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五年後,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天津、杭州誰是GDP第一城
從目前的經濟增長看,5年內北上廣深的gdp排名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但深圳有可能會超過廣州上升至第三,但5年後這7個城市誰是第一,個人覺得短期內北上廣深地位繼續保持不變,上海依然是老大,我們用排除法嘗試一下5年後這7個城市的排名:
三、產業結構:北上廣深屬於公認的一線城市,不止體現在經濟總量上,更體現在產業結構的發展,北上廣深第三產業特別是服務業發達,第三產業佔比均超過60%以上,第三產業的佔比很大程度決定了其經濟的穩定性。
天津和重慶目前還是以投資驅動增長,特別是天津,前幾年以火箭等一大批軍工及重工業的落戶,天津增速一騎絕塵,一度領跑全國,GDP甚至出現17%的不可思議增速,直逼廣州深圳,但這些都是不可持續的,天津增速近年也逐步回落,重慶的高增長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大概會在2020年超過天津。這一輪天津出局。
四、創新能力: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放緩,上海北京現在就處於這個階段,要想保持持續高增長只能依靠創新。
剩下的5個城市中創新指數最高的是北京和深圳,我國最好的科技企業和互聯網公司都在這兩個城市(北京:網路、京東、小米、聯想、搜狐、京東方等,深圳:騰訊、華為、中興、大疆、華大基因等),上海和廣州在創新能力不如北京深圳,但還是可以拋重慶一條街的,雖說重慶的增速取代天津領跑全國,先不說這個增速能保持多久,就按現在的增速不變,重慶5年也無法挑戰北上廣深的地位,而且每年大量重慶的務工人員要到北上廣深工作,留下大量留守老人和兒童,經濟活力明顯無法和北上廣深比。這一輪,重慶出局。
說了這里,有些夥伴會問,說了那麼多還是北上廣深在玩,大家洗洗睡吧,我想說的是,短期內還真的是北上廣深在玩
有些夥伴也會問,其它城市就真的不能超越北上廣深嗎?小編想說的是,有,但很難,雖說排名這東西實質意義不大,但它確實是一種地位的象徵,誰不是俺家鄉好呢,大家可以說說重慶、天津和杭州有哪些條件可以超過北上廣深呢?
② 全國各省市綜合實力排名
截止年2月全國各省市綜合實力排名:
1、江蘇省,GDP排名第二,高校數量167所,江蘇省排名第一位,不管是從經濟上還是教育上都沒有太大異議,並且江蘇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沿海省份,長江出海口,省內各市發展相對均衡,綜合實力排名第一。
2、廣東省,GDP排名第一,高校數量151所,廣東的很的GDP長期排名第一位,尤其是珠三角區域十分發達,未來珠三角可能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大灣區,廣東省的高校數量也很多,但是因為省內發展不均衡,還有很多落後的地方,所以綜合實力排名第二。
3、山東省,GDP排名第三,高校數量145所,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高校數量也很多。地理位置上和遼寧省公共拱衛京畿,作為工業大省,山東的經濟雖然集中在傳統領域,轉型比較慢,但是山東是全國省內城市發展最均衡的省份,綜合實力仍然排在第三位
4、浙江省,GDP排名第四,高校數量107所,浙江省地域面積不大,但是浙江省是一個富藏於民的省份,杭州、溫州、寧波等城市發展非常迅速。在我國浙江是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人均可支配收入長期位居第一位。綜合排名第四。
5、台灣省,GDP排名第五,高校數量162所(數據不一定完全准確),台灣省在以前稱之為亞洲四小龍,雖然目前經濟增長乏力,但是台灣的各項實力不容小噓,尤其高校、醫療等建設水平,還是十分有實力的,綜合排名第五。
6、河南省,GDP排名第六,高校數量134所,河南是中原文化的發祥地,作為人口大省,很多人對河南存在不好的印象,其實河南絕對屬於一個好地方,是中國中部最重要的省份之一,也是一個糧食大省,高校數量也名列前茅。作為中部大宗商品的集散地,河南工業實力很發達,綜合實力第六。
7、湖北省,GDP排名第八,高校數量129所,湖北位居洞庭湖以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稱號,而且武漢有九省通衢的稱號,而且湖北也是我國重要的科教省份,工業發達,近今年也在尋求轉型大力發展高科技企業,綜合實力排名第七。
③ 中國最年輕的直轄市,成立僅僅22年GDP破2萬億,是否有望直追北上廣
