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美GDP對比 中國GDP預期什麼時候超過美國
印度Livemint網站3月27日文章,原題:貿易戰是美國影響力衰弱的徵兆 表面上,美中已打響貿易戰的第一槍。但會不會是這種情況:美國對華巨額貿易赤字是一件更深層事情的徵兆——正在上演的美國衰落和中國崛起這個傳奇的一部分?
毫無疑問,美國是世界第一軍事大國,還是最重要的金融大國。而且其中還存在一個有趣的故事,那就是從整個歷史來看,當金融的支配地位高於商業利益時,會如何導致帝國崩潰並把接力棒傳給一個正在崛起的霸權國家。
該理論與法國歷史學家費爾南·布羅代爾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政治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喬萬尼?阿里吉密切相關。這些學者在政治經濟學中發現一種模式,粗略地講,就是緊隨著一個國家商業成功而來的是權力中心的競爭,這會導致此前佔主導地位的經濟體的金融化。比如,隨著英國在製造業上的優越地位輸給美國,英國繼續從在國外投資上獲得收入,金融變成英國的主導產業。早前,類似的情況也在荷蘭發生過,當時該國在歐洲商業上的霸主地位輸給英國。
阿里吉認為,被金融利益牢牢掌控的美國經濟如今處於失掉優越地位的危險中。這種理論認為,金融化是衰落的徵兆,是把經濟領導權拱手讓人的前奏。事實上,很多警告指出權力正從美國向亞洲轉移。當初美國成功擋住了日本的挑戰,但(如今的)中國卻完全不一樣。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的一張圖表,繪制出美中兩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在全球GDP中所佔的份額,清晰表明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重要性正下降,而中國正上升。
1980年時,中國在全球GDP中的份額是2.3%,美國是21.8%。到2014年,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所佔份額超過美國。到2017年,中國在世界經濟中所佔的份額是18.3%,相比之下美國只有15.3%。從美國的觀點看,這張圖可不好看。難怪美國領導層擔心,難怪他們要猛烈抨擊中國,不顧一切地努力延緩自己的衰落。
中國正在增進與東南亞、非洲和中亞國家的關系,中國的宏大視野是通過「一帶一路」倡議、海上絲路和亞投行等各種平台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這些都是中國影響力日益增強的例證。
㈡ 中美經濟大戰開打,中國和美國經濟將各倒退多少年
這個不好說。
1、1930年胡佛做過這樣的事情,可以參照比對看一看。
2、如果發生後,迅速解決,也許沒有倒退多少。
事情瞬息萬變,真不好說怎麼樣。
㈢ 中美的GDP有可比性嗎
中美的GDP沒有可比性
單純比數字沒有可比性,因為美國經濟體的構成全是高科技,如微軟,蘋果,谷歌就是例子
看看中國的GDP,全是鋼筋水泥,大規模基礎建設構成的,所以要從結構比較,單比數字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㈣ 傳聞中國在2030年GDP總值超美國.那何時人均GDP趕上去.成為發達國家
章家敦還死鴨子嘴硬,不肯承認他的「中國年必崩潰」論是胡說,只是時間推遲到2012年了。不知道聽他話損失錢的人是不是可以索賠?另一方面,中國何時超過美國成為越來越常聽到的話題,而且時間越來越提前了。《經濟學人》刊登了一個圖表,讀者可以自己填數字預測。
這是基準情況,《經濟學人》認為未來10年裡這是最可能的數字,中國將在2018年超過美國
如果美國經濟強勁,GDP增長率為4%(要是有那麼高,奧巴馬不用選就可以連任了),中國將在2020年超過美國
如果美國增長4%,而中國暴慘,只有5%,那在2023年超過美國
不過中國過去10年是10.5%,美國是1.6,數據輸入不讓輸入10.5,只好將就10.0吧,那是2017年超過,相差不多,估計是因為從現在開始本來就沒有多少時間的關系
在最不可思議的情況下,GDP增長只有5%,通脹率高達8%,人民幣貶值2%,但美國用過去10年的平均數字,也是2022年超過這對美國不是好消息啊。這中國超過美國的長勢簡直是不可阻擋的!怎麼算也就是相差5-6年的事。這對美國和周邊國家的軍力對比尤其是壞事。即使中國保持 2%GDP的話,也沒有多少國家可以跟中國搞軍備競賽。按照《經濟學人》的預測,即使中國保持2%DGP而美國保持4%以上,到2025年也將超過美國的 國防開支。但一面是吐血硬撐,另一面是大氣不喘,這一進一出就相差太大了。下面一張圖更加驚人。 紅色的是中國已經超過美國的項目,數字是超過的年份,中間數字是現在中美之比。
鋼鐵:99年超過,現在中國鋼消耗量是美國的6.6倍!
