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城市的gdp排名比較新是什麼蘇州排第6嗎
2006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4》今天上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該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倪鵬飛博士牽頭,兩岸四地城市競爭力專家首度攜手,南開、清華、北大、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和台灣政治大學等著名高校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專家聯合完成。 報告首次將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的9個城市同時加入到研究體系中;報告展開了國內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品牌提煉,將中國200個城市的核心優勢,提煉成品牌;報告首次將反映科技創新的結構指標加入城市競爭力的顯示性指標中。報告將「樓市:城市中國的晴雨表」作為年度主題。報告同時對城市競爭力的背景基礎100個國家或地區競爭力和15個城市群競爭力進行了比較研究。該報告近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並在全國發行。 報告對中國200個城市綜合競爭力進行了計量和比較,前20強依次是:香港、台北、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高雄、澳門、新竹、基隆、寧波、蘇州、台南、天津、廈門、大連、無錫、沈陽、青島。 報告發現: 競爭格局層次分明。由強到弱依次是港澳台、東部沿海、中部、東北、西部,呈明顯的雁陣格局。東部沿海五區域強弱依次為長三角、珠三角、山東半島、海峽西岸、京津冀; 競爭格局迅速變化。中國內地城市競爭力飛速提升,台灣地區競爭力增長緩慢。中國內地的中部、東北以及西部的部分城市競爭力提高迅速;但整體上,東西南北差距在擴大。 競爭格局短期波動。受房地產過熱和宏觀調控的影響,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依靠高投資和房價過高的個別城市競爭力有所下降。 競爭格局區域有別。東部過去快速增長的製造業城市,目前資源、要素和技術的面臨困境;東北、中西部龍頭武漢、沈陽、長沙、成都、重慶等城市綜合優勢開始發力,但中小城市與龍頭城市距離拉大。 報告同時對最具綜合競爭力前60名城市的8個分項競爭力進行計量和分析。其中, (1)人才本體競爭力前20位的城市分別是:香港、台北、高雄、新竹、上海、台中、北京、深圳、廣州、基隆、無錫、台南、寧波、杭州、武漢、蘇州、沈陽、珠海、溫州、中山。 (2)企業本體競爭力前20位的城市分別是:香港、高雄、台北、台中、新竹、佛山、深圳、台南、廣州、基隆、大慶、廈門、蘇州、上海、中山、珠海、寧波、常州、蕪湖、青島。 (3)產業本體競爭力前20位的城市分別是:北京、香港、上海、深圳、廣州、重慶、天津、成都、長沙、台北、海口、武漢、福州、杭州、鄭州、台州、濟南、南昌、高雄、西安。 (4)公共部門競爭力前20位的城市分別是:台北、香港、高雄、台中、上海、台南、北京、新竹、基隆、廣州、廈門、深圳、珠海、佛山、蘇州、大慶、南昌、武漢、杭州、大連。 (5)生活環境競爭力前20位的城市分別是:台北、深圳、高雄、香港、北京、新竹、基隆、上海、台中、廣州、澳門、台南、珠海、廈門、杭州、昆明、大連、成都、長沙、中山。 (6)商務環境競爭力前20位的城市分別是:香港、廣州、高雄、上海、無錫、台北、珠海、蘇州、廈門、深圳、台中、寧波、青島、成都、威海、紹興、台南、大連、杭州、揚州。 (7)創新環境競爭力前20位的城市分別是:香港、台北、高雄、深圳、新竹、廈門、上海、北京、珠海、無錫、廣州、武漢、佛山、杭州、台中、蘇州、成都、台南、青島、大連。 (8)社會環境競爭力前20位的城市分別是:香港、台南、基隆、新竹、台中、高雄、台北、無錫、揚州、澳門、南通、蕪湖、威海、珠海、紹興、沈陽、大連、徐州、煙台、南昌。 2006年全國城市GDP排名 城市 GDP及增長 | 城鎮收入 農村收入 01上海市:10297+12.0%| 18645 8342 滬 02北京市: 7720+12.0%| 19978 8620 京 03廣州市: 6068+14.7%| 19850 7788 粵 04深圳市: 5684+15.0%| 22567 粵 05蘇州市: 4820+15.5%| 18532 9316 蘇 06天津市: 4338+14.4%| 14283 7942 津 07重慶市: 3486+12.2%| 11570 2874 渝 08杭州市: 3441+14.3%| 19027 8460 浙
