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武漢各區gdp
GDP (億元)
08年 07年 09年
江岸區 238.98 191.16 280
江漢區 310.01 252.63 354
硚口區 245.5 197.68 270.97
漢陽區 309.01 237.48 359
武昌區 327.86 264.26 325.10
青山區 411.09 311.54 410
洪山區 279.89 224.86 345
東西湖 134.49 103.45 187.5
漢南區 38.01 29.18 44.47
蔡甸區 96.40 76.31 111.70
江夏專區 162.20 122.9 186.20
黃陂區屬 161.40 123.77 185.89
新洲區 147.59 109.9 174
全市 3960.08 3145 4560.62 (全市總量含各區另加武漢開發區,東湖開發區)
Ⅱ 武漢近年來的經濟變化(附圖)
改革開放以來武漢的主要變化:
武漢軌道交通
2000年,中國批准長春、大連、武漢和重慶4個城市為首批輕軌建設示範城市之後,武漢軌道交通公司(現為武漢地鐵集團WUHAN METRO GROUP)成立。2000年底,投資21.99億元、總長約10公里的一期工程正式開工,2003年底具備試通車條件,2004年7月投入試運營。由於線路短、票價高、換乘不便、路線不合理等原因,在試運營期和正式運營初期,武漢輕軌載客量都較低。其後雖然武漢軌道交通公司(武漢地鐵集團)採取降價措施以吸引市民,但是成效並不明顯。
武漢市規劃未來的軌道交通網由7條線路構成,總長222.8公里。除一號線吳家山至堤角30.5公里為輕軌外,其餘6條線路都是地鐵。分別為:二號線,常青花園至流芳,39.8公里;三號線,沌口至三金潭,32.2公里;四號線,永安堂至青山,29.3公里;五號線,青山至青菱,33公里;六號線,老關村至堤角,25.3公里;七號線,古田至野芷路,32.7公里。這7條線路中,二、三、四號線跨越兩江,連通三鎮;一、五號線分別貫穿漢口、武昌的東西方向;六號線溝通漢口、漢陽舊城及後湖新區;七號線則把漢口北部與武昌東南部聯為一體。2006年11月16日,武漢地鐵二號線的范湖站動工,二號線預計於2012年建成。
武漢過江隧道
武漢長江隧道(已建成,2004年11月28日開工,總建設周期45個月,於2008年12月28日至2009年3月調試運行通車。之後,逐步完善隧道運營維護管理辦法,整理竣工驗收有關資料,「長江第一隧」於2011年方可正式通車運行)。
武漢長江隧道為長江上的第一座過江隧道,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隧,長約3.6公里(含匝道),漢口越江點位在江灘公園附近,勝利街設右進隧道匝道、天津路設右出隧道匝道;武昌越江點位於和平大道,友誼大道設4條匝道連接。該工程為左、右道隔離的雙向4車道公路隧道,設計使用年限100年,可抗6級地震和300年一遇洪水。
武漢是華中地區的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擁有鋼鐵、汽車、光電子、化工、冶金、紡織、造船、製造、醫葯等完整的工業體系。在清朝末期、國民政府時期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武漢三鎮經濟繁榮,位居亞洲前列,故曾有「東方芝加哥」之稱。但自1980年代以來,武漢的發展未能跟上改革開放的步伐,逐漸被「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拋在了身後。當時,由於市容環境不佳、城市建設無序,武漢被戲稱為「中國最大的縣城」。這種情況在進入21世紀後開始迅速轉變,城市建設有了長足的進步,20世紀90年代,武漢建立了位於漢陽沌口的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武昌的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位於漢口東西湖的台商投資區,以及位於新洲陽邏的陽邏開發區。中國 三大鋼鐵集團公司的武漢鋼鐵(集團)公司位於武漢;中國三大汽車製造廠之一東風汽車公司總部位於武漢。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聚集著以東風汽車總部、東風有限汽車總部、東風本田總部等一批知名的汽車企業總部和以東風汽車技術中心。康明斯東亞研發中心等一批建於1862年的武漢江漢關。頂尖汽車研發機構以及神龍汽車、東風本田、東風自主品牌和東風渝安等整車企業,已經成為中國最集中的汽車產業基地,被譽為「中國車都」。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即是享譽海內外的「武漢·中國光谷」。這里是中國最大最具實力的的光電子產業生產和研發基地。2007年,區內科工貿總收入達1300億人民幣。如今,富士康在高新區投資數百億建立光電子和數碼產業帝國,還有中芯國際投資百億元的晶元廠為高新區發展帶來新的更大的的活力。高新區內有著名的光谷軟體園,聚集著微軟(武漢)創新技術中心、IBM全球服務中心、EDS全球服務中心、法國電信軟體研發中心、交通銀行信用卡中心、招商銀行運營中心等世界五百強和國內知名軟體服務外包中心、金融後台服務中心。它們已經成為武漢光谷軟體園新的經濟增長點,也將有利促進光谷軟體園打造中國服務外包交付中心。
武漢市的經濟基礎和實力遠遠超過湖北省內其他的城市,尤其隨著近年來經濟增長速度加快,GDP總額占湖北省的比重穩步提升。2001年,武漢的GDP總量占湖北省的28.9%,到2006年,武漢市GDP總量占湖北全省的比重達到34.5%。
Ⅲ 武漢和深圳三十年後gdp對比
今年武漢GDP近12000億深圳19000多億武漢占深圳60%整左右 深圳增量1500億以上 武漢900一1000億 佔比會上升 但總量的深圳以後差更多
Ⅳ 武漢2010年GDP
武漢2010年GDP為5515.76億元,同比增長14.7%,位於全國城市12位。
另附排名:
排名 城市 經濟總量 增長率回
1 上海 16872.42 9.9%
2 北京 13777.9 10.2%
3 廣州 10604.48 13.0%
4 深圳答 9510 12.0%
5 天律 9108.83 17.4%
6 蘇州 9010 13.0%
7 重慶 7894.24 17.1%
8 杭州 5945.82 12%
9 無錫 5750 13%
10 青島 5666.19
11 佛山 5651 12.0%
12 武漢 5515.76 14.7%
Ⅳ GDP萬億城市三季報出爐,為什麼很多人對武漢的排名很意外
因為武漢的增長速度比較快,而且之前武漢的存在感不是很強。
Ⅵ 武漢解封了,在此之前的封城經濟損失有多大
下面主要從三方面來分析武漢封城帶來的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損失
一、GDP方面的直接損失
參考2019年武漢一季度GDP為3357.48億元的數據,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從1月23日武漢封城到4月8日正式解封,兩個多月的時間,一季度的經濟損失至少是千億級別的。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武漢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Ⅶ 收集整理武漢市近十年各片區商品住宅價格變化數據、大宗商品價格變化數據、工資收入和GDP數據等。
這些你查看武漢市的歷年統計年鑒吧,這些在統計年鑒里都有的,再詳細的資料就需要查版閱武漢市房地產權統計年啦,網上有電子版的,不過一般我國的要收費,美國的政府單位免費提供,實在不想掏錢就去大學圖書館或者當地統計局查閱就行了。
Ⅷ 武漢三鎮gdp2019排名
武漢深圳階梯2019年排名肯定是漢口,武昌,漢陽。
Ⅸ 武漢2019年gdp是多少
2019年武漢GDP約為1.622萬億元。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按國家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常被公認為是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核算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綜合性統計指標,也是我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的核心指標,它反映了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
2020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初步核算,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符合6%至6.5%的預期目標。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三季度增長6.0%,四季度增長6.0%。
Ⅹ 武漢GDP主要靠什麼產業
基建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