手機:01年超過,現在中國手機保有量是美國的3.3倍
啤酒:02年超過,現在中國啤酒消耗量是美國的2.1倍
出口:07年超過,現在中國出口是美國的1.3倍
製造業:10年超過,現在中國製造業是美國的1.1倍
汽車:10年超過,現在中國汽車產量是美國的1.2倍
專利:10年超過,現在中國專利批准量是美國的1.1倍預計超過:
零售:2014年超過,現在是0.7倍
進口:2014年超過,現在是0.8倍,2000年時還只有0.16倍
全球500強企業:2016年超過,現在是0.5倍(這個不大懂,是包括外資還是單獨中資?)
GDP(PPP):2016年超過,現在0.8倍
GDP(匯率):2018年超過,現在0.5倍
股市總值:2020年超過,現在0.3倍
消費者總消費:2023年超過,現在0.2倍
國防開支:2025年超過,現在0.2倍回想二戰時代,納粹德國和美國打歸大,對美元還是高度尊重的。到2020年,如果人民幣還不開放兌換,全世界都要抓狂了!還記得有人博客上用一個頭標:一群人在拍桌子狂呼。那個時代的世界經濟也會一樣:所有國家一起對中國拍桌子:Let me in!
㈤ 今年疫情沖擊下中美經濟差距詳情
【導讀】疫情沖擊之下,各國經濟增長不一。得益於良好的抗疫表現,中國經濟表現相對出色,幾乎是所有大型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的。美國經濟則相對較弱,整體屬於負增長。由於兩國經濟增長一正一負,有觀點認為,中國經濟會加快追趕和超越美國。
從中美GDP增長歷史看,2020年中美GDP增速之差並不特別醒目。從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到2020年這42年間,中國每年經濟增速均高於美國。其中又有兩個階段經濟增速差尤為明顯。第一個階段是1991年到1995年。在這5年中,中美GDP增速差年均為9.7%。第二個階段是2006年至2010年。在這5年中,中美GDP增速差年均更是高達10.4%,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縮小與美國經濟差距最顯著的階段。在中美經濟年度增速差前10的排位中,有8年屬於這兩個階段。
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中美兩國2020年GDP增速分別為1.9%和-4.3%,中國GDP增速超過美國6.2%,這一數字要大大高於2018年的3.78%和2019年的3.82%。由於2020年的增速差,中國GDP將持續地縮小與美國的差距。按照匯率計算,今年中國GDP佔美國GDP之比大概率會超過70%。
中美GDP增速差大小,一是看中國GDP本身增速高低。二是取決於美國經濟好壞。當然,如果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中美GDP增速差通常就會顯著擴大。這集中體現在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後一段時間。
中國經濟總量由小到大,逐漸接近美國,是較長時間作用的結果。2020年6.2%的增速差,事實上只能排在中美建交42年的第24位。由於疫情有突發性和偶然性,2021年各國經濟有可能回歸常態,增速同比大都會上漲明顯。同樣根據IMF預測,2021年中國GDP為8.2%,美國為3.1%,增速差回落到5.1%。因此,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長時段看,處於疫情階段的2020年,恐怕不是中國經濟追趕美國的關鍵之年,也非加速之年,但卻又是非常扎實的一年,構成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版圖中持續擴大份額的重要年份。
中美經濟增速差,是兩國國內經濟發展好壞的正常反映。哪個國家能充分調動經濟發展要素,通過不斷改革釋放經濟增長的活力,創造有助於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就必然會取得更好的發展成績。過於強調疫情對於中美經濟增速的不同影響,恐怕是誇大了疫情的歷史作用。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帶來嚴重的負面沖擊,沒有國家能夠倖免。中國不會從狹隘的中美競爭出發,為新冠疫情所帶來中美經濟差距的縮小而歡喜。更何況,中國已經明確了從高速度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的經濟發展理念調整。如果說中國經濟總量未來超越了美國,不是、也不需要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這只是中國過去數十年經濟發展成功機制的累積結果而已。
危機之下,中美兩國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整體地位反而進一步凸顯。從IMF的預測看,今年美國經濟增速要遠遠好於其他主要發達經濟體,其在發達經濟體中的經濟比重將進一步提升。中美兩國GDP佔全球比重也將超過40%。在這個意義上,中美兩國確實肩負著全球經濟增長這一特殊而重要的責任。中美兩國要超越雙邊經濟競爭,發揮全球經濟領導者的作用,通過國內經濟穩定和宏觀政策協調確保疫情之下的世界經濟穩定增長。
