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28省GDP排行榜前幾名是什麼地方
截至目前,除新疆、西藏和吉林省三個省份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未公布, 全國已有28個省份交出上半年GDP成績單。總量上,廣東省和江蘇省經濟總量均為4萬億元級別,位居全國第一和第二。山東省、浙江省和河南省緊隨其後。五省份經濟總量排名與去年同期保持一致。
四川省和湖北省總量排名趕超河北省,位居全國第6和第7。河北省排名同比下降兩名,位居第8。天津市和重慶市總量排名同比去年都下滑一名,分別位列第17和18,兩省份被江西省趕超。
增速上,貴州省是目前唯一一個兩位數增長的省份,以10.0%的成績暫居全國第一。在全國經濟增速較去年同期放緩0.1個百分點的環境下,19省份增速同比放緩。其中,重慶市增速放緩幅度最大,達4個百分點。GDP增速放緩幅度較大的還有天津市,同比回落3.5個百分點。
2018上半年,全國GDP同比增長6.8%,較去年同期放緩0.1個百分點。已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的28個省份中,17省份經濟增速超越或持平全國平均成績。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貴州省經濟增速始終保持兩位數增長。今年上半年,貴州省經濟增速達10.0%,居全國第一。
對於上半年經濟增速遙遙領先的原因,貴州省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近期表示,貴州以穩生產調結構為目標,農業經濟呈現新氣象,以現代化信息化為方向,服務業發展實現新提升,以補短板優長板為重點,投資增長注入新動力。上半年,貴州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同期增長17.4%,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1.4個百分點。
增速較高的還有雲南省和江西省,分別以9.2%和9.0%的成績位居第二和第三。這三個省份的增速去年也保持在全國前列。
另外可以看到,湖北的增速和湖南、河南持平,都為7.8%。
2. 2018地級市gdp排行
2018中國100強地級市,第一組,江蘇,山東,河南,各有8個城市
江蘇:1蘇州,5無錫,11常州,14揚州,16南通,19鎮江,29徐州,45泰州
山東:10煙台,21威海,30濟寧,31淄博,34濰坊,41泰安,62東營,78萊蕪
河南:20洛陽,47南陽,52許昌,80新鄉,83駐馬店,92焦作,94開封,95商丘
第二組,浙江,河北,各有7個城市
浙江:2溫州,7紹興,9嘉興,12金華,22湖州,28台州,48周山
河北:32唐山,36廊坊,50滄州,67承德,70保定,73秦皇島,96邯鄲
第三組,廣東,福建,各有6個
廣東:4佛山,6東莞,8珠海,23惠州,26中山,44汕頭
福建:3泉州,33三明,35漳州,37龍岩,55寧德,57南平
第四組,湖北,湖南,安徽,陝西,各有5個城市
湖北:13宜昌,43襄陽,64荊州,69黃岡,88十堰
湖南:15岳陽,61常德, 63湘潭,66張家界,84衡陽
安徽:17蕪湖,24黃山,49宣城,72安慶,82渭南
陝西:25榆林,51咸陽,56渭南,71寶雞,77延安
第五組,江西,四川,各有4個
江西:40贛州,42九江,74景德鎮,97吉安
四川:46綿陽,79瀘州,85南充,89樂山
第六組,廣西,山西,雲南,各有3個
廣西:38桂林,59柳州,76玉林
山西:68長冶,81大同,86晉中
雲南:87曲靖,91麗江,93普洱
第七組,內蒙,遼寧,貴州,新疆,各有2個城市
內蒙古:27鄂 爾多斯,39包頭
遼寧:54鞍山,69錦州
貴州:58遵義,98畢節
新疆:60克拉瑪依,65錦州
第八組,也就是最後一組,各有一個城市
海南:12三亞
吉林:53吉林
黑龍江:90大慶
甘肅:75酒泉
寧夏:99石嘴山
西藏:100林芝
3. 全國各省市綜合實力排名
截止年2月全國各省市綜合實力排名:
1、江蘇省,GDP排名第二,高校數量167所,江蘇省排名第一位,不管是從經濟上還是教育上都沒有太大異議,並且江蘇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沿海省份,長江出海口,省內各市發展相對均衡,綜合實力排名第一。
2、廣東省,GDP排名第一,高校數量151所,廣東的很的GDP長期排名第一位,尤其是珠三角區域十分發達,未來珠三角可能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大灣區,廣東省的高校數量也很多,但是因為省內發展不均衡,還有很多落後的地方,所以綜合實力排名第二。
3、山東省,GDP排名第三,高校數量145所,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高校數量也很多。地理位置上和遼寧省公共拱衛京畿,作為工業大省,山東的經濟雖然集中在傳統領域,轉型比較慢,但是山東是全國省內城市發展最均衡的省份,綜合實力仍然排在第三位
4、浙江省,GDP排名第四,高校數量107所,浙江省地域面積不大,但是浙江省是一個富藏於民的省份,杭州、溫州、寧波等城市發展非常迅速。在我國浙江是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人均可支配收入長期位居第一位。綜合排名第四。
5、台灣省,GDP排名第五,高校數量162所(數據不一定完全准確),台灣省在以前稱之為亞洲四小龍,雖然目前經濟增長乏力,但是台灣的各項實力不容小噓,尤其高校、醫療等建設水平,還是十分有實力的,綜合排名第五。
