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埔縣大埔中學怎麼樣
簡介:大埔抄縣大埔中學,創辦於1904年,1938年始設高中班,成為大埔縣第一所完全中學。1946年定為省立中學,改名為「廣東省立大埔中學」。由於縣治遷移湖寮的原因,「文革」後列為大埔縣面上完全中學。大埔中學創辦以來為國家培養了眾多的優秀人才,其中有各級黨政領導幹部、院士(2人)、工程師、專家、教授、華僑實業家等,遍布海內外。為人類文明、社會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是一所具有光榮歷史的完全中學。 改革開放後,在歷任校長的帶領下,全體師生發揚學校優良傳統,團結拼搏,積極進取,各項工作,成績喜人。學校先後被評為「梅州市好校風學校」「大埔縣文明學校」,1998年被評為大埔縣一級學校,2003年被評為梅州市一級學校,2010年11月學校通過了規范化學校驗收。 目前,大埔中學校本部有30個教學班,師生1470多人;分教處有6個教學班,師生近二百人。近年來,學校內練硬功,外塑形象,管理制度日益完善,教師勤教,學生樂學,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贏得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注冊資本:810萬人民幣
⑵ 1990年大埔縣中學教師平均工資多少錢1990年大埔縣中學教師平均工資大概多少錢
大埔縣中學拼音控制對吧的情況下,供教師的工資待遇是非常高的,而且他們也是有晉級的職稱。
⑶ 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以來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有何變化
小結幾點:交通方便(村村通公路)、通訊設施設備較完善(一般農村家庭都版有電話、手機權)三河壩火車站的建成、攔河水電站的建成、縣城擴建、三十年前是荒地變農田,三十年後卻是農田變荒地(指鄉鎮的農村)、美中不足的是:低收入高消費…
⑷ 廣東最發達的城市排名前10個的是什麼啊
廣東省各市排名
廣州市 6068
深圳市 5684
佛山市 3025
東莞市 2625
中山市 1034
惠州市 933
茂名市 930
江門市 921
湛江市 770
珠海市 750
汕頭市 741
肇慶市 526
揭陽市 488
清遠市 414
韶關市 394
陽江市 347
梅州市 347
潮州市 331
河源市 264
汕尾市 248
雲浮市 246
韶關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韶關
韶關,位於廣東省北部,與湖南省、江西省交界,毗鄰廣西,素有「三省通衢」之稱。2017年韶關人均GDP只有45262元,排名廣東省地市倒數第十名。
汕頭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汕頭
汕頭,位於廣東省東部,處於「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節點,也是我國早期四大經濟特區之一。可惜,2017年,汕頭人均GDP只有42134元,遠遠落後於同樣是經濟特區的深圳,排名廣東省地市倒數第九名。
潮州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潮州
潮州,廣東省下轄地級市,位於韓江中下游,東與福建省的詔安縣、平和縣交界,西與廣東省揭陽市的揭東區接壤,北連梅州市的豐順縣、大埔縣,南臨南海並通汕頭市。
清遠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清遠
清遠,是廣東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達到1.9萬平方公里。同時也是廣東省旅遊資源大市之一,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宜居城市等稱號。這么好的地方,人均GDP照樣低,2017年,清遠人均GDP只有39025元,排名廣東地市倒數第七名。
湛江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湛江
湛江,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氣候與海南島一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但是湛江沒有海南名氣那麼大,人們路過湛江也不在湛江停留,直奔海南島。2017年湛江人均GDP總量只有38829元,排名廣東地市倒數第六名。
揭陽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揭陽
揭陽,與汕頭,潮州齊名,也是著名的僑鄉。據統計,揭陽600多萬人口,就有300多萬華僑,可以說家家戶戶都有親人在海外打拚。不可思議的是,揭陽人均GDP2017年只有35304元,排名廣東地市倒數第五名。
雲浮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雲浮
雲浮,這個與廣西交界的五線城市,堅硬的大理石上面也搞不出什麼花樣來,雲浮這些年經濟一直比較滯後。2017年,雲浮人均GDP只有33861元,排名廣東地市倒數第四名。
河源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河源