❷ 蘇州的GDP在中國排名第幾全國各市GDP排名
上海,北京,廣州,深圳,蘇州,天津
❸ 以下是2011年全國排名前十的城市GDP數據,大家來評判一下(蘇州快超深圳了)
不是,這是2010年的。但也不能小看蘇州 它的縣級市是全國最好的:張家港,常熟,崑山,太倉,吳江哪一個不是全國頂尖的。而深圳只有一個市轄區沒有縣級市,所以馬上被蘇州追上了。但就城市方面深圳還是超過蘇州不少。
再說杭州,2009年還是5000億,一年漲了1000億也差不多
❹ 蘇州近年來的GDP數值是多少如題 謝謝了
200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740.20億元,中國大陸排名第5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一。按戶籍人口計算的人專均GDP則達到屬了11.72萬元,已經成為全國人均產出最高的城市之一。蘇州2009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46.30億元,比上年增長19.0%,其中批發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599.16億元,增長20.0%;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246.44億元,增長12.9%。
❺ 2014全國城市gdp排名多少
2014年中國城市GDP排名
城市 2013年GDP(億元) 2014年GDP(億元) 所屬
1 上海市 21602.12 23560.94 (滬)
2 北京市 19500.60 21330.80 (京)
3 廣州市 15420.14 16706.87 (廣東1)
4 深圳市 14500.23 16001.98 (廣東2)
5 天津市 14370.16 15722.47 (津)
6 重慶市 12656.69 14265.40 (渝)
7 蘇州市 13015.70 13760.89 (江蘇1)
8 武漢市 9051.27 10069.48 (湖北1)
9 成都市 9108.89 10056.60 (四川1)
10 杭州市 8343.52 9201.16 (浙江1)
11 南京市 8011.78 8820.75 (江蘇3)
12 青島市 8006.60 8692.10 (山東1)
13 無錫市 8070.18 8205.31 (江蘇2)
14 長沙市 7153.13 7824.81 (湖南1)
15 大連市 7650.80 7655.60 (遼寧1)
16 佛山市 7010.17 7603.28 (廣東3)
17 寧波市 7128.90 7602.51 (浙江2)
18 沈陽市 7223.70 7589.00 (遼寧2)
19 鄭州市 6201.90 6782.98 (河南1)
20 唐山市 6121.20 6225.30 (河北1)
21 煙台市 5613.87 6002.08 (山東2)
22 東莞市 5490.02 5881.18 (廣東4)
23 濟南市 5230.19 5770.60 (山東3)
24 泉州市 5218.00 5733.36 (福建1)
25 南通市 5038.89 5652.69 (江蘇4)
26 西安市 4884.10 5474.77 (陝西1)
27 長春市 5003.17 5382.00 (吉林1)
28 哈爾濱市 5141.50 5332.70 (黑龍江1)
29 福州市 4678.50 5169.16 (福建2)
30 合肥市 4672.90 5158.00 (安徽1)
31 石家莊市 4863.60 5100.00 (河北2)
32 徐州市 4435.82 4963.91 (江蘇6)
33 常州市 4360.93 4901.87 (江蘇5)
34 濰坊市 4420.70 4786.74 (山東4)
35 溫州市 4003.86 4302.81 (浙江3)
36 紹興市 3967.29 4265.83 (浙江4)
37 鄂爾多斯 3955.90 4162.18 (內蒙古1)
38 大慶市 4332.70 4070.00 (黑龍江2)
39 淄博市 3801.24 4029.80 (山東5)
40 鹽城市 3475.50 3835.62 (江蘇7)
41 濟寧市 3501.50 3800.06 (山東6)
42 昆明市 3450.00 3712.99 (雲南1)
43 揚州市 3252.01 3697.89 (江蘇8)
44 南昌市 3336.03 3667.96 (江西1)
