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南京各區經濟實力比較(所有區,不僅僅主城區),詳細一點...還有江寧怎麼樣發展前景怎麼樣
一、經濟總量
2007年,全市13個區縣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44.7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16.4%,比全市增幅高出個0.8百分點;其佔全市經濟總量的比重為68.5%,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
從總量絕對值看,2007年,城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15.46億元,佔全市的比重為31.0%,比去年同期微降0.4個百分點;郊縣實現1229.29億元,佔全市的比重為37.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個百分點。全市共有5個區縣經濟總量超過200億元,分別為:
江寧區339.53億元、
鼓樓區275.66億元、
白下區264.21億元、
玄武區229.06億元和
六合區217.36億元。
從增長速度看,2007年,6個城區的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普遍低於全市15.6%的平均增幅,最高的為玄武區,比上年增長15.4%。郊縣的增長速度普遍高於全市,7個郊縣中增幅在18.0%以上的有6個,最快的為溧水縣,增長了19.5%。
二、產業結構
2007年,城區二產增加值份額進一步縮小,三產份額擴大,三次產業的比例由上年的0.1:16.3:83.6變化為0.1:15.2:84.7。其中,鼓樓區、白下區、玄武區三產增加值均超過200億元,分別達到247.4億元、233.68億元、204.44億元,占其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89.7%、88.4%、89.3%。
郊縣三次產業的比例由上年的8.1:57.5:34.4變化為2007年的6.9:58.5:34.6。二產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江寧區以二產增加值212.48億元、佔全區經濟總量62.6%列全市區縣二產增加值絕對額和比重的第一位;棲霞區、雨花台區的二產增加值比重也超過了60%,分別達到60.8%和60.2%。郊縣三產比重較上年提高了0.2個百分點,浦口區以41.8%的三產增加值比重列各郊縣之首。郊縣一產增加值比重較上年下降了1.2個百分點,其中,一產比重較大的區縣是:高淳縣、溧水縣和六合區,分別為10.4%、9.9%和9.2%。
三、規模以上工業
2007年,區縣規模以上工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2419.86億元,比上年增長17.9%,低於全市22.3%的平均增幅;其佔全市的比重為41.8%,比上年下降了1.4個百分點。
從絕對值看,郊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為2015.82億元,是城區的5.0倍,其佔全市的比重為34.8%,與上年持平。其中,江寧區以547.38億元居區縣第一位;六合區為345.82億元,居第二位;棲霞區、浦口區、溧水縣、雨花台區處於200至300億元之間,分列三至六位。6城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均不足100億元,其中最高的下關區為99.38億元。
從增長速度看,13個區縣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幅高於全市的有5個,玄武區、浦口區、棲霞區、溧水縣、高淳縣增幅分別為25.5%、26.4%、23.4%、25.9%和 28.2%。
2007年,南京市區縣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為98.6%,高出全市工業0.3個百分點。產銷率居前的是雨花台區和下關區,分別為101.92%和100.15%;玄武區、秦淮區、建鄴區工業產銷率均在99%以上。
四、固定資產投資
2007年,13個區縣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16.65億元,比上年增長19.3%,高出全市平均增幅3.5個百分點,佔全市的比重為81.2%,比上年提高了2.4個百分點。
從投資規模看,2007年5個郊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均在100億元以上,其中,江寧區完成370.46億元,總量位列區縣之首;兩縣完成投資分別介於90-100億元之間;6個城區的固定資產投資均在80億元以下。
