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重慶去年GDP排名情況
名次 區縣 2010年GDP 實際增長率 名義增長率
1 九龍坡區 589.58 15.1 17.7
2 渝北區 573.64 17.2 24.9
3 渝中區 553.03 14.3 18.1
4 萬州區 500.13 20.1 29.4
5 涪陵區 434.49 19.3 22.4
6 沙坪壩區 419.54 17.31 20.7
7 江北區 391.39 18.7 20.3
8 南岸區 349.43 15.4 16.4
9 巴南區 308.72 16.3 26.9
10 江津區 303 17.6 21.5
11 永川區 300.04 19 22.9
12 合川區 244.49 17.1 6.9
13 北碚區 232.37 17.4 20.8
14 長壽區 228.64 19.3 29.6
15 大渡口區 177.21 16 18.5
16 綦江縣 167.28 16.9 18.7
17 榮昌縣 159.95 15.1 23.1
18 璧山縣 152.76 19.4 19.3
19 銅梁縣 150.18 17 17.5
20 開縣 149.28 16.6 21.3
21 大足縣 145.01 16.9 22.2
22 南川區 143.55 17.6 25.1
23 潼南縣 116.79 14.2 22.2
24 墊江縣 113.87 16 20.3
25 梁平縣 111.11 16.1 20.1
26 忠縣 109.41 16.2 16.8
27 奉節縣 102.97 15.3 20.3
28 黔江區 100.13 19.3 26.6
29 雲陽縣 85.76 15.1 14.9
30 豐都縣 77.12 17.8 17.4
31 秀山縣 75.91 16.2 22.2
32 武隆縣 72.42 17.3 22.3
33 彭水縣 66.39 14 14.2
34 石柱縣 64.81 17.8 17.5
35 酉陽縣 58.16 15.2 21.9
36 巫山縣 50.31 16.5 20
37 萬盛區 49.27 14.1 23.1
38 雙橋區 40.03 25 27
39 巫溪縣 37.6 17.8 21.5
40 城口縣 25.01 21.7 19.7
B. 中國十大經濟最發達城市排名
1、上海市 16872.42億元 增9.9% (滬)
2、北京市 13777.9億元 增10.2% (京)
3、廣州市 10604.48億元 增13.0% (廣東1)
4、深圳市 9510.91億元 增12.0% (廣東2)
5、蘇州市 9168.91億元 增13.2% (江蘇1)
6、天津市 9108.83億元 增17.4% (津)
7、重慶市 7894.24億元 增17.1% (渝)
8、杭州市 5945.82億元 增12.0% (浙江1)
9、無錫市 5758.00億元 增13.1% (江蘇2)
10、青島市 5666.2億元 12.9%(山東1)
11、佛山市 5638.47億元 14.0% (廣東3)
12、武漢市 5515.76億元 14.7% (湖北1)
13、成都市 5508.30億元 15.0% (四川1)
14、大連市 5150億元 15.2%(遼寧1)
15、寧波市 5125.82億元 12.4% (浙江2)+2
16、沈陽市 5015億元 14%(遼寧2)-1
17、南京市 5010.36億元 13.1% (江蘇3)-1
18、長沙市 4547.06億元 15.5%(湖南1)+2
19、煙台市 4358.46億元 14.1%(山東2)+2
20、唐山市 4300億元 13% (河北1)-2
21、東莞市 4246.25億元 10.3% (廣東4)-2
22、鄭州市 4000億元 13%(河南1)+1
23、濟南市 3910.80億元 12.7%(山東3)-1
24、哈爾濱市 3665.9億元 14.0%(黑龍江1)
25、泉州市 3564.76億元 12.8% (福建1)+1
26、南通市 3417.88億元 13.0%(江蘇4)+1
27、石家莊市 3401億元 12.7%(河北2)-2
28、長春市 3369.7億元 15.6%(吉林1)
29、西安市 3241.49億元 14.5%(陝西1)
30、濰坊市 3090.9億元 12.9%(山東4)
31、福州市 3068.21億元 14.0%(福建2)
32、常州市 2976.68億元 13.1%(江蘇5)+1
33、溫州市 2925.57億元 11.1% (浙江3)-1
34、大慶市 2900億元 %(黑龍江2)+6
35、徐州市 2866.93億元 13.9%(江蘇6)
36、淄博市 2866.75億元 13.7%(山東5)-2
37、紹興市 2782.74億元 11.0% (浙江4)-1
38、合肥市 2702.5億元 17.5%(安徽1)+3
39、鄂爾多斯2580億元 22%(內蒙古1)
40、濟寧市 2542.80億元 12.9%(山東6)-3
41、台州市 2415.12億元 13.1%(浙江5)+3
42、包頭市 2400億元 16%(內蒙古2)-4
43、臨沂市 2400.0億元 12.9%(山東7)-1
44、東營市 2359.94億元 13.2%(山東8)-1
45、洛陽市 2321億元 %(河南2)+1
46、嘉興市 2296.00億元 13.7%(浙江6)+1
47、邯鄲市 2250億元 %(河北3)-2
48、鹽城市 2250億元 13%(江蘇7)
49、揚州市 2207.99億元 13.4%(江蘇8)+1
50、南昌市 2207.11億元 14.0%(江西1)+1 ..
