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gdp排名 > 人均收入佔gdp比重

人均收入佔gdp比重

發布時間:2020-12-06 18:19:18

① 人均收入 GDP 怎麼算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公式是:實際GDP/ 人口。
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核算期內(通常為一年)實現的生產總值與所屬范圍內的常住人口的比值(當前流動人口成為全國或地區經濟貢獻的重要組成部分,決不能忽視,故用戶籍人口作為比較指標是不科學的)。
(1)人均收入佔gdp比重擴展閱讀
國內生產總值減去固定資產折舊就是國內生產凈值,即國內生產凈值包括生產稅凈額、營業盈餘和勞動者報酬,上述三者基本上能反映最終的成果和服務在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的分配關系。
國民收入(National Income)是反映整體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因此常被使用於宏觀經濟學的研究中,亦是國際投資者非常注視的國際統計項目。反映國民收入的兩個主要統計數字是本地生產總值(GDP,即國內生產總值)及本地居民生產總值(GNP, 即國民生產總值),前者計算一段特定時期本地進行的生產,而後者則計算本地居民的總體收入。
兩個統計數字都涉及生產的概念,是指投入資金、勞力及企業精神的結果,所以純從資產價格變動而取得的利潤並不計入。另外,關於本地居民是指所有以該國家或地區為經濟利益中心的個人及機構,與其國籍及資金來源地無關,所以本地居民亦包括長期在該地區工作的外來勞工及外資分公司。

② 為什麼我國的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遠小於美國

個人消費佔GDP比重中國是小一些,但是絕對沒有50%-80%的差距。投資大是一方面版,但最主要的是稅收。

美國個人所得稅占稅收的很大一部分,高收入的會交快一半的稅。你說的2006年的人均收入是36276美元,這里人均收入應該是稅前的。而中國個人所得稅很少,聽說只有30%的人交個人所得稅。中國稅收增值稅占很多。

2006年美國GDP 13.2萬億,政府花費已經有2.5萬億,已經佔19%了。而且這還不算投資。美權國2006凈出口是負的0.7萬億,所以個人消費+政府+投資=13.9萬億,比GDP稍微高一點。個人消費不可能是86%GDP。

③ 中國的GDP收入與人均收入為什麼不成比例

我的看法是,一個地方的私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越多,就業就越充分,創業活動也頻繁。中小企業的資本有機構成較低,勞動在增加值中分得的比例較高,所以工資報酬相對大企業多的地方就比例高一些。大型企業的資本有機構成較高,勞動在增加值中分得的比例較低,工資報酬的比例當然比小企業佔多數的地方低一些。可以驗證:中國浙江的收入差距較低,而貴州等創業活動不活躍的地區,收入差距反而大一些。

④ 是看人均收入還是看人均GDP

人均GDP不是人均收入。
人均GDP是將一個國家核算期內(通常是一年)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與這個國家的常住人口(或戶籍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准。
人均收入指人均可支配收入。個人可支配收入指個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繳納的各種直接稅以及非商業性費用等以後的余額。
人均GDP是一種總量的概念,是把一國經濟總量GDP平均分攤到每個人頭上的數字。任何國家既不會將國家財富均分給每個人,也無法做到將國家財富均分給每個人。收入雖然包含在國民生產總值中,但顯然是低於國民生產總值的。從GDP構成上看,我國工資佔GDP的比重約佔20%左右,而美國高達50%。
舉例:
按照國家統計局2010年的統計,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才19000多元人民幣,按美元計價是2900多美元,與4400美元的人均GDP相差近一半。人均GDP是國民財富創造能力體現,而人均收入是國民財富分配能力的體現。中國的人均收入與人均GDP還有一塊相當大的差距。

⑤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比例能說明什麼問題

從兩個名稱的意義上來看,人均GDP是一定時期內,某國某地區產生的總物質財富的人均分攤量,而人均收入指人們能夠實實在在拿在手中使用的數量。如果這個比例較大,那麼說明實際得到的量大大小於社會財富的人均分攤量,這個可以說明這么些問題:其一、政府及其公共部門收入太高,而人們收入較低;其二、此時期社會用於再生產的財富過多,這個現象更多出現在發展中國家;其三、此國此地區的財富外流較多,且這些人一般都是擁有巨額財富的人;其四、這個經濟體消耗的固定資本較大,即折舊較大,用於重置投資(等於折舊)的部分較高。

⑥ 一般來說,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大概是多少大概數字就行。

69.3%既gdp扣除個人所得稅!低收入的扣的少,平均的話是69.3

⑦ 人均GDP與人均收入的關系,或者說比例一般怎樣才算是合理的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關系,其實反應了勞動者是否分享了經濟發展的果實。如果人均收入比回人均答GDP越高,那麼勞動者分享的果實越多。他們的比例不能說多少才是合理的,因為每個國家的國情和發展狀況不一樣。像我們以政府投資為主導的國家,這個比例就很低,而像一些福利國家,北歐,即便是美國,這個比例也是很搞的。而發展中國家的比例也會低一些。

⑧ 為什麼中國人均GDP和人均工資基本持平呢

呵呵,兄弟,其實這個問題你隨便找一本宏觀經濟學都能弄明白。
首先,中國目回前人均GDP按美元算估答計有6600美元左右,按目前匯率波動6.05-6.10,按人民幣算估計有40000元,不過人均工資即個人可以穩當的拿到手的錢可以理解為除稅、保險等之外的個人可支配收入,兩者是不應該相等的。假設相等,那麼全國這一年增加的財富都被人民平分了,哪兒來的政府財政收入和下一年全國的預算支出???
其次,GDP裡面要減去資本(廠房、設備、土地等等)的折舊,才算是國內生產凈值(NDP),之後再減去企業的轉移支付和政府對企業的補助等才是國民總收入。而國民工資僅僅可以叫做「國民個人收入總和」,可以認為是國民總收入的一部分。
再次,你都已經說了中國居民收入佔GDP比重為40%,所以以上說那些豈不是前後矛盾了。。。事實上,在中國以人均工資來衡量個人收入是不合理的,因為大家都知道,中國的行業、城鄉、職業收入差距甚大,少部分人得到很高工資,而大部分的工資實際並不高(當然是相對的),所以,人均工資看起來那麼高。

⑨ 我國目前勞動報酬佔GDP的比重是多少

還真沒有找到直接的數字,以下是我以前計算出來的結果,似乎內和他們的數據有一容些小差距,供你參考:

1,2007年數據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城鎮人口59379萬人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140元,農村人口72750萬人
加起來,2007年全國人民的收入為111978億元

而07年中國的GDP為246619億元。
除一下,07年中國GDP中勞動收入佔比重為45.4%

2,2006年數據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城鎮人口57706萬人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587元,農村人口73742萬人
加起來,2007年全國人民的收入為94316億元
而06年中國的GDP為210871億元。
除一下,06年中國GDP中勞動收入佔比重為44.7%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http://www.stats.gov.cn/

⑩ 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第三產業應佔GDP的比例是多少

?????????,這是什麼問題????搞不懂,沒有邏輯,統計年鑒只有統計回數據,沒有答規范的應該是多少啊?你想算個最優的比例嗎?那就參考發達國家的比列吧,比如找到美國的資料,然後對比中國哪些不足,急需提高或加強?不過結論很顯然,第三產業佔比重少?恩格爾系數擺在著嗎?不用算!不過恩格爾系數得到的可能只是第二、三產業占支配收入的比重,不知道第三單獨的比列。不過可以推算。

閱讀全文

與人均收入佔gdp比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