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努力縮小與發達國家在經濟上的人均差距(2分);堅持和完善分配製度和分配原則,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分);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進公平,防止收入差距懸殊(2分);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主義
新農村建設,解決好農業、農村、村民問題。(2分)(若答出「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等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給分)
❷ GDP增長率是什麼意思怎麼計算
GDP增長率(即經濟增長率)計算分為兩種:
1、年度經濟增長率:年度經濟增長率衡量的是兩年之間經濟的變化。
計算較簡單,就是後一年的經濟指標(如GDP或人均GDP)減去前一年的經濟指標再除以前一年的經濟指標,如果我們用百分數來表示的話還要再乘上百分百。
比如我國2003年的GDP是61687.9億元(按1990年價格計算,以下同),而2004年的GDP是 67548.2億元,因此2004年的經濟增長率就是0.095,用百分數來表示就是9.5%。
2、年均經濟增長率:年均經濟增長率衡量的是若干年來經濟的平均變化情況。計算就比較復雜,為了准確起見,用數學符號和公式來表述。
假設一個經濟變數y的值由初始值y0經過n個時間段(比如年、月、日等)後變為yn,則在每個時間段里y的平均增長率應該是g= n√yn/y0-1。
比如,按1990年價格計算,中國1952年人均GDP為,2004年人均GDP為5196.5元,則按照這個公式計算,這52 年人均GDP年均增長率為6.07%。
但是如果年均經濟增長率比較小的話,也可以按照指數的形式來計算,計算公式是g=(In·yn/y0)/n。比如, 以1996年美元來衡量,美國的真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從1870年的3340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33330美元,則按照這個公式計算,美國這130年的人均年均增長率是1.8%。

(2)江蘇省人均gdp年均增長擴展閱讀:
GDP增長率的相關分析:
1、零增長與負增長:
零增長,有時候會表示為GDP與往年持平。而負增長則表示本年度的GDP低於往年,往往會被形容為「不景氣」或經濟衰退。零增長有時會被認為也是負增長,因為考慮到通貨膨脹以及物價上漲的原因,同樣數量的貨幣的購買力會低於往年。
2、經濟增長≠發展:
經濟增長並不一定代表發展。批評家們往往會質疑經濟增長的實際意義,其原因是因為經濟增長的衡量尺度是GDP,而GDP的增長不一定代表了生產力的發展。
舉例來講,A國每生產1噸鋼材需要2噸的煤,而同樣生產1噸鋼材B國只要1噸的煤,那麼從GDP的角度講,假設這就是兩國全部的經濟事件,那麼A國的GDP=1噸鋼材+2噸煤,而B國的GDP=1噸鋼材+1噸煤。
所以A國的GDP是大過B國的,但是很顯然A國的生產效率是落後於B國。另外一個著名的例子,假如美國高速公路上相向而來兩輛汽車錯身而過則對本年度GDP統計上不會有任何的影響。
反而,如果兩輛車發生了車禍,則需要出動警車,消防車,救護車,並且增加了清理路面的工作,保險金的賠償以及未來新車的需求,這在GDP上可能會有上百萬美元的增加。然而這一事件的本質是一個意外,而不是生產力的發展。
❸ 中國2017年人均GDP是多少
根據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827122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全年人均GDP為59660元,與上一年相比增長6.3%。如果以美元計價,2017年中國全年人均GDP為8836美元。

(3)江蘇省人均gdp年均增長擴展閱讀: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將一個國家核算期內(通常是一年)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與這個國家的常住人口(或戶籍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准,為了更加客觀的衡量,經常與購買力平價結合。
人均GDP計算方法: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總產出(即GDP總額,社會產品和服務的產出總額)/總人口
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核算期內(通常為一年)實現的生產總值與所屬范圍內的常住人口的比值(當前流動人口成為全國或地區經濟貢獻的重要組成部分,決不能忽視,故用戶籍人口作為比較指標是不科學的)。
人均GDP_網路
❹ 近年來,中國經濟步入高速增長期,GDP年均增長率為10%左右。但是,我國人均資源擁有量很低,資源消耗很大
