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非洲一共有多少個國家
非洲有60個國家。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統計司的聯合國地理方案,為方便統計,把非洲分為北非、 撒哈拉以南非洲 (撒哈拉以南非洲分為中非、東非、南非、西非),共60個國家和地區。
西非包括茅利塔尼亞、塞內加爾、甘比亞、馬里、布吉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索、維德角、獅子山、賴比瑞亞、象牙海岸、迦納、多哥、貝南、尼日、西撒哈拉、奈及利亞。
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蘇丹、南蘇丹、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東非通常包括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索馬里、吉布地、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塞席爾、盧安達、蒲隆地。
中非通常包括查德、中非共和國、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布)、剛果(金)、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南非通常包括波札那、納米比亞、安哥拉、南非共和國、史瓦濟蘭、賴索托、馬達加斯加、馬拉維、葛摩、模里西斯、莫三比克、尚比亞、辛巴威、馬約特島、留尼汪島。
(1)埃及人均gdp擴展閱讀
非洲民族分別以高加索種的閃族、含族,以及尼格羅種的尼格羅人、班圖人等黑色種族為主。
前者分布於北方以及後者居於中南部。而兩者生活差距相當大,北方伊斯蘭地區雖然都是沙漠,但白人國家從西方獨立後大多進入穩定發展中,利用售出石油的資金完成社會的工業化,並已經有適當的政治條件、法治教育、基礎建設等,近來開始發起旅遊業(如埃及)、推動伊斯蘭民主運動風氣等等。
但中南部非洲國家由於生育率過高導致人口爆炸、營養不良又疾病叢生,再者教育文化水平、人口知識程度普遍低落等因素,發展遲緩,雖然各地皆有豐富礦產,如金、銅、鐵、錳、鈾及非金屬礦如石油等。
但只有少部分被有效開發,出售礦產的微薄利潤又被貧富差距所稀釋,且過去都屬於歐洲殖民地,經濟結構並不健全的情況在獨立後因為政治腐敗依舊未能改善。
加以自然環境惡劣,不是太乾熱就是過濕,而許多小國政治未臻穩定,治安方面毒品走私、黑槍搶劫橫行,且又種族復雜,逐造成非洲中南部各國普遍處於貧窮狀態。
Ⅱ 中國朝代中,朝代時間最長的5個是哪幾個
是:周朝、商朝、夏朝、漢朝、宋朝等。
1、周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周王朝共傳國君30代37王,享國共計791年。
周朝分為「西周」(前1046-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宗周)(今陝西西安西南);周成王五年,營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陽),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史書又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
其中東周時期又稱為「春秋戰國」,以韓、趙、魏聯手打敗執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晉為分水嶺,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
在滅商之前,周部落源自華夏(漢)民族,因為遭到戎、狄等西北地區游牧部落的侵擾,周部落的首領古公亶父率領周人遷移到岐山下的平原定居下來。
生活於渭河流域,其始祖姬棄就是被稱為農神的「後稷」,《說文》雲「黃帝居姬水(一說是河南中部鄭州新鄭市始祖山一帶的潩水,一說是陝西關中中部武功縣一帶的漆水河。
另一說位於陝西關中北部黃陵縣附近的沮河),以姬為氏,周人嗣其姓」,語言為上古漢語,文字上仍採用古漢字,在民間記事仍以龜骨和牛骨刻字記事為主,王室則以新興的錦帛等記事為主。周朝行分封制(封邦建國),周王為「天下共主」。
2、商朝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夏朝方國商國君主商湯率方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以「商」為國號,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今安陽)後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後世稱為「殷」或「殷商」。
商朝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餘年。末代君主帝辛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後自焚而亡。
殷墟的發掘,確證了中國商王朝的存在。商朝處於奴隸制鼎盛時期,奴隸主貴族是統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治機構和軍隊。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元號。在商朝時期,長江流域也平行存在發達的非中原文明。
3、夏朝
夏朝(約前2070-前1600)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後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范圍。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一般認為,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後(夏朝統治者在位時稱」後「,去世後稱」帝「),延續約471年 ,為商朝所滅。後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4、漢朝