重慶是我國最年輕的直轄市,但是說經濟發展的勢頭卻很猛。重慶是在1997年八大會議上再次通過,成為中國的直轄市的,也可以說是恢復,因為歷史上這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本來就不錯。
重慶有很多著名的旅遊景點,經濟發展的勢頭也非常不錯,但是說想要真正的達到北上廣這些祖國經濟發展前列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因為要想富先修路,重慶這個地方因為地形的原因,在基礎的道路建設方面或者說交通通達度方面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完善基建。
④ 湖北經濟發展較快,那麼它下轄的12個地級市都是幾線城市
湖北省有13個地級行政區,其中12個地級市(武漢為副省級城市),1個自治州;另有4個省直轄縣級單位(分別是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神農架林區),其中三個縣級市,一個林區。本文只分析12個地級市,分別是武漢市、黃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陽市、鄂州市、荊門市、孝感市、荊州市、黃岡市、咸寧市、隨州市;1、12個地級市經濟概況2018年湖北的12個地級市中GDP最高的當屬省會武漢市,高達14847億元,同比增速8%,在GDP增速中也是屬於中上游,GDP在2000億以上的城市有襄陽市、宜昌市、荊州市、黃岡市四個城市。其餘7個城市GDP都在1000億到2000億之間。
三線城市數量:3個全國三線城市70個,上榜城市3個,是襄陽市、宜昌市、荊州市;四線城市數量:5個全國四線城市90個,湖北上榜5個,分別是:黃岡市、黃石市、孝感市、十堰市、咸寧市;五線城市數量是:3個;全國五線城市128個,湖北上榜3個,分別是鄂州、荊門、隨州。
⑤ 2019前三季度gdp前三名的省或直轄市是哪些 前三名gdo
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為6977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
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湖南、河北、福建排名前10。
⑥ 深圳為什麼不劃直轄市深圳GDP高於天津重慶,僅次於北京上海,比廣東省會廣州的經濟也發達。
我覺得這個主要還是看政府對全國經濟的整體規劃和戰略來定的吧。
首先看直內轄的目的,無容非就是要在政、商兩面有很好的區域帶動作用,可以看目前已知的4直轄的區域劃分就知道了,而深圳雖然在經濟上有明顯優勢,但是廣東整體GDP也不算差,且又有政治影響力,另外加上一些「政治原因」(廣東省委不會輕易妥協,深圳這塊肥肉目前製造的GDP可全算廣東的)的阻礙,深圳成為直轄的可能至少目前乃至今後幾年都不可能。
其次是看當初對深圳市的定位,開個開放的牌坊城市,一些特殊的原因導致帶有這種特殊光環的城市,通常不太可能成為直轄市。
以上,個人見解。
⑦ 中國城市面積排名
城市建成面積排行(2018年):
單位:平方公里
1、北京1289.3
2、上海885.7
3、沈陽793
4、廣州785.44
5、深圳764
6、重慶667.5
7、南京577.7
8、天津571.5
9、成都408.66
10、武漢353.83
11、杭州344.48
12、哈爾濱336
13、鄭州321
14、濟南315.3
15、長春284.76
16、西安268
17、大連258
18、青島250.69
19、昆明249
20、烏魯木齊236
21、蘇州228
22、合肥225
23、寧波221.4
24、唐山209.11
25、無錫203
26、淄博202.92
27、太原198
28、石家莊186.74
29、福州182.36
30、長沙181.23
31、南昌180
32、南寧179.10
33、蘭州169
34、吉林市166
35、蘭州市161
36、伊春市158
37、包頭市150
38、長沙市148
39、呼和浩特市143
40、溫州市141
41、臨沂市140
42、鞍山市136
43、洛陽市133.34
44、佛山市130
45、貴陽市129
46、廈門市127
47、撫順市122
48、寧波市120.6
49、徐州市118
50、濰坊市118
51、台州市115
52、棗庄市114
53、齊齊哈爾市113
54、南昌市109
55、曲靖市108
56、本溪市107
57、珠海市106
58、柳州市104.95
59、常州市104
60、嘉興市102.09
61、邯鄲市102
62、江門市100
63、保定市98
64、七台河市97
65、銀川市95
66、蕪湖市94.7
67惠州市93.55
68、泰安市93.41
69、營口市93
70、衡陽市93
71、淮南市92
72、湖州市90.67
73、大同市89
74、鎮江市86
75、淮安市85
76、東營市85
77、隨州市84.2
78、秦皇島市83
79、遼陽市83
80、襄樊市83
