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2000年到2011年中國各城市GDP排名
2010還沒過啊
怎能知道
我們又不是奧特曼
上半年的倒出來了。。下面滴單位是億元哦。貼到31得了
太多了反而影響別人回答樓主的提問
1.上海
8432
滬
(直轄市1)
2.北京
6372.6
京
(直轄市2)
3.廣州
4886.01
粵1(省會1)
4.深圳
4206
粵2(計劃單列1)
5.蘇州
4200
蘇1(地級市1)
6.天津
4106.48
津
(直轄市3)
7.重慶
3456.7
渝
(直轄市4)
8.無錫
2670
蘇2(地級市2)
9.佛山
2650.76
粵3(地級市3)
10.杭州
浙1(省會2)
11.青島
魯1(計劃單列2)
12.大連
2510.5
遼1
(計劃單列3)
13.南京
2443
蘇3(省會3)
14.武漢
2425.56
鄂1(省會4)
15.沈陽
2401.1
遼2(省會5)
16.成都
2375.39
川1(省會6)
17.寧波
2290
浙2(計劃單列4)
18.鄭州
2143
豫1(省會7)
19.唐山
2000
冀1(地級市4)
20.長沙
1951
湘1(省會8)
21.東莞
1911
粵4(地級市5)
22.煙台
魯2(地級市6)
23.濟南
魯3(省會9)
24.南通
1650
蘇4(地級市7)
25.淄博
魯4(地級市8)
26.哈爾濱
1562.4
黑1(省會10)
27.石家莊
1500
冀2(省會11)
28.泉州
1460.38
閩1(地級市9)
29.長春
1432.8
吉1(省會12)
30.西安
1372.44
陝1(省會13)
31.常州
1360
蘇5(地級市10)
Ⅱ 中國06年各城市GDP排名
我只找到前二十位的。 2006年中國城市經濟排名(GDP、城鎮農村收入、增長率等) 城市GDP及增長 | 城鎮收入 農村收入 | 01上海市:10297+12.0%| 18645 8342 滬 02北京市: 7720+12.0%| 19978 8620 京 03廣州市: 6068+14.7%| 19850 7788 粵 04深圳市: 5684+15.0%| 22567 粵 05蘇州市: 4820+15.5%| 18532 9316 蘇 06天津市: 4338+14.4%| 14283 7942 津 07重慶市: 3486+12.2%| 11570 2874 渝 08杭州市: 3441+14.3%| 19027 8460 浙 09無錫市: 3360+15.0%| 蘇 10青島市: 3207+15.7%| 15116 6500 魯 11佛山市: 2927+19.3%| 18800 8000 粵 12寧波市: 2864+13.4%| 19693 浙 13南京市: 2774+15.1%| 17538 7070 蘇 14成都市: 2750+13.8%| 12789 4905 川 15東莞市: 2624+19.1%| 25320 10530 粵 16武漢市: 2590+14.8%| 12360 4748 鄂 17大連市: 2568+16.4%| 13350 6900 遼 18沈陽市: 2483+16.5%| 11651 5709 遼 19煙台市: 2402+17.0%| 魯 20唐山市: 2362+14.8%| 冀
Ⅲ 如何查詢2019全國城市GDP排名
如何查詢2019全國城市GDP排名,可以在國家經濟相關網站查詢,如國家統計局。
以GDP總量來看,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分列前五,較為穩定,後面省份短期內還沒法挑戰前五省份。今年上半年,廣東、江蘇再突破4萬億元。寧夏、山東、海南、青海、天津等地增速排名下降較多,其中天津以3.4%的增速排名倒數第二,吉林則目前墊底,增速為2.5%,東北經濟除遼寧外,吉林黑龍江仍然沒有復甦的跡象。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速較快,貴州、甘肅、山西、安徽、湖北、江西,GDP增速都超過兩位數。
Ⅳ 中國十大城市GDP排行榜,看看哪些國家都不如
1 中國十大城市排名之我見 <轉> 首先,要進行十大城市的排名,得先看看建國以來的十大城市的變化: 1949年10月1日中國十大城市是北京、沈陽、鞍山、撫順、本溪、上海、廣州、南京、西安、武漢。 1949年10月1日: 北平改為北京市,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 其他直轄市沈陽、鞍山、撫順、本溪、上海、廣州、南京、西安、武漢。 11月 設立天津中央直轄市。 1950年11月 旅大行署區改為旅大直轄市。 12月 南京降為省轄市。 1952年8月 恢復四川省,重慶仍為直轄市。 1953年7月 設立哈爾濱直轄市。 9月 設立長春直轄市。 1954年6月 哈爾濱、長春、沈陽、旅大、鞍山、撫順、本溪、武漢、廣州、西安、重慶降為省轄市。 1958年2月 天津降為省轄市,河北省省會由保定遷天津。 1967年1月 天津恢復直轄市,河北省省會遷石家莊。 1997年 重慶恢復直轄市。 