45 包頭市 3503.02 3636.31 (內蒙古2)
46 臨沂市 3336.80 3569.80 (山東8)
47 東營市 3250.20 3430.49 (山東7)
48 台州市 3153.34 3387.51 (浙江5)
49 泰州市 3006.91 3370.89 (江蘇9)
50 嘉興市 3147.66 3352.80 (浙江6)
51 洛陽市 3136.14 3284.57 (河南2)
52 廈門市 3018.16 3273.54 (福建3)
53 鎮江市 2927.09 3252.38 (江蘇10)
54 金華市 2958.78 3206.64 (浙江7)
55 南寧市 2803.54 3148.30 (廣西1)
56 滄州市 3013.00 3133.38 (河北4)
57 宜昌市 2816.00 3132.21 (湖北2)
58 襄陽市 2814.00 3129.30 (湖北3)
59 邯鄲市 3061.50 3080.00 (河北3)
60 榆林市 2846.75 3005.74 (陝西2)
61 泰安市 2790.70 3002.20 (山東9)
62 惠州市 2678.35 3000.70 (廣東6)
63 呼和浩特 2710.39 2894.05 (內蒙古3)
64 中山市 2638.93 2823.30 (廣東5)
65 威海市 2549.69 2790.34 (山東10)
66 保定市 2680.00 2757.80 (河北5)
67 吉林市 2617.40 2730.16 (吉林2)
68 鞍山市 2638.00 2721.00 (遼寧3)
69 南陽市 2498.66 2676.88 (河南3)
70 岳陽市 2430.52 2669.39 (湖南2)
71 德州市 2460.59 2596.08 (山東11)
72 太原市 2412.87 2531.09 (山西1)
73 聊城市 2365.87 2516.00 (山東12)
74 常德市 2264.94 2514.15 (湖南3)
75 烏魯木齊 2400.00 2510.00 (新疆1)
76 漳州市 2236.02 2506.36 (福建4)
77 貴陽市 2085.00 2497.27 (貴州1)
78 淮安市 2155.86 2455.39 (江蘇11)
79 衡陽市 2169.44 2395.56 (湖南4)
80 茂名市 2160.17 2349.00 (廣東7)
81 蕪湖市 2099.53 2307.90 (安徽2)
82 濱州市 2155.70 2277.00 (山東13)
83 湛江市 2060.01 2258.70 (廣東9)
84 菏澤市 2052.00 2222.19 (山東14)
85 株洲市 1948.01 2160.51 (湖南5)
86 柳州市 2016.90 2120.80 (廣西2)
87 許昌市 1903.30 2108.00 (河南4)
88 江門市 2000.18 2082.76 (廣東8)
89 咸陽市 1860.39 2077.34 (陝西3)
90 廊坊市 1943.10 2056.00 (河北6)
91 周口市 1753.40 1992.08 (河南7)
92 棗庄市 1830.63 1980.13 (山東15)
93 連雲港 1785.42 1965.89 (江蘇12)
94 湖州市 1803.15 1955.96 (浙江8)
95 宿遷市 1706.28 1930.68 (江蘇13)
96 新鄉市 1766.10 1918.00 (河南5)
97 蘭州市 1796.14 1905.20 (甘肅1)
98 通遼市 1811.82 1886.80 (內蒙古4)
99 遵義市 1584.70 1874.50 (貴州2)
100 郴州市 1685.52 1872.58 (湖南6)
101 珠海市 1662.38 1857.30 (廣東10)
102 焦作市 1707.36 1846.32 (河南8)
103 肇慶市 1660.07 1845.06 (廣東11)
104 贛州市 1672.00 1843.59 (江西2)
105 安陽市 1683.70 1791.89 (河南6)
106 桂林市 1657.90 1786.65 (廣西3)
107 揭陽市 1605.35 1780.44 (廣東13)
108 九江市 1601.73 1779.96 (江西3)
109 赤峰市 1686.15 1778.37 (內蒙古5)
110 信陽市 1581.16 1757.34 (河南11)
111 松原市 1650.48 1740.02 (吉林3)
112 汕頭市 1565.90 1716.00 (廣東12)
113 商丘市 1538.20 1697.58 (河南10)
114 駐馬店 1498.13 1691.30 (河南11)