81、紹興市82.08
82、威海市82
83、株洲市82
84、連雲港市78
85、蚌埠市78
86、岳陽市78
87、南陽市77.48
88、張家口市77
89、新鄉市76.78
90、焦作市75.2
91、開封市75
92、榆林市74.1
93、綿陽市74
94、雞西市73
95、安陽市73
96、石嘴山市71
97、六安市70
98、宜昌市70
99、湛江市70
100、樂山市68.65
(7)直轄市gdp排名擴展閱讀
《中國城市統計年鑒》是全面反映中國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的資料性年刊。《中國城市統計年鑒—2018》收錄了2017年全國各級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的主要統計數據。
本年鑒內容共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全國城市行政區劃,列有不同區域、不同級別的城市分布情況;
第二、三部分分別是地級以上城市統計資料和縣級城市統計資料,具體包括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發展、科技創新、人民生活、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數據;第四部分是附錄,為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需要說明的是,從1997年開始,地級以上城市和縣級城市分別採用不同的統計制度,有些指標在兩類城市之間不具有可比性,故本年鑒將地級以上城市和縣級城市統計資料分為獨立的兩部分。
本年鑒所涉及的全國或全部城市統計資料,均未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年鑒表中所列「全市」為城市的全部行政區域,包括城區、轄縣、轄市;「市轄區」包括所有城區,不包括轄縣和轄市。
⑧ 就目前綜合實力,哪個城市會最先成為我國的第五個直轄市
筆者認為,我國在南方設置一個新的直轄市,非設不可,刻不容緩。而深圳市,無疑是最有可能最先成為我國的第五個直轄市。
一.目前我國四大直轄市的分布:
在我國,直轄市是“市”的最高級別,等同於省級行政區劃,是我國省級行政區劃中的一種。目前我國一共有四大直轄市,分別是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從地理位置上看,北京直轄市位於華北地區,天津直轄市也是位於華北地區,上海直轄市位於華東地區,重慶直轄市位於西南地區。
四.深圳市最有可能最先成為我國的第五個直轄市的原因:
1.深圳市GDP(經濟總量)連續多年全國第三:
2019年,深圳市GDP(經濟總量)以26927億排名全國第三;
2018年,深圳市GDP(經濟總量)以24691億排名全國第三;
2017年,深圳市GDP(經濟總量)以22286億排名全國第三。
而且按照這個趨勢,2020年的GDP(經濟總量)深圳市仍然有非常大的幾率排名全國第三。不管什麼時候,一個城市的GDP(經濟總量),都是衡量這個城市實力最為重要的指標。比如上海市,多年以來其GDP(經濟總量)始終穩居全國第一,這也才有了其國家直轄市的崇高地位。
2.國家最強經濟特區:
目前國家一共有五大經濟特區,分別是深圳市、珠海市、廈門市、汕頭市、海南省。如果說在南方設置國家第五直轄市的話,是很有可能從五大經濟特區中選出的。最近幾年五大經濟特區的GDP(經濟總量)排名如下:
(1)2019年:
深圳市GDP總量:2.69萬億元;
廈門市GDP總量:5995.04億元;
海南省GDP總量:5308.94億元;
珠海市GDP總量:3435.89億元;
汕頭市GDP總量:2694億元。
(2)2018年:
深圳市GDP總量:2.4萬億元;
海南省GDP總量:4832.05億元;
廈門市GDP總量:4791.41億元;
珠海市GDP總量:2966億元;
汕頭市GDP總量:2512.05億元。
由此可見,在我國五大經濟特區中,深圳經濟特區一直是最強的,深圳經濟特區是國家最強經濟特區。而且深圳經濟特區一直是遙遙領先,把其餘的四個經濟特區遠遠的甩在了後面。單是深圳經濟特區一個的GDP(經濟總量),都遠大於其餘四個經濟特區的總和。
3.國家最強副省級城市:
目前國家一共有15個副省級城市,分別是廣州、武漢、哈爾濱、沈陽、成都、南京、西安、長春、濟南、杭州、大連、青島、深圳、廈門、寧波。如果說在南方設置國家第五直轄市的話,也是非常很有可能從這15個副省級城市中選出的。15個副省級城市中,其中有6個位於南方,分別是:武漢、杭州、廣州、深圳、廈門、寧波。而無論是國家總共的15個副省級城市中,還是南方的這6個副省級城市中,深圳市都是國家最強副省級城市。
結尾語:
因此深圳市,是最有可能最先成為我國的第五個直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