C. 重慶:GDP連續兩年全國第一 為什麼房價那麼低
房價的影響因素很多,如下:
個別因素:房屋質量、樓層、朝向、地段、建築類型、規劃質量、建造成本、物業水平
環境因素:噪音、污染、綠化、水環境、教育、交通、醫療、商業、金融等配套設施
經濟因素:經濟發展水平、收入水平、通貨膨脹、物價水平、供求緊張程度
政策因素:土地供應、房改政策、稅收、資金供應政策、城市發展規劃導向、
人口因素:城市化水平、人口遷移的程度、消費理念和動機社會文化等
D. 上半年GDP十強城市出爐,重慶是如何超越廣州的
重慶在三個方面趕超廣州,第一個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重慶下降7.2%,廣州下降10.4%;第二個是固定投資,重慶增長0.2%,廣州下降7.6%;第三個是進出口總額,重慶增長3.5%,廣州下降7.6%。
綜合以上兩個方面來看,今年重慶GDP超越廣州GDP是必然的,不過我相信這不會影響北上廣深的格局,畢竟沿海城市還是比內陸城市有優勢的多,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廣州經濟應該會有所回升,不久就可以恢復到原有水平,重回榜單前列。
E. 全國各省市綜合實力排名
截止年2月全國各省市綜合實力排名:
1、江蘇省,GDP排名第二,高校數量167所,江蘇省排名第一位,不管是從經濟上還是教育上都沒有太大異議,並且江蘇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沿海省份,長江出海口,省內各市發展相對均衡,綜合實力排名第一。
2、廣東省,GDP排名第一,高校數量151所,廣東的很的GDP長期排名第一位,尤其是珠三角區域十分發達,未來珠三角可能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大灣區,廣東省的高校數量也很多,但是因為省內發展不均衡,還有很多落後的地方,所以綜合實力排名第二。
3、山東省,GDP排名第三,高校數量145所,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高校數量也很多。地理位置上和遼寧省公共拱衛京畿,作為工業大省,山東的經濟雖然集中在傳統領域,轉型比較慢,但是山東是全國省內城市發展最均衡的省份,綜合實力仍然排在第三位
4、浙江省,GDP排名第四,高校數量107所,浙江省地域面積不大,但是浙江省是一個富藏於民的省份,杭州、溫州、寧波等城市發展非常迅速。在我國浙江是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人均可支配收入長期位居第一位。綜合排名第四。
5、台灣省,GDP排名第五,高校數量162所(數據不一定完全准確),台灣省在以前稱之為亞洲四小龍,雖然目前經濟增長乏力,但是台灣的各項實力不容小噓,尤其高校、醫療等建設水平,還是十分有實力的,綜合排名第五。
6、河南省,GDP排名第六,高校數量134所,河南是中原文化的發祥地,作為人口大省,很多人對河南存在不好的印象,其實河南絕對屬於一個好地方,是中國中部最重要的省份之一,也是一個糧食大省,高校數量也名列前茅。作為中部大宗商品的集散地,河南工業實力很發達,綜合實力第六。
7、湖北省,GDP排名第八,高校數量129所,湖北位居洞庭湖以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稱號,而且武漢有九省通衢的稱號,而且湖北也是我國重要的科教省份,工業發達,近今年也在尋求轉型大力發展高科技企業,綜合實力排名第七。
F. 重慶GDP總量首次沖進萬億元大關,經濟開始復甦的重慶潛力究竟有多大
重慶雖然一直在全國gdp總量排名的前面,但是近幾年的增量並不是很多,而且還有出現下降的趨勢,好在今年上半年開始有復甦的勁頭了。重慶自2018年初以來的連續5個季度的經濟下行趨勢,終於在今年6月末宣告結束。重慶市統計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經濟數據,GDP同比增長6.2%。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重慶市GDP總量達到10334.76億元,為該城市經濟總量歷史首次在半年內突破萬億元大關。
重慶上半年經濟復甦的另一個推手,是對外貿易的持續增長。上半年,重慶全市對外貿易形勢穩定,實現進出口總值2663.64億元,同比增長16.5%。其中,出口1711.24億元,增長16.5%;進口952.40億元,增長16.5%。
G. 今年上半年廣州GDP被重慶超越,重慶比廣州強在哪
大家都知道GDP是衡量一個國家城市的實力的標准之一,而近日,剛剛發布的2020年全國上半年GDP前十強城市排名中,我們看到一個新現象:
廣州GDP10968.29億元,同比下降2.7%。而重慶GDP為11209.83億元,同比增長0.8%,重慶在上半年成功越位超過廣州,GDP多出將近300億,全國排名第四,傳統的四大一線廣州被重慶擠出。
