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安順經濟開發區的相關規定
《貴州省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條例》
(1996年9月26日貴州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1996年9月27日貴州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公布根據2004年5月28日貴州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的《貴州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規條款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加快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開發區應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深化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繁榮的改革,依託原有城市和大中型企業,引進資金和技術,以興辦工業項目產品出口項目、科技開發項目和商貿旅遊項目為主,加快企業技術進步,把開發區建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現代化城市新區。
開發區在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應抓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第三條 開發區應為國內外投資者創造良好的投資條件和經營環境,依法保護投資者、經營者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第四條 開發區建設應納入安順市的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和城市總體規劃。
第二章行政管理
第五條 開發區應堅持精幹、高效、綜合、服務和利於開發建設的原則,設立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管委會),按照授權行使管理職能。
開發區管委會設主任、副主任,實行主任負責制。
第六條 開發區管委會依法行使下列職能:
(一)貫徹執行憲法、法律、法規,執行上級國家機關的決議和命令。規定行政措施;
(二)編制開發總體規劃和年度經濟社會發展計劃,按規定報經批准後組織實施;
(三)對開發區建設和招商引資實行統一管理;
(四)按省政府授權審批開發區內的建設項目;
(五)按照開發區總體規劃或控制性詳細規劃,對開發區內土地實行統一規劃,依法徵用、出讓、開發和管理;
(六)組織開發區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開發建設;
(七)指導、監督、協調市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在開發區設置的派出機構、分支機構的工作;
(八)培育發展開發區的各類市場和中介服務組織;
(九)組織人才招聘、調配、培訓和交流;
(十)對開發區內的企業、事業單位依法進行指導、服務、管理和監督;
(十一)實施經濟體制改革和綜合改革試點;
(十二)編制和管理開發區的收支預算;
(十三)領導和管理開發區內的農業生產、農村經濟發展、鄉鎮企業、社會治安、科學教育、文化衛生、廣播電視、環境保護、計劃生育等工作;
(十四)按照國家和省的規定,處理有關涉外事務;
(十五)省、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其它職能。
第七條 開發區管委會設立辦事機構,在管委會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並接受上級有關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第八條 開發區管委會和有關部門派駐機構應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公開辦事程序。所有公職人員應廉潔奉公,依法行政。
第三章開發建設
第九條 開發區管委會應將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把招商引資、土地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按照批準的規劃組織實施。
第十條 開發區管委會可設立經濟開發實體,以法人資格進行招商開發和從事其它經濟活動,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第十一條 開發區管委會可建立開發建設基金及其管理組織。開發建設基金有償投放,滾動使用。
開發建設基金來源及使用辦法,由省、市人民政府另行規定。
第十二條 開發區內國有土地實行有償、有限期使用制度,國有土地使用權可依法出讓,按規定收取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優惠辦法根據土地不同等級、不同行業和用途予以確認。
開發區內的集體土地,本著從嚴控制的原則,可根據建設用地規劃和授權分期徵用,依法辦理徵用手續。
第十三條 開發區因開發建設征地涉及的補償和安置,由開發區管委會本著有利開發、共同開發的原則,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統籌解決。
第十四條 鼓勵在開發區興辦下列項目:
(一)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開發區產業導向的;
(二)高新技術、技術設備先進或國內急需的;
(三)產品出口的;
(四)有利於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技術改造的;
(五)基礎設施;
(六)商貿、旅遊等第三產業。
第十五條 禁止在開發區新建下列項目:
(一)技術落後或設備陳舊的;
