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經濟十強城市分別是
2016年,經濟總量排在全國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廣東深圳、廣東廣州、天津、重慶、江蘇蘇州、四川成都、湖北武漢、浙江杭州。目前,還未公布2017年經濟數據的有重慶和杭州,據澎湃新聞測算,全國前十強城市應該不會發生變化。
天津大概率將跌出全國前五之列
按照2016年全國城市GDP排名,天津以17885.39億元的生產總值,排在全國第五位。當年,天津經濟增速為9.0%,按照這一發展態勢,外界對天津在2017年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曾經充滿期待。
但就在1月11日,天津濱海新區宣布更改統計口徑,由注冊統計口徑調整為在地統計口徑,2016年GDP由原來的10002.31億元,調整為6654億元。濱海新區「擠水分」之後,1月19日,天津宣布全市經濟數據,2017年完成生產總值18595.3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6%,天津經濟增速出現大幅下滑,經濟增量為710億元。
由此,在2016年GDP就逼近天津的重慶,大概率將在2017年趕超天津。據計算,2016年,重慶GDP僅比天津少144.8億元,如果重慶能完成2017年提出的增長10%左右的目標,GDP將超過1.9萬億,坐上全國經濟總量第五城的位置。
② 中國2017年的GDP是多少
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82.7萬億,佔全球15%。
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2.7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5%左右,穩居世界第二位;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在30%左右,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穩定復甦的重要引擎。
2017年,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3.4%和11.3%;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6%,比第二產業高11.1個百分點。
(2)2017上海gdp擴展閱讀:
2017年,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好於預期,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經濟實力實現躍升。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2.7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5%左右,穩居世界第二位;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在30%左右,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穩定復甦的重要引擎。
——經濟發展更加穩健。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51萬人,連續5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和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都在5%以下,處於近年來的低位。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6%,漲幅比上年回落0.4個百分點,符合年度預期目標。
——全面開放實現新跨越。貨物貿易總額創歷史新高,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14.2%,進出口規模有望重回世界首位。全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17.8%。
③ 2017年中國gdp增長率是多少
2017年中國GDP總量超82萬億 全年增速6.9%
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82712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
④ 2017中國的GDP是多少
77-78萬億元左右。
2017年GDP為82.7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9%。
1月18日國新辦就2017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2017年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好於預期。
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82712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9%,二季度增長6.9%,三季度增長6.8%,四季度增長6.8%。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5468億元,比上年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334623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427032億元,增長8.0%。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常被認為是衡量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的指標。
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但不適合衡量一個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狀況,因為每個城市的生產總值上繳上級或國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個城市留下的財富就不一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744127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3980元,比上年增長6.1%。
國家統計局2018年1月5日發布公告,經最終核實,201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現價總量為743585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5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與初步核算數一致。
2017年中國GDP總量為827122億元,首次登上80萬億元的門檻;GDP同比增長6.9%,增速較2016年提高0.2個百分點。這是自2010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首次加速。
⑤ 柳州市2017和2018年的GDP數據
2017年的GDP為2755.64億元,2018年GDP為3083.7億元。
2017年柳州市地區生產總值(GDP)2755.64億元,比上年增長7.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9.49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1487.08億元,增長4.4%;第三產業增加值1079.07億元,增長11.6%。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6.88%、53.96%和39.1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7%、35.0%和61.3%。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9249元。
2018年柳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000億元,達3083.7億元,增長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409.5億元,增長3.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財政收入436.2億元,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71.2億元,增長10%;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4784元和13488元,分別增長6.5%、11%。城鎮登記失業率2.92%。年內脫貧99897人,63個貧困村脫貧出列,農村貧困發生率下降至6%。
⑥ 2017中國經濟實現了哪兩個首次
國家統計局18日曬出了非常搶眼的2017年中國經濟「成績單」,中國經濟實現了兩個重要的「首次」:GDP增速自2011年來首次回升;GDP總量首次突破80萬億元大關。在當天舉行的發布會上,統計局還回應了 「少數地方GDP擠水分」「治理污染會否影響經濟增長」「2018年整體經濟走勢」等熱點經濟話題。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2017年中國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好於預期,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重要進展,「三去一降一補」五大重點任務完成情況較好;新舊動能的轉換加快進行;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得到提升;民生保障繼續改善;需求結構已經從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轉為投資和消費共同拉動。
⑦ 2017年上海市國內生產總值
2017年上海生產總值(GDP)首次突破了3萬億元,達到30133.86億元。
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增速與上年持平,也與全國GDP增速相同。
⑧ 華東六省2017年的GDP總和 比上海高嗎
華東六省2017年的GDP總和肯定比上海高得多了!
就是江蘇或浙江一個省都會比上海高很多。上海只是一個城市,沒辦法和那麼大的一個省去比,更何況江浙都是經濟發達強省。
⑨ 如何理解中國 2017 年第三季度 GDP 增速為 6.8
2017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增速為6.9%,所以不出意外的話,2017年全年GDP在6.9%左右,但超過7%有較大困難。
隨著世界經濟有所起色,中國經濟也增長不少,但是新常態才是中國經濟的未來,中國經濟已經不可能有以前兩位數的增速了,連7%以上的增速也很可能是曇花一現。
當然某個城市發展高是可能的,但是整個中國增速不斷放緩,所以要平靜對待季度增速放緩即可。
⑩ 中國2017年GDP總
中新網北京1月20日電(記者 龐無忌)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74412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7%,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7%,四季度增長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3671億元,比上年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296236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384221億元,增長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