(1) 國內生產總來值(GDP)指的自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所生產的最終產品與勞務的價值總和。(3分) (2)GDP總量反映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人均GDP水平反映一國或地區人們的富裕程度;國民經濟各部門創造的價值在GDP中的比例變化反映了一國或地區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情況和發展趨勢。(6分)
❺ 中國歷年GDP及人均GDP一覽和與52年不變價是多少人民幣和美元
中國 由1952年不變價可見:1978--1952的27年中GDP增長.72倍; 2005--1979的27年中增長11.16倍。如果由美元算:1978--1952為 6.10倍;2005--1979的27中只有增長2.11倍。如果用當年值算: 人民為 1978--1952為5.37倍、2005--1979為45.52倍;用美元則為 1978--1952為6.95倍、2005--1979為8.61倍。改開沒有明顯增長。 可見物價和匯率對GDP影響很大。每十年算:1952不變價算: 第一十年 1961-1952十年增1.49倍、 第二十年1971--1962增2.28、 第三十年1981--1972增1.73、第四十年1991--1982增2.52、 第五十年2001--1992增2.34; 用美元分別為: 1.34、 2.13、 2.18、 0.84、1.56。因匯率關系,78年後的81、 85、86、90、91、94六年出現負增長。使91--82十年負增長。 從表上看是80--97十七年零增長。因80匯率1.49、而96是8.31。 在國際上是吃虧還是便宜?用人民幣大眨值來開放?翻二翻 沒實現! 所以下述名義增長速度是考慮當年民幣值而不理國內物價增長和人民幣國外貶值來算的: 1953-2013年,中國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11.7%; 1953-2013年,中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8.2%; 1953-201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年均變化:3.2%; 1953-2013年,中國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9.8%。
分階段來看,改革開放前(1953-1977年): 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6.4%; 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5.9%; 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年均變化:0.5%; 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7.2%。
改革開放後至今(1978-2013): 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15.5%; 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9.8%; 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年均變化:5.1%; 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11.6%。
分五年計劃來看 一五計劃(1953-1957):名義GDP年均增速9.5%,實際年均增速9.2%,平減指數年均變化0.2%,美元GDP年均增速6.1%; 二五計劃(1958-1962):名義GDP年均增速1.5%,實際年均增速-2.0%,平減指數年均變化3.6%,美元GDP年均增速2.6%; 調整鞏固(1963-1965):名義GDP年均增速14.3%,實際年均增速15.1%,平減指數年均變化-0.7%,美元GDP年均增速14.3%; 三五計劃(1966-1970):名義GDP年均增速5.7%,實際年均增速6.9%,平減指數年均變化-1.2%,美元GDP年均增速5.7%; 四五計劃(1971-1975):名義GDP年均增速5.9%,實際年均增速5.9%,平減指數年均變化0.0%,美元GDP年均增速10.7%; 五五計劃(1976-1980):名義GDP年均增速8.6%,實際年均增速6.5%,平減指數年均變化1.9%,美元GDP年均增速14.8%; 六五計劃(1981-1985):名義GDP年均增速14.7%,實際年均增速10.7%,平減指數年均變化3.6%,美元GDP年均增速0.1%; 七五計劃(1986-1990):名義GDP年均增速15.7%,實際年均增速7.9%,平減指數年均變化7.2%,美元GDP年均增速4.9%; 八五計劃(1991-1995):名義GDP年均增速26.6%,實際年均增速12.3%,平減指數年均變化12.8%,美元GDP年均增速13.3%; 九五計劃(1996-2000):名義GDP年均增速10.3%,實際年均增速8.6%,平減指數年均變化1.5%,美元GDP年均增速10.5%; 十五計劃(2001-2005):名義GDP年均增速13.3%,實際年均增速9.8%,平減指數年均變化3.2%,美元GDP年均增速13.5%;
