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蘇州人均GDP排名全國第四,請問前三名是哪幾個城市
排名 省份 GDP值(億)(排名) 人口(萬) 人均GDP值(萬)
1, 上海 GDP 5400(7) 1674 3.2258
2, 北京 GDP 3130(14) 1382 2.2648
3, 天津 GDP 1900(22) 1001 1.8981
4, 浙江 GDP 7400(4) 4677 1.5822
5, 江蘇 GDP 10000(3) 7438 1.3444
6, 廣東 GDP 11000(1) 8642 1.2729
7, 福建 GDP 4100(12) 3471 1.1812
8, 山東 GDP 10500(2) 9079 1.1565
9, 遼寧 GDP 4600(10) 4238 1.0854
10,新疆 GDP 1600(24) 1925 0.8299
11,湖北 GDP 5000(8) 6028 0.8295
12,河北 GDP 5500(6) 6744 0.8155
13,吉林 GDP 2100(19) 2728 0.7698
14,海南 GDP 600(28) 787 0.7624
15,湖南 GDP 4200(11) 6440 0.6522
16,河南 GDP 6000(5) 9256 0.6482
17,山西 GDP 2000(20) 3297 0.6066
18,黑龍江 GDP 2200(16) 3689 0.5964
19,寧夏 GDP 330 (29) 562 0.5872
20,安徽 GDP 3500(13) 5986 0.5847
21,重慶 GDP 1800(23) 3090 0.5825
22,青海 GDP 300(30) 518 0.5792
23,四川 GDP 4800(9) 8329 0.5763
24,西藏 GDP 150(31) 262 0.5725
25,陝西 GDP 2000(20) 3605 0.5548
26,雲南 GDP 2300(15) 4288 0.5364
27,江西 GDP 2200(16) 4140 0.5314
28,廣西 GDP 2200(16) 4489 0.4901
29,甘肅 GDP 1100(25) 2562 0.4294
30,內蒙古 GDP 950(27) 2376 0.3998
31,貴州 GDP 1100(25) 3525 0.3121
Ⅱ 蘇州市幾個區啊哪個區比較經濟發達啊
蘇州有吳中區,相城區,平江區,金閶區,滄浪區,虎丘區六大區,其中平江區和金閶區經濟發達。蘇州工業園區位於平江區是最發達 的。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的合作項目,開創了中外經濟技術互利合作的新形式。率先全面達到江蘇省高水平小康考核指標,綜合發展指數在國家級開發區名列前茅,並被評為跨國公司眼中綜合吸引力最強的中國開發區之一。截止2008年6月底,吸引包括77家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在內的外商投資企業3299家。園區是全國首個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優惠政策試點區域。
Ⅲ 蘇州市有幾個區哪個區經濟比較發達
截止2015年1月,蘇州市轄5個市轄區:姑蘇區(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虎內丘區、吳中區、相城區容、吳江區
圖中藍色虛線框即姑蘇區。
圖中紅色點狀標識為蘇州地區的酒店。
故姑蘇區為蘇州市經濟最發達的區。
Ⅳ 江蘇省各市經濟排行
2011年上半年江蘇省各市縣經濟排名 1蘇州崑山 2無錫市區 3蘇州張家港 4蘇州太倉 5無錫江陰 6蘇州常熟 7蘇州市區 8蘇州吳江 9常州市區 10南通市區 11鎮江揚中 12南京市區 13鎮江市區 14鹽城市區 15泰州市區 16鎮江丹陽 17徐州市區 18無錫宜興 19連雲港市區 20常州金壇 21南通海門 22常州溧陽 23揚州市區 24淮安盱眙 25泰州靖江 26南京溧水 27南通啟東 28南京高淳 29鎮江句容 30揚州江都 31南通通州 32鹽城大豐 33淮安金湖 34鹽城東台 35宿遷市區 37鹽城阜寧 38泰州泰興 39徐州銅山 40南通海安 41南通如東 42鹽城射陽 43泰州姜堰 44淮安市區 45揚州高郵 46揚州儀征 47連雲港贛榆 48徐州沛縣 49揚州寶應 50徐州新沂 51連雲港東海 52鹽城建湖 53泰州興化 54南通如皋 55淮安洪澤 56宿遷泗洪 57徐州邳州 58連雲港灌雲 59淮安漣水 60宿遷宿豫 61鹽城響水 62宿遷沭陽 63鹽城濱海 64徐州豐縣 65宿遷泗陽 66連雲港灌南 67徐州睢寧
Ⅳ 為什麼2015年上半年蘇州GDP總值排名江蘇省第一,但增速卻是倒數
基數大,例如100的+20%是20,10000的+5%是500
Ⅵ 蘇州的GDP在中國排名第幾全國各市GDP排名
上海,北京,廣州,深圳,蘇州,天津
Ⅶ 蘇州的經濟在中國排第幾
地區生產總值:200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達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6%。實現地方一般預算收入541.82億元,比上年增長35.4%。三次產業的比例為1.7:63.7:34.6。