疫情對於全球經濟的真正塑造,不在於中國經濟加速縮小和美國的差距,而在於中美兩國作為全球前兩大經濟體,將進一步擴大與其他經濟體的差距。這和2008國際金融危機衍生的全球政治後果相似。
㈥ 中國GDP總量何時超越美國
按不變價格的國際美元計算,中國GDP總量早在2010年就已經超過美國。
改革開放到現在三版十多年的時間權,中國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而且GDP總量的確會在某個階段達到世界第一。
實際上追趕美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今後我國可能在人均指標上不斷縮小和美國的差距。因此,實際上中國本身現代化進程是個追趕型的,大體分為兩個階段,總量追趕,然後到人均追趕,這個過程還沒有完。
㈦ 2050年的時候估計中國的綜合國力能和美國平起平坐嗎
2030年中國就可以與美國平起平坐,2050年中國國力大概相當於1.5個美國
㈧ 2020年底,中國的GDP與美國的GDP差距會更近嗎
2020年底中國的GDP與美國的GDP差距會更近嗎?首先我認為會的,近年來中國致力於小康社會的建設,5年計劃目標也在逐步實現,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我們有信心並且有實力能夠進入小康社會。我國的GDP一直呈現這增長趨勢,以前追求的是高速度、快速發展,在發展取得一定成效之後,現在更注重的是高質量的發展,我們也能夠體會到,我們平薪資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家庭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斷增長。雖然距離美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實力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這個差距一定是在慢慢縮小的,甚至我相信在不遠的時間內我們也能夠趕超美國。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其自身的制度以及其他方面的優勢,經過了歷史上的侵略以及戰爭的迫害,雖然我國的經濟基礎並不十分深厚,但在國際國內環境相對比較平穩之後,我國的經濟也在慢慢的增長,並且呈現出一種很好的發展態勢。中國人民自古以來也都是勤勞的,人民願意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美好的未來,我們一定要對自己的國家,對自己充滿著希望,相信我們的國家,相信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㈨ 2020年底中國的GDP與美國的GDP差距能拉近多少
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世界各國的經濟都處於停滯狀態,甚至於出現經濟倒退。中國目前的疫情已得到控制,企業也早在4月份就已經全面復工復產,經濟已得到恢復,雖然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率為-6.8%,但在第二季度已經強勢反彈,經濟增長率變負為正,為3.2%,在全球受疫情影響,經濟停滯的情況下,這是非常來之不易的。而美國目前還陷於疫情泥潭,每天還操持著感染人數高增長數據,截止到目前,全國累計感染人數為648萬餘人,還有270萬人正在救治中,疫情還是相當嚴重的。在這種情況上,美國不得不對人員進行隔離,而且企業也沒辦法進行正常經營和生產。那麼今年中國GDP與美國GDP的差距能拉近多少呢?
一.去年兩國的GDP量比較。去年美國GDP為21.43萬億美元,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而中國GDP為14.36萬億美元,直接差距量7萬億美元,中國的GDP總量佔到美國的GDP總量的67%。這個差距還是相當大的,因為作為去年排名第三的日本也只有5萬億美元,7萬億美元相當於1.5倍的日本GDP量。
結論是今年中美兩國的GDP總量將由之前的7萬億差距減少到5.6萬億美元。其實中國完全不用去關注這個問題,只要腳踏實地地去發展,超過美國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㈩ 美國確診超200萬,二季度的GDP預計下滑52.8%,三季度會回升嗎
根據亞特蘭大聯儲的經濟預測模型預測美國第2季度GDP預計下滑53%,其中佔美國國內生產總值68%的個人消費支出,在4月到6月期間下降58.1%。占國內生產總值17%的私人國內投資總額下滑62.6%,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表示經濟恢復正常至少需要10年。
按照之前專家的模型測算,美國的拐點在5月份會到來,但是現在都6月初了,美國的疫情拐點還未到來,從現在的數據分析美國疫情極有可能要持續更長的時間,疫情無法得到控制,服務業無法恢復,所以我認為第三季度GDP不會發生反彈,預計美國第3季度GDP可能下滑的更多,具體取決於疫情控制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