其次,要參考一下當今主流媒體的一些排名: 十大城市 (政治因素) 北京 香港 台北 上海 廣州 天津 沈陽 南京 重慶 武漢 城市化建設十大城市 香港 台北 北京上海(並列第三) 高雄 廣州 深圳 天津 重慶 南京 沈陽 GDP十大城市 香港 台北 上海 高雄 北京 廣州 深圳 杭州 蘇州 天津 最具發展前景十大城市 北京 上海 深圳 天津 廣州 重慶 武漢 成都 西安 杭州 中國城市水平 A+ 香港(國際化大都市前列城市) A 台北(國際化大都市) A- 高雄(准國際化大都市) 北京(准國際化大都市 2008國際化大都市) 上海(准國際化大都市 2010國際化大都市) B+ 廣州(亞洲級城市) 深圳(亞洲級城市) B 天津(泛亞洲級城市) B- 南京(中國著名大城市) 武漢(中國著名大城市) 重慶(中國著名大城市) C+ 沈陽 成都 西安 蘇州 杭州 然後,談談我的排名設想: 排列中國十大城市主要以各種城市排名作為依規; 其次是不是以所謂的中國傳統老十大城市排列的,因為畢竟城市是發展的、變化的、動態的; 其二是不管你過去有多麼輝煌,那隻代表過去,我排的是今天的中國十大城市; 其三,是否有所謂的軍區、電話三位、鐵路局等等並不是評定城市大小的根據,這些實際上按照地區來劃定的,像蘭州有軍區,但她的的戰略地位遠遠比不上沒有軍區的天津、西安、上海、深圳。柳州、呼和浩特、昆明有鐵路局,但她的鐵路地位遠遠比不上沒有鐵路局的南京、天津、重慶; 其四是評定中國十大城市不是撒胡椒粉,東北幾個、西南幾個、華東幾個等等,有實力就是有實力,不管她旁邊是否有更有實力的城市,但在全國她有實力就行,否則評定世界十大城市,非洲有兩個名額就不現實; 其五,城市人口及建成區面積以政府公布的為准,不以戶籍人口作為依據,畢竟,一個城市的戶籍人口並不能反映一個城市實際規模。 下面就排出中國十大城市並分析: 排在前四的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即所謂的「一線城市」,大家有意見沒沒?解釋以下為什麼這四個城市排在第一列,這四個城市不管在哪個城市排名中,是雷都打不動的前四名,不信?查查看!再說不管城市實際人口及建成區面積都是前四名。 接下來排的是天津。為什麼是天津?天津與前四個城市或許有差距,但第五她絕對站的穩,中國其餘的城市都不足以挑戰天津中國第五的位置。 再接下來是南京和杭州。南京排第六相信許多人沒什麼意見,但杭州能排上前七?我說杭州有這個資格排上中國十大的前七位,為什麼?看看中國許多的城市排名,杭州從來就沒有跌出過前八位,有時她的排名比天津和南京都高。再說,今日之杭州遠不是當年的圍繞西湖的江南小城,而是跨過錢塘江的大都市。 還有三個名額應該給誰?不外乎武漢、沈陽、成都、重慶四市耳!!那到底應該是哪個城市出局?實際上,這四個城市都有可能出局,應該他們的實力應該來說是相當的。誰出局並不意味這這個城市比其他三個城市差,說不定今年是成都出局,明年就是武漢出局,後年就是沈陽出局。但要排出中國十大城市,今天必須有一個城市出局,相對來說,成都的實力相對弱小一些。 最後得出中國十大城市應該是: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南京、杭州、沈陽、武漢、重慶
Ⅳ 2016年全國各大城市GDP值排名
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城市GDP排名-依次是:1上海、2北京、3深圳、4廣東、5重慶、6成都、7蘇州、8杭州、9南京、10天津、11青島、12鄭州、13無錫、14寧波、15武漢、16長沙、17佛山、18西安、19南通、20濟南。
此回答由康波財經提供,康波財經專注於財經熱點事件解讀、財經知識科普,奉守專業、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財經內容,用生動多樣的方式傳遞財經價值。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Ⅵ 中國排名前十大城市
2016年一季度全國主要城市GDP排名前十分別是:上海、北京、廣州、天津、深圳、重慶、蘇州、成都、武漢和杭州。
上海:城市生產總值(GDP)6225.39億,GDP增速6.7%,GDP增速排名80位,船大難轉舵,經濟發達到一定成度,想要有較大的突破,除非有新型經濟產業。
北京:城市生產總值(GDP)5451.9億,GDP增速6.9%,GDP增速排名76位。
廣州:城市生產總值(GDP)4118.39億,GDP增速8%,GDP增速排名43位。廣東比起來已屬慢節奏,廣州的人文比較好,房價雖高但合情合理,給廣東個贊。
天津:城市生產總值(GDP)3772.73億,GDP增速9.1%,GDP增速排名21位,既然北京不讓開工廠,那就只能在周邊城市開,天津就成為了最好的選擇,無論是運輸還是加工,天津都是一個天然的加工出口港,近年來天津的發展增速大家有目共睹,不過空氣污染比較嚴重希望以後天津也可以藍天碧水。
深圳:城市生產總值(GDP)3887.9億,GDP增速8.4%,GDP增速排名33位,自改革開放以後,這里涌現出一批批創業者,像華為、騰訊、富士康等大公司都是在深圳有根基,不過現在深圳有飽和跡象,年輕創業者去深圳選擇創業難度較大,總之大都市共同點就是生活起來節奏快,比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