河源,與江西省交界;很意外,河源還是四線城市。可能是河源地理位置,交通好的原因吧,河源是京九鐵路進入廣東省的第一個城市。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河源的鐵路線是廣東省最長的,可河源的人均GDP反而排名全省地市倒數第三名。
汕尾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汕尾
汕尾,人們都說廣東沿海地區經濟發達,聽到這句話,估計汕尾人都會不好意思。因為汕尾2017年人均GDP只有28169元,比貴州人均GDP還少。在廣東省地市排名排在倒數第二名。
梅州
廣東最窮十大城市之一 梅州
梅州,與河源一樣,也與江西省相鄰。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也無法打破年年人均GDP排名倒數的命運。2017年,梅州人均GDP只有25817元,排名廣東地市倒數第一名。比全國倒數第一的甘肅還要少。
⑸ 08年廣東省個縣市GDP及其排名
1 增城 269.68
2 高州 154.42
3 博羅 145.25
4 潮安 144.31
5 惠東 138.96
6 化州 132.76
7 電白 121.95
8 普寧 120.98
9 信宜 120.45
10 開平 115.79
11 台山 109.49
12 揭東 95.06
13 高要 95.00
14 從化 92.11
15 鶴山 87.72
16 陽春 83.33
17 海豐 77.61
18 廉江 77.13
19 饒平 72.13
20 英德 69.37
21 梅縣 67.97
22 陸豐 64.37
23 四會 64.04
24 雷州 61.13
25 羅定 58.89
26 遂溪 57.39
27 揭西 55.80
28 恩平 55.20
29 陽東 54.11
30 惠來 52.73
31 清新 52.68
32 新興 52.51
33 懷集 51.84
34 興寧 49.34
35 龍川 47.46
36 吳川 45.84
37 陽西 41.57
38 徐聞 40.60
39 連州 37.89
40 五華 37.74
41 鬱南 34.00
42 廣寧 33.99
43 封開 33.67
44 紫金 32.37
45 龍門 32.01
46 豐順 31.42
47 佛岡 31.19
48 樂昌 29.78
49 陽山 28.60
50 德慶 28.56
51 連平 27.78
52 南雄 24.47
53 東源 24.51
54 仁化 24.13
55 大埔 23.45
56 蕉嶺 22.63
57 雲安 21.55
58 和平 20.96
59 翁源 19.68
60 平遠 17.73
61 陸河 17.32
62 乳源 16.95
63 始興 16.27
64 新豐 12.67
65 連南 7.23
66 連山 7.08
67 南澳 4.86
⑹ 大埔縣每年財政收入是多少
2013年我縣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51296萬元
2012年我縣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良好,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41033萬元
2011年全縣本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5266萬元
⑺ 請問現在梅州市大埔縣約有多少常住人口
地區,共18個社區居委會和48個村委會,686個村。 2007年年底,該地區的戶籍人口超過40萬人,外籍海外中國香港,澳門和台灣同胞20多萬,是著名的僑鄉,海外華人。
⑻ 梅州大埔的GDP是多少
南方網訊 去年,大埔縣深入實施「四個梅州」發展戰略,結合實際,突出特色,著力抓好招商引資和陶瓷、水電等特色工業,加大人文開發、縣城市政建設等工作力度,有力地推進了縣域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實施「開放旺縣」,去年招商引資就達69.5億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多;通過實施「瓷工富縣」,陶瓷、電力兩大支柱工業稅收佔全縣一般預算收入的40.8%.去年全縣GDP達到21.8億元,同比增長10.2%,11年來增長速度首次達到兩位數。 為做強做大陶瓷、水電產業,該縣通過採取招商引資新上一批、技術創新搞活一批、扶持引導壯大一批、強化管理優化一批的辦法,使全縣的陶瓷企業達到600多家,其中年產值超千萬元以上的有26家,去年全縣陶瓷銷售收入達到5.16億元,稅收3135萬元,同比分別增長47.4%和51.5%。去年是該縣的水電發展年,全縣在建水電企業28家,裝機總容量達4.6萬千瓦。 該縣把招商引資擺上突出的位置,完善載體建設,去年投入1500多萬元完善了高陂、三河、茶陽三個工業生產基地的配套設施,建立和健全基地辦事程序和制度,有效提升了基地的吸引力和承載力,目前三個工業生產基地共引進項目58個,投資額達25億多元。其中,已建成投產的有17家。為確保招商引資工作取得成效,該縣落實基地招商責任和單位招商責任,實施「回歸工程」、「本土工程」和「友誼工程」。通過採取這些措施,去年全縣共引進項目337個,投資總額69.5億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多。其中在建項目125個,已建成投產的項目145個;千萬元以上的項目有51個,上億元的項目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