重慶經濟增速搶眼,未來潛力巨大,得益於政策紅利,落到腰包的收入也更鼓。作為中國的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 、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聯結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希望兩座城市繼續加油。
H. 中國城市面積排名
城市建成面積排行(2018年):
單位:平方公里
1、北京1289.3
2、上海885.7
3、沈陽793
4、廣州785.44
5、深圳764
6、重慶667.5
7、南京577.7
8、天津571.5
9、成都408.66
10、武漢353.83
11、杭州344.48
12、哈爾濱336
13、鄭州321
14、濟南315.3
15、長春284.76
16、西安268
17、大連258
18、青島250.69
19、昆明249
20、烏魯木齊236
21、蘇州228
22、合肥225
23、寧波221.4
24、唐山209.11
25、無錫203
26、淄博202.92
27、太原198
28、石家莊186.74
29、福州182.36
30、長沙181.23
31、南昌180
32、南寧179.10
33、蘭州169
34、吉林市166
35、蘭州市161
36、伊春市158
37、包頭市150
38、長沙市148
39、呼和浩特市143
40、溫州市141
41、臨沂市140
42、鞍山市136
43、洛陽市133.34
44、佛山市130
45、貴陽市129
46、廈門市127
47、撫順市122
48、寧波市120.6
49、徐州市118
50、濰坊市118
51、台州市115
52、棗庄市114
53、齊齊哈爾市113
54、南昌市109
55、曲靖市108
56、本溪市107
57、珠海市106
58、柳州市104.95
59、常州市104
60、嘉興市102.09
61、邯鄲市102
62、江門市100
63、保定市98
64、七台河市97
65、銀川市95
66、蕪湖市94.7
67惠州市93.55
68、泰安市93.41
69、營口市93
70、衡陽市93
71、淮南市92
72、湖州市90.67
73、大同市89
74、鎮江市86
75、淮安市85
76、東營市85
77、隨州市84.2
78、秦皇島市83
79、遼陽市83
80、襄樊市83
81、紹興市82.08
82、威海市82
83、株洲市82
84、連雲港市78
85、蚌埠市78
86、岳陽市78
87、南陽市77.48
88、張家口市77
89、新鄉市76.78
90、焦作市75.2
91、開封市75
92、榆林市74.1
93、綿陽市74
94、雞西市73
95、安陽市73
96、石嘴山市71
97、六安市70
98、宜昌市70
99、湛江市70
100、樂山市68.65
(8)重慶gdp全國排名擴展閱讀
《中國城市統計年鑒》是全面反映中國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的資料性年刊。《中國城市統計年鑒—2018》收錄了2017年全國各級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的主要統計數據。
本年鑒內容共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全國城市行政區劃,列有不同區域、不同級別的城市分布情況;
第二、三部分分別是地級以上城市統計資料和縣級城市統計資料,具體包括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發展、科技創新、人民生活、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數據;第四部分是附錄,為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需要說明的是,從1997年開始,地級以上城市和縣級城市分別採用不同的統計制度,有些指標在兩類城市之間不具有可比性,故本年鑒將地級以上城市和縣級城市統計資料分為獨立的兩部分。
本年鑒所涉及的全國或全部城市統計資料,均未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年鑒表中所列「全市」為城市的全部行政區域,包括城區、轄縣、轄市;「市轄區」包括所有城區,不包括轄縣和轄市。
I. 重慶憑啥gdp增速全國第一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啟動了幾個大型產業園,把國內其沿海省份的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接過去了,並且重慶對房價控製得好,沒有全民炒房。固定資產投資多,消費和出口都位於全國前列。所以GDP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