十一五規劃(2006-2010): 名義GDP年均增速16.8%,實際年均增速11.2%,平減指數年均變化5.0%,美元GDP年均增速21.3%;
十二五規劃(2011-2015)前三年: 名義GDP年均增速12.3%,實際年均增速8.2%,平減指數年均變化3.8%,美元GDP年均增速15.7%。
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前後 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前(1978-1992): 名義GDP年均增速15.2%,實際年均增速9.5%,平減指數年均變化5.2%,美元GDP年均增速7.1%。
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中(1993-2013): 名義GDP年均增速15.6%,實際年均增速10.0%,平減指數年均變化5.1%,美元GDP年均增速15.0%。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後 加入世貿組織前(1978-2000): 名義GDP年均增速16.1%,實際年均增速9.7%,平減指數年均變化5.8%,美元GDP年均增速8.7%。
加入世貿組織後(2001-2013): 名義GDP年均增速14.4%,實際年均增速10.0%,平減指數年均變化4.0%,美元GDP年均增速17.0%。
❻ 材料一:從1978年到2008年,浙江省GDP年均增長12%,是各省市區中人均GDP增長最快的地區。目前,浙江省的
(1)自豪的是:改革開放以來我省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專 擔憂的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屬省面臨的日益突出的資源短缺和人才短缺總量,將制約我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 (2)「構建和諧浙江」等。 (3)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教興國(省)戰略。 |
❼ 年均GDP增長率怎麼算
GDP增長率的計算分為兩種,一個是年度經濟增長率的計算,衡量的是兩年之間經濟的變化。
年度經濟增長率的計算比較簡單,就是後一年的經濟指標(如GDP或人均GDP)減去前一年的經濟指標再除以前一年的經濟指標,如果我們用百分 數來表示的話還要再乘上百分百,比如我國2003年的GDP是61687.9億元(按1990年價格計算,以下同),而2004年的GDP是 67548.2億元,因此2004年的經濟增長率就是0.095,用百分數來表示就是9.5%。
另外一個就是年均經濟增長率的計算,衡量的是若干年來經濟的平均變化情況。
年均經濟增長率的計算就比較復雜,為了准確起見,我們用數學符號和公式來表述。假設一個經濟變數y的值由初始值y0經過n個時間段(比如年、月、日等)後變為yn,則在每個時間段里y的平均增長率應該是g= n√yn/y0-1。舉例來說,按1990年價格計算,中國1952年人均GDP為,2004年人均GDP為5196.5元,則按照這個公式計算,這52 年人均GDP年均增長率為6.07%。但是如果年均經濟增長率比較小的話,也可以按照指數的形式來計算,計算公式是g=(In•yn/y0)/n。比如, 以1996年美元來衡量,美國的真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從1870年的3340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33330美元,則按照這個公式計算,美國這130年的人均年均增長率是1.8%。
❽ GDP年增速7.4%,人口增長率年均0.7%,求人均GDP年增長率
去年GDP是1,去年人口是1,則去年人均GDP是1 今年GDP是1.074,去年人口是1.007,則去年人均GDP是1.074/1.007=1.06653 所以增長率=6.653%
❾ 我國2005年人均gdp為1703美元。如果按照7%的年平均增長率,我們要努力多少年才能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
1703*(1+7%)^x≥10000 1。07^x≥10000/1703 x*ln 1.07≥ln(10000/1703) x≥ln(10000/1703)/ln1.07 x≥2。655/0.0676586 x≥39.24 看來40年就可以趕上了! 問題是美元還專在貶屬值,10000美元這個水平可能有點低!
❿ 2010年全球國家和地區人均GDP、GDP總量、GDP年均增長率分別是多少
你從國抄際貨幣基金組織官網下載一個世界經濟回顧,http://www.imf.org/external/ns/cs.aspx?id=28
與江蘇省人均gdp年均增長相關的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