6、河南省,GDP排名第六,高校數量134所,河南是中原文化的發祥地,作為人口大省,很多人對河南存在不好的印象,其實河南絕對屬於一個好地方,是中國中部最重要的省份之一,也是一個糧食大省,高校數量也名列前茅。作為中部大宗商品的集散地,河南工業實力很發達,綜合實力第六。
7、湖北省,GDP排名第八,高校數量129所,湖北位居洞庭湖以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稱號,而且武漢有九省通衢的稱號,而且湖北也是我國重要的科教省份,工業發達,近今年也在尋求轉型大力發展高科技企業,綜合實力排名第七。
4. 各省的GDP排名是怎樣的
全國GDP十強省份已經塵埃落定:廣東(9.73萬億)、江蘇(9.26萬億)、山東(7.65萬億)、浙江(5.62萬億)、河南(4.8萬億)、四川(4.07萬億)、湖北(3.94萬億)、湖南(3.64萬億)、河北(3.6萬億)、福建(3.58萬億)。
廣東江蘇繼續領跑,雙雙進入「9萬億俱樂部」,與其他省份明顯拉開差距,成為中國經濟體量最大的兩個省份。
作為中國經濟第三大省的山東,2018年GDP為7.65萬億,仍未進入8萬億俱樂部,與同為第一陣營的廣東江蘇的差距拉大。
在排名上看,今年省份GDP位次出現兩大變化:
一是湖南超越河北,躋身全國GDP第八名,河北則後退到第九名。河北與後一位的福建,GDP差距只有200億左右。近幾年來,河北先後被四川、湖北、湖南反超。
二是廣西趕超天津。近兩年,天津增速下滑,GDP紛紛被其他省份和城市趕超。2017年,廣西落後於天津數十億元,2018年,廣西拉開天津超過300億。
西藏貴州增速最快,遼寧企穩,天津墊底
與名次之變相比,經濟增速在區域之間出現更大分化。
5. 31省份GDP排行榜,廣東、江蘇和山東列前三,如何看待這次排名
中國近幾年的發展確實有目共睹,尤其是在全國人民都在旅遊的高峰期,五一十一期間,更是能夠展現出各個省份的經濟實力。
不得不說這三個省份,用富可敵國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山東是孔子的故鄉,也是古代重要戰略要地。沿海地區相對發達,越是往西部,西南、西北經濟欠發達。但是隨著近幾年山東省經濟發展,即便是西南、西北地區,如今發展的經濟也是不錯。
6. 全國各省經濟實力及綜合實力排名
網路知道
我國各省重要排行
全國各省經濟實力及綜合實力排名
我來答有獎勵
匿名用戶
2018-08-07
中國各省經濟狀況比較
第一層:人均40000+的
1 上海 65473
2 北京 57431
3 天津 47972
第二層 人均30000--40000的
4 浙江 35730
5 江蘇 32985
6 廣東 32142
第三層 人均20000--30000的
7 山東 27148
8 內蒙古 25558
9 遼寧 24645
10 福建 23663
第四層 人均15000--20000的
11 河北 19363
12 黑龍江 18463
13 吉林 17211
14 新疆 16164
15 山西 16143
16 河南 15056
第五層 人均10000--15000的
17 湖北 14733
18 重慶 14011
19 海南 13361
20 湖南 13123
21 陝西 12843
22 青海 12809
23 寧夏 12695
24 江西 12204
25 四川 11708
26 西藏 11567
27 安徽 11180
28 廣西 11417
第六層 人均10000以下的
29 甘肅 9527
30 雲南 9459
31 貴州 6742
有幾個看點:
一,內蒙古以25558排名第8進入前10,是一個被人們忘記的種子選手,進步神速。
二,河南以15056排第16,已經進入全國中游水準,進步很快。
三,人們印象中南方富裕省份福建以23663排第十,並沒有北方的山東,內蒙,遼寧發達。
四,人們印象中富裕的海南以13361僅排19,屬於較不發達省份,需要努力發展。
五,同為東北三省的黑龍江和吉林已被遼寧拉開,已分屬於不同的發展水平了,遼寧已經達到新的層次
六,人口大省四川和重慶人均GDP靠後,雖然成都和重慶市區發達繁華,但並不能掩蓋周邊縣市的經濟相 對落後的問題,但在國家新批准了成渝經濟特區後,有很大可能在近期崛起,成為與環渤海灣,長 三角,珠三角並列的經濟第四極。
七,26 西藏 11567
27 安徽 11180
28 廣西 11417
29 甘肅 9527
30 雲南 9459
31 貴州 6742
由上表看出,排名26---31最後六位的五個省中,除安徽以外,西藏 廣西 甘肅 雲南 貴州 均為
多少數民族的省份,以致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國家應加大對少數民族省份的扶植。
而做為東部省份的安徽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的原因,我也不知道,可能跟該省政府及各地市政府的行事風格有關,以安徽的優異位置(緊鄰長三角,又有長江過境),豐富的資源(煤,電,水利),應該是發達省份才對,需要從自身找原因。
八 三大直轄市依然佔領前三,由於天津今年開始受到中央重視,這兩年應該會重新崛起,直指京滬。
九 粵江浙依然排在4,5,6位, 只是廣東的人均GDP已經被另江浙超過,珠三角的金融服務系統的不完 善已經成為廣東發展的瓶頸,但由於有香港和澳門在,廣東和港澳經濟完全對接之後,後勢依然強勁 ,重新拿回省人均GDP第一的位置也非難事。
GDP雖然不能代表各省市的人均收入狀況,但對人均收入構成直接影響,也直接反映了各地區的綜合實力和經濟發展程度,以上的評述完全客觀!