漢朝(前202年-8年,25年-220年)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主要分為西漢、東漢時期,共歷29帝,享國四百零七年。
秦末天下大亂,劉邦在推翻秦朝後被封為漢王。公元前202年,楚漢之爭獲勝後稱帝建立漢朝,史稱西漢;定都長安。
漢文帝、漢景帝推行休養生息國策開創「文景之治」;漢武帝即位後開辟絲路、攘夷拓土成就「漢武盛世」;至漢宣帝時期國力達到極盛。公元8年,王莽廢西漢末帝,定都常安,史稱新朝,西漢滅亡。
公元25年,劉秀統一天下後,仍沿用漢作為國號,史稱東漢。定都洛陽,統一天下後息兵養民,史稱「光武中興」;漢明帝、漢章帝沿襲輕徭薄賦,開創「明章之治」;漢和帝繼位後大破北匈奴、收復西域,開創「永元之隆」,東漢國力達到極盛。
公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雖剿滅民亂卻導致地方擁兵自重,董卓之亂後東漢名存實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中國進入三國時期。
5、宋朝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趙匡胤為避免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亂象,採取重文抑武方針,加強中央集權,並剝奪武將兵權。宋太宗繼位後統一全國,宋真宗與遼國締結澶淵之盟後逐漸步入治世。
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紹興和議後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1234年聯蒙滅金,1235年爆發宋元戰爭,1276年元朝攻佔臨安,崖山海戰後,南宋滅亡。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咸平三年(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後世雖認為宋朝「積貧積弱」,但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
Ⅲ 地理問題。 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
1東亞:
(1)位置范圍
位置
緯度位置:絕大部分在北溫帶
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臨海國:中國(首都北京)
內陸國: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第二大內陸國(第一為哈薩克)
半島國:朝鮮(首都平壤),韓國(首都漢城)
島國:日本(首都東京)
(2)地形、河流
地勢西高東低:西部多高原、山地,東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線曲折,多半島(朝鮮半島、山東半島、遼東半島)和島嶼(日本四島、台灣島等)
許多大河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
半島、島嶼河流短促
(3)氣候
東部沿海地區季風氣候顯著 西部內陸地區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2東南亞:
1.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
(1)范圍
中南半島:有6個國家,寮國是惟一內陸國
馬來群島:世界最大群島(我國習慣稱南洋群島)6個國家和地區,印尼在東南亞面積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首都雅加達是東南亞最大城市,東帝汶2002年5月獨立
(2)十字路口的位置
位於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馬六甲海峽在馬亞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是本區的咽喉,載重通過能力25萬噸
(3)地形
中南半島:北部地勢高峻,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形勢。上海河段切割作用顯著,下遊河段泥沙沉積,形成平原,湄公河平原本區最大平原
馬來群島:多山、地殼不穩定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亞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國家
(4)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馬亞半島南部和馬來群島大部分,終年高溫多雨,降水類型為對流雨
熱帶季風氣候:中南半島南部和菲律賓群島北部,每年分旱雨兩季
(5)主要農產和礦產
農產:世界最大天然橡膠、油棕(馬來西亞最多),椰子、蕉麻產地(菲律賓最多)。稻米主要食糧(泰國出口最多)
礦產;世界最大錫礦帶,馬來西亞最多,印尼、汶萊主要石油出口國
(6)迅速發展的工業和旅遊業
初級產品為主,在國際貿易中處於不利地位;利用資源和廉價勞動力發展工業,旅遊業迅速發展
3南亞:
位置范圍:位於喜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的地區,大部分位於10°N~30°N之間
內陸國:尼泊爾、錫金、不丹(均與中國相鄰)
國家 臨海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印、巴與我國相鄰)
島國:斯里蘭卡、馬爾地夫
宗教和居民:佛教和印度教的發源地。斯里蘭卡以佛教為主;印度、尼泊爾以印度教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以伊斯蘭教為主。居民為白色人種
(2)自然條件
地形:北部喜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河流
印度河:源出西藏,注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灌溉水源
恆河:大部分在印度境內,下游流經孟加拉國,注入孟加拉灣
熱帶季風:全年高溫,6~9月為雨季,10月~次年5月為旱季。西南季風容易引起水旱 氣候