從增長速度看,共有8個區縣比上年增長快於全市水平。溧水縣、浦口區、六合區分別增長44.8%、43.4%和34.8%成為增長最快的3個地區。江北的浦口和六合兩區合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8.53億元,佔全市的比重達到16.0%,比上年提高了2.7個百分點。
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2007年,區縣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80.46億元,比上年增長18.3%。
從絕對額看,白下區、鼓樓區、玄武區包攬了前三甲,分別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8.49億元、216.51億元和191.76億元,三區累計佔全市零售總額的49.0%;江寧區以104.78億元位居第四;秦淮區、下關區和六合區的絕對額在90至100億元之間;其餘區縣的絕對額均在65億元以下。
從增長速度看, 2007年6個城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較上年平均增長17.7%,7個郊縣平均增長19.6%,快於城區1.9個百分點。江寧區和建鄴區以22.7%的增幅並列第一位,秦淮區、下關區、浦口區的增幅均超過20%,分別達到21.0%、20.1%和20.2%。
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不同於財政收入)
2007年13個區縣共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12.52億元,比上年同口徑增長33.4%,佔全市的比重為64.4%,較上年微降0.5個百分點。其中,郊縣共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23.51億元,佔全市的37.4%,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城區實現89.01億元,佔全市的27.0%,比上年下降1.9個百分點。
在13個區縣中,江寧區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為45.08億元,列第一位;其次是鼓樓區,為23.90億元;白下區、浦口區、六合區的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均首次超過18億元。
從增長速度看,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比上年同口徑增長40%以上的區縣有2個,分別是:江寧區增長55.4%,溧水縣增長42.9%;增幅在30%以上的區縣有4個,分別是:棲霞區增長39.1%,建鄴區增長35.3%,雨花區增長30.8%,六合區增長30.6%;其它區縣增幅均低於30%。
七、城鎮居民生活
從城鎮居民收入情況看, 2007年鼓樓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507.62元,成為全市收入最高的區域,玄武區(22459.39元)、白下區(21013.86元)、江寧區(19580.13元)列13個區縣的前茅。
從收入增長速度看,2007年有六個區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6年增長高於全市平均幅度。下關區增長19.5%成為全市增幅最高的區,高淳縣增長18.6%、浦口區增長17.7%、溧水縣增長17.3%、江寧區增長16.5%、六合區增長16.1%,也均快於全市15.8%平均水平。
從城鎮居民支出情況看,2007年玄武區(16142.65元)是全市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最多的區、白下區(14924.38元)、(棲霞區14452.54元)、鼓樓區(12483.73元)緊隨其後。
從支出增長速度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增長最快的是白下區,比上年增長30.4%;建鄴區、浦口區、江寧區和溧水縣增長較快,分別為14.8%、16.5%、18.3%和16.7%
② 請問江蘇各城市經濟實力排名,南京可以排第幾
07年江蘇城市整體經濟發展程度排名:(參照小康水平)
1蘇州 2無錫 3常州 4南京 5鎮江 6揚州 7南通 8泰州9徐州 10鹽城 11連雲港 12淮安 13宿遷
江蘇城市綜合實力排名:(參照國家統計局城市綜合實力)
1南京 2無錫 3蘇州 4常州 5徐州 6揚州 7鎮江 8南通 9泰州 10連雲港 11鹽城 12淮安 13宿遷
江蘇城市民間富裕度排名:(參照人均消費額、富豪數量、人均可支配利潤、人均經營性收入等)
1常州 2無錫 3蘇州 4鎮江 5南京 6南通 7揚州 8泰州9鹽城 10徐州 11淮安 12連雲港 13宿遷
江蘇城市文明程度排名:
1蘇州 2常州 3無錫 4鎮江 5揚州 6泰州 7淮安 8南通 9鹽城 10連雲港 11宿遷 12南京 13徐州
③ 南京和杭州哪個城市經濟好!
