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實力排名榜:中國經濟最強的是哪個省
一直以來我國經濟以東部最強,中部次之,西部較為落後。主要原因是世界經濟全球化,海洋經濟越來越發達,一些沿海城市容易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形成東部帶動西部的局面,所以要論中國哪個省經濟最強?當屬沿海省份莫屬,比如廣東、漸江、江蘇等。
判斷一個地區的經濟狀況,我們通常都採用四個經濟指標來衡量,一個是GDP總量,一個是人均gdp,一個是GDP增速,一個是GDP結構。
第一,從GDP總量來看,廣東無疑是所有省份中經濟最強的;
數據顯示,從1989年起,廣東省的GDP總產值已經連續29年位居全國首位,在2017年,廣東繼續領跑全國,GDP總產值高達8.99萬億,佔全國總產出的10.5%。
但這里有個問題也值得警惕,廣東省並不是遙遙領先,排名第二的江蘇省2017年GDP總產值也高達8.59萬億,和廣東省僅一步之遙。
第二,從人均GDP來看,江蘇省無疑是全國省份中經濟最強的,其次是浙江省,福建省和廣東省。
2017年末,江蘇省常住人口8029.3萬人,實現GDP總產值85900.9億元,全省人均生產總值10.7189萬元;
浙江省雖然GDP總產值才51768億元,但由於常住人口僅僅5657萬人,全省人均GDP為9.2057萬元;
福建省常住人口3911萬人,則人均GDP為8.2976萬元;廣東省雖然GDP總值高居榜首,但常住人口1.1169億人,則人均GDP為8.1089萬元;
總結:從GDP總量和人均GDP來看,可以稱得上經濟實力最強省份的,當屬廣東省和江蘇省,接下來,我們重點分析這兩個省份的GDP增速和GDP結構。
第三,從江蘇省和廣東省的GDP增速來看,廣東省2017年增速為7.5%,而江蘇增速為7.2%,廣東略勝一籌。
第四,從GDP的構成成分來看,廣東省的服務業確實略微強於江蘇。
廣東省GDP總產值8.9879萬億,其中第一產業佔比3792.4億元,第二產業佔比38598.55億元,第三產業佔比47488.28億元。
江蘇省GDP總產值8.59萬億,其中第一產業佔比4076.7億元,第二產業佔比38654.9億元,第三產業佔比43169.4億元。
從GDP的構成數據來看,廣東省的服務業確實略微強於江蘇。
在最新公布的2017年中國500強企業名單中來看,廣東省上榜51家,江蘇省上榜47家,也是不相上下,但從全國獨角獸來說,廣東省有12家,而江蘇省只有廣東省的零頭。
在全國影響力方面來看,不論是北上深廣,還是北上廣深,毋庸置疑,廣東省都獨佔了一線城市兩席。在金融領域,其中的深圳更是深交所的所在地,影響不可小覷。
不偏不倚的來講,江蘇省在人均GDP中占據優勢,廣東省在GDP總量,增量,構成,以及影響力方面都稍稍略勝一籌。
⑵ 華東六省2017年的GDP總和 比上海高嗎
華東六省2017年的GDP總和肯定比上海高得多了!
就是江蘇或浙江一個省都會比上海高很多。上海只是一個城市,沒辦法和那麼大的一個省去比,更何況江浙都是經濟發達強省。
⑶ 2017年GDP增速最快的是哪個城市
據報道,日前相關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貴陽以11.3%的實際增速排全國第一,且為唯版一兩位數增長城市。西權安則以名義GDP增速19.38%居全國第一。
數據顯示,GDP位次表中,西安上升最快,2017年實現GDP 7469.9億元,位居26個省會城市第8位,超過了合肥、濟南、沈陽。在上一年,西安在省會城市中的排名是第11位,在2012年,則居第13位。
分析人士表示,西安為何2017年GDP名義增速接近20%,一個原因是西安的科技研發投入佔GDP比重為省會城市第一,目前這部分經過折算後都算入到了GDP。另外西安2017年開始代管西咸新區,統計上增加了咸陽部分區域的60.59萬人,涉及GDP約300億元,去掉這部分,其名義增速為14%左右,為正常狀態。
⑷ 2017年江蘇省靖江市GDp是多少
根據網路資料顯示,2017年靖江市的gdp總量是921億元,增速7.6%
⑸ 2017廣東省各地級市GDP
找了好久!希望對你有用!