災害,孟加拉國受影響最大。印度東北部的乞拉朋齊處於西南季風的迎風坡世界降水最多
熱帶沙漠:西北部降水稀水,加上原始森林遭破壞形成
4中亞:
(1)自然環境
位置:亞歐大陸中部,距海部遠。重要的陸上交通要道(古、今)。第二條亞歐大陸橋通過這里,在阿拉山口與我國北疆線相接。
地形:丘陵、平原(圖蘭平原和裏海沿岸平原)為主,天山山脈由我國新疆中部橫跨中亞東部地區。
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冷夏熱,降水稀少,氣候乾旱,植被為草原、荒漠。卡拉庫姆世界著名大沙漠
河流:多為內流河(阿姆河、錫爾河等)外流河有額爾齊斯河
湖泊:多為內流湖,西部瀕臨世界最大的內流湖裡海,中部有鹹海
(2)居民與經濟
民族:多民族地區,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
農業:耕地面積廣大,牧場遼闊。依靠灌溉種植小麥、棉花。世界上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的第三大棉花產區,烏茲別克被物為「白金之國」,牲畜以細毛羊和羔皮羊為主
資源:煤、鐵、石油、天然氣和有色金屬豐富
工業:采礦、冶金、軍事工業發達,木材缺乏,機械、輕工製品進口
5.西亞
55
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1)兩洋、三洲、五海之地
溝通大西洋、印度洋,聯系亞歐非三洲,位於地中海、紅海、黑海、阿拉伯海、裏海(湖)之間,還有蘇伊士河和士耳其海峽控制海上交通要道
(2)高原為主的地形
平原在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及兩河流域,在巴勒斯坦和約旦交界處,有世界陸地表面最低處死海(-400米)
(3)炎熱乾燥的氣候
大部分屬熱帶沙漠氣候,乾燥少雨,河流稀少
地中海沿岸地區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屬地中海氣候
撒哈拉沙漠:世界面積最大的沙漠。地表植物稀少,地下石油豐富
無流國——阿拉伯半島上的沙特、科威特、阿曼等七國降水很少,地面沒有河流。
(2)世界最大的石油庫和磷礦庫
西亞和北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出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西亞石油以波斯灣為中心,儲量佔世界的1/2,產量佔世界1/4,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為主要產油國,北非石油分布在撒哈拉地下,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埃及為主要產油國
油田特點:儲量大、埋藏淺、出油多、油質好(大淺多好)
輸出:輸出量占生產量的90%,輸往西歐、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
油管
A油田油管 地中海、紅海沿岸
路 線 B波斯灣 西歐、北美(運輸量最大)
C波斯灣 日本
(3)畜牧業和灌溉農業
畜牧業:比較發達,游牧為主。安卡拉羊毛和阿富汗紫羔皮著名
種植業: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綠洲地區,棗椰是代表植物,椰棗是伊拉克特產
Ⅳ 巴拉圭不娶多個老婆要坐牢嗎還有哪些一夫多妻制的國家
巴拉圭是南美洲國家,目前人口700萬,國土面積40萬平方公里,人均GDP4000餘美元,通過這些普通的數字來看,巴拉圭真的只是一個小國,但就是這么一個小國,在150多年前,竟然公開的向巴西,阿根廷和烏拉圭三國同時宣戰,也正是由於這場戰爭導致了如今巴拉圭一夫多妻制的誕生與延續,甚至巴拉圭男人如果只娶一個妻子還有面臨牢獄之災。
其實還有很多國家尤其是非洲和中東地區,非洲國家如喀麥隆,蘇丹,衣索比亞,烏干達,索馬里等都是行一夫多妻制,而像沙特阿拉比,埃及,葉門,利比亞,約旦,卡達等阿拉伯國家也實行“一夫多妻制”,這也是伊斯蘭國家的一種宗教信仰,至於可以娶多少個老婆這就看家庭條件的優渥程度了,有錢的可以多娶,沒錢的只能少娶甚至不娶。
寫到這里我再一次慶幸自己出生在我們國家,否則就憑小編自身的情況在那些一夫多妻制的國家裡註定就只能孤獨終老了。
Ⅳ 非洲國家綜合實力排名
根據2006年的相關數據,總結出非洲國家綜合實力排名的前五名,具體如下:
第一名,南非:國際影響力非洲第一
領土面積:122.1萬平方公里;人口:5177萬人
GDP總量:3500億美元 ;人均GDP:6483美元
經濟上在非洲擁有很高的生活水平,經濟穩定。在國際上處於中等強國地位。資源豐富。工業體系全非洲最完善。2006年成人識字率82%,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占總人口約9.1%。
拓展資料:
非洲(拉丁文:Africa),全稱阿非利加洲,位於東半球西部,歐洲以南,亞洲之西,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縱跨赤道南北,面積大約為3020萬平方公里(土地面積),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時也是人口第二大洲(約12億)。
非洲大陸高原面積廣闊,海拔在500米-1000米的高原占非洲面積的60%以上,有「高原大陸」之稱。海拔2000以上的山地高原約占非洲面積5%。低於海拔200米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帶,不足非洲面積的10%。非洲大陸平均海拔為650米。
非洲是世界古人類和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公元前4000年便有最早的文字記載。非洲北部的埃及是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
自1415年葡萄牙佔領休達,歐洲列強開始進行對非洲殖民統治,約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達到巔峰,約有95%非洲領土遭到列強瓜分,資源長期遭到掠奪。1847年後殖民地陸續獨立,而非洲獨立年(1960年)則象徵非洲脫離列強統治,非洲殖民時代結束。