就GDP總量來說杭州比來南京源要強,2013年杭州全市GDP為7803.98億元,全國排名第十名,南京全市GDP為7201.57億元,全國排名13位。兩個城市的人口總量都是800萬。
自從金融危機之後浙江省的經濟發展速度明顯放緩,2010年杭州市的GDP在全國排名第八位,當時南京排名全國第十七位。南京市的發展速度快於杭州
但是杭州的西部山區淳安縣,建德市,桐廬縣,臨安市經濟較為薄弱,拖了後腿。
南京的下面幾個縣市經濟都還可以,這樣說杭州的市區經濟比南京強。
如果換個角度來看,南京的城市建設遠遠領先杭州,這兩個城市我都待過。杭州的道路,地下管網等基礎設施不盡人意,交通擁堵非常嚴重,有媒體說杭州的交通比北京還堵,我自己親身體驗。南京要好很多。南京市的地鐵建設比杭州快,快速道路,等基礎設施明顯領先杭州。
雖說杭州,南京都是歷史文化名城,但是南京的歷史要輝煌的多,南京是六朝古都。
④ 南京歷年的gdp是多少
去統計局網站,或者圖書館統計年鑒查。但是要10年的數據,估計比較困難。回
南京是國家重答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古代中國一半以上的狀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貢院。
截至2018年,南京各類高等院校66所,其中111計劃高校9所、學科25個,僅次於北京;211高校8所、雙一流高校12所、兩院院士81人,均穩居中國第三。
歷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禍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度不凡的風水佳境,過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災,但亦屢屢從瓦礫荒煙中重整繁華。
且在中原被異族所佔領,漢民族即將遭受滅頂之災時,通常漢民族都會選擇南京休養生息,立志北伐,恢復華夏。
⑤ 求教南京市各區2010年的GDP
排名 地區 GDP(億元) 增長(%) 人口(萬) 人均GDP(元)
1 版棲霞區 681.11 15.1 64.45 105680
2 江寧區 678.58 15.1 114.56 59232
3 六合權區 575.99 15.2 91.58 62892
4 鼓樓區 401.04 13.2 82.61 48548
5 玄武區 372.82 13.2 65.20 57185
6 浦口區 369.10 16.0 71.03 51964
7 白下區 348.78 13.0 60.20 57934
8 溧水縣 250.16 16.0 42.13 59375
9 高淳縣 247.26 14.8 41.77 59191
10 建鄴區 237.96 13.7 42.70 55728
11 雨花台區 214.87 15.1 39.13 54914
12 下關區 207.84 13.1 44.51 46693
13 秦淮區 117.54 13.1 40.59 28959
⑥ 在南京哪幾個區經濟好點的啊
暈哦,郊區的概念可以到網路查下,位於城市地區通勤帶的外圍區版域,一般有獨立權的行政司法權。在中國,郊區是位於城市行政轄區內,市區的外圍地帶。
現在城市方向轉移了,相反一些郊區的經濟更好於市區,國家將高新區,技術開發區全都安置在了郊區。不過市中心還是屬於經濟好的區域
⑦ 南京的經濟
1981年南京被國家列為全國15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2004年經濟中心定位指數排名南京列中國大陸第六,僅次於北上廣深津 ;2008年總部經濟發展能力列中國第五,排在北上廣深之後。 2014年中國區域中心城市競爭力評估,南京僅次於深圳廣州(不含京滬)。 2015年南京產業結構為,第一產業占據2.4%,第二產業占據40.3%,第三產業占據57.3%,第三產業比重位列國內第五,前四為北上廣深。
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720.77億元,列全國第11位,增長9.3%;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455.17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03.62元,增長8.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82.91元,增長10.3%。 南京是中國重要的農業和商品糧基地之一,主要經濟作手有油菜、棉花、蠶繭、麻類、茶葉、竹木、水果、葯材等。由於長江兩岸水網交織,湖泊密布,水域廣闊,水質肥沃,因此也是中國重要的淡水漁業基地之一。
2015年,農林牧漁業現價總產值415.27億元。糧食總產量114.06萬噸,油料總產量10.83萬噸。肉類總產量11.25萬噸,禽蛋產量7.20萬噸,牛奶產量7.97萬噸。水產品總產量22.89萬噸。新增高標准農田面積12萬畝、經濟林果3.4萬畝、設施水產養殖2萬畝。「菜籃子」蔬菜基地面積達17萬畝,設施農業種植面積73.2萬畝,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面積298萬畝。 南京是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1865年金陵製造局的誕生標志著南京近代工業的開端。英商和記洋行、津浦鐵路南段機廠(南京浦鎮車輛廠的前身)、永利化學工業公司亞廠(南京化學工業公司前身)、中國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業的成立,形成了南京近代工業的雛形。 1949年後,南京新發展了石油化工、汽車製造、鋼鐵冶金、機械裝備等支柱產業,在計劃經濟時代是工業總產值位居全國前十的綜合性工業城市,相繼誕生了中國第一座磷肥廠、第一隻國產電子管、第一台全國產收音機、第一座無線數字衛星通信站、第一部雷達、第一部全自動洗衣機等。
