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江蘇為何能夠成為人均gdp最高的省份
江蘇為何能夠成為人均GDP最高的省份,其實就是因為江蘇優越的地理條件,還有從古至今的經濟基礎,而且江蘇還緊跟改革開放,所以占據天時地利人和,一舉成為全國GDP最高的省份。
江蘇的富饒讓人羨慕,我相信隨著中國的強大,以後我們每個省份都會更加幸福,富強。
㈡ 江蘇近五年的GDP
2004年
江蘇GDP目標定在1·5億元,超過全國總量的十分之一
全省生產總值增長10%以上;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2%;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2%左右;外貿出口增長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左右。
2005年
2005年,江蘇省經濟呈現出又快又好的發展態勢。經江蘇省統計局初步核算,2005年,江蘇GDP 18272.12億元左右,比上年增長14.5%,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19元
2005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19元,增長17.5%。其中,人均工薪收入8397元、人均經營性凈收入1029元、財產性收入240元、轉移性收入3664元,分別增長22.3%、36.8%、36.8%、19.0%。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5276元,增長11.0%。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2.1
2005年,全省物價漲幅有所回落,扭轉了去年物價漲幅偏高的局勢。全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2.1,漲幅相比上年回落2個百分點。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上漲6.9%、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以及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分別上漲2.6%、7.6%。
存款余額超過2萬億元
2005年,全省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22.68億元,增長26.4%。其中,增值稅、契稅增幅較大,分別增長16.0%、3.8%、1%。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也呈平穩較快增長態勢,分別增長21.4%、28.2%和25.3%。
12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22001.44億元,比年初增加3619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0581.27億元,比年初增加1717.9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5396.59億元,比年初增加2141.6億元。
2006年
改革開放以來,江蘇和全國一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1992年起全省GDP連續1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06年,全省實現了「十一五」發展的良好開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1548億元,比上年增長14.9%,佔全國的10.3%;人均生產總值達到3598美元。實現財政總收入3935.87億元,增長26%;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656.68億元,增長25.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6623.18億元,增長16.2%。進出口總額達2839.95億美元,增長24.6%,其中出口1604.19億美元,增長30.5%;實際外商直接投資達174.31億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4084元和5813元,分別增長14.3%和10.2%。
2007年
2007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5萬億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長14.5%左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連跨2000美元和3000美元台階,去年超過4300美元,比2002年增長9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7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480元,分別增長1倍和61.4%,城鎮登記失業率連續5年下降,去年底控制在3.3%左右。
2008年江蘇GDP超3萬億
繼1月中旬浙江公布2008年GDP超2萬億大關後,江蘇省人民政府日前也正式公布,去年一年江蘇省生產總值突破3萬億元。在全國4個GDP超2萬億省(市)中,蘇浙兩地佔據半壁江山。而包括上海在內的長三角蘇浙滬三地,目前在全國13個GDP超萬億省(市)中名列前茅。
據統計數字顯示,江蘇省2008年GDP超過3萬億元,增幅12.5%。去年全年江蘇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680元,比上年增長14.4%,扣除物價上漲的因素後漲幅為8.5%。農村居民純收入增長12.1%,達到7357元。
