒙古已經連續七年在中國這個大的經濟體里全國第一,人均水平已經回進入全國前答八位,世界增速最快的是中國,中國增速最快的是內蒙,內蒙增速最快的是鄂爾多斯。今年,鄂爾多斯的人均GDP將超過香港。2000年鄂爾多斯地區GDP僅僅為150億元,到了2009年的將超過2000億元,當然這個聽上去有點不可思議,但我們考慮到香港的人口達700萬以上,而鄂爾多斯常住人口159.13萬人,由於標的不同,因此可比性並不大,而且香港的經濟地位是目前無法比擬的,但中國經濟的增速還是得到了世界的肯定。目前指數仍是震盪格局,銀行股還是獨角戲,就連老戰友地產股似乎也默默無聞,一邊觀戰,中國武夷繼續穩健步伐,今天沒放量,很好,蓄勢待發狀態。 他是粗放型經濟,靠賣資源的
❼ 中國2017gdp目標多少
2018-1-18日,15點,會公布相關的經濟數據!在此之前所有數據均屬於推測。目標?個人估計我國2017年GDP總量將在81萬億人民幣左右,美元計價將在12.2萬億美元左右。
❽ 內蒙鄂爾多斯的經濟實力有多強真超香港了
超是確實超香港了,本來是官員對鄂爾多斯的一個宣傳,結果引來了這麼多的口水
其實人均GDP能說明什麽呢,只是一個非常片面的問題,鄂爾多斯的總體經濟跟人文,居民精神層次,消費水平等等跟香港還是有差距的
只是人均GDP一項超了香港
或者這樣說吧,在鄂爾多斯東勝區,一個30歲的男人年收入在100萬屬於非常普通
資產在千萬的也非常普通
至於"鬼城"一說,也只是新聞炒作而已
鄂爾多斯經過5年的發展,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超額完成「十五」目標任務,由內蒙古自治區最為貧窮落後的地區變成西部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經濟規模進入西部145個地級市前15位。2005年,鄂爾多斯市地區生產總值達550億元,同比增長29.9%,總量居自治區第三位,增速居自治區首位。
「十五」期間,鄂爾多斯市GDP以平均每年29.7%的高速度擴張,高於內蒙古自治區平均增速10.9個百分點;累計實現GDP1586億元,是1949年至2000年51年累計的兩倍。僅2005年,鄂爾多斯市GDP就超過了「九五」五年的總和,是「九五」末的3.7倍。5年間,鄂爾多斯市人均GDP翻了一番。2005年,鄂爾多斯市人均GDP 達3.7萬元,比上年增長36.3%,按匯率折算達到4600美元,步入了相當於中上等收入國家的水平。
❾ 鄂爾多斯市經濟在中國排名第幾
1978-2008 中國主要城市經濟發展速度排行榜 1、鄂爾多斯 3.46億--1560億 450.86倍 2、泉州 7.79億元--2705億 347.24倍 3、佛山 12.9億--4300億 333.33倍 4、廈門 4.8億--1565億 326倍 5、呼和浩特 5.41億--1294億 239.18倍 6、蘇州 31.95億元--6701億 209.73倍 7、紹興 11.3--2223億 196.72倍 8、台州 10.13億--1965億 193.97倍 9、廣州 43.09億--8215億 190.6倍 10、威海 9.54億--1795億 188.15倍
❿ 中國2017年的GDP是多少
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82.7萬億,佔全球15%。
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2.7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5%左右,穩居世界第二位;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在30%左右,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穩定復甦的重要引擎。
2017年,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3.4%和11.3%;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6%,比第二產業高11.1個百分點。
(10)鄂爾多斯2017gdp預估擴展閱讀:
2017年,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好於預期,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經濟實力實現躍升。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2.7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5%左右,穩居世界第二位;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在30%左右,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穩定復甦的重要引擎。
——經濟發展更加穩健。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51萬人,連續5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和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都在5%以下,處於近年來的低位。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6%,漲幅比上年回落0.4個百分點,符合年度預期目標。
——全面開放實現新跨越。貨物貿易總額創歷史新高,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14.2%,進出口規模有望重回世界首位。全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