7. 28省GDP排行榜哪個省第一
7月31日報道,近日,31個省(市、區)中除了吉林、新疆、西藏外,其他28個省(市、區)已陸續公布了2018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這些地方上半年GDP增速整體呈現「三升六平十九降」的趨勢。其中,GDP增速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貴州、雲南、江西,同比增幅分別為:10.0%、9.2%、9.0%,天津以GDP同比增速3.4%居末位。
記者梳理發現,2018年上半年GDP增速排名前十位中,中部六省有五省列席其中,分別是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而2016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排名GDP增速排名前十位中均佔3席,西部地區均佔有5席。值得注意的是,與2017年上半年相比,正向變動幅度最大的是遼寧,從GDP增長2.1%到2018年上半年的5.6%,上升3.5個百分點。負向變動最大的是重慶,從10.5%到2018年上半年6.5%,下降了4個百分點。
與之相對應的是,遼寧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達到10.3%排名第二,僅次於陝西。重慶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出現了「斷崖式」下滑,同比增長幅度僅為1.8%,而2017年上半年重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4%,去年全年的同比增長速度也達到了9.6%。
「上半年中國經濟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2018年已經過半,這是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對今年上半年經濟運行基本情況的總結,今年上半年全國GDP同比增長6.8%。但是,從各省(市、區)的情況來看,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
其中,11省(市、區)GDP增速達不到6.8%的「國家線」,GDP增速最快的是貴州,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速達到10.0%,天津以3.4%的同比增速墊底。
今年上半年GDP增速排名前十的省(市、區)分別為:貴州(10.0%)、雲南(9.2%)、江西(9.0%)、陝西(8.6%)、安徽(8.3%)、四川(8.2%)、福建(8.2%)、湖北(7.8%)、湖南(7.8%)、河南(7.8%)。
以湖南省為例,今年上半年,在技術含量高的高端產品中,新能源汽車增長113%,微型計算機設備增長49.8%,數控金屬切削機床增長43.2%,集成電路增長21.7%,機械式遙控操作裝置(遙控機械手)增長15.1%。
同時,在投資方面,今年上半年,湖南產業投資方面,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3.4%,增速比全部投資快13.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快18.4個百分點。工業投資佔全部投資的比重逾三成,對全部投資的增長貢獻率逾六成。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20.7%,比上年同期加快19.3個百分點。裝備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3.4%,增速同比加快9.8個百分點。
今年7月20日,湖南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產業建設扎實推進,質量效益穩步提升,民生福祉持續改善,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勢頭,高質量發展的態勢和效果進一步顯現。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徐逢賢告訴記者,這些主要得益於地區對外開放帶來的出口增速加快,比如陝西、湖南都是出口同比增長非常快的省份。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被認為是很多年地區經濟發展的「主引擎」,今年上半年一些地區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排名和GDP增速排名保持了較高的一致性。
徐逢賢認為,規模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與GDP增速非常緊密,近年來,二者相關聯的緊密程度甚至在不斷加強。
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幅排名前十位的分別為:陝西、遼寧、貴州、江西、安徽、福建、青海、北京、浙江、四川。
在GDP增速排名前十的省(市、區)中,貴州、雲南、江西、陝西、安徽、四川、福建、湖北、湖南、河南,其對應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分別為:9.6%(第3名)、6.7%(第14名)、9.1%(第4名)、14.1%(第1名)、8.9%(第5名)、8.0%(第10名)、8.9%(第6名)、7.8%(第11名)、7.0%(第13名)、7.7%(第12名)。
在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幅較快的遼寧省和增幅墊底的重慶市都呈現出較為典型的特點。
其中,遼寧省2018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6%,是GDP同比增速正向變動幅度最大的省份。
據《吉林日報》報道,上半年,吉林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299.0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
在東北三省中,今年上半年,遼寧省GDP同比增速壓過黑龍江的5.5%和吉林的2.5%,成為東北三省中增速最快的地區。然而,在2016年上半年和2017年上半年東北三省GDP同比增幅排名中,遼寧省均位居末位。
此外,重慶市在2016年上半年GDP增速排名第一,2017年上半年GDP增速排名第二的情況下,在2018年上半年,重慶市GDP從2017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0.5%下降為同比增長6.5%,排名跌至第19位,與河北並列。
與此同時,重慶市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幅也出現了「斷崖式」下滑,2016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0.2%,2017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0.4%,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