自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江蘇省GDP每年平均增長達12.6%。
㈢ 2006年江蘇省、浙江省各城市人均收入、人均gdp排名
2006年江蘇各市GDP排名
城市名 06年GDP總額(億) 人均GDP(元/人)
蘇州 4820.00 79406.92
無錫 3360.00 56949.15
南京 2780.00 42967.54
南通 1780.00 22997.42
常州 1560.00 44699.14
徐州 1450.00 15812.43
鹽城 1174.00 14711.78
揚州 1101.00 24251.10
泰州 1090.00 21669.98
鎮江 1060.00 39552.24
淮安 751.00 14332.06
連雲港 623.00 13369.10
宿遷 420.00 8155.34
2006年浙江省各縣市人均GDP排名
縣市名 GDP總量 總人口 人均GDP 總量
(億元) (萬人) (元)(排名)
1 寧波市 1260.03 242.21 52022.21 2
2 杭州市 1949.41 450.24 43297.13 1
3 紹興縣 328.96 79.18 41545.84 5
4 海鹽縣 140.51 38.77 36241.94 25
5 紹興市 229.4 63.31 36234.40 15
6 海寧市 229.47 66.61 34449.78 14
7 溫州市 622.36 191.55 32490.73 3
8 嵊泗縣 26.95 8.84 30486.43 60
9 桐鄉市 215.49 71.34 30206.06 17
10 台州市 449.61 149.19 30136.74 4
11 玉環縣 136.92 46.01 29758.75 26
12 餘姚市 252.71 85.27 29636.45 10
13 嘉善縣 124.93 42.60 29326.29 30
14 平湖市 148.51 50.79 29240.01 23
15 嘉興市 248.24 88.19 28148.32 12
16 富陽市 176.71 62.86 28111.68 19
17 上虞市 200.3 72.25 27723.18 18
18 臨安市 134.36 51.42 26129.91 28
19 新昌縣 107.86 41.49 25996.63 38
20 諸暨市 276.56 107.07 25829.83 9
21 義烏市 232.3 91.27 25451.96 13
22 象山縣 122.93 48.42 25388.27 32
23 桐廬縣 95.4 37.81 25231.42 43
24 溫嶺市 291.78 116.28 25092.88 7
25 湖州市 283.13 114.55 24716.72 8
26 慈溪市 295.67 121.45 24345.00 6
27 永康市 135.08 55.71 24246.99 27
28 德清縣 105.32 43.65 24128.29 40
29 奉化市 111.03 47.16 23543.26 36
30 東陽市 171.34 75.31 22751.29 21
31 寧海縣 115.67 51.82 22321.50 34
32 樂清市 252.5 116.28 21714.83 11
33 建德市 102.52 47.31 21669.84 41
34 長興縣 129.26 61.15 8.18 29
35 舟山市 146.39 71.56 20456.96 24
36 金華市 176.21 90.07 19563.67 20
37 安吉縣 82.38 43.21 19065.03 44
38 岱山縣 37.25 19.75 18860.76 56
39 瑞安市 227.65 120.78 18848.32 16
40 麗水市 65.42 34.82 18788.05 45
41 蘭溪市 111.03 60.72 18285.57 37
42 嵊州市 122.48 67.12 18247.91 33
43 武義縣 52.22 30.12 17337.32 50
44 洞頭縣 15.9 9.64 16493.78 66
45 臨海市 150.53 94.86 15868.65 22
46 衢州市 115.61 75.04 15406.45 35
47 浦江縣 55.62 36.41 15276.02 49
48 淳安縣 56.61 38.23 14807.74 48
49 永嘉縣 105.6 72.24 14617.94 39
50 天台縣 57.28 40.73 14063.34 47
51 雲和縣 14.21 10.33 13756.05 67
52 平陽縣 101.1 74.04 13654.78 42
53 三門縣 41.88 31.54 13278.38 54
54 江山市 61.64 47.32 13026.20 46
55 遂昌縣 26.12 20.71 12612.26 61
56 仙居縣 44.61 36.76 12135.47 51
57 常山縣 31.02 26.55 11683.62 57
58 縉雲縣 42.23 36.23 11656.09 52
59 青田縣 41.74 36.11 11559.12 55
60 磐安縣 20.16 17.58 11467.58 62
61 龍游縣 42.14 36.82 11444.87 53
62 龍泉市 27.24 25.04 10878.59 59
63 開化縣 29.51 27.16 10865.24 58
64 蒼南縣 123.02 116.76 10536.14 31
65 松陽縣 19.74 19.73 10005.07 63
66 景寧縣 13.31 15.30 8699.35 69
67 慶元縣 13.31 17.94 7419.18 68
68 文成縣 19.59 26.49 7395.24 64
69 泰順縣 17.75 27.98 6343.82 65
㈣ 江蘇省各市人均GDP是多少
2006年江蘇人均GDP預計將超過3500美元,較去年增長17%,距1997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僅9年時間。
統計數字表明,2006年江蘇省GDP將突破2萬億元,人均GDP達到2.8萬元以上。江蘇省GDP連續1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在宏觀經濟向好的同時,城鄉居民富裕程度明顯提升。
