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人知道2017年汽車行業增值gdp多少
北方汽車專修學院
行業利好政策促2016高速增長,未來五年將步入平穩增長期。汽車行業的上下游產業鏈延伸至實體經濟的諸多方面,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過去的十年中汽車工業總產值佔GDP中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穩步提升,2015年佔GDP中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12%,對經濟平穩運行有較強的帶動作用,因此國家也極為重視政策護航。受益於去年起實施的購置稅優惠政策對於乘用車銷量的帶動,2016年1-10月我國已實現汽車銷量2200萬輛,同比增長13.8%,全年汽車總銷量有望超過2700萬輛;預計未來5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將保持近5%的復合增速,至2020年有望突破3300萬輛。
『貳』 當年台灣省GDP曾佔大陸近五成,現在還佔多少
台灣省發布統計數據抄,2017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為17.44萬億新台幣,增長2.8%。2017年全年,新台幣對人民幣的平均匯率是4.4635:1。按照該匯率換算,2017年台灣GDP是39072億元人民幣。
祖國大陸(2017年)GDP是82.71萬億!台灣佔大陸的比例為4.7%。
2017年,中國各省超過台灣的明細如下:
廣東8.9萬億
江蘇8.5萬億
山東7.2萬億
浙江5.1萬億
河南4.4萬億。
所以台灣排名第六。
後面是四川3.6萬億、湖北3.6萬億;河北3.6、湖南3.4萬億!
由於四川等三省經濟增速都是7-8%(台灣是2%左右),所以再過1-2年,台灣將下滑三名,名列第九(甚至第十)。
『叄』 2017閬中市gdp是多少
2017年度還有幾個月來,因此自只能預測: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是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是38.14萬億元,以此推算並參考歷年後半年的增速略高一些,所以預估2017全年的GDP應該在77-78萬億元左右。
『肆』 中國2017年人均GDP是多少
根據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827122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全年人均GDP為59660元,與上一年相比增長6.3%。如果以美元計價,2017年中國全年人均GDP為8836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將一個國家核算期內(通常是一年)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與這個國家的常住人口(或戶籍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准,為了更加客觀的衡量,經常與購買力平價結合。
人均GDP計算方法: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總產出(即GDP總額,社會產品和服務的產出總額)/總人口
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核算期內(通常為一年)實現的生產總值與所屬范圍內的常住人口的比值(當前流動人口成為全國或地區經濟貢獻的重要組成部分,決不能忽視,故用戶籍人口作為比較指標是不科學的)。
人均GDP_網路
『伍』 2017年前三季度哪些省份的GDP增速高於全國
據報道,截止到10月25日,已有21個省市對外公布了2017前三季度本地的GDP數據,從目前21個省市GDP增速的排名來看,貴州、重慶、雲南、江西、安徽、四川、陝西、河南、福建、寧夏等在內的18個省市增幅超過了全國水平,且同比增幅均不低於7%。
除了貴州,重慶在2013年-2016年,GDP增速連續4年保持10%以上。而前三季度,貴州經濟繼續保持了高速增長,並且在GDP層面超越了天津,成為僅次於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四座一線城市的中國GDP第五城。
專家表示,支撐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有利因素在不斷積累增多,未來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還將持續發展,全年有望更好實現預期發展目標。
『陸』 2017年了,新總綱下的報告結構是什麼樣的
2015年以來宏觀經濟各項數據超預期回落,中國經濟處於新常態攻堅期。日前,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發布對未來宏觀經濟走勢的分析與預測報告,認為2015年四季度反彈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2016年將探明周期調整的第二個底部,為2017年的輕度反彈打下基礎。
報告認為,一般如果GDP增速在總體持續回落中出現部分區域的塌方式下滑,將成為進入蕭條期的標志。數據顯示,2015年前兩季度名義GDP下滑大,近5年來首次出現低於實際GDP增速,東北和西部部分地區出現負增長。「綜合數據來看,第二次觸底可能出現在2016年一、二季度」,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稱,穩政策釋放、股市總體高揚、房地產市場回穩等因素作用下,2015年四季度的小幅反彈可能短暫又輕微,2016年一季度GDP還是會出現較大幅度下滑。
劉元春表示,中國經濟面臨短期低迷、長期回穩的普遍預估,但目前經濟新常態可能出現的一些新現象、新風險,值得引起注意。
第一,趨勢性力量和周期性力量的疊加,使宏觀經濟面臨失速風險。GDP平減指數連續兩季度為負,意味著過去4年「GDP增速持續回落,但價格水平平穩」的特徵被打破,總供給和需求的失衡開始顯現。「認為只要保持改革和結構調整的力度,經濟會自然回歸到中高速的想法需要調整。」劉元春表示,不能高估傳統框架中政策工具的效果,也不能低估結構性改革帶來的短期沖擊。
第二,預計2015年總體債務與GDP之比高達252%,過快的債務增長和債、地方債過高問題,與生產領域通縮疊加,對宏觀經濟的內生性緊縮效應更加嚴重。
第三,宏觀經濟政策傳導不暢,目前財政政策名義積極但實質緊縮,貨幣條件指數緊縮,金融對於實體經濟的滲透性大幅下降。例如,2015年1~5月全國公共財政支出增速為10%,比去年同期增速下滑2.9個百分點。
除此之外,報告稱「一帶一路」等利用大騰挪來實施「宏觀去杠桿」,利用股市繁榮啟動經濟,雖然是恰當的戰略選擇,但其風險性應得到正視。其中杠桿手段帶來的泡沫,會使股市下降的速度遠高於上漲速度。
報告指出,2015年的各項宏觀數據顯示,宏觀經濟步入新常態的艱難期。這標志著中國經濟迎來結構深度調整的關鍵期、風險全面釋放的窗口期,也意味著在不斷探底中必須打好下一輪中高速增長的基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動力。
「新的增長動力在形成,戰略新興產業在需求轉型和政策扶持作用下逆勢上漲,網購等新型消費業態保持迅猛勢頭,還有生物制行業等新型經濟增長極增速穩定。」劉元春說。
『柒』 2017年GDP最高的城市是哪一個
最近幾天,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天津、成都、武漢、蘇州等「新一線」城市陸續公布2017年經濟數據,中國前10強城市的排名也逐漸清晰。
值得注意的是,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的GDP總量相加達到10.16萬億元,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GDP總量為82.71萬億元,也就是說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的GDP總量佔全國GDP總量的1/8左右。
『捌』 中國2017年GDP是多少美元
公布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等重磅數據。
根據官方預測,2016年中國經濟總量會突破70萬億元大關
預計GDP全年增速在6.7%左右
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