農業:2007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0.08億元,比上年增長5.2%。大力發展特色農業、高效農業、外向農業和生態農業,全市新增高效農業面積1.6萬公頃,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總數達1447隻。
全市有各類農村經-濟合作組織2012家,持股分紅農戶佔比達到68%。農村生態環境有效改善,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9%以上,農村衛生戶廁普及率達96.4%。
工業:2007年,全市工業總產值達到19060.13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達到15914.6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4.4%和23.3%。全市工業用電量695.73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8.2%。高新技術產業完成產值5245.91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3%。 全市建築施工企業實現施工產值658.12億元,比上年增長24.2%。
交通:2007年公路、水運客運量達4.02億人次,客運周轉量249.86億人公里;完成貨運量1.18億噸,貨物周轉量82.02億噸公里。蘇州港港口貨物吞吐量達1.84億噸,集裝箱運量189.6萬標箱,分別增長21.8%、52.7%。年末高速公路總里程432公里,高等級公路總里程3844公里。全面完成農村公路改造,實現村村通。大力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市區新辟公交線路43條,新增公交車459輛,年末營運車輛達到2427輛,營運線路185條,線路總長達到4052公里。全年公交運客總量4.23億人次,比上年增長8.2%。市區年末營運出租汽車3203輛。全市擁有機動車167.22萬輛,其中汽車69.79萬輛,分別比上年增長9.0%和24.8%。
消費: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250.05億元,比上年增長18.4%。其中批發零售業零售額1087.55億元,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59.5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8.5%和19.3%。城市消費品零售額940.67億元,農村消費品零售額309.3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8.8%和17.3%。全市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66個,商品成交額1424.82億元,比上年增長9.7%。
貿易:2007年,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達211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5%,其中出口118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5.6%。全市新增注冊外資183.6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5.3%;實際利用外資71.6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7.4%,其中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21.0%。批准超千萬美元以上的項目1017個,注冊外資167億美元,佔全市注冊外資的比重為90%,其中24個項目超億美元。1257家外商投資企業先後增資,增加註冊外資54億美元。
Ⅷ 中國城市的GDP排名比較新是什麼蘇州排第6嗎
2006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4》今天上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該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倪鵬飛博士牽頭,兩岸四地城市競爭力專家首度攜手,南開、清華、北大、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和台灣政治大學等著名高校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專家聯合完成。 報告首次將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的9個城市同時加入到研究體系中;報告展開了國內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品牌提煉,將中國200個城市的核心優勢,提煉成品牌;報告首次將反映科技創新的結構指標加入城市競爭力的顯示性指標中。