(二)污染環境或嚴重危害人身健康而無有效治理措施的;
(三)國家禁止的其它項目。
第十六條 海關、商檢等部門可在開發區派駐機構或人員,辦理業務,加強金融部門和會計、審計、律師、公證等中介機構,可在開發區拓展業務,提供配套服務。
第十七條 開發區的企業、事業單位應建立健全會計核算制度,並按有關規定報送會計、統計報表,接受財政、稅務、審計、統計、銀行等有關部門的監督。
第十八條 開發區內的企業、事業單位必須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並按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實行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
第十九條 開發區內的企業、事業單位應按照有關規定,建立社會保障制度。
第二十條 開發區內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有權依法成立工會組織,開展工會活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第四章優惠辦法
第二十一條 外商和華僑、港澳台同胞在開發區投資興辦企業,除享受《貴州省鼓勵外商和華僑、港澳台同胞投資條例》規定的權益外,還可就鼓勵開發的項目進行單項洽談,商定其它優惠條件。 國內投資者在開發區興辦企業,可參照前款規定辦理。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城鄉居民在開發區興辦或與其他投資者聯合興辦企業,除享受《貴州省鄉鎮企業條例》規定的權益外,屬鼓勵開發的項目還可享受本條例規定的優惠待遇。 民營科技企業除享受《貴州省民營科技企業條例》規定的權益外,還可享受本條例規定的優惠待遇。
第二十二條 開發區生產出口產品所需進口的原料和輔助材料,按國家有關規定報經批准,辦理保、免稅手續後,享受優惠待遇。
第二十三條 貧困地區在開發區興辦生產型企業,實行原地注冊,在開發區辦廠、利益返還的原則,可按合同規定分回產值、稅收、利潤。
第二十四條 參與土地開發經營的企業,可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對已開發土地的使用權,有權依法轉讓、出租、抵押或作價入股合資、合作興辦企業。
第二十五條 開發區內企業可依法自行確定用工形式、工資形式、工資標准和獎金、津貼制度。
第二十六條 簡化開發區內商務人員的進出境管理程序,可由開發區管委會直接向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申報辦理。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七條 安順市人民政府可根據本條例制定具體辦法,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施行。
第二十八條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㈡ 徐州經濟開發和安順西秀區相比,哪個行政級別高
徐州經濟開發區應為正處級單位,安順市西秀區也是正處級單位,為相同級別,但是安順西秀區是行政區,管理許可權更多。
㈢ 貴州安順怎麼樣
前幾年安順經濟差不多排省內倒數,之前因為修、開、息三個縣還有清鎮市被貴陽回拿走了,所以經濟發展就拉答掉不少,然後現在西秀區、平壩縣這兩個目前安順市內稅收貢獻最高的兩個縣區又被貴安新區拿走,雖說看起來可能會更慘,但是貴安新區的作用就是以自身的發展,通過連通貴陽安順兩地,帶動兩地的經濟一起發展,所以以後安順的經濟發展還是樂觀的。
㈣ 為什麼安順市2018年旅遊總收入為1035.41億元,而GDP才849.40
我想主要是根據所有人口的情況來計算的,人口基數比較大。
㈤ 2019年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的GTP是多少
貴州/安順/普定縣生產總值(GDP)84.35億元,第一產業總值16.27億元,第二產業總值34.11億元,第三產業總值33.97億元,第一產業佔比19.29%。境內人口數量6825.0萬人。
㈥ 貴州省安順市和江蘇淮安市哪個城市經濟發展好一點
當然是淮安好點啊,淮安GDP是3871.21,安順是923.94,中國GDP排名,淮安58名,安順249名
㈦ 安順市經濟開發區以前屬於哪管是從哪裡分出來
屬於原來的老安順市管,現在的西秀區,原來安順市市一個縣級市,後來撤區設市後就吧原來的安順市改為西秀區,過了一段時間才把開發區提高了一個級別.
㈧ 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開發區規模
區內數字程式控制電話網路、行動電話、郵政特快、傳真等通信業務全面開通。同時還有302醫院、第三人民醫院,安順大學、市委黨校、國美家電安順店、北京華聯南馬店、王府大商場等生活、文化設施。
經過24年的開發建設,已形成了軍工、制葯、汽車、機械、化工、酒類、食品、民間工藝等支柱產業。開發區已逐步成為安順改革開放的樣板、招商引資的良田、多種經濟成分共生繁榮的活躍空間和新生力發展的聚集區。
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提出了「以規劃為龍頭,以招商引資為主線,以雙陽新城區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以多種經濟共生繁榮改革為動力,擴大經濟總量,增強開發區實力,率先實現小康目標的總體工作思路,確定了未來的經濟發展目標和方向:根據市政總體規劃,把開發區建成安順市現代化新城區和物流會展中心。重點發展以下行業:汽車、飛機製造業、精細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中成葯業、電子元器件、機械設備研製、生產、生態觀光農業、旅遊業、計算機產品、數字通信產品及網路設備、網路與信息安全產品等。
現有園區企業:民用航空產業基地『雙陽工業園、雲馬飛機製造廠、龍岩飛機製造廠、貴航集團飛機設計研究所、602庫、風雷機械廠、興偉國際傢具裝飾材料城、貴州百靈制葯有限公司、貴州金星啤酒有限公司、貴州南風日化有限公司等。
㈨ 安順高鐵開通後會給安順市的經濟發展帶來哪些便利
交通方便,促進安順和各個地方的銜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