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GDP世界排名第幾
截至2019年末2020年初,中國GDP世界排名第2。
2019年中國GDP的總量是達到了99.1萬億元,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這與2018年世界排名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位的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四個主要發達國家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之和大體相當。
2019年中國GDP佔世界的比重超過16%,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將達到30%左右。我國的GDP排名雖然沒有變化,但總量上繼續將第二名的日本甩開,距離第一的美國則更近一步,以這個速度,預計10年左右就能超過美國了。
從GDP總量來看,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已經勢不可擋,但人均GDP就沒有這樣的氣勢了。
美國不僅在GDP總量上排第一,人均GDP同樣也是排10國的第一,就算是第二名跟它相差都比較大。而中國的人均GDP只能排在倒數第二位,只比印度好一點,不到美國的六分之一。
以目前的增速,如果想要在人均GDP上達到美國的水平,至少需要30年的時間,如果想在人均GDP上超過美國,需要的時間還會更長。
(1)知乎中國人均收入佔gdp擴展閱讀:
由於GDP用市場價格來評價物品與勞務,它就沒有把幾乎所有在市場之外進行的活動的價值包括進來。特別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產的物品與勞務的價值。
GDP沒有包括環境質量。設想政府廢除了所有環境管制,那麼企業就可以不考慮他們所引起的污染而生產物品與勞務。在這種情況下,GDP會增加,但福利很可能會下降。空氣和水質量的惡化要大於更多生產所帶來的福利利益。
GDP也沒有涉及收入與分配。人均GDP告訴平均每個人的情況,但平均量的背後是個人收入的巨大差異。由此可見,就大多數情況,但不是對所有情況而言,GDP是衡量經濟福利的一個好指標。
Ⅱ 中國生活幸福嗎
你光明,中國便不再黑暗!
有人說,生在這個國家是我的無奈,我的孩子也生在這個國家就是我的無能。但是我想說的是,我們生的時候這個國家是這樣是我的無奈,我的孩子出生的時候這個國家還是這樣就是我的無能了!中國一個普通的二線城市,房價1萬多,100平方米,加上利息和裝修200萬。人均收入6000(還算不錯的),兩人負擔一套房,每個月留出兩千的基礎消費,剩下的還房貸,要還十五年。而事實上一萬左右的房子往往不是學區房,你的孩子還只能去偏僻的農村學校上學。希望知乎的「精英」們看清現實,或者畢業了再來回答這個問題。出生在一線城市,住在富人區,又是獨生女,名校畢業,有好的工作,家裡還遇到拆遷。是不是這樣的條件是諸多中國人羨慕的呢?呵呵,老實說,再呆下去我感到自己快得抑鬱症了,所以現在在申請美國碩士,爭取早日逃離。
在國內,你無法做一個真實的自己,必須小心翼翼地戴著面具生活。講話,行事很大程度不是看對錯,而是利弊。所以職場上,社會上見到太多黑白顛倒是非不分的事情。整個社會沒有公義。叢林法則,恃強凌弱是這個社會的基本法則。
另外,國人也很可憐,大多被金錢奴役。導致我無法找到合適的另一半。其實早些年我家條件也一般,那時大學剛畢業,單純可人的女孩,但遇到的男人大多看條件,如果你條件一般,他們是不會認真考慮的,最多玩玩,非常勢利。後來家裡條件好了,就遇到一些男人追著你不放,也是赤裸裸地看條件,實在惡心至極。
另外,我那些已經結了婚生了娃的同學朋友,幾乎沒有誰的婚姻是很幸福的,大多男人無精打采,女人承擔很多,又要工作,又要帶娃。娃的教育永遠是家裡最揪心的痛。學區房,輔導功課,興趣班……讓無數家庭累彎了腰。