報告將「樓市:城市中國的晴雨表」作為年度主題。報告同時對城市競爭力的背景基礎100個國家或地區競爭力和15個城市群競爭力進行了比較研究。該報告近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並在全國發行。 報告對中國200個城市綜合競爭力進行了計量和比較,前20強依次是:香港、台北、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高雄、澳門、新竹、基隆、寧波、蘇州、台南、天津、廈門、大連、無錫、沈陽、青島。 報告發現: 競爭格局層次分明。由強到弱依次是港澳台、東部沿海、中部、東北、西部,呈明顯的雁陣格局。東部沿海五區域強弱依次為長三角、珠三角、山東半島、海峽西岸、京津冀; 競爭格局迅速變化。中國內地城市競爭力飛速提升,台灣地區競爭力增長緩慢。中國內地的中部、東北以及西部的部分城市競爭力提高迅速;但整體上,東西南北差距在擴大。 競爭格局短期波動。受房地產過熱和宏觀調控的影響,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依靠高投資和房價過高的個別城市競爭力有所下降。 競爭格局區域有別。東部過去快速增長的製造業城市,目前資源、要素和技術的面臨困境;東北、中西部龍頭武漢、沈陽、長沙、成都、重慶等城市綜合優勢開始發力,但中小城市與龍頭城市距離拉大。 報告同時對最具綜合競爭力前60名城市的8個分項競爭力進行計量和分析。其中, (1)人才本體競爭力前20位的城市分別是:香港、台北、高雄、新竹、上海、台中、北京、深圳、廣州、基隆、無錫、台南、寧波、杭州、武漢、蘇州、沈陽、珠海、溫州、中山。 (2)企業本體競爭力前20位的城市分別是:香港、高雄、台北、台中、新竹、佛山、深圳、台南、廣州、基隆、大慶、廈門、蘇州、上海、中山、珠海、寧波、常州、蕪湖、青島。 (3)產業本體競爭力前20位的城市分別是:北京、香港、上海、深圳、廣州、重慶、天津、成都、長沙、台北、海口、武漢、福州、杭州、鄭州、台州、濟南、南昌、高雄、西安。 (4)公共部門競爭力前20位的城市分別是:台北、香港、高雄、台中、上海、台南、北京、新竹、基隆、廣州、廈門、深圳、珠海、佛山、蘇州、大慶、南昌、武漢、杭州、大連。 (5)生活環境競爭力前20位的城市分別是:台北、深圳、高雄、香港、北京、新竹、基隆、上海、台中、廣州、澳門、台南、珠海、廈門、杭州、昆明、大連、成都、長沙、中山。 (6)商務環境競爭力前20位的城市分別是:香港、廣州、高雄、上海、無錫、台北、珠海、蘇州、廈門、深圳、台中、寧波、青島、成都、威海、紹興、台南、大連、杭州、揚州。 (7)創新環境競爭力前20位的城市分別是:香港、台北、高雄、深圳、新竹、廈門、上海、北京、珠海、無錫、廣州、武漢、佛山、杭州、台中、蘇州、成都、台南、青島、大連。 (8)社會環境競爭力前20位的城市分別是:香港、台南、基隆、新竹、台中、高雄、台北、無錫、揚州、澳門、南通、蕪湖、威海、珠海、紹興、沈陽、大連、徐州、煙台、南昌。 2006年全國城市GDP排名 城市 GDP及增長 | 城鎮收入 農村收入 01上海市:10297+12.0%| 18645 8342 滬 02北京市: 7720+12.0%| 19978 8620 京 03廣州市: 6068+14.7%| 19850 7788 粵 04深圳市: 5684+15.0%| 22567 粵 05蘇州市: 4820+15.5%| 18532 9316 蘇 06天津市: 4338+14.4%| 14283 7942 津 07重慶市: 3486+12.2%| 11570 2874 渝 08杭州市: 3441+14.3%| 19027 8460 浙
Ⅸ 蘇州市2015年gdp總量多少
2015年蘇州市GDP為14504.07億,名義增量743.18億,名義增速為百分之5.40。
Ⅹ 2015-2016年蘇州GDP排名最新,蘇州GDP增長率是多少
江蘇GDP含金量的具體數值,尚未被測算出來,但有一個數據,是含金量不斷提高的表現,根據夏心旻的表述,2015年,消費成了「三駕馬車」的主動力,江蘇的產業結構由「二三一」變為「三二一」,服務業佔GDP比重已經達到48.6%。一旦三產比重超過二產,經濟結構會發生質的飛躍。江蘇服務業提升以後,對先進製造業有促進作用,如生產性服務業會帶動製造業發展,提升「微笑曲線」兩端。此外,生活性服務業的檔次和質量也會進一步提升,如健康、文化服務業將直接提升百姓生活質量。
長期以來,江蘇的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排名要低於江蘇的人均GDP排名,2015年,江蘇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國列第五,而人均GDP在全國居第四位,在全國僅次於京津滬三市,在大陸省區排第一位。而在2015年全年,全省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為8.7%,沒有達到全國8.9%的平均增速,而同年GDP增速卻高出全國GDP平均增速1.6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