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大陸,韓國,日本,新加坡,香港,各國和地區的的歷史 人均收入,GDP,經濟發展速度的數據
中國大陸:
GDP總計: 7.298萬億美元(2011年)國際匯率
人均gdp: 5,413美元(2011年)國際匯率
韓國:
GDP總計: 1.163萬億美元(2011年)國際匯率
人均GDP: 23,749美元(2011年)國際匯率
日本:
GDP總計: 5.869萬億美元(2011年)GDP(nominal)
人均GDP: 45,920美元(2011年)GDP(nominal)
新加坡:
GDP總計: 2600億美元(2011年)
人均GDP: 50,123美元(2011年)
香港:
地區GDP總計: 18909億元港元(2011年)
人均GDP: 3.42萬美元(2011年)
『貳』 1974年香港和日本人均GDP分別是多少
NHK : 1974年的人均GDP...最高是沙烏地阿拉伯...當年他們己經是 USD18,596.67 per capita...第2是達卡...第3是科威特...全部是石油生產國...而當年的美國...排行第9...是 USD6,950.54 per capita...而日本排行第27...是 USD4,156.18 per capita...而新加坡排行第39...是 USD$2,320.50 per capita...而香港是接著新加坡...排行第40...是 USD$2,162.80 per capita...這30年來...亞洲是進步了不少~...以上的1974年資料...來自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Database (= 世界發展指標資料庫)...以及 CIA World Factbook 1974 (= 1974年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年刊) -----> http://www.nationmaster.com/graph/eco_gdp_percap-economy-gdp-per-capita&date=1974#source .......
『叄』 香港人均GDP怎麼比日本還高,那樣一個殖民地怎麼可能那麼發達,其實我一直看不起香港人,因為它是殖民
人均GDP好像沒日本高把,不知道你看的是哪裡的,日本的真是人均GDP是4W2美元以上,香港就算高也不怎麼樣,因為香港才700多萬人,日本有1.28億人,人口基數就不是一個檔次的,香港是一個發達地區,是亞洲四小龍之一,他在英國人的管制下就很好,現在在香港人自己的管理上更加好,其實也沒什麼,我們以前不是一樣被殖民過嗎?
『肆』 20年來香港每年的GDP和人均GDP數據
分數太少了!!!!!!!!!!!!!!有的
加11年,是從97年開始的。
年月別 香港
86年 27170
87年 25508
88年 24715
89年 25320
90年 24764
…………
當年較上年增減(%) 6.33
《國內外經濟統計指標速報2007》
『伍』 為什麼聯合國不承認香港是中國的我看那個人均GDP香港排名14,中國排名91。為什麼聯合國把香港分
樓主說的1955年的數據在網上還有爭論,並不是確定的。但是我們在這里先不管它的正確與否。首先,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看問題不僅要橫向看,還要縱向看。縱向的看,1955年中國人均GDP為150元,1980年為463元,到了2009年,中國的人均GDP為25575元(),比較一下,確實是有很大幅度的增長。而且,就從從我們自身的感受來說,小時候吃塊巧克力,看個電視都是奢望,但是現在呢,已經很普通平常了。這些都是在短短二三十幾年內發生的,所以,縱向的看,歷史的看,我們自己的經濟確實有了很大發展。再一個,我們要看到一些特殊情況。中國在66年到76年經歷了「文化的革命」,這次浩劫從很多方面給中國一個沉重打擊,不僅使經濟發展停滯,還使很多科技、文化、管理人才受到打壓,甚至death,後者的危害還要更嚴重一些。