115 邢台市 1604.60 1668.10 (河北7)
116 寶雞市 1545.91 1658.54 (陝西4)
117 曲靖市 1583.94 1649.40 (雲南2)
118 平頂山 1556.90 1637.13 (河南5)
119 龍岩市 1479.90 1621.21 (福建5)
120 三明市 1477.59 1621.21 (福建5)
121 日照市 1500.16 1611.87 (山東16)
122 營口市 1513.10 1610.00 (遼寧4)
123 綿陽市 1455.12 1579.89 (四川2)
124 湘潭市 1438.05 1570.56 (湖南7)
125 上饒市 1401.30 1550.24 (江西3)
126 安慶市 1418.20 1544.30 (安徽3)
127 宜春市 1387.07 1522.99 (江西4)
128 呼倫貝爾 1430.55 1522.26 (內蒙古6)
129 德陽市 1395.94 1515.65 (四川3)
130 莆田市 1342.86 1502.07 (福建7)
131 開封市 1327.39 1492.06
132 荊州市 1334.90 1480.49
133 黃岡市 1332.55 1477.15
134 渭南市 1349.01 1460.94
135 宜賓市 1342.89 1443.81
136 南充市 1328.55 1432.02
137 盤錦市 1351.10 1426.00
138 錦州市 1344.90 1405.00
139 銀川市 1273.49 1395.67
140 延安市 1354.14 1386.09
141 撫順市 1348.00 1378.00
142 寧德市 1238.72 1377.65
143 張家口 1317.00 1358.50
144 馬鞍山 1293.00 1357.40
145 孝感市 1238.93 1354.72
146 達州市 1245.41 1347.83
147 承德市 1272.09 1342.55
148 玉林市 1198.46 1341.75
149 長治市 1333.70 1331.20
150 涼山州 1214.40 1314.30
151 荊門市 1202.61 1310.59
152 永州市 1161.75 1299.94
153 綏化市 1210.00 1295.10
154 四平市 1210.06 1288.98
155 畢節市 1041.93 1265.20
156 邵陽市 1130.04 1261.61
157 瀘州市 1140.48 1259.73
158 濮陽市 1130.50 1253.61
159 益陽市 1123.13 1253.15
160 吉安市 1120.00 1242.11
161 三門峽 1205.00 1240.13
162 齊齊哈爾 1245.00 1238.80
163 南平市 1105.82 1232.56
164 本溪市 1230.00 1227.00
165 黃石市 1144.00 1218.56
166 臨汾市 1223.60 1213.20
167 婁底市 1118.17 1210.91
168 樂山市 1134.79 1207.59
169 運城市 1140.10 1201.60
170 十堰市 1080.60 1200.80
171 秦皇島 1168.80 1200.02
172 資陽市 1092.36 1195.60
173 滁州市 1086.10 1190.00
174 清遠市 1093.04 1187.70
175 玉溪市 1102.50 1184.70
176 懷化市 1110.55 1181.01
177 丹東市 1107.30 1180.00
178 陽江市 1039.84 1168.55
179 牡丹江 1216.10 1166.90
180 內江市 1069.34 1156.77
181 阜陽市 1062.50 1146.10
182 遼陽市 1110.00 1145.00
183 衡水市 1070.10 1139.00
184 巴音郭楞 1017.00 1129.60
185 紅河州 1026.95 1127.00
186 宿州市 1014.30 1126.10
187 衢州市 1056.57 1121.01
188 韶關市 1010.07 1111.50
189 蚌埠市 1007.90 1108.40
190 呂梁市 1228.60 1101.30
191 六安市 1010.30 1086.30
192 鐵嶺市 1050.00 1080.00
193 西寧市 978.53 1077.14
194 自貢市 1001.60 1073.40
195 通化市 1003.45 1070.68
196 昌吉州 940.00 1062.00
197 麗水市 983.08 1051.00