統計顯示,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望超過14000元,由全國第七位上升至第五位,農民人均純收入約5800元,兩者增幅都達到兩位數,預計分別增長14%和10%。
——————————————————————————
2006年江蘇各市人均GDP及人均收入排行
城市名 06年GDP(億元) 戶籍人口(萬人) 戶籍人均GDP(元) 人均GDP排名
蘇州 4820 607 79406.92 1
無錫 3360 590 56949.15 2
南京 2780 614 45276.68 3
南通 1780 774 22997.42 7
常州 1560 349 44699.14 4
徐州 1450 917 15812.43 9
鹽城 1174 798 14711.78 10
揚州 1101 454 24251.10 6
泰州 1090 503 21669.98 8
鎮江 1060 268 39552.24 5
淮安 751 524 14332.06 11
連雲港 623 466 13369.10 12
宿遷 420 515 8155.34 13
還有就是
江蘇0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前七位:
蘇州 18532元
無錫 18189元
南京 17538元
常州 16650元
鎮江 14291元
南通 14058元
揚州 12945元
㈤ 28個普通地市人均GDP超過10萬,它們主要分布在哪
近日,根據相關媒體報道,2019年我國已經有70個地級市人均GDP要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同時有28個地級市人均GDP已經超過了10萬元人民幣。那麼這28個地級市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少部分分布在中西部地區。
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些城市中也有一些中西部的能源大市。這些城市都是依賴能源產業的資源型城市。這里自然資源豐富,經濟比較發到,所以現在居民的人均GDP很高。但是這些地方也要有長遠的發打算。畢竟只依靠資源能源的發展是不可持續的發展。資源總有用完的一天,所以要在可持續發展下面下功夫,要在永續發展上下功夫,這也是給很多地方一個啟示。
㈥ 江蘇省城市排名順序是怎樣的
根據不同的項目肯定有不同的排名順序,但是毋庸置疑的有四個城市穩居前四,那就是「南京 蘇州 無錫 常州」。所以如果說是發展最好陪塵孝的也就是這四個城市之一,至於一定要給排名順序,那就都是第一名兄豎。
不過去江蘇玩的話,蘆稿有時候品嘗下當地的特色比遊玩更具有意義。尤其是對喜歡品茶的人,這個地方有個特色茶,據說這個茶的主要特點是在生長和生產過程與很多茶樹與枇杷、板栗等果木交錯種植,因此在生長的時候不僅有自己的茶香,而且由於交叉種植,因此陽光充足,茶葉成色也是非常的好。
㈦ 江蘇省各市面積大小排行
江蘇城市面積排行榜:
NO.1 鹽城 面積:16972平方公里
鹽城物產富饒,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鹽城擁有江蘇省最長的海岸線、最大的沿海灘塗、最廣的海域面積,同時也是丹頂鶴的家園、麋鹿的故鄉,在沿海灘塗上建有麋鹿和丹頂鶴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為「東方濕地之都,仙鶴神鹿世界」。
NO.2 徐州 面積:11258平方公里
徐州素有「五省通衢」之稱,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隴海、京滬兩大鐵路干線在徐州交匯。徐州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有「彭祖故國、劉邦故里、項羽故都」之稱,徐州是國家「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長江三角洲區域中心城市。
NO.3 淮安 面積:10072平方公里
淮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低碳試點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與揚州等為淮揚菜的主要發源地,是江淮流域古文化發源地之一。歷史上與蘇州、杭州、揚州並稱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市」,有「中國運河之都」的美譽。
NO.4 宿遷 面積:8555平方公里
宿遷歷史悠久、文化繁榮,古稱下相、宿豫,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宿遷自古便有「北望齊魯、南接江淮,居兩水(即黃河、長江)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稱。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駐蹕於此,贊嘆宿遷為「第一江山春好處」。
NO.5 南通 面積:8544平方公里
南通,古稱通州。南通是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現代化港口城市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NO.6 蘇州 面積:8488平方公里
蘇州是中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歷史,是吳文化的發祥地。蘇州園林是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NO.7 連雲港 面積:7614平方公里
連雲港,簡稱「連」,古稱「海州」,連雲港是中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中國十大幸福城市、江蘇沿海大開發的中心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城市、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範區、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成員、國際性港口城市、中國十大海港之一。