南京是國家重要綜合性工業生產基地、現代服務中心和先進製造業基地,國家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試驗區 ,電子化工生產能力居全國第二位,車輛製造規模居第三位 ,製造業強市排名中南京居中國第一 ,被國家九個部委列為中國投資硬環境「四十優」城市,中國城市綜合實力「五十強」第五名。 南京本地的知名企業有熊貓電子、揚子石化、金陵石化、躍進汽車、江南光電、蘇寧環球、雨潤、太平洋建設、蘇寧電器、五星電器、宏圖三胞等,傳統四大支柱產業是電子、石化、汽車、鋼鐵。 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3065.8億元。 南京是國家發改委定位的「全國重要區域金融商務中心」 ,在長三角地區中是僅次於上海的商貿中心城市和區域性金融中心 ,金融業是南京的重要戰略性、支柱產業 ,金融總量及金融資源占江蘇省的四分之一 ,金融中心指數居全國第六 ,總部經濟排名全國第七。 2013年,南京金融產業增加值846.20億元,位居服務業之首,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56%,是金融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10%的全國五大城市之一。 2015年「中國金融中心指數」評估中,南京金融人才環境排中國第四,僅次於北京、上海和廣州。
南京是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和國家軟體出口創新基地 ,中國唯一的國家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 ,軟體產業是南京著力培育的第一大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2013年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收入2620億元,其中軟體業務收入2309億元,列北京、深圳、上海之後,居中國第四、江蘇第一,規模佔全國的7.5%、占江蘇的44.6%。
會展業是南京重要的產業,南京會展經濟在中國各大城市中僅次於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 2014年舉辦大中型展覽和會議4950個,大型特大型展覽71個。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ICCA)發布的「世界2013城市會議產業發展排名」中,南京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境內舉辦國際性會議最多的城市。2014年,商務部發布《中國會展行業發展報告2014》,南京在國內城市展覽業發展綜合指數排名中,名列中國第五。
文化產業也是南京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2014年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515億元,佔GDP比重達5.84%。 主城區服務業佔GDP比重平均達到82%,鼓樓、玄武、秦淮三區服務業佔比超過90%。
⑧ 南京市鼓樓區2013年gdp在地口徑是多少
2013年南京市各區GDP和人均GDP排名
訂閱
2013年,南京市生產總值(GDP)為8011.78億,人均生產總值(GDP)98171.55元,摺合15851.51美元。從各區來看,江寧區、鼓樓區和六合區生產總值(GDP)領先,建鄴區生產總值(GDP)最低;從人均生產總值(GDP)來看,棲霞區人均生產總值(GDP)為16675.66美元,位居第一,溧水區和高淳區分列第二、第三位,人均生產總值(GDP)分別為16312.89美元和15918.25美元,建鄴區人均生產總值(GDP)最低,為6234.55美元。截止到2013年,南京市僅有建鄴區人均生產總值(GDP)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註:常住人口採用2012年數據,部分GDP數據為統計初值,隨後做進一步更新)
⑨ 江蘇十大發達城市的排行
1、GDP總量排名:蘇州(14200億),無錫(8070.18億元),南京(8011.78億元),南通(5038.9億),常州(內4360.9億),徐州(4500億),鹽城(容3475.5億),揚州(3252.01億),鎮江(2950億),泰州(3006.91億),淮安(2155.86億),連雲港(1603.42億),宿遷(1706.28億)
以上信息來自江蘇所屬城市的網路信息中獲得,GDP的信息來自2013年的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