198 六盤水 876.95 1042.73
199 晉中市 1020.40 1041.30
200 撫州市 940.64 1036.77
201 晉城市 1031.80 1035.80
202 舟山市 930.85 1021.66
203 朝陽市 1002.90 1020.00
204 梧州市 991.70 1006.00
205 海口市 904.64 1005.51
206 朔州市 1026.40 1003.40
207 大同市 963.15 1001.50
208 漢中 881.73 991.05
209 咸寧 872.11 964.25
210 漯河 861.50 952.28
❻ 蘇州經濟在全國排第幾位
通過09年中國各省經濟綜合實力排名顯示,蘇州在全國經濟排名名列第五,下面是09年中國各省經濟綜合實力排名前20 強,希望對你有幫助! 1、上海市 13698億元 增9.7% (滬) 中國經濟中心依然領先2、北京市 10488億元 增長9% (京)第二個過萬億的城市,首都的轉型是成功的3、廣州市 8215億元 增12.3% (廣東1)副省級中最高4、深圳市 7806億元 增12.1% (廣東2)計劃單列中最高,特區中最高的,深港一體化將推動其繼續更好的發展5、蘇州市 6701億元 增長13% (江蘇1)地級市中最高,外資集中地6、天津市 6354億元 增16.5% (津) 環渤海中心城市7、重慶市 5096億元 增14.3% (渝)依然是中西部唯一進全國十強的城市,在直轄市中最低,發展速度驚人8、杭州市 4781億元 增11% (浙江1)隨著長三角滬寧杭的繼續融合,杭州的地位將繼續保持9、青島市 4409億元 增13.5% (山東1)山東的經濟中心已經拉開了和省會濟南的距離10、無錫市 4400億元 13.1%(江蘇2)今年增速放緩了一點11、佛山市 4300億元 15.4% (廣東3)國務院點名批評的經濟結構不合理,該慢下來,好好打好基礎12、寧波市 3964億元 10.1% (浙江2)13、武漢市 3960億元 15.1% (湖北1)14、成都市 3901億元 12.1% (四川1)受地震影響增速減緩,排名繼續下滑,預計將被東莞超過15、大連市 3858.2億元 增16.5%(遼寧1) 直逼省會沈陽經濟發展相當快16、沈陽市 3855億元 (遼寧2)17、南京市 3775億元 增12.1% (江蘇3)18、東莞市 3710億元 (廣東4)19、唐山市 3560億元 增13% (河北1)20、煙台市 3460億元 (山東2)
❼ 蘇州GDP為何能排全國第四
2004年上半年經濟發展統計數字公布出來,蘇州各項經濟指標又向前邁了一大步:GDP總量增長18%,達1 630.36億元,超過深圳(1519億元),排名全國大中城市GDP總量第四名,並且緊跟在北京(1910.3億元 )、廣州(1865.54億元)這兩座傳統意義上的特大型城市之後。
對於只有583萬人口的一個地級城市而言,蘇州的經濟規模是一個奇跡。
「這樣的發展速度還看不到減緩的勢頭。」蘇州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徐剛榮說,由於近兩年上千億元的生產性投入,這些資金都將在未來幾年轉化為GDP數字,因此蘇州GDP高速增長的勢頭還將持續,並可能在2008年前超越北京、廣州,成為僅次於上海的經濟「巨無霸」城市。
但在蘇州GDP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以外資投入為主體的發展模式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給蘇州經濟耀眼的光環上投下陰影。
GDP增長與人均收入不對稱
2003年末,蘇州人均GDP高達4.77萬元,折算成美元是人均5746美元,高出一直領先的上海(人均5 643美元)一大截,成為全國各大中城市中的狀元。
但蘇州居民的實際收入水平卻並不如此樂觀。按人均收入計算,蘇州只能排在長三角16個大中城市的第七位,落在寧波、紹興之後。蘇州就業群體的工資收入普遍偏低,大學本科畢業生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大專生、技校生收入在10 00元左右,來自附近省市農村的外來打工族收入則只有幾百元。
隨著近幾年房價狂漲,普通就業群體的生存壓力日益增大。從南京大學畢業後在蘇州一家外資企業打工的張彬抱怨自己辛苦一個月的工資還買不到半個平方米的住房,他甚至誇張地說,自己是「住在天堂(指蘇州),活在地獄」。
西南交通大學的龔堅將蘇州和成都兩座東西部城市的統計年報作了比較後發現,除GDP、進出口總額等數字蘇州大大超過成都外,在許多有關居民生活水平的經濟指標上,處於東部最發達地區的蘇州,還比不上地處西部內陸、發展較為遲緩的成都。