NO.8 揚州 面積:6597平方公里
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維揚,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是南京都市圈重要城市和長三角城市群城市,國家重點工程南水北調東線水源地。有著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又被譽為揚一益二、月亮城的美譽。
NO.9 南京 面積:6587平方公里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
NO.10 泰州 面積:5787平方公里
泰州南唐時(公元937年)為州治,取「國泰民安」之意,始名泰州。眾所周知,泰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地處長江下游北岸、長江三角洲北翼,是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是上海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之一。
NO.11 無錫 面積:4628平方公里
無錫,簡稱「錫」,古稱梁溪、金匱,被譽為「太湖明珠」。無錫自古就是魚米之鄉,素有布碼頭、錢碼頭、窯碼頭、絲都、米市之稱,是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無錫是中國民族工業和鄉鎮工業的搖籃,是蘇南模式的發祥地,是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
NO.12 常州 面積:4385平方公里
常州是長江文明和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也是南朝齊梁故里,被稱為「中吳要輔」。地處長江之南、太湖之濱,處於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是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與蘇州、無錫聯袂成片,構成蘇錫常都市圈。
NO.13 鎮江 面積:3843平方公里
鎮江古時稱「潤州」,民國時期為江蘇省省會。是長江三角洲北翼中心、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國家級蘇南現代化建設示範區及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在此匯就中國「江河立交橋」坐標,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譽。
(7)江蘇省各地級市人均gdp排名擴展閱讀
江蘇省的特點如下:
1、氣候特點:江蘇跨江濱海,湖泊眾多,地勢平坦,地貌由平原、水域、低山丘陵構成;地跨長江、淮河兩大水系。江蘇省屬東亞季風氣候區,處在亞熱帶和暖溫帶的氣候過渡地帶,氣候同時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徵。
2、經濟特徵:江蘇地處長江經濟帶,下轄13個設區市,全部進入百強,是唯一所有地級市都躋身百強的省份 。江蘇人均GDP、綜合競爭力、地區發展與民生指數(DLI)均居中國各省第一 ,成為中國綜合發展水平最高的省份 ,已步入「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 。
3、人口特徵:2018年末,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050.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1.4萬人,增長0.27%。全年人口出生率9.32‰,比上年下降0.39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7.03‰,與上年持平;人口自然增長率2.29‰,比上年下降0.39個千分點。
㈧ 求2006年江蘇省、浙江省各城市人均收入、人均GDP排名。
2006年江蘇各市GDP排名 城市名 06年GDP總額(億) 人均GDP(元/人) 蘇州4820.00 79406.92 無錫3360.00 56949.15 南京2780.00 42967.54 南通1780.00 22997.42 常州1560.00 44699.14 徐州1450.00 15812.43 鹽城1174.00 14711.78 揚州1101.00 24251.10 泰州1090.00 21669.98 鎮江1060.00 39552.24 淮安751.00 14332.06 連雲港 623.00 13369.10 宿遷420.00 8155.34 2006年浙江省各縣市人均GDP排名 縣市名 GDP總量 總人口 人均GDP 總量 (億元) (萬人) (元)(排名) 1 寧波市 1260.03 242.21 52022.21 2 2 杭州市 1949.41 450.24 43297.13 1 3 紹興縣 328.96 79.18 41545.84 5 4 海鹽縣 140.51 38.77 36241.94 25 5 紹興市 229.4 63.31 36234.40 15 6 海寧市 229.47 66.61 34449.78 14 7 溫州市 622.36 191.55 32490.73 3 8 嵊泗縣 26.95 8.84 30486.43 60 9 桐鄉市 215.49 71.34 30206.06 17 10 台州市 449.61 149.19 30136.74 4 11 玉環縣 136.92 46.01 29758.75 26 12 餘姚市 252.71 85.27 29636.45 10 13 嘉善縣 124.93 42.60 29326.29 30 14 平湖市 148.51 50.79 29240.01 23 15 嘉興市 248.24 88.19 28148.32 12 