⑹ 2017年十強城市的GDP佔全國總量近1/4嗎
據報道,1月19日,上海、北京、天津陸續公布2017年經濟數據,中國前10強城市的排名也逐漸清回晰,如果把十強答城市的2017年GDP數據相加(未公布的按2016年的數據計算),佔全國經濟的比重達到23.3%,接近1/4。
2016年,排在第10位的杭州GDP為11313.72億元,排在第11位的南京GDP為10503.02億元。2017年,南京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700億元左右,增長8%左右。如果杭州完成2017年初提出的經濟增長8%左右的目標,2017年GDP將突破1.2萬億元,不會被南京超過。
而從經濟增速來看,2016年,在全國經濟面臨較大壓力的情況下,十強城市的GDP增速全部跑贏或持平全國平均水平。但在2017年,有地方未達全國平均線:北京經濟增速為6.7%,低於全國0.2個百分點;天津實現3.6%的增速,低於全國3.3個百分點。
希望中國的GDP可以保持穩定增長!
⑺ 31省份2017年GDP是什麼情況
31省份2017年GDP:22地增速超全國 東北經濟回暖。
1月29日消息, 隨著全國2017年經濟數據公布,各省份也陸續揭曉了本地的2017經濟「成績單」。從經濟總量來看,2017年多地邁上新台階,廣東、江蘇位列「8萬億俱樂部」;從經濟增速來看,22省份GDP增速超過全國增速;從區域格局來看,西部地區搶眼,東北經濟出現回暖跡象;從未來發展來看,各地紛紛布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部分地區下調了GDP目標。
資料圖:北京的藍天。
未來發展
——多地下調GDP目標 布局高質量發展
記者注意到,在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大背景下,「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各省份在當地兩會上頻繁提到的關鍵詞,而對於GDP增速,不少地方主動下調了預期目標。
天津2018年的GDP預期目標則由2017年的8%下調至5%。天津代市長張國清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是天津實現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生死攸關的一年,將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靠創新形成新動能、激發新動力,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在加快發展中補齊短板,在提升質量中擴大總量。」甘肅則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實際執行時只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也可以低一些。
山東省省長龔正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8年,山東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以上,並強調高質量發展,不為增長速度高低困擾。他指出,要深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進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在「破」「立」「降」上下功夫。設立6000億元新舊動能轉換基金。
遼寧則從十個方面部署了2018年政府重點工作,狠抓深化改革、狠抓全面開放、狠抓優化營商環境等位列其中。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對中新網記者表示,新時代的根本特徵之一就是追求高質量發展。下調GDP增長目標,體現出淡化GDP,更關注增長質量和效益的導向。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在此背景下,單一的經濟增長指標的重要性正在下降,地方政府不必過於在意GDP,忙於搞「GDP競賽」,從而有助於減少造假和摻水的沖動。
⑻ 2017年,中國的GDP是22萬億美元,美國的GDP是20.59萬億美元,到2017年,成為中國經濟世界第一的第一年,
肯定的啦,即使來gdp達到22萬億,自人均也不過1.5萬美元左右,而且中國在人均gdp、科技、經濟運行機制、工業體系、經濟自由度、勞動力素質、社會福利、民富、政府廉潔度,民主指數等與歐美發達國家還存在巨大差距,不可能在兩三年內全部趕上
(2013年中國gdp才91850億美元,2017年能有22萬億這么多麼……)
⑼ 2017全國各地GDP年報出爐各省份排名如何
2017各地經制濟年報出爐,山東省突破7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三,趕超浙江等省份。
2017年多個省份GDP邁上新台階,突破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共有11個,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福建和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