比如體現老百姓消費水準的社會商品零售總額,成都是771.5億元,蘇州是526.1億元,成都比蘇州多出2 45.4億元;在體現當地居民富裕程度的城鄉居民儲蓄余額上,成都是1494.4億元,蘇州是1470.5億元,成都比蘇州多出23.9億元。
人均住房面積和私家車擁有量,蘇州比起成都來也落後一大截。成都的人均住房面積是27.1平方米,蘇州為18 .6平方米,成都比蘇州多8.5平方米;2003年成都私人擁有汽車34.5萬輛,蘇州是16.8萬輛,成都是蘇州的 2.18倍。
在經過以上對比後,龔堅得出結論:雖然蘇州的GDP在高速增長,但蘇州市民的生活水準,相對於內陸城市成都卻並不高。
本土品牌折戟
「蘇湖熟,天下足。」蘇州在明清兩代一直是全國賦稅仰給的地方,上世紀八十年代鄉鎮企業興起,蘇州再度名噪四方。當時蘇州也出現了一些行業內排名靠前的全國品牌,如香雪海冰箱、孔雀電視、春花吸塵器、長城電扇等,人稱蘇州「四大名旦」,此外,尚有虎丘牌照相機、登月牌手錶等精密產品,以及非常發達的絲綢織造業,但這些企業後來都相繼沒落。
蘇州本土品牌的全軍覆沒,值得蘇州人在發展經濟的道路上深刻反思。
香雪海曾經榮獲70多個各種形式的榮譽和獎牌,是當時國內電冰箱行業的龍頭老大。但在與韓國三星集團合資後,三星提出讓香雪海品牌退出市場三年,這樣的條款對於一個激烈競爭的市場來說,無異是一種慢性自殺,而等蘇州人反應過來是怎麼一回事時,為時已晚,冰箱市場早已被以海爾為首的新品牌取代。之後,香雪梅從國外高價引進先進設備和生產線,但這一品牌早被市場淡忘,原有的技術隊伍和熟練工人也加盟與三星合資的企業中。
❽ 2015-2016年蘇州GDP排名最新,蘇州GDP增長率是多少
江蘇GDP含金量的具體數值,尚未被測算出來,但有一個數據,是含金量不斷提高的表現,根據夏心旻的表述,2015年,消費成了「三駕馬車」的主動力,江蘇的產業結構由「二三一」變為「三二一」,服務業佔GDP比重已經達到48.6%。一旦三產比重超過二產,經濟結構會發生質的飛躍。江蘇服務業提升以後,對先進製造業有促進作用,如生產性服務業會帶動製造業發展,提升「微笑曲線」兩端。此外,生活性服務業的檔次和質量也會進一步提升,如健康、文化服務業將直接提升百姓生活質量。
長期以來,江蘇的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排名要低於江蘇的人均GDP排名,2015年,江蘇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國列第五,而人均GDP在全國居第四位,在全國僅次於京津滬三市,在大陸省區排第一位。而在2015年全年,全省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為8.7%,沒有達到全國8.9%的平均增速,而同年GDP增速卻高出全國GDP平均增速1.6個百分點。
❾ 蘇州2019年GDP總額是多少
2019年蘇州的上半年GDP總量為9548.27億元,增速4.81%,排名江蘇省內第一名。蘇州總量還是要高於杭州一些,而杭州的增速則接近蘇州的二倍。
蘇州實現地區經濟生產總值1.93萬億元,同比增長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萬元,同比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萬元,同比增長8.1%。
古人雲「蘇杭二州出美女,蘇杭二州似天堂」,可見自古蘇州與杭州就是美麗又富庶的地方,是人類嚮往的天堂,其實說起蘇州和杭州呢,兩座城市都是歷史悠久的古都,蘇州早在兩千年前就是吳國的首都,當時叫姑蘇,所以至今還有「姑蘇城外寒山寺」這樣的佳句,而杭州在一千多年前是南宋的首都,兩座城市的底蘊也是非常深厚的
❿ 蘇州GDP已近2萬億,為何說蘇州成為一線不現實呢
直到目前為止,我們國家只有四座一線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以及深圳,不可否認的是,建造一座一線城市能夠給本地的經濟帶來非同一般的提升,但是想要打造一座一線城市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就目前的形勢看來,下一座一線城市呼聲最高的城市是江蘇省的蘇州。
就我看來,蘇州的目前已經相當不錯了,爭取成為一線是沒有太大必要的,上海如今已經成為了我國最發達的城市,蘇州只要發揮自己這個小弟的作用,護住大哥,這就是最好的結果,也並不是說蘇州不可能成為一線,只是需要的時間還很長,至少在我國沒有多出來幾座一線的情況下,蘇州可能挺難排上號。
不知道你怎麼看呢?你覺得蘇州有希望嗎?要是蘇州沒有,你覺得哪座城市最有希望呢?歡迎在下方留言還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