16 富陽市 176.71 62.86 28111.68 19 17 上虞市 200.3 72.25 27723.18 18 18 臨安市 134.36 51.42 26129.91 28 19 新昌縣 107.86 41.49 25996.63 38 20 諸暨市 276.56 107.07 25829.83 9 21 義烏市 232.3 91.27 25451.96 13 22 象山縣 122.93 48.42 25388.27 32 23 桐廬縣 95.4 37.81 25231.42 43 24 溫嶺市 291.78 116.28 25092.88 7 25 湖州市 283.13 114.55 24716.72 8 26 慈溪市 295.67 121.45 24345.00 6 27 永康市 135.08 55.71 24246.99 27 28 德清縣 105.32 43.65 24128.29 40 29 奉化市 111.03 47.16 23543.26 36 30 東陽市 171.34 75.31 22751.29 21 31 寧海縣 115.67 51.82 22321.50 34 32 樂清市 252.5 116.28 21714.83 11 33 建德市 102.52 47.31 21669.84 41 34 長興縣 129.26 61.15 8.18 29 35 舟山市 146.39 71.56 20456.96 24 36 金華市 176.21 90.07 19563.67 20 37 安吉縣 82.38 43.21 19065.03 44 38 岱山縣 37.25 19.75 18860.76 56 39 瑞安市 227.65 120.78 18848.32 16 40 麗水市 65.42 34.82 18788.05 45 41 蘭溪市 111.03 60.72 18285.57 37 42 嵊州市 122.48 67.12 18247.91 33 43 武義縣 52.22 30.12 17337.32 50 44 洞頭縣 15.9 9.64 16493.78 66 45 臨海市 150.53 94.86 15868.65 22 46 衢州市 115.61 75.04 15406.45 35 47 浦江縣 55.62 36.41 15276.02 49 48 淳安縣 56.61 38.23 14807.74 48 49 永嘉縣 105.6 72.24 14617.94 39 50 天台縣 57.28 40.73 14063.34 47 51 雲和縣 14.21 10.33 13756.05 67 52 平陽縣 101.1 74.04 13654.78 42 53 三門縣 41.88 31.54 13278.38 54 54 江山市 61.64 47.32 13026.20 46 55 遂昌縣 26.12 20.71 12612.26 61 56 仙居縣 44.61 36.76 12135.47 51 57 常山縣 31.02 26.55 11683.62 57 58 縉雲縣 42.23 36.23 11656.09 52 59 青田縣 41.74 36.11 11559.12 55 60 磐安縣 20.16 17.58 11467.58 62 61 龍游縣 42.14 36.82 11444.87 53 62 龍泉市 27.24 25.04 10878.59 59 63 開化縣 29.51 27.16 10865.24 58 64 蒼南縣 123.02 116.76 10536.14 31 65 松陽縣 19.74 19.73 10005.07 63 66 景寧縣 13.31 15.30 8699.35 69 67 慶元縣 13.31 17.94 7419.18 68 68 文成縣 19.59 26.49 7395.24 64 69 泰順縣 17.75 27.98 6343.82 65
㈨ 江蘇省人均GDP為什麼這么高
外來人口少,鋼鐵產量全國第二,化工廠也是全國數一數二
㈩ 全國各省市綜合實力排名
截止年2月全國各省市綜合實力排名:
1、江蘇省,GDP排名第二,高校數量167所,江蘇省排名第一位,不管是從經濟上還是教育上都沒有太大異議,並且江蘇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沿海省份,長江出海口,省內各市發展相對均衡,綜合實力排名第一。
2、廣東省,GDP排名第一,高校數量151所,廣東的很的GDP長期排名第一位,尤其是珠三角區域十分發達,未來珠三角可能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大灣區,廣東省的高校數量也很多,但是因為省內發展不均衡,還有很多落後的地方,所以綜合實力排名第二。
3、山東省,GDP排名第三,高校數量145所,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高校數量也很多。地理位置上和遼寧省公共拱衛京畿,作為工業大省,山東的經濟雖然集中在傳統領域,轉型比較慢,但是山東是全國省內城市發展最均衡的省份,綜合實力仍然排在第三位
4、浙江省,GDP排名第四,高校數量107所,浙江省地域面積不大,但是浙江省是一個富藏於民的省份,杭州、溫州、寧波等城市發展非常迅速。在我國浙江是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人均可支配收入長期位居第一位。綜合排名第四。
5、台灣省,GDP排名第五,高校數量162所(數據不一定完全准確),台灣省在以前稱之為亞洲四小龍,雖然目前經濟增長乏力,但是台灣的各項實力不容小噓,尤其高校、醫療等建設水平,還是十分有實力的,綜合排名第五。
6、河南省,GDP排名第六,高校數量134所,河南是中原文化的發祥地,作為人口大省,很多人對河南存在不好的印象,其實河南絕對屬於一個好地方,是中國中部最重要的省份之一,也是一個糧食大省,高校數量也名列前茅。作為中部大宗商品的集散地,河南工業實力很發達,綜合實力第六。
7、湖北省,GDP排名第八,高校數量129所,湖北位居洞庭湖以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稱號,而且武漢有九省通衢的稱號,而且湖北也是我國重要的科教省份,工業發達,近今年也在尋求轉型大力發展高科技企業,綜合實力排名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