中國國內真正走上正軌是在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經過一定的政治變革,經濟體制變革,環境穩定了下來,思想得到了解放,經濟到那時候才進入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但是同期,在韓國,1961年軍事強人朴正熙上台,當時他為了爭取國內民眾及國際社會對其威權政府合法性的認可,實行了多個經濟增長計劃,大力發展經濟。後來,以同樣方式上台的全斗煥,也是將發展經濟作為其政績的「第一考量」。「漢江奇跡」主要就是指上世紀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那段時期韓國的經濟增長率接近兩位數;在日本,自從1956年開始到1973年,在美國的大力扶持下,日本進入以「趕超先進工業國家」為目標、實現國民經濟現代化的歷史新時期。這一時期,日本實際國民生產總值每年平均增長10%以上,工業增長率則平均達13.6%。日本和韓國都抓住了二戰後這一發展的黃金時間,兩個國家國內的經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面貌煥然一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處於」亂「中的中國止步不前。「文化的革命「讓中國錯過了很多。還有一個,其實每個國家都在向自己的國民宣布自己的經濟發展狀況,我們沒聽過日韓」宣布「自己經濟怎麼翻番,但是日韓民眾也沒聽過中國向他們」宣布「的中國經濟翻番。大家都是只關心自己國家的發展。最後,我想說,我不是在為gov辯護。中國的問題還很多,要改的地方也很多,經濟的快速發展也不能掩飾那些問題。但是,gov的成績我們要承認,要承認這些因為改革而得到的成績,更重要的是要鼓勵gov繼續改革,繼續努力。
『陸』 澳門和香港人均gdp哪
1、澳門
2016年澳門人均GDP達69372美元,是我國最發達的城市,全球排名第三!
2、香港
2017年香港人均GDP達4.6萬美元 經濟增長3.8%。
香港距離澳門人均GDP有2萬多美元的差距,香港人均GDP不如澳門!
『柒』 已知2000年人均GDP香港特別行政區比台灣省多34.910%,根據近期對主要國家和地區21世紀前10年經濟發展的預
(1)依抄題意得:x(襲1+34.91%)×(1+49.522%)-x(1+78.522%)=0.23198x美元,
答:2010年的人均GDP香港特別行政區仍將比台灣省多0.23198x美元;
(2)x=12784時,0.23198x=2965.6美元,
答:預計到2010年,人均GDP香港特別行政區將比台灣省多2965.6美元.
『捌』 香港人均GDP在中國排名是多少
2010年,香港人均來GDP為31758美元,在中源國排名第2。
另附中國其它地區人均GDP,供樓主參考:
澳門49745美元,第一
香港31758美元,第二
台灣18603美元,第三
上海10828美元,第四
天津10400美元,第五
北京10378美元,第六
『玖』 香港人均GDP突破20000美元是何年|
1人均GDP方面,1961年香港人均GDP為483美元,與日本相當。 此時香港增長率和平減指數都比較高,但是港元持續貶值,故1971年人均GDP才超過1000美元。 1971—1978年高增長,高通脹,港元又持續升值,三級火箭助推香港人均GDP短短七年就逼近4000美元。 1978年以後高增長高通脹不變,但港元又開始貶值,故到了1988年人均GDP才超過1萬美元。 1984年以後港元穩定,但持續高通脹,推動人均GDP到1993年即超過2萬美元,1997年又超過27000美元,香港的發展到了最高峰。 1998年之後經濟受到沉重打擊,持續通縮,增長又乏力,人均GDP停滯不前。
『拾』 為什麼香港這幾年的人均GDP不如新加坡
參考資料
貌似在人均GDP上,香港在大部分時候都沒超過新加坡,所以也談不上「之前香港一版直壓著李權家坡」。
新加坡確實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這個從90年代中國地圖出版的世界地圖冊中對新加坡的介紹就知道了。
另外你說的新加坡是世界電子產品重要製造中心,這個我不太清楚,但新加坡是許多電子產品生產經銷商對全球和亞洲市場的一個重要晴雨表,從IPHONE在新加坡的佔有率就知道,新加坡是世界上IPHONE佔有率最高的國家(地區),許多電子產品生產經銷商都把新加坡和香港作為全球或亞洲市民的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