最近半年在美國,非常自在,快樂。也交了一大堆朋友,90%是老外,也有一兩個不錯的中國人,但我無法在中國人的圈子裡常呆。華人圈子是個很怪的群體,每個人都缺乏安全感,互相之間沒法友好坦誠相待,有些人挺好的,但死氣沉沉。你若想在華人圈子裡不招惹麻煩和嫉妒,最好還是乖乖地老實地低調再低調,不要發表個人觀點,說多了就會令有些人感到不適。
在國內,步入30歲以後,我就幾乎很難再交到新朋友了。也不太想交,沒啥意思。但到了美國,整個人像是又活過來了一樣。我租的房和一個巴西人一個義大利人合租,都是受過非常好教育的大男孩,我們每天嘻嘻哈哈非常融洽。也遇到和自己很投緣的白人女孩,經常出來吃飯,逛街,一起到家裡做飯,看電影。
也有正在讀博士的白人男和我約會,雖然還沒進入到正式的男女朋友關系,但從不會計較付出,每次都開車送我,請我吃過好幾頓飯,幫我修改申請論文,真的很友善。在國內,很多男人計較得很,如果你不是他女朋友,他會認為這些付出都是浪費時間。
過兩天就要回國了,學校申請基本都進行得不錯,希望過兩個月可以收到自己心儀學校的錄取,明天可以盡早回到美國。
國內的那個家讓我想逃離,美國的臨時住處反倒成了我內心溫暖的家。應該慶幸沒有生在一個美國都不屑於遏制的國家
、慶幸沒有生在一個安倍都不屑於詆毀的國家
、慶幸沒有生在一個一千年前都不知道自己在哪的國家、慶幸沒有生在一個世界地圖上一眼看不到的國家、慶幸沒有生在一個慣於做強國附庸的國家。
當然中國還遠遠不夠強大,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中國的人民還沒有完全找回自己文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是
五千年前,我們在這片土地上,今天依舊如此
三千年前,我們說漢語寫漢字,今天依舊如此
我們可以被打敗,但從未被征服
我們可以積貧積弱,但從未自甘墮落
這是地球上其他民族 其他國家無法做到的
別提什麼四大文明古國,那三個算什麼文明古國,古埃及人可不信伊斯蘭教,古印度人可不說英語,而他們現在在哪?
某些國家詆毀我們 遏制我們 打壓我們,那是因為它們甚至中國的積淀與潛力,他們畏懼。要不然他們怎麼不去遏制三哥?
所以,人均並不能說明所有問題,比人均列支敦斯登、盧森堡之流比中國不知高到哪裡去了,能說他們比中國強?
至少對我來說,生活在一個擁有過輝煌,充滿著希望的國家,比生活在除了富裕的生活其他什麼都沒有的國家要幸福
當然你會說,這些和我有半個華萊士的關系?我要的就是富裕的生活,這點中國就是不如歐美國家。 許多人都是這么想的,但是 他們根本不知道漂亮的人均數據背後都是什麼。如果沒有當年遍布全球的殖民地於與政治經濟特權,歐美列強能如此迅速地積累財富? 別以為國家強不強和人民富不富沒多大關系,那些小國,現在看來風風光光,誰知道一百年二百年以後他們又是什麼樣?甚至說他們是否存在都是個問題。這是小國的悲哀,只能依靠穩定的國際環境,而不能左右國際格局的發展,其興亡也要依仗國際局勢與大國的戰略,這種繁榮,簡直可笑。而中國則不然,好與壞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努力,我們現在不夠好,但我們可以靠自己的努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不用依賴別人。
從辛亥革命到本朝立國,我們推翻了大青果,趕走了列強;毛的時代,我們的國家從無到有,建立了自己的工業體系,做到了「打掃干凈屋子」和」站起來」;毛之後到今天,我們越來越積極地參與到國際事務中,綜合國力越來越強,當然這期間有於高速的發展也舍棄了太多不能忽視的東西,最重要的就是傳統文化的淡化。但不可否認的,我們用了僅僅100多年 從一個基本上毫無工業基礎 遍地租界,任人侵略宰割的東亞病夫,到綜合國力世界前三的五流氓之一,從【李中堂,洋人來修鐵路了】到【卡中堂,洋人來修高鐵了】,生活在這樣一個可怕的國家,這難道不值得幸福和自豪嗎?
Ⅲ 為什麼挪威的人均收入那麼高知乎
個人認為是蘭尼斯特家族,是一個顯赫家族,手下封臣眾多,五王之戰的勝利者鐵王座的所屬者.蘭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